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跋

 (侍者)持正录 (参学)洪乔祖编

参禅虽以不立文字不假修证为宗。然既可参则必有要。要者何。如网之有纲。衣之有领。使人一举而径得其直遂者是也。万目非不网也。舍纲举目。网必不张。万缕非不衣也。遗领举缕。衣必不振。永嘉云。摘叶寻枝我不能。枝与叶非要。根本固要也。学者复昧其根本。鹅湖云。要在当人能择上择善而从可也。学者往往。差决择於发轫。终适越而北辕。乃至从上祖师遗编山积。一话一言。固无非纲领。柰何世降圣远。情伪日滋。心意识有以蛊蚀之。则视纲领为目缕者。盖总总矣。我。

师高峰和尚。自双峰而西峰。二十余年。念此之故。不获已。示人克的。如神药刀圭而起死。灵符点画而驱邪。故有探其奇方秘咒。将以为学徒纲领者。或曰。获禽在目不在纲。御寒在缕不在领。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入。目与缕。果非要耶。将应之曰。世尊法门。信广大无边。顾乃设为方便狭小一门。使诸子出火宅而入大乘。是摄目缕为纲领耳。然则纲耶目耶。领耶缕耶。要耶非要耶。未具顶门正眼。未可以易言也。乔祖预西峰法席以来。每抄集示徒法语之切於参决者。名之曰禅要。久欲与有志者共之。一日举似姑苏永中上人。欣然欲募缘锓梓。且俾乔祖为之序。乔祖既已承命。复告之曰。师别有一要语。在纲领外。藏之虚空骨中。兄欲锓我欲序皆不能。尚俟他日更作一番揭露。

至元甲午重九日天目参学直翁洪乔祖谨书。

古灵以阅经为钻故纸。轮扁以读书为味糟粕。良以道不可以言语文字求也。然道无方体无形似。非言语文字。何从而明之。是以吾 佛世尊。虽随机化诱。曲成密庸。而不能不谈十二部法。达磨西来。虽不立文字。而授受之际。口传面命。亦不能以忘言。盖道虽不在於言语文字。实不离於言语文字。特精微之旨。具於辞说之表。未易窥睹。世之学者。往往沈着於语下。不能体会其精微。徒观标月之指。不觌当天之月。遂以言语文字为碍。致俾古灵轮扁。激而为故纸糟粕之讥。然言语文字。正所以发明心华。模写道妙。初何尝碍道哉。

高峰和尚。说法如云如雨。直翁洪君。撮其奇秘。名曰禅要。永中上人。从而锓梓。以广其传。举网而得纲。挈裘而振领。将俾学者。因法语之要。以会道体之全。其开牗后学之心。可谓笃矣。学者於此果能优游以求之。厌沃以趋之。涣然永释。怡然理顺。则工夫次第。进趣操略。

老师已和盘托出。悉在此书矣。特患学者未能猛烈承当耳。吁扁鹊方中。具有灵药。或名神丹。或名无忧散。回生起死。功在剎那。具眼目。着精神。尽心力。汲汲而求之。未有不得者。

老师之言。岂欺汝也。学者慎无错认古灵轮扁之言。而忘 老师谆谆之诲。庶几直翁永中功不虚施。亦使观语录而得发明者。不专美於前矣。

至元甲午十月哉生魄。

参学清苕净明朱颕远谨跋

猜你喜欢
  奉天辽阳千山剩人可禅师塔碑铭·函可
  佛说如幻三昧经卷下·佚名
  传法正宗记序·朱时恩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五卷·佚名
  卷第七十四·李通玄
  大般泥洹经卷第五·佚名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全文·佚名
  省庵法师四念处颂(并叙)·周梦颜
  卷第一·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五·欧阳竟无
  第二十八卷·佚名
  来 生 净 土·太虚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下·佚名
  复愚僧居士书·印光
  潮音草舍诗存外集(二)·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曹遇·唐圭璋

      宴桃源   游西湖   西湖避暑棹扁舟。忘机狎白鸥。荷香十里供瀛州。山光翠欲流。   歌浩浩,思悠悠。诗成兴未休。清风明月解相留。琴声万籁幽。   又   廉纤小雨养花天。池光映远山。蕙兰风暖正喧妍。归

  • 王益柔·唐圭璋

      益柔字胜之,河南(今洛阳)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生。用荫入官。庆历四年(1044),以殿中丞召试,除集贤校理。坐苏舜钦奏邸狱,黜监复州酒税。熙宁三年(1070),兵部郎中充集贤校理,直舍人院。累迁知制诰、直学士院。元丰二年(1079),以太

  • 第三十九出 行成·梁辰鱼

    【天下乐】〔净旦上〕满目西风木叶黄。秋来杀气遍林塘。〔旦〕试听刁斗疑淸漏。不似吴宫一夜长。〔相见介净〕美人。我自齐晋回来。正要朝欢暮乐。不料国破家亡。看起来。只因当初不听好人之言。今日致有如此。前日

  • 卷十二·佚名

    台湾诗钞卷十二洪繻洪繻繻,本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月樵;清光绪乙未台湾沦日后,改名繻,字弃生;彰化人。着有「寄鹤斋诗集」、「古文集」、「骈文集」、「诗话」、「八洲游记」、「诗草」、「中东战纪」及「瀛海偕亡记」等书,都百

  • 卷五百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六十四于兴宗于兴宗大中时御史中丞守绵州後为洋州节度诗二首夏杪登越王楼临涪江望雪山寄朝中知友巴西西北楼堪望亦堪愁山乱江回远川清树欲秋晴明中雪岭烟霭下渔舟写寄朝天客知余恨独游【

  • 卷四百七十三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起哲宗元祐七年五月盡其月   五月癸未朔。   甲申,象州防禦使、知府州折克行為西上閤門使,賞戰功也。   熙河蘭岷路築定遠城,凡二十四日畢功。經略使范育,副都總管王文郁,鈐轄、知蘭州种誼賜詔奨諭。(种誼墓誌云:

  • 卷之七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一百三十二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二上 朱批宪德奏摺 雍正四年四月初九日湖北按察使【臣】宪德谨 奏爲恭报微【臣】到任日期事窃【臣】世受 国恩由廕生历任部曹勉力供

  • 馆阁续録卷五·陈骙

    撰述祝辞【奉防撰】 淳熈十六年四月亲享太庙七祀【校书郎卫泾撰】嘉泰三年十一月大礼前一日享别庙恭淑皇后【校书郎曾从龙撰 按前録撰述门载大礼前一日享别庙列乾道元年正月上辛郊祀一条攷宋史宁宗本纪以嘉泰三年十

  • 东宫官·朱元璋

    典玺局(掌玺宝翰墨之事)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 纪事奉御(正六品)典药局(掌监同御医修合药饵,如法煎调供进)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典膳局(掌监造膳食供进) 局郎(正五品) 局丞(从五品)典服局(掌冕弁冠帽、衮袍常服、佩带靴履等) 局郎

  • 第四章 清初的内政·吕思勉

    清朝的盛衰,当以乾隆时为关键。从世祖入关,到三藩平定,这四十年,算是清朝开创之期。自此至雍正之末,五十余年,为乾隆一朝,表面上看似极盛,实则衰机潜伏于其中。至其末年,内乱一起,就步步入于否运了。清朝的初起,和辽金元情形,又微

  • 卷18·吴缜

    《路岩传》云:“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承蛮盗边后,岩力拊循,置定边军于卭州,扼大度,治故闗,取坛丁子弟教击刺,使补屯籍。由是西山八国来朝,以劳迁兼中书令,封魏国公。”今案《南蛮传》云:“初,李师望建言:‘成都经总蛮事,旷日不能决,请

  • 理解的困难·孔子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服事君主,完全尽到做臣子的礼节,别人却以为是在谄媚哩!” 【读解】 虽然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不被人理解毕竟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所以就连圣人也不由

  • 第二十三卦:《剥卦》·佚名

    剥:不利有攸往。【白话】《剥卦》象征剥落:不利于前去行事。《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白话】《象辞》说:《剥卦》的卦象是坤(地)下艮(山)上,好比高山受侵蚀而风化,逐渐接近于地面之表象,因而象征剥落

  • 卷第五十八·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施。何等为十?所谓:平等施,不拣众生故;随意施,满其所愿故;不乱施,令得利益故;随宜施,知上、中、下故;不住施,不求果报故;开舍施,心不恋著故;一切施,究竟清净故;回向菩提施,远离有为、无

  • 卷第二·永觉元贤

    继灯录卷第二 鼓山嗣祖沙门 元贤 辑 临济宗 南岳下十八世 鼓山永禅师法嗣 临安府净慈晦翁悟明禅师 福州人。上堂,举: 夹山会下一僧到高亭才礼拜,亭便打。僧曰:&ldquo;特来礼拜,何得打某甲?&rdquo;僧再礼,亭又打趂

  • 花关索传·佚名

    全名《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传》。词话。明佚名撰。四集,四卷。约四万字。是书四集分别为前集《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后集《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认父传》,续集《新编足本花关索下西川传》,别集《新编

  • 观心诵经法记·智顗

    全一卷。又称观心诵经记。隋代智顗说,唐代湛然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本书乃宣说诵经须身、口、意三业清净,配合空、假、中三观而运慈、悲二法,以趋入第一义空为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