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道行经贡高品第二十一

佛语阿难。菩萨随时欲学般若波罗蜜。随法欲行般若波罗蜜。是时一佛界中魔。各各惊自念言:欲使菩萨中道得阿罗汉果。莫疾使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疾使得佛。复次阿难。弊魔愁毒为忧。见菩萨习行於般若波罗蜜。复次阿难。是时诸弊魔四面放火风。恐怖是菩萨。若令畏惧。衣毛当起。使心一反乱念转复。佛语阿难。魔不遍行乱菩萨。若有行乱者,有不行乱者,阿难白佛言:何等菩萨为魔所乱。佛语阿难。若有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不乐者,弊魔便行住坏。复次阿难。若有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心狐疑者,自念若有无有耶。如是,

阿难。菩萨为弊魔所得便。复次阿难若有菩萨远离於善师。是菩萨所闻般若波罗蜜深事不欲闻也。亦不了也。亦不知也。何因守般若波罗蜜。用是故阿难。是菩萨弊魔所得便者,复次阿难。若有菩萨与恶师从事。用是故。弊魔得菩萨便。是菩萨言:正是我所喜师也。当成我所愿。馀多有菩萨非我善厚也。用是故。弊魔便复得菩萨。复次阿难。闻是深般若波罗蜜时。教馀菩萨。用是为学。用是为写我尚不了其事。汝能了耶。若有时菩萨与异菩萨。转相轻易言:我所行是也。汝所行非也。

尔时诸弊魔欢欣踊跃。是时弊魔便作异被服像来。叹菩萨言:汝於某国生某种姓家。是菩萨闻是语。便轻易馀成就不贡高菩萨。是贡高菩萨功德薄少。无阿惟越致相也。是菩萨於阿惟越致中功德少。自贡高轻馀菩萨言:卿不及我所行。用是故。弊魔大欢欣言:今泥犁禽兽薜荔堕者不少。弊魔当复增其念。所语所说,多有信用者,闻之者无不随其言者,作是学者瞋恚益增。心所作为颠倒。用是故。身口心所作为轻反。用是故。其人在泥犁禽兽薜荔中罪益增。用是故。弊魔大欢欣踊跃无有极。若求菩萨道家。与求罗汉道人共诤。尔时弊魔自念。菩萨离萨芸若远离远亦不大远。菩萨又与菩萨共诤。尔时弊魔念言两离佛远。佛语阿难。未得阿惟越致菩萨。与阿惟越致菩萨共诤。骂詈阿惟越致菩萨。是菩萨骂以随心所念转怀怨恨。心一转念听卻一卻菩萨虽有是恶念。不舍萨芸若卻无数劫极甫当更复从发意起。阿难白佛言:心所念恶宁可得中悔不。当乃卻就尔所劫乎。佛语阿难於我法中。广大极可得悔。佛语阿难若有菩萨念恶有恨。自欢欣复语他人。是人不可复使悔也。若有菩萨若骂詈瞋恨自念。咄我所作无拔。後终不敢复作是。复自考责人道难得。用是故。悉当忍於人。何况乃当与人共诤言乎。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蹈我上度去。我有是意。宁当复与人共诤耶。住立当如聋羊。诸恶悉当忍。诸恶心不当犯。我作佛时悉当安十方人得般泥洌我不复与人共诤瞋恚於人。为用罗汉道故。阿难白佛言:菩萨菩萨自相与共止。法当云何。佛语阿难。菩萨菩萨转相视。当如视佛。心念言共一师。共一船共一道。是所学我亦当学。如是若有馀菩萨欲喜学罗汉辟支佛道。若与从事。设有是人者我不与从事。其有世世欲求佛道者,当与相随如是学。为共一法学。

猜你喜欢
  终南家业卷下(末)·守一
  第五十九章 爱护之行政·佚名
  缘起性空·佚名
  卷二十四·赞宁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四卷·无著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九·圆晖
  附·佚名
  四十、趯倒净瓶·慧开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李叔同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九卷·佚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三(之一)·子璇
  众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九·佚名
  弥沙塞羯磨本·佚名
  卷第五·佚名
  十八种品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武子·唐圭璋

      武子字文翁,丰城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为江夏尉。词综云:一名子武。   朝中措   画眉人去掩兰房。金鸭懒薰香。有恨只弹珠泪,无人与说哀肠。   玉颜云鬓,春花夜月,辜负韵光。闲看枕屏风上,不如画底鸳鸯。   玉楼

  • 卷十一·孙默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五家词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十一      休宁孙默编王士禄炊闻词下中调临江仙忆东堂花树最惜东堂花树好几枝掩雪骄霞春宵胜引酒情赊共倾银凿落细玩玉夭斜 羣季惠连真不让新诗同竞

  • 卷二百六十一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起神宗熙寧八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癸巳朔,詔分熙河路正兵三萬三千,參以弓箭手、寨戶、蕃兵,為四將。以都鈐轄王君萬為第一將,都監王崇拯副之;鈐轄韓存寶為第二將,李浩副之;桑湜為第三將,都巡檢王湛副之;鈐轄劉惟吉為第四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九年岁次己未金熙宗亶天眷二年时已定都临安故自此岁首不书上所在春正月壬午朔诏大金已遣使通和割还故地应官司行移文字务存两国大体不得輙加诋斥布告中外各令知悉癸未新除起居郎莫将试司农卿充伴送使

  • 第八十六回 史弥远定计除奸 铁木真称尊耀武·蔡东藩

      却说吴曦伏诛,函首至都,入献庙社,且徇市三日。诏诛曦妻子,家属徙岭南,夺曦父挺官爵,迁曦祖璘子孙出蜀,存璘庙祀。曦年十余岁时,父挺尝问曦志,曦已有不臣语,挺顿时发怒,蹴曦仆炉火中,面目焦灼,家人号为吴巴子。及出调至蜀,校猎

  • 卷之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顺治十五年。戊戌。夏四月。丁卯朔。享太庙。遣公爱星阿行礼。  ○授和硕额驸尚之隆、耿聚忠、俱为三等精奇尼哈番  ○升大理寺少卿高辛允、为太仆寺卿。  ○升江南池太道副使周体观、为江西布政使司参政

  • 二百六十四 江宁织造曹(兆页)请安摺·佚名

    雍正二年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 朱批: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

  • 二六○ 谕内阁散馆之庶吉士黄寿龄等着分别授为编修检讨·佚名

    二六○ 谕内阁散馆之庶吉士黄寿龄等着分别授为编修检讨乾隆四十年四月二十八日乾隆四十年四月二十八日,内阁奉上谕:此次散馆之编修俞大猷,业经授职。其清书庶吉士黄寿龄、平恕、李尧栋、茅元铭、许兆椿、周厚辕,俱着授为

  • 卷四十二·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四十二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张苍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如淳曰方板也谓事在板上者也秦置

  • 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佚名

    蛊: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干

  • 卷九·陈则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提纲卷九     宋 陈则通 撰杂例门春秋王室呜呼吾於诗之二南而知雅颂之所以兴吾於诗之二变雅而知春秋之所以作白华车舝瞻卬召旻之诗太任太姒之家法荡然矣自古岂有家不正而天下定者邪诗述西周之

  • 从锡兰佛教的和合说到中国佛教会的整理·太虚

    ──二十九年三月在科仑坡比丘大会欢迎会讲──今天承锡兰比丘大会、及当地信佛的市民,对本团作盛大的招待,并对我们民族的抗战建国有热烈的同情,非常愉快而感激!中国与锡兰,本来有很久的佛教友谊,现在我们不但要恢复,并且要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四·法藏

    名号品第三亦作四门分别 初释名 二来意 三宗趣 四释文初中三。先分名者自下明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谓从此至第六会来。辨说所修五位之圆因成十身之满果。令诸菩萨解此义相故以为名。二会名者名普光法堂会。然释有

  • 卷第二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九已辩无明。当辩名色。色已辩名云何。颂曰名无色四蕴。论曰。佛说无色四蕴名名。何故名名。能表召故。谓能表召种种所缘。若尔不应全摄无色

  • 阵纪·何良臣

    中国古代论述治军与作战原则的兵书。何良臣撰。有明万历十九年(1591)刊本和清《墨海金壶》、《珠丛别录》等6种丛书本以及1935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84年军事科学出版社点注本等版本。共4卷,66篇,48000

  • 唐大诏令集·宋敏求

    北宋宋敏求编。共130卷,为唐代各朝诏令的总集,系作者根据其父宋绶所纂辑之稿整理而成。体例上共分为帝王、妃嫔、追谥、册谥文、哀册文、皇太子、诸王、公主、郡县主、大臣、典礼、政事、蕃夷等13门类。每一门类下又

  • 未生怨经·佚名

    全一卷。三国时代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又作未生冤经。内容系叙说佛陀在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之频婆娑罗王为其子阿阇世(未生怨)太子所害之史实。频婆娑罗王于受幽禁期间,欣喜佛陀之教法,虽受幽禁,然对于阿阇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