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五      宋 韩淲 撰五言絶句

明皇揽镜而言吾虽瘠天下肥矣

引镜吾虽瘠韩休谏疏多君心在天下欢乐竟如何高祖令李密迎见秦王李密不敢仰视

甲马幽州路英雄不自量凯歌迎劳处方识小秦王

霍光夜召符玺郎

拥昭初辅政汉室大将军符玺郎能尔丹青见不羣

王景略对桓温扪蝨而谈当世之务

本谓温犹好而能北伐功自从扪蝨後絶意过江东

冯媛当熊

槛外当熊立人情见亦惊翩翩後宫女冯媛独驰声

杨妃剪髪

剪髪能留?君王不自持当年无入奏宁到马嵬时

南山

霏霏南山来此意足怡悦昏旦气候间棂疎互明?

思颍堂

乡庐暗边尘时移而事变结屋漫逍遥可想不可见

情话堂

赵记发旧观俞孙新作堂是岂无他人亲戚意差长

有竹堂

坡翁一转语不但为竹设俗子尘汚人夏簟落苍雪

跨鹤台【案诗二首其一见七言律】

道人白鹤庵絶顶似仙家寻幽得台城杳杳入青霞

南台【案此诗二首其一见七言絶句】

木老地平静直北万家城小立兴怀处凭高眼更明

禅月台

此台已芜没禅月彼一时得句僧窗下空留洗耳思

题朱直学竹轩

裂石作翠竹秋风生晚凉政须人啸咏应记我行藏

横碧轩

文清来此地留下横碧轩寂寂今无主空山起夕烟

题贯时轩

柯叶贯四时不为寒暑变理事俱到处因之亦可见

无尽藏

善继人之志肯堂思其艰此意自无尽风月敬亭山

小集清晖阁因唤渡把酒昌甫倏至

小醉清晖阁横江更一杯远山寒日晚诗老忽然来

樗亭

筑亭以樗名平生无宦情寥寥千载人感慨闻风声

如庵

静深堂奥间真如公所庵谁谓平生心可以禅境参

山简习池游诗

拍手儿童笑山公倒接?举鞭无限意今古少人知

题华严境

游目贝叶书究竟华严境当年寓名心观者要深省

桃源山道者小庵【案此诗二首其一见七絶】

天寒山气黄日暮竹色碧住庵人勿惊此景有此客

葛溪

流传葛仙翁此溪尝化龙抱朴今何在闲来问古踪

南坡

空青老仙伯有子爱溪山谁信南坡路依依泉石间

蒙泉

一泓泉水古依旧浸岩边太史晁鷄肋遗吟尚可传

舟入灵岩山下访古

燕麦摇晴日青山两岸横吴其为沼矣倾酒任船行

十七日过潭守听松【案诗二首其一见七言絶】

推牕万松林杂沓且修整何须抚盘桓姑以集幽听

四月二日

檐浅侵林緑窗虚賸蘂红试茶催鼎实纵酒失盃空易觉春风老偏知夏日长四山新笋出一涧野花香昼永卷书困时闲挈杖清草虫空踯躅巢燕费经营间或僧人到闲常羽客过启玄疑恍惚谈妙欲云何樵斧通深密渔竿接混茫风波非地险荆棘乃天荒

爆竹

爆竹烧残岁家家把一盃西湖元自好只是欠徘徊

?瑟

倚瑟从嫔御人生实少欢南山空斮絮此道是邯郸

夜坐

连牕风撼山引酒灯照坐逍遥入庄吟憔悴失楚些

王丞留饮

寻梅闲唤酒邀友漫题诗酒美君方醉诗成我未奇钟声来远寺暝色起前溪霜夜断鸿急风庭落叶知

访滕贤良邂逅周察推同饮池上

春风杂花池宾主两相视落日忽已晴洗盏可无醉

招余子任过成季家

只道沙坑近招之阿那边不知风雨夕能过小溪船

次韵周倅送郡醖

闻道菖蒲节龙舟一一修雨凉虽少憇郡圃不妨游坐有严陵守新持使节长真成三学士意象好持觞

题隆中图

何意求闻逹偶逢刘豫州隆中三顾处抱膝也风流

次韵潘舍人画轴

风霜归老干岁月长枝柯矗矗荒村外人人占落坡寻诗小醉时不许老农知叶叶泛轻舠试渡野水陂突兀是茅屋摇兀是土桥看山看水去忘饥付木瓢荒虚成莽荡幽远似模糊便做山中客能题一字无

次韵子顔

乐道匪时趋山间得自如老来情味别冬日且闲居冬日且闲居谁停五马车从容见真意鉏尽世骄虚鉏尽世骄虚宜乎爱隐庐高风照千古此道卷还舒

次韵德久丈

经旬无客至今日得公来园柳緑巳密渚莲红始开谈谐意方接萧散诗自生写成澹泊句洗尽淫哇声云驱风浩浩日永雨垂垂狡兎笑三窟鹪鹩思一枝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案原本无题以此十字为韵】

云低树头青风急叶背白一坞无来人鸟语鬬格磔枕流饭脱粟长夏以终日曳屣行歌商风轩时弄笔身心既巳闲吟风兴亦偶山东打茶声睡思忽抖擞人生等戏剧衮衮徒区区老身其囬头今有古非无朝市无遗音丘园有絶迹蓬茅晏不开才开待迎客涧浅山四合冷泠浸青青略彴度前林更有泉上亭不见屋外溪但见屋上山云月复风雨展转朝暮间崦霭得广茂虚明失深长一曲冬月暖数家夏日凉何由芰制衣岂必兰为佩一笠一簔轻田渔且相对牵牛槿花底欹拄破篱门旋买深村酒因倾老瓦盆十三日诵水生桃菜渚烟湿落梅村之句成诗十首

夜来微雨过涧谷生春水土脉肥荠苗烟?带梅蘂元宵天气好梅谢荠还生野水浮烟雨?村带鸟声柱杖墙隂润闲寻荠菜桃不禁芳草外初日下梅梢踏青何处去春事归野菜便觉与时新闲身尤可爱水国春巳生微波漾洲渚时见挑菜人临风自凝伫晴村多暖霭花处是轻烟梅片纷纷下迎人到酒边婀娜烟中梅花飞有底急蜂触香车来烟凝为谁湿雨後乍晴时春意满村落香处是梅花青烟动林薄一年春好处都在水边梅似雪因风起和烟带月来潦倒春无藉山深不出门篱根寻野菜花外见烟村

絶句

一年春好处东望是皇州柳色梅花外数声羌笛浮

送昌甫至十里分韵得四首

霜重花未多风囬香自若荒店野水深枯枝堕寒雀相送五年前把酒常在兹夹路梅花开岁晏将何为老懒问花事尚与梅相看苍然暮色至只恐空吹残瑞峯高入云又见君归去坐舆无怱忙逢梅见容与

十一日道林同谭元辅贺州奕棊

山林欣晚对细和一篇诗欲醉那因酒妄言却为棊题汪玉山送仲上人游六祖?诗次韵

玉山四句偈看了百千囬不是为送僧不是为寻梅

六言诗

六言

弈棋聊醒午醉煮饼更逭夕餐一任长年三老扁舟载我江干

寒泉亭午暑喜雨

风箭急吹疎雨云峰时转轻雷修竹小亭山下乘凉犹记初囬

夜凉雷电

明电夜凉催雨不知氷水为秋涤研酒酣寻句賸蚁梦扶头

雪中见山松晓起涧桥见霜尤奇

梅雪何嫌松雪桥霜未抵林霜睡起樵苏欲断竹炉寻火装香

次韵昌甫

灞桥何苦乃尔剡溪似是欺予任彼梁园所赋但此孙牕之书

梅可空百榼酒雪不待一笔诗天地与人太好山林有我亦奇

晩步野趣

竹树西风庭院溪山落日人家掻首从他华发角巾欹我乌纱

踏雪登前山

蹑屐穿林归寺持香裹茗寻僧磴道巳三尺雪岩居惟一枝藤

题扇

山近不嫌暖霭溪囬更带寒泉水净沙头有此岚萦水末疑然

二十日赵园【案诗二首其一首见七言絶句】

緑树秋千红索白云春静青山人醉忽焉兀兀鸟啼何以关关

横山堂小酌

酒浇磈礧不下诗用陶写亦难折取荼蘼芍药醉於緑水青山

连日暖甚【案此诗五首其一首见七律】

日暖甚宜蚕月夏寒还是麦秋冷漠蜜蜂蝴蝶喧阗乳燕鸣鸠

不道夏衣是轻且云春服既成乍雨乍晴时候宜闲宜睡心情

只觉寒来暑往何知隂长阳消胶胶庄生扰扰申申孔氏天天

苦苦安心见性劳劳息气养神向後有些斵丧依前无限沉沦

闻喧然纵龙舟

旋自山间殢酒更谁溪外划船过眼殊非偶尔放情均是陶然

次韵景瑜

梅花既黄而白梅萼仍緑且红与其凌霜驾雪争如避日藏风

兀坐本缘习懒苦吟终是乾忙老去宜抛笔砚兴阑徒近杯觞

庆元庚申二月药局书满七月还涧上嘉泰元年秋入吴试罢冬暮得阙而归今五年矣

归哉忽尔五年江空鸥鹭翩翩有诗多且漫兴有酒无过醉眠

田事旱乾薄饭岁计不给何求春园叶落穷冬夏畦菜尽澟秋

翻经讽咏释种齐物试看庄生功名到底余事儒者说性说诚

日日公侯衮衮年年人士纷纷伊尹周公孔子殷勤留得斯文

贪生不忧老至徇名却忘行卑一日又复一日遑遑自欲何之

儿女长须婚嫁朋友来须应酬应酬重费青眼婚嫁未了白头

平心好处平世深居合在深山山林荒园一亩世事敝庐数间

戏赠成季【案诗二首其一首见七律】

拂拂溪烟横暮丝丝小雨吹凉酒尽更呼载酒一觞一咏行藏

与成季奕棊【按此诗二首其一见七言絶句】

明月水声湍激凉风山气高华棊罢不知时世酒行无奈诗家

题竹

有酒不妨醉?有诗不妨自题声以清风何远影於残月都迷

山水小壁

点出云山千里写成霜树半坡眼前非笔墨少兴来觉风景多

书阁

仙人楼居何处青豅黄嵓之间风囬山气巃嵸月明水声潺湲收敛平生出处?栏赢取清闲

仑溪和昌甫韵

仑溪玉水之上闲身何负一归眼耳鼻舌无恙鷄豚狗彘是依得酒饮不必果有吟诗不可讥人事大抵如此今日是明日非

 

猜你喜欢
  卷之九·魏庆之
  ●卷一·杨际昌
  古今滑稽联话五·范左青
  元诗选三集辛集目录·顾嗣立
  第七十三回 见小姐父母身安·陈端生
  第一齣~第十齣·陆采
  第四十八出 遇母·汤显祖
  第一折·尚仲贤
  哈代·徐志摩
  四集目录一·乾隆
  卷一·乾隆
  卷七百十·佚名
  吴渊词作鉴赏·佚名
  鲁逸仲词作鉴赏·佚名
  第四十四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我的素描·戴望舒

    辽远的国土的怀念者,我,我是寂寞的生物。假如把我自己描画出来,那是一幅单纯的静物写生。我是青春和衰老的集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

  • 卷十八·唐圭璋

    渐悟集卷下○十报恩本名瑞鹧鸪山侗一愿报师恩。物外生涯世罕闻。锻炼玉炉三涧雪,修完金鼎一溪云。蛟龙宜向火中溉,猛虎堪于水里焚。一粒神丹光透壁,不神神彩独超群。○十报恩山侗二愿报师恩。立誓修行志

  • ◎礼十三(军礼)·徐天麟

    ○亲征汉五年十二月,围羽垓下。(刘项战争本末具高纪,不详录。)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九月虏荼。利几反,上自击破之。七年十月,上自将击韩王信于铜鞮,斩其将,信亡走匈奴,与其将曼邱臣王黄,共立故赵后赵利为王,收信散兵,与凶奴共

  •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四十·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十二月。庚申。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还宫。  ○署两广总督岑春火滟宣等奏、广东盗风日炽。遵旨整顿捕务办理情形。得旨。仍着加意整顿。督饬认真办理。  ○云贵总督丁

  • ●卷六·夏仁虎

    ◎考试考试取士为清代登进人才唯一之途径,然至于末年,风亦稍稍替矣,但京官仕途尚不芜杂。凡以别途进者限制极严,差缺升途皆无望也。其有纳赀为郎者,率皆科举之士,先纳一官,以为留京应试,揣摩风气之地,天下英才入吾彀中。殆人主

  • 澄斋日记 光绪卅年甲辰·恽毓鼎

    甲辰年正月初一日晴。子刻焚天香,接灶。和衣少寝。辰初入内,在景运门外兵部茶房略憩。辰正入锡广门,与同事齐班(伊仲平学士,锡子常、李嗣香两侍讲)。二刻皇太后升皇极殿,臣毓鼎等在宁寿门阶下侍班,东面,北上,皆朝服。皇上朝服,:立

  • 甲申传信录卷九·钱士馨

    戾园疑迹昔江充作奸治巫蛊,卫太子据矫节杀充。使者以反闻。孝武使丞相屈■〈敄上〈厂外毛内〉下〉捕之。太子出亡,至湖,匿鸠泉里。孝武寻悔,无杀太子意,太子卒自缢。孝昭五年,阳夏男子成方遂居湖,故太子舍人谓曰:『子状貌似卫

  • 刘勰传·姚思廉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县人。祖父名灵真,是宋朝司空刘秀之的弟弟。父亲名尚,曾任越骑校尉。刘勰幼年时父亲便早死,成为孤儿,专心勤奋好学,家境贫困没有结婚,在定林寺里跟着和尚僧..一起居住生活了十几年,因而对佛教的学说和经义的

  • 玉哇失传·宋濂

    玉哇失,本阿速国人。其父也烈拔都儿随阿速国王归附蒙古,充太宗宿卫,随宪宗征蜀,随世祖征阿里不哥,随亲王哈必失讨李王..,均有战功。后又随大军攻下襄阳及沿江诸城。玉哇失承袭父之职,为阿速军千户。曾随丞相伯颜平宋,有功,赐巢

  • 卷十七·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十七明 黄训 编吏部【文选中】脩省陈言奏状【王恕】文选清吏司案呈准验封清吏司奉本部送准礼部咨治二年七月日该太监韦泰传奉圣防近日京城雨水为灾南京又奏大风雷雨之异朕当检身饬行祗谨

  • 二十五年·佚名

    (戊子)二十五年清光緒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五〉初一日,癸丑。詣勤政殿,上大王大妃殿致詞箋文、表裏。王世子隨詣,行禮。以寶齡望九稱慶也。仍受賀頒赦。敎文若曰:『雖舊邦命維新,上天回三元嘉會。曰大

  • 卷一百二 杨氏门人·黎靖德

      ◎罗仲素   罗先生严毅清苦,殊可畏。〔道夫〕   李先生言:"罗仲素春秋说,不及文定。盖文定才大,设张罗落者大。"文定集有答罗书,可见。〔方〕   道夫言:"罗先生教学者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未发作何气象。

  • 难岁篇第七三·王充

    【题解】本篇对搬迁要忌讳“太岁”的迷信进行了驳斥。“工伎之家”认为“太岁在子,不得南北徙”,否则会遭祸殃。王充反驳说,如果“太岁”是神,触犯了它要遭殃,照此逻辑,最大的神莫过于天地,“则天地之间无生

  • 筑氏/玉人·佚名

    治理金属的工匠,筑氏掌洽下齐,冶氏掌治上齐,凫氏制作乐器,栗氏制作量器,段氏制作农具,桃氏制作长刃的兵器。[铜锡]合金有六种比例:把合金分为六等分而锡占六分之一,叫做钟鼎之齐;把合金分为五等分而锡占五分之一,叫做斧斤之齐;把

  • 往来品第六·佚名

    佛复告阿难。如来何故畅说菩萨为往来乎。於是菩萨入於佛道不可思慧。志求圣觉无量因缘。於诸愦闹无所兴造。设致大道慧断诸缘慕索佛明。求不乱禅越一切定释诸尘埃。乃逮致法等佛典籍。了一切经惟求此义。如来所护道德

  • 与竺摩书(二通)·太虚

    一竺摩慧鉴:来信并各诗,均阅悉,殊为喜慰!此时出版刊物,港澳为易,但邮递甚难,故潮音不拟迁移,只得在后方勉延残喘。余暂住缙云,藉应时变。弘师六秩征文启事,已付登,勿念。如晤剑老,便为致意!华院希力促芝峰代主,汝亦参加!自由史观甚简

  • 平桥稿·郑文康

    明代诗文别集。郑文康(字时乂,号介庵)著。平桥乃文康所居之地,因以名集。他居家枕藉经史,执笔倾刻千言,稿成辄为人持去,其存者有《平桥稿》18卷。初刻于天顺五年(1461),叶盛为之序。此刻本早已不存。清康熙三十二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