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卷下

    胜德赤衣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此中应问。彼胜义谛中云何自性。答颂自喻言与阳焰等。

  其阳焰者。谓地尘日光三事假合。如阳焰聚前见后坏。是故颂言见即坏无相。

  诸有所得别别境界其义亦然。虽各表了皆无自性。何以故。彼等自性前后不和合故。性不相等故。愚者取著于一性转。是故此等皆堕世俗有情趣故。

  复次此中若能取所取对碍性空即自性。明亮本来不生心法发现犹如影像。为释此义故。

  第七颂言。

  所取如影像  无始从心生

  即彼相及识  互相如影像

  此言所取知影像者。谓此与彼而相似故。所似云何如镜等中见面等像。此复云何。谓从心生以彼唯心有所生故。心即系属有其所取外境相等不舍为性。此义终竟。

  复次如外所取镜中面像。即彼诸法以惯习种子领纳于心。于无二中取其有二对碍之相。由无始来从心所生如彼影像。或同时异时所缘伺察彼皆无性。非唯心法亦由所缘之相而能引生能缘识心。是故有相。

  凡言相者摄集为义。非唯一法由彼所取如是有相能取亦然。此中意者。所取无性能取不实。颂言互相。互相者即和合义。互相和合皆如影像。如影像故能取所取彼二互相不相离性。即彼二法于无所得中互相从。彼心法出现有所得相。

  此总意者。彼心自性本来明亮无能取所取二种之相。本离贪等无明垢染。清净洁白离诸取著。故下颂云。如水中月。为释此义故。

  第八颂言。

  观自净种中  若智月出现

  彼如水中月  现前无所有

  观者定义。定谓心一境性相。于彼定中有所观想。心自在故。颂言自者。谓自种子净即清净。清净者离浊之义。从自身语心种子所成。等无间缘出生想。

  纥哩字变成普遍炽焰光明。于是光中从心种子出甘露光广大照耀其光复成极大火轮。乘彼火轮出慧方便。复从是生彼。

  诃字门。其字振发大声。于中出现八叶莲华。诃字处中内外想布十六分位。复想。

  迦字成星宿众周匝围绕。复于相应方位想佛莲华。彼十六分皆成月轮。如是观已复于其上自净种中想现。

  吽字具炽盛光。于其光中出现大火炽盛光焰。当观自身从智月中生菩提心。复从是生金刚智月。当知月者即金刚智普遍世间。智光照耀一切色相。是故颂言若智月出现。

  彼智金刚成就出生慧及方便。无喻涅槃之相复从慧生。金刚界中摩摩枳菩萨相观想。甚深最上微密三摩钵底密云弥布普现光明。其菩萨者。身相青色八臂三面。正面青色。右面黄色。左面白色。右第一手执剑。第二手执箭。第三手执钩。第四手执金刚杵。左第一手执轮。第二手执弓。第三手执罥索。第四手执铃。而彼菩萨理智相合。诸所施作皆顺方便。众相庄严顶戴阿閦佛冠。现于熙怡可爱之相。加趺而坐。如阿多西清净之华具有日轮最胜圆光。复如大乐自性金刚萨埵之相。洒诸甘露遍于一切。此菩萨身即如来身。从慧方便之所出生。是故颂言如水中月。

  颂言若者即是如义如水月故。此即是空。从是空法之中出生诸法。其所出生即本来不生性。所以喻言如水中月。

  此中如是。若于法界自性中取著有性者而实无性。何以故。颂言现前无所有故。

  由彼如是于一切法无所得。真如中有所作所证而实不能。若有作有证者皆是方便建立诸法。与虚空等为证成此义故。

  第九颂言。

  若相应者智  彼即虚空相

  是故智所知  皆如虚空相

  所言相应。当知即是智之与定二法相应。彼之相应即是金刚。有彼相应法故名相应者。

  由彼相应者所有之智。于一切法无所取无二相中。以慧方便生如来身。非如前说蕴处界等戏论自性。此义终竟。

  然如来身不动法界自性所成本来不生。何以故。以如来等自性离故。此即无性止不可说。

  无性者。谓本来不生故名无性。是故颂言如虚空相。

  此复云何。谓离一切戏论之性。故如虚空。以彼虚空如是相故。而虚空相应当如是。如理伺察。相者标表义。复次当知于一切法无障碍自性中有所作用者。谓由智入三界心心所相如虚空相。显示所知无明随现有情及器二世间相蕴处界等戏论自性。是即所知为智境界。有所作性此所知境。随有系属觉了所知遍计诸境。是故此说名为所知。所以一切智一切智智此之二种皆如虚空。应如是观。为总摄此义故。颂言皆。皆者无余义。无余少分故。

  此中除彼声闻人中乐欲取证有余依涅槃者。彼虽证得人无我理谓于蕴事取为有故。余证无余依涅槃解脱相者今此所摄。如佛所言一切种一切一切有皆空。此中又除一分外道所说之空。以是义故。此中应知世间无复少法可有。一切如彼虚空之相。

  所言如虚空相者。当知即是虚空自性如是真实。此之九颂如所说已。复为显示诸菩萨等种智果故。总说颂曰。

  如理思惟此实性  彼一切性无所依

  所有菩提胜愿心  大智庄严当获得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九颂精义论卷下

猜你喜欢
  法界安立图卷下之上·佚名
  卷第二十三·佚名
  叙·如卺
  卷五百六十八·佚名
  复罗阁英居士书·太虚
  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太虚
  法华义疏卷第十·吉藏
  卷第二·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卷·湛然
  般若灯论释 第七卷·清辨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五·宗喀巴
  佛说受岁经·佚名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王亨彦
  念佛镜末·善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五·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五      宋 韩淲 撰五言絶句 明皇揽镜而言吾虽瘠天下肥矣 引镜吾虽瘠韩休谏疏多君心在天下欢乐竟如何高祖令李密迎见秦王李密不敢仰视 甲马幽州路英雄不自量凯歌迎劳处方识小秦王 霍

  • 卷二百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二 王栢 赤松即景 平生百虑懒尚有丘壑心佳哉二三友同盟时幽寻壮怀豁虚旷玄宫穷邃深时方酿薄暑万緑涨云岑新篁疑粉翠日影筛碎金痩筇扶野步羽扇揺清吟漱

  • 周家人传第七·欧阳修

    ○圣穆皇后柴氏太祖一后三妃。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也,与太祖同里,遂以归焉。太祖微时,喜饮博任侠,不拘细行,后常谏止之。太祖状貌奇伟,后心知其贵人也,事之甚谨。及太祖即位,后已先卒,乃下诏:“故夫人柴氏,追册为皇后,谥曰圣穆

  • 卷四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八十七·道学二等·脱脱

        ◎道学二   ○刘绚 李吁 谢良佐 游酢 张绎 苏昞 尹焞 杨时 罗从彦 李侗   刘绚字质夫,常山人。以荫为寿安主簿、长子令,督公家逋赋,不假鞭扑而集。岁大旱,府遣吏视伤所,蠲财什二,绚力争不得,封还其楬,请易

  • 卷二百二十六·表第十七·脱脱

        宗室世系十二      《宋史》 元·脱脱等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苏天爵

    ○尚书刘文献公(肃) 尚书刘文献公 卷十之一 公名肃,字才卿,威州洺水人。金兴定中,登进士第。国初,为东平严侯幕官。岁壬子,应召北上,授邢州安抚使。中统元年,拜真定宣抚使。明年,召为右三部尚书,兼议中书省事。四年,致仕,仍议中书

  •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十九·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冬十月。甲子朔。享太庙。遣顺承郡王庆恩恭代行礼。外起居注○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  ○遣官祭穆宗毅

  • 一九五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屈稔浈等存留屈大均书籍及审拟情形折(附供单一)·佚名

    一九五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屈稔浈等存留屈大均书籍及审拟情形折(附供单一)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初四日两广总督臣李侍尧、广东巡抚臣德保跪奏,为查出存留逆书,审拟具奏事。窃臣等钦奉谕旨,查缴不应存留书籍,遵经派委妥员前

  • 三王世家第三十·司马迁

    刘军译注【说明】本世家在写法上不同于其他诸篇世家:只载述关于孝武帝封立三个儿子刘闳、刘旦和刘胥的疏奏策文而不及三王行事。这是因为“燕齐之事,无足采者。然封立三王,天子恭让,群臣守义,文辞烂然,甚可观也”。在世袭的

  • 朱文略传·李延寿

    ..朱文略,..朱荣的第五子,承袭哥哥叉罗的爵号为梁郡王。他聪明英俊,倜傥风流,学会了多方面的技能。齐文襄帝高澄曾命章永兴在马上弹琵琶,演奏了十多支曲子,试着让他记录下来,他写下了八支。高澄跟他开玩笑说“:聪明人大多不长

  • 第十一章修正之性质与效力·孙中山

    八十九节修正之性质以前所论皆单纯动议,始终一成不变,而以原议为表决者也。然动议可随意更改,或增加,或全变为一异式者。其改变方式或意义之手续,名曰“修正”。修正之作用,则以改良所议之事件。然所谓良者,人心各

  • 明初的学校·吴晗

    一专制独裁的君主,用以维持和巩固统治权的法宝,是军队、法庭、监狱、特务和官僚机构,用武力镇压,用公文办事。明太祖朱元璋原来是红军大帅郭子兴的亲兵,一步步升官,做到韩宋的丞相国公,龙凤十年(1364,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做吴王

  • 卷一百五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三十一飨燕礼周礼天官膳夫王燕饮酒则为献主【注郑司农云主人当献賔则膳夫代王为主君不敌臣也燕义曰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四·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授记品第三之二  于中世尊。又告喜王菩萨摩诃萨言。喜王。若复菩萨依我众生。恒伽河沙等劫。施与护戒念忍发进入定修智。若复菩萨信解诸法无我。此过多彼福德聚生。及速证觉无上正觉。何以

  • 卷第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不会禅师语录不会禅师语录卷第十门人圆勋圆慧圆龄圆福编  杂偈颂临济四喝示月春禅人一喝金刚王宝剑空华阳焰一齐断山河世界碎微尘明眼衲僧见不见一喝金毛狮子威藏形无路丧魂飞通身白汗难回避铁树花开第

  • 鸭江行部志·王寂

    记行著作。金王寂撰,民国朱希祖节选考证。一卷。王寂,有《辽东行部志》已著录。希祖,浙江海盐人。此为《辽东行部志》姊妹篇。记王寂明昌二年(1911)巡查辽东半岛历时三十二天见闻。朱希祖所藏《永乐大典》辑本已佚。今本

  • 麟台故事·程俱

    宋程俱撰。五卷,首一卷。俱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举进士。历官吴江县主簿、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等。辞章典雅,诗文有风骨。著有《北山小集》等。此编约当绍兴元年(1151)成书。作者绍兴元年任秘书省少卿时,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