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庄严王陀罗尼咒经一卷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布怛洛迦山。为诸人天一切大众演说法要。遍观十方以妙音声。告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言。善男子有经名一切如来所护观察众生示现佛刹庄严王陀罗尼。我昔初发心时。于花光显现如来所。与九十俱胝众生。一闻此法皆得如来智慧之分咸蒙授记。于诸佛刹当得作佛。我亦于中蒙佛授记。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见过去三万如来。为诸众生说此法要。汝观自在及妙吉祥。于说法时皆为导首。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现前大众菩萨声闻诸来听者。咸发信心供养彼佛。于时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生皆蒙授记。亦得菩萨胜妙等持。病苦悉除盖缠消灭。所愿满足善根成就。颜容端正财宝丰盈。国王大臣诸众生类见者欢喜。念慧神通无不圆备。于佛法僧得不坏信。寿命色力有大威势。无爱别离怨憎会苦。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于此经五轮著地生希有心。以诸花香璎鬘幡盖恭敬供养。归依赞叹读诵受持。

若自书写若教人书。无量功德皆悉成就。见受持者生信敬心。亦于现身众德具足。皆得菩萨胜妙等持。口中恒出栴檀香气。其目皎净如青莲叶。于昼夜中见佛形像及大菩萨。若有五无间等业障之罪。悉皆消灭诸天卫护。命终之时得见诸佛菩萨心不错乱。必得往生极乐国土。我与斯人授记作佛。彼见我身恭敬供养。于妙菩提心不疑惑。

若复有人于此法门。读诵受持供养恭敬。若自书写若教人书。及有得闻此经名者。当知此人即是菩萨应修供养。

若复此人由先恶业。财命色力内外所资悉皆短乏。所求不遂亲爱别离。国土荒残王贼衰难。由此经力现身轻受。或暂头痛或得恶衣恶食。或遭骂詈及余毁辱。往诸业障即自消除。善男子彼持经之人应生此念。我昔流转生死海中。于诸有情造作众恶。不善之业日夜增长。今时觉了不敢覆藏。发露罪源诚心忏悔。于佛法僧起不坏信。

若复彼人。曾于佛法僧宝独觉声闻父母师长作诸恶业。衣食果报皆当散尽。由经力故此业咸除衣食充足。

若复彼人有捺洛迦受苦之业。爱别离苦生盲之苦。无根二根异熟之业亦皆消灭。

又复由先嫉妒嗔恚恶业之力。当堕琰摩王界傍生饿鬼诸恶趣中。由经力故所有恶业无不消灭。一切福德悉皆增长。

善男子若于方处有此法门。彼诸人等常为此经之所拥护。功德具足所求圆满。恒受富乐恶业消除。亦无横死及诸恶梦。无有病苦斗战常胜寿命延长。色力具足有大威势。一切世间人及天龙诸鬼神等皆随意转。不遭恶毒水火灾横。乃至由持神咒力故。常蒙诸佛之所授记。

若善男子善女人。得闻如是神咒受持读诵。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供养。彼善男子善女人。皆获如前所说功德。

尔时世尊说此语已。大地忽然六种震动。此诸大众以妙花香。涂香鬘盖胜妙衣服。奉上世尊同声唱言。善哉善哉我等云何。得闻如来所说神咒。尔时世尊即说咒曰。

南谟萨婆呾他揭多喃(一)但侄他(二)勃睇(三)苏勃睇(四)卢迦毗卢计(五)卢迦伐底羯谰帝(六)萨埵阿伐卢羯泥(去七)萨婆呾他揭多阿提瑟耻帝(八)萨婆阿奢钵唎晡唎泥(去九)聚丁达囇(十)捺罗提婆布侍帝(十一)呾他揭多慎若那达睇(十二)呾他揭多阿提瑟侘泥娜(十三)萨婆卢迦速企婆跋睹(十四)萨婆羯磨钵唎钗耶野(十五)么么阿木羯写(自称已名十六)萨婆萨埵难者(十七)曷洛叉婆跋睹(十八)呾他揭多阿提瑟侘泥娜(十九)莎诃(二十但是口边作字者皆可弹舌道之)

善男子此之神咒。乃是三万如来之所宣说共所加护。我今亦复说此神咒。为欲利益一切有情。令得安乐常作拥护。除其病苦生诸佛国。

若复有人作如是念。如佛所说神咒功德。我今云何而能成就。即于晨朝早起清净。于一切有情兴大慈悲发怜愍心。除诸嫉妒憍慢嗔恚。恭敬一心于佛像前。香花饮食广兴供养。礼十方佛心祈所愿。诵此神咒满一百八遍。于一一遍各咒一花。以一一花供养于佛。此人即便随所愿求。悉皆如意。亦于梦中得见诸佛。临命终时睹佛菩萨。舍身之后必得往生极乐世界。寿命色力悉皆具足。一切怨仇并生欢喜。说此咒时六万有情得无生法忍。永除诸障所愿满足。

尔时世尊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猜你喜欢
  云居宏觉膺禅师·惠洪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三卷·佚名
  卷之五·铁壁慧机
  卷之三·铁壁慧机
  卷一百九·佚名
  叙·呆翁行悦
  卷第五·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四·佚名
  大乘二十颂论·龙树
  卷第一百二十·佚名
  卷三十五·性音
  卷上·佚名
  再印四十二章经讲录序·太虚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下之二·宗密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三)·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七十三·彭定求

        卷673_1 【题甘露寺】周朴   层阁叠危壁,瑞因千古名。几连扬子路,独倚润州城。   云近衔江色,雕高背磬声。僧居上方久,端坐见营营。   卷673_2 【题玄公院】周朴   院深尘自外,如佛值玄公。常迹或非次,

  • 提要·丁鹤年

    (臣)等谨案丁鹤年集一卷元丁鹤年撰鹤年字亦曰鹤年葢用孟浩然字浩然例也色目人本世家子遭乱不求仕宦笃尚志操兼以孝闻乌斯道戴良为作撰皆以申屠蟠拟之元亡避地四明后归老武昌山中明史文苑传附见戴良传末其诗本名海巢集此

  • 卷十二·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二     元 方回 编秋日类 悲哉秋之为气宋玉之辞极矣後之作者悲秋为多中秋九日诗不尽入节序及泛述秋兴秋怀精於言秋者属此 五言【六十首】 秋日二首         唐太宗 爽气澄

  • 卷七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七十五宫殿朝元阁赋【以高抗山顶升   唐览淸逺为韵】孙翊仁神之本也以朝为大干之德也以元为高合二美以制阁俾万人兮不劳何哉彼朝元之为状厥高因于岩嶂岌嶪兮初谓涌于山巅崔嵬兮又谓居于

  • 乐婉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乐婉」生平不详。《花草粹编》卷二自《古今词话》录其词《卡算子》一首。 ●卜算子·答施 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

  • 志第二十九 经籍三(子)·魏徵

    《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 《曾子》二卷目一卷。鲁国曾参撰。 《子思子》七卷鲁穆公师孔亻及撰。 《公孙尼子》一卷尼,似孔子弟子。 《孟子》十四卷齐卿孟轲撰,赵岐注。 《孟子》七卷郑玄注。 《孟子》七卷刘熙注

  • 卷十二·佚名

    四月初一日(戊戌),徐嗣曾奏言:自兴化、泉州驰抵厦门一带,察看紧要口岸;即■〈氵义〉港纷岐处所,亦皆派拨员弁带领兵役梭织巡查。臣又随处传集滨海耆民及澳中渔户,面加奖劝。该居民等,咸知踊跃。现复据漳浦县罗泽坤禀报,盘获台湾

  • 太宗本纪·宋濂

    太宗谥号为英文皇帝,名窝阔台,是太祖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光献皇后,出身于弘吉剌氏族。太祖讨伐金朝平定西域时,以太宗攻占城池、开拓土地的功劳居多。太祖归天时,太宗从霍博地方前来参加丧礼。太宗元年(1229)秋,八月二十四

  • ○[蒙古、色目人第]一甲三名·佚名

    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授承务郎,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承事郎。】 一、同同贯真定路录事司,侍卫军(广)[户] 【[一] 据文义改,参见下文明安达耳项下。】 ,蒙古□□那歹氏字同初,年卅二,十二月廿九日。曾祖□□,祖玉速歹儿,父玉速帖

  •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四王礼考【三十】山陵   【上陵】雍正十三年十月更定列祖列后忌辰致祭陵寝仪是月戊寅皇上谕王大臣等曰据礼部以十一月十三日恭遇皇祖圣祖仁皇帝忌辰或照陵寝忌辰祭祀礼致祭或照

  • 第三章 女子最有功于人道·梁启超

    尝原人类得存之功,男子之力为大,而人道文明之事,借女子之功最多。盖自男女相依以来,女任室中之事。男子猎兽而归,则女为之脔切,即司中馈,则火化熟食之事,必自女子创之。至于调味和羹,酱齐珍饵,次第增长皆由中馈之事,亦必皆创自

  • 卷二百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七邢部尚书秦蕙田撰凶礼二荒礼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注荒凶年也郑司农云救饥之政十有二品】【郑氏锷曰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或不可逃所恃以无恐

  • 《国风》分叙·傅斯年

    周南、召南《周南》《召南》都是南国的诗,并没有岐周的诗。南国者,自河而南,至于江汉之域,在西周下一半文化非常的高,周室在那里建设了好多国。在周邦之内者曰周南,在周畿外之诸侯统于方伯者曰召南。南国称召,以召伯虎之故。

  • 卷五十·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五十宋 魏了翁 撰有司彻二主人旅众宾三拜众宾皆答一拜释曰自此尽宾降论主人献长宾已下并主人受酢之事云拜于门东明少南就之也者以其继门言之明少南就之云言三拜者众宾贱旅之也者案周礼司士职

  • 卷三·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三周易泰小往大来吉亨监察御史【臣】张孝挰程传小谓阴大谓阳往往之于外也来来之于内也阳气下降阴气上交也阴阳和畅则万物生遂天地之泰也以人事言之大则君上小则

  • 今日之中国佛教序·太虚

    佛法之本身,即为万有群生之实相实性,亘古今,彻边中,无时劫方域之可言,然著为人间之教化,则缘会斯在,宗趣以彰。蒲君乐道,籍出近代文化中枢之英峤,由少之壮,尝不断往来于中、英两国间。本其英国文学哲学之所长,习夫中国之语文学术

  • 光绪彰武县乡土志·唐宗源

    地方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唐宗源修,无序文。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编纂,内容简略。约四千二百字。分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 山、 水、 道路、物产、商务十五目。是

  • 史记正义·张守节

    一百三十卷。唐张守节撰。张守节,始末不详。诸王侍读,率府长史,长于地理。约为开元天宝间人。《正义》中博引故实,很是详博,卷首有“论字例”,“论音例”二条。但到明朝删削太多。《史记正义》是张守节用尽一生的精力撰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