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五○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

五五○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

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初六日

户部为遵旨等事。

陕西司案呈,本年八月二十八日准都察院咨称,本院议得大学士,公阿<桂>等奏四库馆所进各书,自四月起至闰六月止,内有错误,应议总裁程<景伊>等一案。查四库馆进过全书二次、散片三次,武英殿进过《荟要》三次。臣等详加查核,除《春秋直解》卷前恭录御制文脱写一行,非寻常错误可比,另行奏明,将总裁董<诰>、总校陆费墀各记过三次,卽照三次议处外;至总裁抽阅书内,程<景伊>记过二次,董<诰>记过二次,钱<汝诚>记过三次,王<杰>记过一次,朱珪记过二次,吉梦熊、倪承宽各记过一次,应将交部分别察议。总校张能照记过九次,缪琪记过七次,王燕绪记过六次,朱钤、仓圣脉各记过三次,分校杨寿楠记过四次,王钟泰、真按:前文多作王锺泰,下文亦然。李楘、王璸各记过三次,方维甸、戴心亨、郭祚炽各记过二次,应将张能照、缪琪、王燕绪、朱钤、仓圣脉、杨寿楠、王钟泰、李楘、王璸、方维甸,戴心亨,郭祚炽一并交部察议。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四日奉旨:知道了。钦此。相应移咨都察院查办。等因。应将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程<景伊>、户部左侍郎 署吏部左侍郎董<诰>、刑部右待郎钱<汝诚>、吏部右侍郎王<杰>、翰林院侍讲学士朱珪、太仆寺卿吉梦熊、鸿胪寺卿倪承宽,均照不行详查罚俸六个月例,罚俸六个月。该总校记过在三次以上,分校纪过在二次以上者,均应议处。应将总校官记过九次之编修张能照,记过七次之归班进士缪琪,记过六次之原任中允王燕绪,记过三次之中书朱钤、庶吉士仓圣脉,分校官记过四次之编修杨寿楠,记过三次之中书王钟泰、李楘、王璸,记过二次之中书方维甸、编修戴心亨、原任太常寺典簿郭祚炽,均照疎忽罚俸三个月例,罚俸三个月。查郭〔祚〕炽系候补之员,应于补官之日罚俸三个月;缪琪系归班进士,应于得官日罚俸三个月;王燕绪已经革职,在四库馆効力行走,其罚俸之处应行注册。查吉梦熊有纪录四次,罚俸三个月注抵,今议罚俸六个月,连前共罚俸九个月,应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其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合计抵销。杨寿楠、李楘俱有纪录一次,罚俸三个月注抵,今均议罚俸三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戴心亨有纪录一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应注于纪录,合计抵销。查总裁董<诰>又因《春秋直解》卷前恭录御制文脱写一行,既经四库馆奏明,非寻常错悞可比,记过三次,照三次例议处。应将总裁 户部左侍郎 署吏部左侍郎董<诰>照例再罚俸六个月;总校 詹事府少詹事陆费墀照例罚俸三个月,有纪录七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应注于纪录,合计抵销。于乾隆四十三年八月初十日题,二十一日奉旨;程景伊、钱汝诚、王杰、朱珪、倪承宽俱着罚俸陆个月;董诰着每案罚俸六个月;张能照着罚俸三个月;吉梦熊着销去纪录一次,其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杨寿楠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戴心亨、陆费墀俱着罚俸三个月,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录原题移咨户部查照等因前来。

除太仆寺卿吉<梦熊>等罚俸之案议以纪录抵销,毋庸议外;应将中书朱钤等罚俸三个月之案注册,其罚俸银两移会典籍厅,于领俸册内声明坐扣可也。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典籍厅。(内阁移会)

猜你喜欢
  志第十二 乐四·沈约
  卷十六内府衙门识掌·刘若愚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陈厚耀
  补遗序·沈德符
  卷之一百九·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七·佚名
  第十九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吕思勉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一·刘时举
  第二三八函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十八日一一五一○--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二·纪昀
  卷六十六·鄂尔泰
  卷二十五 上 郊祀志 第五上·班固
  李守贤传(附李彀传)·宋濂
  ●皇朝通典卷八十八·佚名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臧懋循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杂剧(元)王仲文撰●救孝子贤母不认尸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送亲嫂小叔枉招罪 正名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第一折〔冲末扮王翛然

  • 卷289 ·佚名

    释道宁 偈六十九首 先贤垂范早涉离,微言无展事句里。 藏机百千诸佛知,黄鹤楼前握手归。 夏雨落绵绵,民歌尧舜天。 千山增翠色,万壑锁青烟。 唯有禅家无一事,饥来吃饭困来眠。 路逢死蛇莫打杀,

  • 卷一·陈镒

    钦定四库全书 午溪集卷一 元 陈镒 撰 五言古诗 古诗二首 深谷有幽兰独抱林下姿濯濯见贞性不受蒿艾欺凄凉风露晨花叶两葳蕤孤洁羞自献深晦乃若遗岂无采芳者悠然寄所思 峄阳有孤桐岂愿材中琴岁月倏以迈坐閲霜雪深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六·佚名

    万历三十四年十月丙申朔颁万历三十五年历以孟冬享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永康侯徐文炜等代献行礼○遣官祭 司井之神○秦王谊□□忠奏请诸宗名封内敬樽等庶子五十一名皆私婚滥妾所生及远年未经请名与未报者礼臣李廷机发

  •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商书·说命下·佚名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薛;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

  • 卷六·孙奇逢

    公冶长第五子谓公冶章古者男女之族必择徳焉不以财为礼故论财者君子深鄙之不入其乡长之缧絏非罪容之不废于有道免戮于无道其徳可知一妻其子一妻其兄之子此孔门择壻法也 或曰非其罪免于刑戮但求其可终无咎而已此是处其

  • 王学质疑附录目·张烈

    朱陆同异论 史法质疑 读史质疑一 读史质疑二 读史质疑三 读史质疑四 读史质疑五 武承先生既没之明年予既刊其王学质疑先生子升孙复寄朱陆同异论一篇史法质疑一篇读史质疑五篇皆先生平日开示学者吃紧为人之言其间有为

  • 卷四十·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十     宋 黄伦 撰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懐保小民恵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无垢曰文王抑畏之心又见于卑薄其衣服卑服如所

  • 春秋传卷十·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闵公【公名啓方庄公之子史记云名开諡法在国逢难曰闵】周【惠王十六年】郑【文公十二年】齐【桓公二十五年管仲为政】宋【桓公二十一年】晋【献公十六年是年晋作二军】衞【懿公八年鲁闵二年狄灭衞宋桓公

  • 卷十一(惟净译)·佚名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此法云何能证。云何能解。佛言:善男子,出世间慧乃能证入内自明解。除盖障菩萨言:岂非慧证即是自心内解入邪。佛言: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慧但如实能观诸法。由身作证故。除盖障菩萨言:若诸善男子,岂非以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三·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别理随缘二十问  光明玄当体章问答偈  绛帏问答三十章  开帏试问四十二章  教门杂问答七章  四种四谛问答  别理随缘二十二问(并序)  有当宗学者。问余曰。仁于指要钞中

  • 大唐内典录卷第九·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第四序曰。观夫大圣乘机敷说声教。离恼为本不在曲繁。故半颂八字。号称开空法道。一四句偈。喻以全如意珠。广读多诵。未免于生源。常不说法。乃闻于具足。是以法行比丘。形于大集

  • 愿学集·邹元标

    诗文集。明邹元标(1551—1624)撰。八卷。元标字尔瞻,别号南皋,吉水(今属江西)人。万历进士。初出为官,因得罪张居正,谪戍都匀卫六年。后任谏官,以敢言著称。母死后.家居讲学近三十年,为东林党首领之一。天启元年(1621

  • 太白阴经·李筌

    全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名《太白阴符》、《阴符太白阴经》,中国古代兵书。李筌撰。10卷,约2万余字。现存平津馆影宋抄本、明汲古阁抄本、清内府抄本等。《墨海金壶》、《守山阁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多种丛书

  • 日知荟说·乾隆

    全4卷。乾隆元年(1736年)成书,有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本行世。全书约5万字。均为作者于登极继帝位之前,即25岁之前读书思考、研究经史、探索问题时之心得笔记。据作者该书序文说:“予禀承庭训,懋学书斋,留连往复于

  • 番大悲神咒·佚名

    一卷,纯梵语之大悲咒也,番者西蕃之义,即西域也。

  • 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佚名

    三卷,唐菩提流志译。宝楼阁经三译之一。广大宝楼阁善住者,陀罗尼名。说其缘起及功德。示其修法。序品第一,佛初成道,华说神咒。秘密主欢喜请问咒所从来?佛与大众同往东方宝灯世界,妙种种色宝善住清净佛处,普集一切诸佛,现宝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