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刊行金刚般若经赞述序

般若六百卷。以金刚为精髓所谓深妙玄约。群圣犹迷。非虚言也。在昔无著禀偈于弥勒。天亲受旨乎贤兄。二论之出世。譬之犹双悬日月烛照幽冥也。及法之东渐也。翻译注疏。其类寔繁。传说我三藏法师是常啼菩萨之后身。信乎其执破骨出髓之夙志。忘躯殉法。委运祈通。其译诸经。托终于此法。以大呈嘉瑞及其上迁也。亦诵真文以逝。其有大因缘于般若。而独得其宗旨者。可以见已。而于本经。最注意焉。是以疏主受旨。特述三注。曰玄记。曰赞述。曰会释。而其直就经文为释者。独赞述为然。然人徒知有此书。而莫之或目也。况能研索之乎。越前艺公尝有叹于此。欲上梓行世。搜索四方。得五本焉。既已参互校订之矣。念我兴福更有善本。癸酉之夏。来谋之余。余嘉其志。出一本相示。盖学头所历传。艺公大喜持去。至于季秋。再来告其仇对卒业。乞余题语。余深惧以鄙言冠祖典。不逊之罪。不可逃也。固辞不敢。乙亥之夏刻竣。复持至求予必一言。以证考订无私。予感其笃志。且喜法之弘传也。乃忘僣越。略叙来由。以塞其责云。

文化十二年岁在乙亥夏五日兴福别室大僧都训映谨识

猜你喜欢
  卷四·佚名
  摄大乘论释论 第一卷·世亲
  中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卷第八·佚名
  禅林宝训卷第二·净善
  卷第五·宗密
  卷二十五·佚名
  佛说转女身经·佚名
  卷第四(本末合)(尽贤首品)·慧苑
  祝印度佛教的复兴·太虚
  慨古录·圆澄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下·憬兴
  凡例·智旭
  深不可测·佚名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广录下·玄沙师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承旨士瞻(经济集)·顾嗣立

    士瞻,字彦闻,先世南阳人,后徙汉上。至正初,以布衣游公卿间。荐为知印,非其志也。寻中大都路进士第,辟中书省掾。累迁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召参议中书省事,进参知政事,改枢密副使、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二十七

  • 提要·汪晫

    【臣】等谨案康范诗集一巻宋汪晫撰晫字处防以字行绩溪人当开禧间隐居县之环谷给事袁甫守徽州闻晫名求见不得叅政真徳秀属绩溪令李遇求晫言行之实将荐于朝值徳秀卒事遂寝晫卒年七十六李遇私谥之曰康范先生是集末有晫三

  •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班固

    陈胜字涉,阳城人。吴广,字叔,阳夏人也。胜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然甚久,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胜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秦二世元年秋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

  • 东都事略卷八十三·王称

    列传六十六  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人也举进士为真州推官曾公亮荐为集贤校勘熙寜二年王安石领制置三司条例司以惠卿为检详迁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方是时建青苖助役水利均输之政置提举官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一时奏请皆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二·徐乾学

    宋纪八十二【起旃防单阏正月尽柔兆执徐十二月凡二年】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宁八年春正月庚子蔡挺罢挺奏事殿中疾作而扑帝亲临赐药罢为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是日冯京亦罢初郑侠劾

  •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四四四 谕王杰着充四库全书馆及三通馆副总裁·佚名

    四四四 谕王杰着充四库全书馆及三通馆副总裁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奉旨:王杰着充四库全书馆及三通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杜衍传·脱脱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父亲杜遂良,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杜衍束发苦志厉操,尤其酷爱读书。考中进士甲科,补扬州观察推官,改任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平遥县。朝廷使者推荐他,任晋州通判。诏令推举品质优良的官吏,杜衍被提升为乾

  • 卷三 公孙丑章句上·孟子

    一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

  • 卷十五·史浩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十五     宋 史浩 撰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周自大王去邠邑于岐山之下文王迁于丰诗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是也武王迁于镐考卜维王宅是镐京是也成王至是欲谋都洛洛当天地之中四

  • 第26章·老子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1)。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2)。虽有荣观,燕处超然(3)。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4)?轻则失根,躁则失君(5)。【题解】此章老子提出重与轻、静与动(躁)两对矛盾。并指出“重

  • 卷十三·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十三 宋 严粲 撰 陈    国风 【谱曰陈者太皥虙牺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爲周武王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後封其子嬀满於陈都於宛丘之侧是曰陈胡公以备三恪妻以元女大姬其封域在禹

  • 卷之十·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七世 大慧杲禅师法嗣 福州府雪峰崇圣普慈蕴闻禅师 洪州沈氏子。示众。栴檀丛林。栴檀围绕。师子丛林。师子围绕。虎狼丛林。虎狼围绕。荆棘丛林。

  • 卷三十八·性音

    宗鉴法林卷三十八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十五世 龙池万如通微禅师(天童悟嗣) 上堂。开口成双橛。无言丧本宗。须知此段事。谁敢绝形容。竖拂曰。个中识得文殊老。管取无烦过别峰。 庭外梅花开满树。堤边杨柳绿千茎。要

  • 易经蒙引·蔡清

    十二卷。明蔡清(1452—1508)撰。清字介夫,晋江(今属福建)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曾师从林玭学《易》,尽得其肯綮。其学初主静,后主虚,故以虚名斋。清以善《易》名于时,著有《易经蒙引》、《四书蒙引

  • 玉台新咏·徐陵

    诗歌总集。南朝陈徐陵编。陵字孝穆,东海郯人。历时梁陈,为当世文学名士。他的诗歌和骈文大多精巧细密,圆融流畅,文辞绮艳。与庾信齐名,号称“徐庾”。《玉台新咏》是他奉梁太子萧纲之命而编纂的。选录诗歌的宗旨是“

  • 后村长短句·刘克庄

    词别集。又名《后村别调》。南宋刘克庄作。克庄号后村,故名。词以爱国思想内容与豪放的艺术风格见称于时。今传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一卷;明吴讷《唐宋诸贤百家词》本二卷;题名《后村居士诗余》。朱孝臧据刘燕庭

  • 儒言·晁说之

    亦名《晁氏儒言》,宋晁说之著。徽宗政和二年(1112)为攻王安石新学而作,内容多涉及《三经新义》与《字说》。非但是学术上的论争,且兼斥安石居心行事。排《周礼》,抑《孟子》,尊《春秋》,务与相反,负气求胜,言辞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