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則 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
第九十七則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
舉: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雪竇禪師頌曰:
明珠在掌,有功者賞。
胡漢不來。全無伎倆。
伎倆既無,波旬失途。
瞿曇瞿曇,識我也無。
這頌雖引的金剛經的句子,但兩者的內容幾乎是全不相關。如蘇東坡有一首詩講春日遊市郊,後半忽寫「路旁道士色怒嗔」云云。與前半意思不相屬,紀曉嵐疑是二首詩,若不然則是不合章法。但此是紀曉嵐的迂拘。蘇軾的此詩只是一首。雪竇禪師引用佛經,往往不照原意。前此第九十六則引趙州泥佛不渡水等三轉語,你是刪去了末後還有一句,而以與趙州相反的意思來頌那三句。今此則的頌,一般的無視金剛經的原意。引人家的話是只拿它當作風,好風吹開了花朵,花朵卻不是為解說好風。
金剛經云遭人輕賤是因先世的罪業,雪竇禪師的頌把此點全然不提,卻道是你若要見真人,可在他遭人輕賤時見。譬如韓信,在淮陰市上他受胯下之辱時你可以看見他是韓信;在他釣於城下,受漂母之食時你可以看見他是韓信。又在登壇拜將相可以看見他是韓信,在九里山十面埋伏圍困楚霸王時你可以看見他是韓信。這些都是機緣,若沒有這些機緣,你就無法看見韓信。而現在是雖魔王也見不到我,釋迦也識不得我。縱有明珠在掌,亦賞不得,更何有先世罪業。
雪竇禪師這樣讀經解經的方法,與今天學校裏教師的講要切題甚是不合。他的讀佛經只是聞風相悅。而他的解經則是創造。你若要說他是杜撰亦得。然而歷史上的事,當交代之際,譬如出的序題是唐朝,而出來的答案卻是宋朝。國父的偉大,便亦在於他的不切合於清朝出的序題,而只答他自己的新題。
猜你喜欢 道行经贡高品第二十一·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八·圆晖 卷一·野竹福慧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十三·明佺 山家绪余集卷上·善月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佚名 卷第三十一·白岩净符 了本品第十四·佚名 卷第三十四·佚名 大机大用·佚名 选佛谱卷第五·智旭 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佚名 卷之九·别庵性统 卷四·佚名 释摩诃衍论 第十卷·龙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