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二十三

 

  卷523_1 【怀钟陵旧游四首】杜牧

  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璧截肪鲜。歌谣千里春长暖,

  丝管高台月正圆。玉帐军筹罗俊彦,绛帷环珮立神仙。

  陆公馀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执鞭。

  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垂楼万幕青云合,

  破浪千帆阵马来。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连巴控越知何事,珠翠沉檀处处堆。

  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兰芷绿纤纤。一声明月采莲女,

  四面朱楼卷画帘。白鹭烟分光的的,微涟风定翠vz々。

  斜辉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

  控压平江十万家,秋来江静镜新磨。城头晚鼓雷霆后,

  桥上游人笑语多。日落汀痕千里色,月当楼午一声歌。

  昔年行乐秾桃畔,醉与龙沙拣蜀罗。

  卷523_43 【台城曲二首】杜牧

  整整复斜斜,随旗簇晚沙。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

  王颁兵势急,鼓下坐蛮奴。潋滟倪塘水,叉牙出骨须。

  干芦一炬火,回首是平芜。

  卷523_44 【江上雨寄崔碣】杜牧

  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

  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

  卷523_45 【罢钟陵幕吏十三年,来泊湓浦,感旧为诗】杜牧

  青梅雨中熟,樯倚酒旗边。故国残春梦,孤舟一褐眠。

  摇摇远堤柳,暗暗十程烟。南奏钟陵道,无因似昔年。

  卷523_46 【商山麻涧】杜牧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馀家。雉飞鹿过芳草远,

  牛巷鸡埘春日斜。秀眉老父对樽酒,蒨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卷523_47 【商山富水驿(驿本名与阳谏议同姓名,因此改为富水驿)】杜牧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当时物议朱云小,

  后代声华白日悬。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卷523_48 【丹水】杜牧

  何事苦萦回,离肠不自裁。恨身随梦去,春态逐云来。

  沈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卷523_49 【题武关】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

  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卷523_50 【除官赴阙商山道中绝句】杜牧

  水叠鸣珂树如帐,长杨春殿九门珂。

  我来惆怅不自决,欲去欲住终如何。

  卷523_51 【汉江】杜牧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卷523_52 【襄阳雪夜感怀】杜牧

  往事起独念,飘然自不胜。前滩急夜响,密雪映寒灯。

  的的三年梦,迢迢一线縆。明朝楚山上,莫上最高层。

  卷523_53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杜牧

  圣敬文思业太平,海寰天下唱歌行。秋来气势洪河壮,

  霜后精神泰华狞,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

  君王若悟治安论,安史何人敢弄兵。

  卷523_54 【途中作】杜牧

  绿树南阳道,千峰势远随。碧溪风澹态,芳树雨馀姿。

  野渡云初暖,征人袖半垂。残花不足醉,行乐是何时。

  卷523_55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一作重宿襄州哭韦楚老拾遗)】杜牧

  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更空。

  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卷523_56 【赤壁(一作李商隐诗)】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卷523_57 【云梦泽】杜牧

  日旗龙旆想飘扬,一索功高缚楚王。

  直是超然五湖客,未如终始郭汾阳。

  卷523_58 【除官行至昭应,闻友人出官因寄】杜牧

  贱子来千里,明公去一麾。可能休涕泪,岂独感恩知。

  草木穷秋后,山川落照时。如何望故国,驱马却迟迟。

  卷523_59 【寄浙东韩八评事】杜牧

  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鬓衰酒减欲谁泥,

  迹辱魂惭好自尤。梦寐几回迷蛱蝶,文章应解伴牢愁。

  无穷尘土无聊事,不得清言解不休。

  卷523_60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卷523_61 【秋浦途中】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卷523_62 【题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庙】杜牧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卷523_63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杜牧

  雪涨前溪水,啼声已绕滩。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

  卷523_64 【书怀寄中朝往还】杜牧

  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朱绂久惭官借与,

  白题还叹老将来。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

  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

  卷523_65 【寄崔钧】杜牧

  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

  词臣陪羽猎,战将骋骐驎。两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卷523_66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许浑先辈】杜牧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蒲根水暖雁初浴,

  梅径香寒蜂未知。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卷523_67 【和州绝句】杜牧

  江湖醉渡十年春,牛渚山边六问津。

  历阳前事知何实,高位纷纷见陷人。

  卷523_68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卷523_69 【题横江馆】杜牧

  孙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

  至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

  卷523_70 【寄澧州张舍人笛】杜牧

  发匀肉好生春岭,截玉钻星寄使君。檀的染时痕半月,

  落梅飘处响穿云。楼中威凤倾冠听,沙上惊鸿掠水分。

  遥想紫泥封诏罢,夜深应隔禁墙闻。

  卷523_71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卷523_72 【送李群玉赴举】杜牧

  故人别来面如雪,一榻拂云秋影中。

  玉白花红三百首,五陵谁唱与春风。

  卷523_73 【送薛种游湖南】杜牧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怜君片云思,一去绕潇湘。

  卷523_74 【题寿安县甘棠馆御沟】杜牧

  一渠东注芳华苑,苑锁池塘百岁空。

  水殿半倾蟾口涩,为谁流下蓼花中。

  卷523_75 【汴河怀古】杜牧

  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

  游人闲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

  卷523_76 【汴河阻冻】杜牧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珮响参差。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卷523_77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杜牧

  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荐衡昔日知文举,

  乞火无人作蒯通。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卷523_78 【寄宣州郑谏议】杜牧

  大夫官重醉江东,潇洒名儒振古风。文石陛前辞圣主。

  碧云天外作冥鸿。五言宁谢颜光禄,百岁须齐卫武公。

  再拜宜同丈人行,过庭交分有无同。

  卷523_79 【题元处士高亭(宣州)】杜牧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卷523_80 【郑瓘协律】杜牧

  广文遗韵留樗散,鸡犬图书共一船。

  自说江湖不归事,阻风中酒过年年。

  卷523_81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杜牧

  三吴裂婺女,九锡狱孤儿。霸主业未半,本朝心是谁。

  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沉思。画地乾坤在,濡毫胜负知。

  艰难同草创,得失计毫厘。寂默经千虑,分明浑一期。

  川流萦智思,山耸助扶持。慷慨匡时略,从容问罪师。

  褒中秋鼓角,渭曲晚旌旗。仗义悬无敌,鸣攻故有辞。

  若非天夺去,岂复虑能支。子夜星才落,鸿毛鼎便移。

  邮亭世自换,白日事长垂。何处躬耕者,犹题殄瘁诗。

  卷523_82 【重题绝句一首】杜牧

  邮亭寄人世,人世寄邮亭。何如自筹度,鸿路有冥冥。

  卷523_83 【送陆洿郎中弃官东归】杜牧

  少微星动照春云,魏阙衡门路自分。

  倏去忽来应有意,世间尘土谩疑君。

  卷523_84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杜牧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卷523_85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杜牧

  历阳崔太守,何日不含情。恩义同钟李,埙篪实弟兄。

  光尘能混合,擘画最分明。台阁仁贤誉,闺门孝友声。

  西方像教毁,南海绣衣行。金橐宁回顾,珠簟肯一枨。

  只宜裁密诏,何自取专城。进退无非道,徊翔必有名。

  好风初婉软,离思苦萦盈。金马旧游贵,桐庐春水生。

  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共祝中兴主,高歌唱太平。

  卷523_86 【遣兴】杜牧

  镜弄白髭须,如何作老夫。浮生长勿勿,儿小且呜呜。

  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治平心径熟,不遣有穷途。

  卷523_87 【早秋】杜牧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尊酒酌未酌,晚花嚬不嚬。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卷523_88 【秋思】杜牧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卷523_89 【途中一绝】杜牧

  镜中丝发悲来惯,衣上尘痕拂渐难。

  惆怅江湖钓竿手,却遮西日向长安。

  卷523_90 【春尽途中】杜牧

  田园不事来游宦,故国谁教尔别离。

  独倚关亭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诗。

  卷523_91 【题村舍】杜牧

  三树稚桑春未到,扶床乳女午啼饥。

  潜销暗铄归何处,万指侯家自不知。

  卷523_92 【代人寄远六言二首】杜牧

  河桥酒旆风软,候馆梅花雪娇。

  宛陵楼上瞪目,我郎何处情饶。

  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

  剩肯新年归否,江南绿草迢迢。

  卷523_93 【闺情】杜牧

  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暗砌匀檀粉,晴窗画夹衣。

  袖红垂寂寞,眉黛敛衣稀。还向长陵去,今宵归不归。

  卷523_94 【旧游】杜牧

  闲吟芍药诗,惆望久嚬眉。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

  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小市长陵住,非郎谁得知。

  卷523_95 【寄远】杜牧

  只影随惊雁,单栖锁画笼。向春罗袖薄,谁念舞台风。

  卷523_96 【帘】杜牧

  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

  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

  沈沈伴春梦,寂寂侍华堂。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卷523_97 【寄题甘露寺北轩】杜牧

  曾向蓬莱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孤高堪弄桓伊笛,

  缥缈宜闻子晋笙。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

  卷523_98 【题青云馆】杜牧

  虬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四皓有芝轻汉祖,

  张仪无地与怀王。云连帐影萝阴合,枕绕泉声客梦凉。

  深处会容高尚者,水苗三顷百株桑。

  卷523_99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杜牧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越嶂远分丁字水,

  腊梅迟见二年花。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卷523_100 【江上偶见绝句】杜牧

  楚江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

  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

  卷523_101 【题木兰庙】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卷523_102 【入商山】杜牧

  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

  流水旧声人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

  卷523_103 【偶题】杜牧

  甘罗昔作秦丞相,子政曾为汉辇郎。

  千载更逢王侍读,当时还道有文章。

  卷523_104 【送卢秀才一绝】杜牧

  春濑与烟远,送君孤棹开。潺湲如不改,愁更钓鱼来。

  卷523_105 【醉题】杜牧

  金镊洗霜鬓,银觥敌露桃。醉头扶不起,三丈日还高。

  卷523_106 【题商山四皓庙一绝】杜牧

  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雠。

  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卷523_107 【送隐者一绝】杜牧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卷523_108 【题张处士山庄一绝】杜牧

  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修篁与嘉树,偏倚半岩生。

  卷523_109 【有怀重送斛斯判官】杜牧

  苍苍烟月满川亭,我有劳歌一为听。

  将取离魂随白骑,三台星里拜文星。

  卷523_110 【赠别二首】杜牧

  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卷523_111 【寄远】杜牧

  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

  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残照雨霏霏。

  卷523_112 【少年行】杜牧

  官为骏马监,职帅羽林儿。两绶藏不见,落花何处期。

  猎敲白玉镫,怒袖紫金锤。田窦长留醉,苏辛曲让岐。

  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卮。

  卷523_113 【盆池】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卷523_114 【有寄】杜牧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美人何处在,明月万山头。

  

猜你喜欢
  曾开国·唐圭璋
  京镗·唐圭璋
  王仲甫·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二十九·吴景旭
  提要·葛立方
  卷八十五·王奕清
  卷五十九·陈思
  卷六十九·朱彝尊
  卷十一·沈德潜
  卷四百二·曹学佺
  鸣盛集原序·林鸿
  卷首下·郭元釪
  卷二十九·陈廷敬
  提要·黄庭坚
  东桂堂赋【附】·刘辰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郑廷玉

    (净扮孛老领俫儿上,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终年万事休。老汉汴梁人氏,姓刘名荣祖,年八十岁也。我多有儿孙,广有田产,我是这汴梁第一个财主。我的父亲曾说,我那祖父公刘均佐,被个胖和尚领着他出家去了。手心里有个忍字,是俺祖公

  • 列传第九·刘昫

    ○屈突通 子寿 少子诠 诠子仲翔 任瑰 丘和 子行恭 行恭子神勣许绍 孙力士 力士子钦寂 钦明 绍次子智仁 少子圉师 李袭志 弟袭誉子怀亻严 姜謩 子行本 行本子简 简子晞 简弟柔远 柔远子皎 晦 皎男庆初

  • 春秋别典跋·薛虞畿

    先仲氏辑春秋别典未脱藁而不幸下世郭郡公用唐祠部言亟取而序之胪其目于郡乗艺文志中公其贤于中郎逺矣顾其甫成于草创而考覈未加不无挂甲漏乙年代倒置之病贻好事者之惜走谓昔丘明受经作传广记而备言表时而记月借令辑别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万历十九年七月甲子朔以孟秋时享太庙遣定国公徐文璧恭代○吏部尚书陆光祖以老病乞致仕不许○先是西宁地方原有马户八百名人不吃粮马不支草自备鞍马器械遇警杀贼后缘款贡裁革至是经略郑雒请复之仍斩获照例升赏每春秋听

  • 卷之三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一〇八 绍兴县馆二·周作人

    上边写的是关于绍兴县馆的外面情形,这里想来把会馆里面说明一下子。这虽如此,我对于里面的事或者比较外面知道得更少,也未可知,仰蕺堂是会馆里南边一部分,我尚且不曾走到过,何况是与我们无关的西北方面呢。去年夏天,鲁迅博物

  • 王崇传·魏收

    王崇,字乾邕,陽夏雍丘人。兄弟两人都以孝顺著称于世。勤于耕种,以奉养双亲。任梁州镇南府主簿。母亲去世,他哀伤过度,倚杖才能起身,毛发也脱落了。未及下葬,权且停柩房舍西面。王崇在停柩的地方结庐而住,昼夜啼哭,引得鸠与鸽成

  • 卷一百二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丧礼山陵及祭礼】宋英宗初即位殿中侍御史司马光言山陵择地劄子曰臣窃闻大行皇帝欲以十二月二十七日大葬而朝廷

  • 卷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上谕三十四道初一日以本月初三日恭移大行皇帝梓宫奉安夀皇殿告祭上从苫次出望见陈设祭品遂失声大恸谕诚亲王允祉等曰皇考明年七旬大庆吾兄弟等方思以万夀圣节在

  • 卷十九 康王之诰第二十五·孔颖达

    康王既尸天子,尸,主也,主天子之正号。○马本此句上更有“成王崩”三字。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既受顾命,群臣陈戒,遂报诰之。因事曰遂。康王之诰求诸侯之见匡弼。[疏]“康王既”至“之诰”○正义曰:康王既受顾命,主天子之

  • 释难 第二十九·王符

    庚子〔二〕问于潜夫曰:“尧、舜道德,不可两美,实若韩子戈伐之说邪〔三〕?”〔一〕○铎按:此篇所明者大要有四:尧、舜俱贤,非矛盾之说,一也;周公尊王,故诛管、蔡,二也;耕者食之本,学又耕之本,三也;贤人忧国爱民,亦为身作,四也。盖时人有

  • 卷九·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九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月令一其帝太皡其神勾芒集说太皡勾芒生有功德於民故後王於春祀之四时之帝与神皆此义窃案天播五行於四时而生万物故王者必祀五天帝若五帝及五神皆有功德於民者也故

  • 金刚经鸠异·段成式

    唐太常少卿 临淄段成式 柯古撰序贞元十七年。先君自荆(一作蕲)入蜀。应韦南康辟命。(南康王韦皋)洎韦之暮年。为贼辟谗构。遂摄尉灵池县。韦寻薨。贼辟知留后。先君旧与辟不合。闻之连夜。离县至城东门。辟寻有帖。

  • 仲氏易·毛奇龄

    清毛奇龄撰。三十卷。《西河合集》本。此书训解《易》旨,以为《易》兼“五义”:为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立说颇有新意。《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初,奇龄之兄锡龄邃于《易》,而未著书,惟时时口授其子文辉;后奇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精耀三景妙诀。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徒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八素真经》为六朝古上清经。《真诰》著录,《无上秘要》引 文。《云笈七签》卷9

  •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强思齐

    二十卷。唐末强思齐 (生卒年不详) 撰。强思齐,字默越,濛阳 (今属四川彭县)人。他自幼即探讨玄关秘要,深得妙旨。前蜀王建赐号玄德大师。所撰《玄德纂疏》约成书于前蜀乾德二年 (920),卷首有杜光庭序文一篇。该书将上

  • 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佚名

    一卷,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与《十二佛名神咒较量功德除障灭罪经》同。而文稍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