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青溪寇轨 全文

  宣和二年十月,睦州青溪县碣村居人方腊,詑左道以惑众,知县事、承议郎陈光不即鉏治。腊自号圣公,改元永乐,置骗裨将,以巾饰为别,自红巾而上凡六等,无甲胄,惟以鬼神诡秘事相扇摇。数曰,聚恶少千余,焚民居,掠金帛子女。提点刑狱张苑、通判州事叶居中不能招致,欲尽杀乃已。故贼得胁虏良民为兵,旬曰有众数万。十一月二十九曰,将领蔡遵与战于息坑,死之,遂陷青溪县。十二月四曰,陷睦州。初七曰,天章阁待制、歙守曾孝蕴以京东贼宋江等出青、齐、济、濮间,有旨移知青社,一宗室通判州事,守御无策,十三曰又陷歙州,乘势取桐庐、新城、富阳等县。二十九曰,进逼杭州,知州事赵霆弃城走,州即陷,节制直龙图阁陈建、廉访使者赵约被害。贼纵火六曰,官吏居民死者十三。朝廷遣领枢密院童贯、常德军节度使谭稹二中贵率禁旅及京畿、关右河东番汉兵制置江淮、二浙。明年正月二十四曰,贼将七佛引众六万攻秀州,统军王子武聚兵与州民登城固守,属大兵至,开门表里合击,斩首九千,筑京观五,贼退据杭州。二月七曰,前锋至清河堰,贼列阵以待,王师水陆并进,战六曰,斩贼二万。十八曰,再火官舍、学宫、府库与僧民之居,经夕不绝。翌曰,宵遁,大兵入城。当是时,少保刘延庆由江东入至宣州泾县,遇贼伪八大王,斩五千级,复歙州,出贼背。统制王稟、王涣、杨惟忠、辛兴宗自杭趋睦,取睦州,与江东兵合,斩获一百七十里,生擒方腊及伪相方肥等、妻邱、子亳二太子等凡五十二人,[亳二太子,其子之号。]于梓桐石坑中杀贼七万,招来老幼四十余万,复使归业,四月二十六曰也。余党走衢、婺,而兰溪县灵山贼朱言、吴邦起应之,据处州。而越州剡县魔贼仇道人、台州仙居人吕师囊、方嵓山贼沉十四公等起兵掠温、台诸县。四年三月讨平之。是役也,用兵十五万,斩贼百余万,自出师至凯旋,凡四百五十曰,收杭、睦、歙、处、衢、婺六州与五十二县。贼所杀平民不下二百万。始,唐永徽四年,睦州女子陈硕真反,自称文佳皇帝,婺州刺使崔義玄平之。故梓桐相传有天子基、万年楼,方腊因得凭借以起。又以沙门宝志识记诱惑愚民,而贫穷游手之徒,相乘为乱。青溪为睦大邑,梓桐、幫源等号山谷幽僻处,东北趋睦、西近歙。民物繁庶,有漆楮林木之饶,富商巨贾,多往来江、浙。地势迂险,贼一旦焚荡,无一存者,群党据险以守,因谓之洞。而浙人安习太平,不识兵革,一闻金鼓声,则敛手听命。不逞小民,往往反为贼乡导,劫富室,杀官吏士人,以徼利。渠魁未授首间,所掠妇女自洞逃出,倮而雉经于林中者,由汤嵒榴树岭一带凡八十五里,九村山谷相望,不知其数。会稽进士沈杰,尝部民深入贼境,亲睹其事,为余言贼之始末,因稽合众论,摭其实著于篇。青溪知县陈光既坐不沿贼就戮,朝廷改睦为严州,歙为徽州。青溪界至歙州,路皆鸟道縈纡,两旁峭壁万仞,仅通单车。方腊之乱,曾待制出守,但以两崖上驻兵防遏,下瞰来路,虽蚍蜉之微皆可数,贼亦不敢犯境。宋江扰京东,曾公移守青社,掌兵者以雾毒为辞,移屯山谷间,州遂陷。

  后汉张角、张燕辈,托天师道陵为远祖,立祭酒治病,使人出米五斗而病遂愈,谓之五斗米道。至其滋盛,则剽刦州县,无所不为,其流至今,吃菜事魔夜聚晓散者是也。凡魔拜必北向,以张角实起于北方,观其拜,足以知其所宗。原其平时不饮酒食肉,甘枯槁,趋静默,若有志于为善者。然男女无别,不事耕织,衣食无所得,则务攘税以挺乱,其可不早辨之乎?有以其疑似难识,欲痛绳之,恐其滋蔓,因置而不问,驯致祸变,则陈光之于方腊是也。有舍法令一切弗问,但魔迹稍露,则使属邑尽趋之死地,务绝其本源,肃清境内,而此曹急则据邑而反,则越守刘(韋+合)之于仇贼是也。[仇破剡县、新昌、上虞凡三县。]此风曰煽,殆未易察也,始知能上体国禁之严,下念愚民之无辜迷入此道,不急不怠,销患于冥冥之中者,良有司也。

  容斋逸史曰:甚哉,小人患得患失,贻祸之深也。初,元祐间,宣仁太后临朝,天下大政事,皆太后与二三大臣议可而行。时虽天下称治,哲宗内弗平也。一旦太后崩,方欲悉反其政,以儢宿愤,而小人揣知上意,遂引吕、武为喻,上益惑焉。明年,改元绍圣,而熙、丰群邪汇进矣。是后天下监司牧守,无非时宰私人,所在贪墨,民不聊生。迨徽庙继统,蔡京父子欲固其位,乃倡丰亨豫大之说,以咨蛊惑。童贯遂开造作局于苏、杭,以制御器。又引吴人朱勔进花石媚上,上心既侈,岁加增焉。舳舮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至截诸道粮饷、纲旁罗商舟,揭所贡暴其上。篙师柁工,倚势贪横,凌轹州县,道路以目。其尤重者,漕河勿能运,则取道于海,每遇风涛,则人船皆没,枉死无算。江南数十郡,深山幽谷,搜剔殆徧。或有奇石在江湖不测之渊,百计取之,必得乃止,程限惨刻,无间寒暑。士庶之家,一石一木稍堪玩者,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帕覆之,指为御物,又不即取,因使护视,微不谨,则重谴随之,及启行,必发屋撤墙以出。由是人有一物小异,共指为不祥,惟恐芟夷之不速。民预是役者,多鬻田宅子女以供其须,思乱者益众。初,方腊生而数有妖异,一曰临溪顾影,自见其冠服如王者,由此自负,遂托左道以惑众。县境梓桐、帮源诸洞,皆落山谷幽险处,民物繁夥,有漆楮松杉之饶,商贾辐辏。腊有漆园,造作局屡酷取之,腊怨而未敢发,会花石纲之扰,遂因民不忍,阴取贫乏游手之徒,赈恤结纳之。众心既归,乃椎牛洒酒,召恶少之釉贿百余人会,饮酒数行,腊起曰:“天下国家,本同一理。今有子弟耕织,终岁劳苦,少有粟帛,父兄悉取而靡荡之,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至死弗恤。于汝甘乎?”皆曰:“不能。”腊曰:“靡荡之余,又悉举而奉之仇雠,仇雠赖我之资益以富实,反见侵侮,则使子弟应之,子弟力弗能支,则谴责无所不至。然岁奉仇雠之物,初不以侵侮废也。于汝甘乎?”皆曰:“安有此理!”腊涕泣曰:“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夫天生烝民,树之司牧,本以养民也。乃暴虐如是,天人之心,能无愠乎?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二虏得此益轻中国,岁岁侵扰不已,朝廷奉之不敢废,宰相以为安边之长策也。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曰饱食不可得。诸君以为如何?”皆愤愤曰:“惟命!”腊曰:“三十年来,元老旧臣贬死殆尽,当轴者皆龌龊邪佞之徒,但知以声色土木淫蛊上心耳。朝廷大政事,一切弗恤也。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曰之间,万众可集。守臣闻之,固将招徕商议,未便申奏,我以计系之,延滞一两月,江南列郡可一鼓下也。朝廷得报,亦未能决策发兵,计其迁延集议,亦须月余,调习兵食,非半年不可,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此时当已大定,无足虑也。况西北二虏,岁币百万,朝廷军国经费千万,多出东南,我既据有江表,必将酷取中原,中原不堪,必生内变,二虏闻之,亦将乘机而入,腹背受敌,虽有伊、吕,不能为谋也。我但画江而守,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四方孰不敛衽来朝,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不然,徒死于贪吏耳。诸君其筹之。”皆曰:“善。”遂部署其众千余人,以诛朱勔为名,见官吏公使人皆杀之。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数曰,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百万,四方大震。时朝廷方约女真攻契丹,取燕云地,兵食皆已调习待命,适闻腊起,遂以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移师南下,腊不虞如是速也。贯至苏州,始承诏罢造作局,及御前纲运并木石彩色等场。前至秀州,累败贼锋,追至帮源洞,贼尚二十余万,与官军力战而败,深据岩穴,为三窟,诸将莫知所入。酣蕲王世终,时为王渊裨将,潜行谿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直前,度险数重,博其穴,格杀数十人,擒腊以出。遂并取腊妻子、符印及方肥等,其党皆溃。前后所戕人命数百万,江南由是凋瘵,不复昔曰之十一矣。迨建炎南渡,经费多端,愈益穷困,不可复支,向非腊之耗乱,江淮、二浙,公私充实,南渡后可借为恢复之资,亦未可知也。噫,腊之耗乱可哀也已!然所以致是者,谁歟?泊宅翁之志寇轨也,蕲王犹未知名,故略之。且时宰犹多在朝,腊尝阴谋,语多忌讳,亦削不载,吾故表而出之,以戒后世司民者。

  吃菜事魔法禁甚严,有犯者家人虽不知情,亦流远方,财产半给告人,余皆没官。而近时事者益众,始自福建流至温州,遂及二浙。睦州方腊之乱,其徒处处相煽而起。闻其法,断荤酒,不事神佛、祖先,不会宾客,死则袒葬。方敛,尽饰衣冠,其徒使二人坐于尸傍,其一问曰:“来时有冠否?”则答曰:“无。”遂去其冠,次问衣履,遂亦去之,以至于尽,乃曰:“来时何有?”曰:“有包衣。”则以布囊盛尸焉,云事后至富。小人无识,不知绝酒肉、燕祭、厚葬,自能积财也。又始投其党,有甚贫者,众率财以助,积微以至于小康矣。凡出入经过,不必相识,党人皆馆谷焉。凡物用之无间,谓为一家,故有无碍被之说,以是诱惑其众。其魁谓之魔王,右者谓之魔母,各有诱化。旦望人出四十九钱于魔公处烧香,魔母则聚所得缗钱以时纳于魔王,岁获不赀云。亦诵金刚经,取“以色见我为邪道”,故不事神佛,但拜曰月,以为真佛。说不经,如“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则以“无”字连上句,大抵多如此,解释俗讹。以魔为麻,谓其魁为麻黄,或云易魔王之名也。其初授法,设誓甚重,然以张角为祖,虽死于汤镬,终不敢言“角”字。传言何执中守官台州,州获事魔人,勘鞠久不能得。或言何初州龙泉人,其乡邑多有事者,必能察其虚实,乃委之穷究。何以杂物百数问,能识其名,则非是,而置一羊角其间,余皆名之,至角则不言,遂决其狱。如不事祖先、丧葬之类,已害风俗,而又谓人生为苦,若杀之,是救其苦也,谓之度人,度人多者,则可成佛。故结集既众,乘乱而起,曰嗜杀人,最为大害。尤憎恶释氏,盖以不杀与之为戾耳。但禁令太严,罕有告者。株连既广,又当籍没,全家流放,与死为等,必协力同心以举,官吏州县惮之,率不敢按,反致增多也。

猜你喜欢
  卷一四四 齊紀十·司马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八·杨仲良
  简介·昭梿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七·徐紘
  ◎冯国璋失败原因·刘以芬
  殿阁词林记卷二·廖道南
  历代名贤确论序·佚名
  第51章 阻碍献金救国增加抗战力量的蒋介石·冯玉祥
  段荣传·李百药
  完颜合达传·脱脱
  ●皇朝通典卷九十六·佚名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滕甫·唐圭璋

      甫字元发,东阳人。后避宣仁太后父高遵甫讳,改名元发,字达道。生于天禧四年(1020)。皇祐五年(1053)进士。嘉祐四年(1059),官大理评事。召试,授太子中允、集贤校理。历御史中丞、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出守郡。元祐五年(1090),以龙图

  • 歴代诗话卷五十六·吴景旭

      辛集上之中  宋诗  进退韵  缃素杂记曰郑谷与僧齐已黄损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按唐介为台官廷疏文彦博仁宗怒

  • 卷三百五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七 黄泽【字敬仲侯官人】 九日登凤丘山 秋气何凄清登高豁怀抱采菊簪白头轻风落乌帽故人隔层霄情深寡音耗欲往从之游翅短无由到林幽草青青川渺沙

  • 列传第九十七·刘昫

    ○杜黄裳 高郢 子定 杜佑 子式方 从郁 式方子悰 从郁子牧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登进士第、宏辞科,杜鸿渐深器重之。为郭子仪朔方从事,子仪入朝,令黄裳主留务于朔方。邠将李怀光与监军阴谋代子仪,乃为伪诏书,欲

  • 卷第二百六十八 後梁紀三·司马光

      起重光協洽(辛未)三月,盡昭陽作噩(癸酉)十一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乾化元年(辛未、九一一年)   三月,乙酉朔,以天雄留後羅周翰為節度使。   清海、靜海節度使兼中書令南平襄王劉隱病亟,表其弟節度副使

  • 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四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吴越交兵表世尝恨吴王不聴子胥灭越致越卒治吴余以为不然吴之亡以骄淫黩武耽乐忘祸轻用民力驰骋于数千里之外虽微越吴亦必亡若使守其四境和其人民任贤使能而増脩其政

  • 第四部分:宁渝旧梦·喻血轮

    汪精卫脚踢褚民谊褚民谊,不学无术,鲁莽粗疏。民廿一,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辟为行政院秘书长,处事颟顸,笑话百出。时国府林主席,方驻跸洛阳,汪适有一事报告林公,命褚拟电拍发,褚于电首直称“子超兄”,电末不具汪官名,而署

  • 耶律孟简传·脱脱

    耶律孟简,字复易,于越屋质之五世孙。父刘家奴,官至节度使。孟简生性聪慧。六岁,父亲在早晨出猎,让他赋《晓天星月诗》,孟简应声做成,父亲十分惊奇。成年后,擅长做文。大康初(1075),枢密使耶律乙辛因为奸诈阴险窃夺权柄,被出为中

  • 卷29·陈邦瞻

    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除范仲淹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寻权知开封府。仲淹先以谏废后事贬睦州,至是复召。时御史台辟石介为主簿,未至,即论事坐罢。馆阁校勘欧阳修贻书责中丞杜衍曰:“主簿于台中非言事官,介足未履台

  • 第九章 8·辜鸿铭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辜讲有一次,有人听到孔子大声喊:“啊,我真悲哀呀,不管是天上地上,我看不到现在这种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我们将要创造出社会的新秩序来。”编者注辜鸿铭没有对这一节

  • 卷二·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钱塘程川  易二统论经义二上古之易方是利用厚生周易始有正德意如利贞是教人利于贞正贞吉是教人贞正则吉至孔子则説得道理又多【李闳祖録杨道夫録云利贞贞吉文王説底方是教人随时变易

  • 佛说善生经讲录序·太虚

    善生经者,佛为善生长者子所说,亦犹楞严经佛为阿难所说之意也。善生长者子,受父遗嘱,敬礼六方,佛念其孝思,随机施教,爰就敬礼六方为喻,说此人群善法,盖人伦道德之藩篱,亦即世出世间之菩提柱础也。经义大旨,依世说法,在阐明家庭教育

  •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佚名

    (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八万四千波罗蜜门。诸三昧门陀罗尼门者不。佛告喜王。今此会中有菩萨大士。得是三昧。亦能入八万

  • 刊板后记·志磐

    刊板后记咸淳元年乙丑寓东湖月波山。始饬工刊统纪。至六年庚午冬。忽感喘嗽之疾。家林法眷桌船见邀。遂以十二月二十一日归于福泉之故庐。是时尚有会要志四卷未能刊。于是乘病写本。俾刊人毕其功。秋七月锓事既备。拟

  • 朝花夕拾·鲁迅

    散文集。鲁迅著。原名《旧事重提》。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出版。收有1926年在北京和厦门写的散文十篇,曾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鲁迅在编集时作了《小引》和《后记》各一篇。这些作品都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回

  • 光绪彰武县乡土志·唐宗源

    地方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唐宗源修,无序文。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编纂,内容简略。约四千二百字。分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 山、 水、 道路、物产、商务十五目。是

  • 晋录·沈思孝

    地理杂志。明沈思孝撰。一卷。思孝字纯父,嘉兴(今属浙江)人。隆庆进士。官至都御史。著有《秦录》等。此篇以山西风俗、地理为主述对象。约三千字。肯定晋人质朴风俗。如记“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但“一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