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      宋 萧常 撰帝纪二

少帝讳禅字公嗣昭烈皇帝子也建安二十四年昭烈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尊位为皇太子策曰维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羣正以天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社稷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绶敬听师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与三年夏四月昭烈崩于永安宫遗诏皇太子曰人五十不称夭吾年六十有余何所复恨第以汝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器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是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益人意智五月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元建兴孙权遣其立信校尉冯熙来吊牂柯太守朱襃反益州郡大姓雍闓逐太守张裔於吴据郡弗宾越巂夷王高定亦叛秋立皇后张氏遣尚书郎邓芝如吴

二年春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夏孙权遣其辅义中郎将张温来聘秋曹丕侵吴不克而还

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郡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柯郡为兴古郡十二月亮还成都是岁曹丕侵吴及江而还四年春都护李严自永安还屯江州筑大城夏曹丕死其子叡嗣伪位是岁大司农秦宓卒

五年春将征曹叡诏曰盖闻天地之道福仁而祸淫善积者昌恶积者丧古今常数也是以汤武修德而王桀纣极暴而亡曩者汉祚中微网漏凶慝董卓首难震荡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残剥海内怀无君之心子丕孤竖敢寻乱阶盗据神器更姓改物世济其凶当此之时皇极幽昩天下无主则我帝命陨越于下昭烈皇帝体明睿之德光演文武应乾坤之运出身平难经营四方人鬼同谋百姓与能兆民忻戴建位易号丕承天序补弊兴衰存复祖业诞振皇纲不坠于地万国未靖早世遐徂朕以幼冲继统鸿基未习保傅之训而婴祖宗之重六合壅否社稷不建永惟所以念在匡救光载前绪未有攸济朕甚惧焉是以夙兴夜寐不敢自逸每崇菲薄以益国用劝分务穑以阜民财授方任能以参听断絶私降意以养将士欲奋劒长驱以讨凶逆朱旗未举而丕复陨丧斯所谓不燃我薪而自焚也残类余丑又支天祸恣睢河洛阻兵未已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先帝托以天下以励朕躬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衆董督元戎恭行天罚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昔项籍总一强衆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於东城宗族如焚为笑千载盖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今贼效尤天人所怨奉时宜速庶凭炎精祖宗威灵协赞之福所向必克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犄角其後凉州诸国王

各遣      【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大军北出便欲帅将兵马奋戈先驱天命既集人事又至师贞势并必无敌矣夫王者之兵有征无战尊而且义莫能抗也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今旍麾首路其所经至亦不欲穷兵极武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小大各有品限及曹氏之宗族枝叶中外有能规利害审逆顺之数来降者皆原除之昔辅果絶亲于智氏而蒙全宗之福微子去商项伯归汉皆受茅土之庆此前世之明验也若其沉迷不反将助乱人不式王命戮及妻孥罔有攸赦广宣恩威诛其渠魁吊其残民它如诏书律令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称朕意焉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是岁放长水校尉廖立于汶山郡

六年春丞相亮帅诸军攻祁山安南天水安定三郡皆降关中响震亮使参军马谡督诸军与曹叡将张合等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王师败绩亮诛谡以徇冬复出散关围陈仓斩曹叡将王双是岁孙权大破曹叡将曹休于石亭

七年春遣将军陈式攻武都隂平克之因定二郡夏孙权僭号於吴迁于建业遣使来告帝欲讨权丞相亮极谏而止秋遣卫尉陈震如吴冬亮徙府营于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是时镇军将军赵云卒

八年秋曹叡使其将曹真由子午谷司马懿由西城张合由斜谷欲寇汉中丞相亮御之於成固赤阪懿等闻王师起皆北走镇北将军魏延大破曹叡雍州刺史郭淮于阳谿徙封鲁王永为甘陵王梁王理为安平王是岁辅汉将军张裔卒

九年春二月丞相亮帅诸军征曹叡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夏叡使其将司马懿张合拒王师六月亮与合战于青封杀之懿等帅余衆遁去秋八月放都护李平于梓潼郡是岁孙权败曹叡将于凌于阜陵安汉将军李恢卒

十年休士劝农作流马木牛肄兵讲武

十一年冬发诸军运米于斜谷治斜谷邸阁将以讨曹叡孙权攻曹叡合肥新城是岁南夷刘胄反将军马忠讨平之

十二年春二月丞相亮帅师十万征曹叡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车骑将军刘琰有罪弃市三月孝献皇帝崩亮屯渭南曹叡使其将司马懿拒王师懿畏亮不敢战夏五月孙权攻曹叡合肥新城分遣其将攻淮沔秋七月丞相亮薨于渭南长史杨仪帅诸军还杨仪杀征西大将军魏延大赦天下以左将军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兼总机政是岁孙权遣其侍中是仪来聘

十三年春正月放中军师杨仪于汉嘉郡寻杀之夏四月以尚书令蒋琬为大将军後军师费禕为尚书令十四年夏四月行幸湔登观阪观汶水之流旬日而还武都氐王符健帅衆降徙健及氐民四百余户於广都十五年夏六月皇后张氏崩秋葬敬哀皇后于南陵是岁车骑将军吴懿薨

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后张氏大赦天下改元立子璿为皇太子瑶为安定王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

二年春三月以大将军蒋琬为大司马曹叡死其养子芳嗣伪位越嶲夷獠数反太守侨治定安县

三年春使越嶲太守张嶷平定越嶲郡

四年夏孙权使其将全琮诸葛瑾等攻曹芳取柤中冬十月尚书令费禕至汉中与大司马蒋琬咨议国事五年春正月监军姜维督偏军自汉中还屯涪县六年冬十月大司马蒋琬自汉中还驻军于涪十一月大赦天下以尚书令费禕为大将军録尚书事司马姜维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前护军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

七年春闰月曹芳使其将曹爽夏侯玄寇汉中镇北大将军王平御之于兴势大将军费禕帅诸军继至爽等遁去夏四月安平王理薨秋九月禕还成都

八年秋八月皇太后崩冬葬穆皇后于惠陵十二月大将军费禕至汉中行围守

九年夏六月费禕还秋大赦天下冬十一月大司马蒋琬薨尚书令董允卒宦人黄皓始与政

十年春以镇西大将军姜维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禕共録尚书事卫将军姜维帅师出陇西南安金城与曹芳将郭淮夏侯覇等战于洮西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帅衆降遣姜维抚定居之于繁县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讨平之左将军特进向朗薨

十一年夏五月大将军费禕出屯汉中秋涪陵属国民夷反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之是岁镇北大将军王平薨十二年春曹芳太傅司马懿杀其大将军曹爽等自是政归于懿父子其右将军夏侯霸来降夏四月大赦天下秋卫将军姜维帅师讨曹芳攻其雍州不克将军句安李韶奔魏是岁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马忠薨十三年卫将军姜维复出西平

十四年夏大将军费禕还成都冬复北屯汉寿大赦天下曹芳太尉王凌愤司马懿专国欲起兵诛之不克车骑将军邓芝薨尚书令吕乂卒

十五年夏孙权死其子亮嗣伪位立子琮为西河王十二月曹芳使其将诸葛诞胡遵等攻吴东兴堤孙亮太傅诸葛恪大败之死者万数

十六年春正月大将军费禕驻汉寿为魏降人郭循所害夏四月卫将军姜维帅师围安南不克是岁孙亮使其太傅诸葛恪攻魏围合肥新城其武卫将军孙峻杀恪

十七年春三月卫将军姜维还成都加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赦天下夏六月卫将军维帅师出陇西曹芳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曹芳将徐质战大破其军质走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狄道临洮三县民居之于緜竹繁县是岁魏司马师废其主芳而立曹髦十八年春正月曹髦将军毋丘俭文钦等愤司马师专国起兵诛之不克卫将军姜维还夏维复帅车骑将军夏侯霸等征曹髦俱出狄道大破其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俘斩数万人

十九年春以卫将军姜维为大将军帅师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邽以讨曹髦济後期不至秋王师败绩于段谷维还成都贬为後将军行大将军事冬孙亮侍中孙琳杀其将军滕胤骠骑将军吕据自为大将军十二月亮遣其五官中郎将刁玄来告乱是岁立子瓒为新平王大赦天下

二十年夏五月曹髦司空诸葛诞愤司马昭专国据寿春欲讨昭不克行大将军姜维闻其变帅诸军出骆谷大赦天下

景耀元年春姜维还成都复拜大将军景星见大赦天下改元吴孙琳废其主亮而立孙休冬孙休杀孙琳二年夏六月立子谌为北地王恂新兴王?上党王三年夏五月魏司马昭杀其主髦而立曹奂秋九月追諡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龎统黄忠

四年春三月追諡故将军赵云冬十月大赦天下五年春正月西河王琮薨大将军姜维帅师征曹奂王师败绩于侯和

炎兴元年夏曹奂相国司马昭使其党锺会邓艾等宼汉中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御之大赦天下改元冬司马昭自为晋王十一月卫将军诸葛瞻与邓艾战于緜竹王师败绩瞻死之是月国亡明年春帝迁于雒阳晋泰始七年崩时年六十五赞曰少帝任贤相则伪境怀畏一惑阉尹乱亡随之传曰存亡在所任信哉

续後汉书卷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一·表第十二·脱脱
  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五十七·赵尔巽
  ●卷二十·周密
  第六十三回 请诛奸孙坚献议 拚杀贼傅燮捐躯·蔡东藩
  建康实録序·许嵩
  ◎民政二·徐天麟
  卷十六·佚名
  卷之九十七·佚名
  南唐书卷十四·马令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一 醇贤亲王的一生·溥仪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李延寿
  后主纪·李延寿
  萧贡传·脱脱
  张行简传·脱脱
  田雄传·宋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钱惟善

    (臣)等谨案江月松风集十二卷元钱惟善撰惟善字思复自号心白道人钱塘人领至正辛巳乡荐官至副提举张士诚据吴退隠吴江又移居华亭明洪武初卒惟善博学强记初应乡试时题曰罗刹江赋锁院三千人不知出处独惟善引枚乘七发证钱唐之

  • 四集目录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录十二卷九十三癸卯元旦元旦试笔题玉云龙如意题元人岁朝图降旨加赈山东江南等处州县诗以志事民数谷数癸卯春帖子题宋人九阳消寒图降旨加赈安徽被灾贫民诗以志事降旨豫省加赈诗以志事题仇英迓

  • 卷一百二十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六 庾信【四】 诗 和春日晚景宴昆明池 春余【一作余春】足光景赵李旧经过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一作泛】多小船行钓鲤新盘待摘荷兰臯徒税驾何处有凌波 对宴

  • 卷十八·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十八  宋 郭知逹 编近体诗奉寄河南韦尹丈人【甫故庐在偃师承韦公频有访问故有下句】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孔融公自比也 赵云言见问者何南尹也李膺问河南尹而孔融造门为上客】青嚢仍

  • 临江仙·胡适

    隔树溪声细碎, 迎人鸟唱纷哗。 共穿幽径趁溪斜。 我和君拾葚, 君替我簪花。更向水滨同坐, 骄阳有树相遮。 语深浑不管昏鸦。 此时君与我, 何处更容他?(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日)

  • 李隆基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隆基(685—762),世称唐玄宗,唐代著名皇帝,亦是著名诗人,音乐家。 幸蜀西至剑门 李隆基 剑阁横云峻, 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 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 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 嗟尔勒铭才。 李隆基诗鉴赏 《唐

  • 卷一百六十九 皇祐二年(庚寅,1050)·李焘

      起仁宗皇祐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八月乙卯朔,詔罷祀前一夕警場。先是,帝謂輔臣曰:「明堂直端門,而致齋於內,奏嚴於外,恐失靜恭之意。」下禮院議曰:「警場本古之鼓鼜,所謂夜戒守鼓者也。故王者師行、吉行皆用之。乘輿

  • 三藩纪事本末卷四·杨陆荣

    青浦杨陆荣采南氏编永明入缅檄缅取王蜀乱郑成功之乱杂乱永明入缅顺治十六年(己亥)正月,王自云南赴永昌,警报日至。二月十五日,李定国令总兵靳统武率兵四千人,自永昌启行。十八日,抵腾越。时,李国泰、马吉翔辎重甚厚,恐遭劫夺,促

  • 辽史拾遗卷十五·厉鹗

    钱塘厉鹗 撰志第十一地理志五西京道西京大同府 元魏宫垣占城之北面双阙尚在 清宁八年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 国子监【补】梳里楼【补】通鉴地理通释石晋十六州考曰云州云中郡贞观十四年自朔州北定襄城徙治定襄

  • 一四八六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八六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陕西巡抚臣秦承恩跪奏,为查明汇奏事。窃照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应于年底汇奏。陕西省自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七年,节据各属查缴过七十

  • 提要·马骕

    【臣】等谨案绎史一百六十卷国初马骕撰骕有左传事纬已著录是编纂录开辟至秦末之事首为世系图年表不入卷数次太古十卷次三代二十卷次春秋七十卷次战国五十卷次别录十卷仿袁枢纪事本末之例毎一事各立标题详其始末惟枢书

  • 何文辉传·张廷玉

    何文辉,字德明,滁州人。太祖攻下滁州,得到了年仅十四岁的文辉,太祖像抚养儿子一样抚养他,赐姓朱氏。太祖起事之初,抚养了许多义子。何文辉长大后,太祖命他协同诸将分守诸路。周舍镇守镇江,道舍镇守宁国,马儿镇守婺州,柴舍、真童

  • 卷十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五 朱批裴度奏摺 雍正元年四月二十一日江西廵抚【臣】裴度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一介庸愚荷蒙 圣恩补授江西廵抚於雍正元年三月

  • 卷十三·戴锡章

    西夏称群都五年谅祚杀讹庞,遂亲政。谅祚益长而骄,心忌讹庞专,且通讹庞之子妻梁氏,讹庞患之。梁氏密告讹庞将叛。又有漫咩者,其官高于讹庞,然势力反出其下,于是亦恶讹庞。谅祚乃与漫咩等举兵诛讹庞,灭其族,并杀其妻没藏氏,而以梁

  • 卷一百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九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九>鍾虡磬虡詩曰虡業維樅賁鼓維鏞又曰設業設虡崇牙樹羽明堂位曰夏后氏之龍簨簴【鬻子曰大禹為銘於筍簴教我以道者擊

  • 富可求吗?·孔子

    【原文】 子曰:“富而①可求也,虽执鞭之士②,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 ①而:如,如果。②执鞭之士:古代于拿皮鞭为达官贵人开道或为市场守门的人,代指做下贱差事的人。 【译文】 孔子说:“富裕如果真是可以求

  • 礼记析疑卷四十四·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乡饮酒义郑注乡大夫饮国中贤者乡宜作卿周官乡大夫兴贤能之后退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乃所以终前事为后举张本不得为饮国中贤者尹吉甫饮御诸友而张仲在焉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以路堵父为客是为卿大夫

  • 观普贤经·佚名

    大乘佛教经典。全称《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1卷。该经叙述了佛涅槃前3个月,于古印度毗舍离国大林精舍为诸弟子讲述观普贤行的“一实之道”的故事,颂赞了普贤菩萨的东方净土妙国,宣称普贤观行“不入三昧(禅定),但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