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四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密印品第九

  尔时薄伽梵毗卢遮那。观察诸大众会。告执金刚秘密主言。秘密主有同如来庄严具。同法界趣幖帜。菩萨由是严身故。处生死中巡历诸趣。于一切如来大会。以此大菩提幢。而幖帜之。诸天龙夜叉干达婆阿苏啰揭噜茶紧那啰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敬而绕之受教而行。汝今谛听极善思念。吾当演说。如是说已。金刚手白言。世尊今正是时。世尊今正是时。

  尔时薄伽梵。即便住于身无害力三昧。住斯定故。说一切如来入三昧耶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三昧力明妃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三迷(二)呾履(二合)三迷(三)三么曳(四)莎诃(五)

  秘密主如是明妃。示现一切如来地。不越三法道界。圆满地波罗蜜。是密印相。当用定慧手。作空心合掌。以定慧二虚空轮。并合而建立之。颂曰。

  此一切诸佛  救世之大印

  正觉三昧耶  于此印而住

  又以定慧手为拳。虚空轮入于掌中。而舒风轮。是为净法界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陀喃(一)达摩驮睹(二)萨嚩(二合)婆嚩句痕(三)

  复以定慧手。五轮皆等。迭翻相钩。二虚空轮。首俱相向。颂曰。

  是名为胜愿  吉祥法轮印

  世依救世者  悉皆转此轮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伐折啰(引二合)呾么(二合)句痕(二)

  复舒定慧二手。作归命合掌。风轮相捻。以二空轮加于上。形如朅伽。颂曰。

  此大慧刀印  一切佛所说

  能断于诸见  谓俱生身见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摩诃朅伽微啰阇(二)达么珊捺啰奢(二合)迦娑诃阇(三)萨迦耶捺[口*栗](二合)瑟致(上二合)掣(叱曳反)诺(入)迦(四)怛他(引)蘖多(引)地目讫底(丁以反二合)你(入)社多(五)微啰(引)伽达摩你(入)社多[合*牛](六)

  复以定慧二手。作虚心合掌。屈二风轮。以二空轮绞之。形如商佉。颂曰。

  此名为胜愿  吉祥法螺印

  诸佛世之师  菩萨救世者

  皆说无垢法  至寂静涅槃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暗

  复以定慧手。相合普舒散之。犹如健吒。二地轮二空轮相持。令火风轮和合。颂曰。

  吉祥愿莲华  诸佛救世者

  不坏金刚座  觉悟名为佛

  菩提与佛子  悉皆从是生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去急呼)

  复以定慧手。五轮外向为拳。建立火轮。舒二风轮。屈为钩形。在傍持之。虚空地轮并而直上。水轮交合如拔折啰颂曰。

  金刚大慧印  能坏无智城

  晓寤睡眠者  天人不能坏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伐折罗(二合)赧(一)[合*牛]

  复以定慧手。五轮内向为拳。建立火轮。以二风轮置傍。屈二虚空相并。颂曰。

  此印摩诃印  所谓如来顶

  适才结作之  即同于世尊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合*牛][合*牛]

  复以智慧手为拳。置于眉间。颂曰。

  此名毫相藏  佛常满愿印

  以才作此故  即同仁中胜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去急呼)痕若(急呼)

  住瑜伽座。持钵相应。以定慧手。俱在脐间。是名释迦牟尼大钵印。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婆(上急呼)

  复次以智慧手。上向而作施无畏形。颂曰。

  能施与一切  众生类无畏

  若结此大印  名施无畏者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萨婆他(二)尔娜尔娜(三)佩也那奢娜(四)莎诃(五)

  复次以智慧手。下垂作施愿形。颂曰。

  如是与愿印  世依之所说

  适才结此者  诸佛满其愿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嚩啰娜伐折啰(二合引)怛么(二合)迦(二)莎诃

  复以智慧手为拳。而舒风轮。以毗俱胝形。住于等引。颂曰。

  以如是大印  诸佛救世尊

  恐怖诸障者  随意成悉地

  由结是印故  大恶魔军众

  及余诸障者  驰散无所碍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么诃(引)沫罗嚩底(丁以反)(二)捺奢嚩路嗢婆(二合)吠(平)(三)摩诃(引)昧怛[口*履]也(三合)毗庾(二合)嗢檗(二合)底(丁以反)(四)莎诃

  复次以智慧手为拳。而舒火轮水轮。以虚空轮。而在其下。颂曰。

  此名一切佛  世依悲生眼

  想置于眼界  智者成佛眼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伽伽那嚩啰洛吃洒(二合)儜(上)(二)迦噜儜么那(三)怛他(引)檗多斫吃刍(二合四)莎诃

  复次以定摩手。五轮内向为拳。而舒风轮。圆屈相合。颂曰。

  此胜愿索印  坏诸造恶者

  真言者结之  能缚诸不善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系系摩诃(引)播奢(二)钵罗(二合)娑唠那[口*履]也(二合三)萨埵驮睹(四)微模诃迦(五)怛他(引)蘖多(引)地目吃底(丁以反二合)你(入)社多(六)莎诃(七)

  复次以定慧手。一合为拳。舒智慧手风轮。屈第三节。犹如环相。颂曰。

  如是名钩印  诸佛救世者

  招集于一切  住于十地位

  菩提大心者  及恶思众生

  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去急呼)萨婆怛啰(引二合)钵啰(二合)底(丁以反)诃谛(二)怛他(引)蘖党矩奢(三)菩提浙[口*履]耶(二合)钵[口*履]布逻迦(四)莎诃(五)

  即此钩印。舒其火轮。而少屈之。是谓如来心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壤怒嗢婆(二合)嚩(二)莎诃(三)

  复以此印。舒其水轮。而竖立之。名如来脐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没[口*栗](二合)睹嗢婆(二合)嚩(二)莎诃

  即以此印。直舒水轮。余亦竖之。名如来腰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怛他(引)檗多三婆嚩(二)莎诃

  复以定慧手。作空心合掌。以二风轮。屈入于内。二水轮亦然。其二地轮令少屈。而伸火轮。此是如来藏印。彼真言曰。

  南么萨婆怛他(引)檗帝弊(毗也反)(一)嚂嚂[口*落][口*落](二)莎嚩(二合)诃

  即以此印。散其水轮。向上置之。名大界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丽鲁补[口*履]微矩丽(二)莎诃(三)

  即以此印。其二火轮。钩屈相合。散舒风轮。名无堪忍大护印。彼真言曰。

  南么萨婆怛他(引)檗帝弊(毗也反下同)(一)萨婆佩也微檗帝弊(二)微湿嚩目契弊(三)萨婆他(引)(四)唅欠(五)啰讫洒(二合)摩诃(引)沫丽(六)萨婆怛他(引)檗多本抳也(二合)儜(入)社帝(七)[合*牛][合*牛](八)怛啰(引二合)吒(轻)怛啰吒(同上)(九)阿钵啰(二合)底(丁以反)诃谛(十)莎诃(十一)

  复以风轮。而散舒之。空轮并入其中。名普光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入嚩(引二合)啰(引)摩履你(平二)怛他(引)檗多[口*栗]旨(二合三)莎诃(四)

  又以定慧手。作空心合掌。以二风轮。持火轮侧。名如来甲印。

  屈二水轮。二空轮合入掌中押二水轮甲上。是如来舌相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怛他(引)檗多尔诃嚩(二合二)萨底也(二)合达摩钵啰(二合)瑟耻(二合)多(三)莎诃(四)

  以此印。令风水轮。屈而相捻。空轮向上而少屈之。火轮正直相合地轮亦如是。名如来语门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怛他(引)檗多摩诃(引)嚩(无各反)吃怛啰(三合)(二)微湿嚩(二合)壤(引)曩摩护娜也(三)莎诃(四)

  如前印。以二风轮。屈入掌中向上。名如来牙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怛他(引)檗多能(去)瑟吒罗(三合二)啰娑啰娑(引)釳啰(二合三)参钵啰(引二合)博迦(四)萨婆怛他(引)檗多(五)微洒也参婆(上)嚩(六)莎诃(七)

  又如前印相。以二风轮。向上置之。屈第三节。名如来辩说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振底也(二合)娜部(二合)多(二)[口*路]波嚩(引)三摩哆(上)钵啰(引二合)钵多(二合)(三)微输(上)驮娑嚩(二合)啰(四)莎诃

  复次以定慧手。和合一相。作空心合掌。二地轮空轮。屈入相合。此是如来持十力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捺奢么浪伽(轻)达啰(二)[合*牛]参髯(三)莎诃(四)

  又如前印。以二空轮风轮。屈上节相合。是如来念处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怛他(引)檗多娑么[口*栗](三合)底(二)萨埵系哆弊(毗庾反)嗢檗多(三)伽伽那糁忙(引)糁么(四)莎诃(四)

  又如前印。以二空轮。在水轮上。名一切法平等开悟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萨婆达摩三么哆钵啰(引二合)钵多(二合)(二)怛他(引)檗哆弩檗多(三)莎诃(四)

  复以定慧手。合为一。以二风轮。加火轮上。余如前。是普贤如意珠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参么哆弩檗多(二)微啰若达摩你(入)社多(三)摩诃(引)摩诃(四)莎诃(五)

  即此虚心合掌。以二风轮。屈在二火轮下。余如前。是慈氏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尔单若也(二)萨婆萨埵(引)奢夜弩檗多(三)莎诃(四)

  又如前印。以二虚空轮入中。名虚空藏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去)迦(引)奢参么哆弩檗多(二)微质怛嚂(二合)嚩啰达啰(三)莎诃(四)

  又如前印。以二水轮二地轮。屈入掌中。二风轮火轮相合。是除一切盖障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去急呼)萨埵系哆弊(毗庾反)嗢檗多(二)怛嚂(二合三)嚂嚂(四)莎诃(五)

  如前以定慧手相合。散舒五轮。犹如铃铎。以虚空地轮。和合相持。作莲华形。是观自在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萨婆怛他(引)檗哆嚩路吉多(二)羯噜儜么也(三)啰啰啰[合*牛]若(四)莎诃(五)

  如前以定慧手。作空心合掌。犹如未开敷莲。是得大势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髯髯娑(急呼二)莎诃(三)

  如前以定慧手。五轮内向为拳。举二风轮。犹如针锋。二虚空轮加之。是多罗尊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哆囇哆[口*履]抳(二)羯噜拏嗢婆(上二合)吠(平)(三)莎诃(四)

  如前印举二风轮。参差相押是毗俱胝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萨婆佩也怛啰(引二合)散你(入)(二)[合*牛]娑破(二合)吒也(三)莎诃(四)

  如前以定慧手。空心合掌。水轮空轮皆入于中。是白处尊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怛他(引)檗多微洒也三婆(上)吠(平)(二)钵昙摩(二合)忙[口*履]你(入三)莎诃(四)

  如前印。屈二风轮。置虚空轮下。相去犹如穬麦。是何耶揭哩嚩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佉娜也畔若娑破(二合)吒也(二)莎诃(三)

  同前印。申二水轮风轮。余如拳。是地藏菩萨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诃诃诃(二)苏(上)怛弩(三)莎诃(四)

  复以定慧手。作空中合掌。火轮水轮交结相持。以二风轮置二虚空轮上。犹如钩形。余如前。是圣者文殊师利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系系矩忙啰(二)微目吃底(二合)钵他悉体(他以反二合)多(三)娑么(二合)啰娑么(二合)啰(四)钵啰(二合)底然(五)莎诃(六)

  以三昧手为拳。而举风轮。犹如钩形。是光网钩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系系矩忙(引)啰(二)忙(引)耶檗多娑嚩(二合)婆(去)嚩悉体(他以反二合)多(三)莎诃(四)

  即如前印。一切轮相。皆少屈之。是无垢光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系矩忙(引)啰(二)微质怛啰(二合)檗底矩忙(引)啰(三)么弩娑么(二合)啰(四)莎诃(五)

  如前以智慧手为拳。其风火轮相合为一舒之。是继室尼刀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系系矩忙(引)[口*履]计(二)娜耶壤难娑摩(二合)啰(三)钵啰(二合)底然(四)莎诃(五)

  如前以智慧手为拳。而申火轮。犹如戟形。是优波髻室尼戟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频(去)娜夜壤难(二)系矩忙(引)[口*履]计(三)莎诃(四)

  如前以三昧手为拳。而舒水轮地轮。是地慧幢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系娑么(二合)啰壤那计睹(二)莎诃(三)

  以慧手为拳而舒风轮。犹如钩形。是请召童子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去)羯啰洒(二合)也萨鑁(引)(二)矩噜阿(去)然(三)矩忙(引)啰写(四)莎诃(五)

  如前以定慧手为拳。舒二风轮。屈节相合。是诸奉教者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去急呼)微娑么(二合)也儜曳(平二)莎诃(三)

  如前以定慧手为拳。而舒火轮。屈第三节。是除疑怪金刚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微么底掣(鸱曳反)诺迦(二)莎诃(三)

  举毗钵舍那臂。作施无畏手。是施无畏者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佩延娜娜(二)莎诃(三)

  如前舒智手。而上举之。是除恶趣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阿弊(毗庾反)达啰儜(上)萨埵驮敦(二)莎诃(三)

  如前以慧手掩心。是救护慧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系摩诃(引)摩诃(二)娑么(二合)啰钵啰(二合)底然(三)莎诃(四)

  如前以慧手。作持华状。是大慈生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娑嚩(二合)制妒嗢檗(二合)多(二)莎诃(三)

  如前以慧手覆心。稍屈火轮。是悲念者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羯噜儜没丽(二合)眤多(二)莎诃(三)

  如前以慧手。作施愿相。是除一切热恼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系嚩啰娜(二)嚩啰钵啰(二合引)钵多(二合三)莎诃(四)

  如前以智慧手。如执持真多摩尼宝形。是不思议慧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萨摩舍钵[口*履]布啰(二)莎诃(三)

  如前以定慧手为拳。令二火轮开敷。是地藏旗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诃诃诃微娑么(二合)曳(平二)莎诃(三)

  慧手为拳。而舒三轮。是宝处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系摩诃(引)摩诃(二)莎诃(三)

  以此慧手。舒其水轮。是宝手菩萨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啰怛怒(二合)嗢婆(上)嚩(二)莎诃(三)

  以定慧手作返。相叉合掌。定手空轮慧手地轮相交。般若于三昧。亦复如是。余如跋折罗状。是持地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达啰尼(尼仁反)达啰(二)莎诃(三)

  如前作五股金刚戟形。是宝印手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啰怛娜(二合)你(入)喇尔(二合)多(二)莎诃(三)

  即以此印。令一切轮相合。是发坚固意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伐折啰(二合)三婆嚩(二)莎诃(三)

  如前以定慧二手作刀是虚空无垢菩萨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伽伽娜(引)难多愚者啰莎诃

  如前轮印。是虚空慧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斫吃啰(二合)嚩(入)喇底(丁以反二合)(二)莎诃(三)

  如前商佉印。是清净慧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达磨三婆嚩(二)莎诃(三)

  如前莲华印。是行慧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钵昙摩(二合)啰(上)耶(二)莎诃(三)

  同前青莲华印。而稍开敷。是安住慧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壤弩嗢婆(二合)嚩(二)莎诃(三)

  如前以二手相合。而屈水轮。相交入于掌中。二火轮地轮。向上相持。而舒风轮。屈第三节。令不相著。犹如穬麦。是执金刚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伐折啰赧(一)战拏摩诃(引)[口*路]洒拏[合*牛](二)

  如前印以二空轮地轮。屈入掌中。是忙莽鸡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伐折啰赧(一)怛[口*栗](二合)吒(轻)怛[口*栗]吒(同上)(二)若衍底(丁以反)莎诃(二)

  如前以定慧手。诸轮返叉。相纠向于自体。而旋转之。般若空轮。加三昧虚轮。是金刚锁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伐折啰赧(一)[合*牛]满驮满驮(二)慕吒耶慕吒耶(三)伐折[口*路]嗢婆(二合)吠(平)(四)萨婆怛啰(引二合)钵啰(二合)底(丁以反)诃帝(五)莎诃(六)

  以此金刚锁印。少屈虚空轮。以持风轮。而不相至。是忿怒月黡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伐折啰(二合)赧(一)曷唎(二合急呼)[合*牛]发吒(轻二)莎诃(三)

  如前以定慧手为拳。建立二风轮。而以相持。是金刚针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伐折啰(二合)赧(一)萨婆达磨你(入)吠达你(二)伐折啰(引二合)素旨嚩啰泥(三)莎诃(四)

  如前以定慧手为拳。而置于心。是金刚拳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伐折啰(二合)赧(一)萨破(二合)吒也伐折啰(二合)三婆吠(平)(二)莎诃(三)

  以三昧手为拳。举翼开敷。智慧手亦作拳。而舒风轮。如忿怒相拟形。是无能胜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伐折啰(二合)赧(一)讷达[口*履]沙(二合)摩诃(引)嚧洒拏(二)佉(引)捺耶萨鑁(引)怛他(引)檗单然矩噜(三)莎诃(四)

  以定慧手为拳。作相击势持之。是阿毗目佉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伐折啰(二合)赧(一)系阿毗目佉摩诃钵啰(二合)战拏(二)佉(引)娜也紧旨啰(引)也徙(三)三么耶么弩萨么啰(二合)啰(四)莎诃(五)

  如前持钵相。是释迦钵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萨嚩讫丽(二合)奢你(入)素捺耶(二)萨婆达摩嚩始多(引)钵啰(二合)钵多(三)伽伽那三迷(四)

诃(五)

  释迦毫相印。如上又以慧手指峰。聚置顶上。是一切佛顶印。彼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鑁鑁(二)[合*牛][合*牛][合*牛](三)发吒(轻四)莎诃(五)

  以三昧手为拳。舒火风轮。而以虚空。加地水轮上。其智慧手。申风火轮。入三昧掌中。亦以虚空。加地水轮上。如在刀鞘是不动尊印。

  如前金刚慧印。是降三世印。

  如前以定慧手。合为一相。其地水轮皆向下。而申火轮二峰相连。屈二风轮。置于第三节上。并虚空轮。如三目形。是如来顶印佛菩萨母。

  复以三昧手。覆而舒之。慧手为拳。而举风轮。犹如盖形。是白伞佛顶印。

  如前刀印。是胜佛顶印。

  如前轮印。是最胜佛顶印。

  如前钩印。慧手为拳。举其风轮。而少屈之。是除业佛顶印。

  如前佛顶印。是火聚佛顶印。

  如前莲华印。是发生佛顶印。

  如前商佉印。是无量音声佛顶印。

  以智慧手为拳。置在眉间。是真多摩尼毫相印。

  如前佛顶印。是佛眼印。复有少异。所谓金刚标相。

  智慧手在心。如执莲华像。直申奢摩他臂。五轮上舒。而外向距之。是无能胜印。

  定慧手向内为拳。二虚空轮。上向屈之如口。是无能胜明妃印。

  以智慧手承颊。是自在天印。

  即以此印。令风火轮。差戾申之。是普华天子印。

  同前印以虚空轮。在于掌中。是光鬘天子印。

  同前印以虚空风轮。作持华相。是满意天子印。

  以智慧手。虚空水轮相加。其风火轮地轮。皆散舒之。以掩其耳。是遍音声天印。

  定慧相合。二虚空轮圆屈。其余四轮亦如是。是名地神印。

  如前以智慧手。作施无畏相。以空轮在于掌中。是请召火天印。

  即以施无畏形。以虚空轮。持水轮第二节。是一切诸仙印。随其次第。相应用之。

  如前以定慧手相合。风轮地轮。入于掌中余皆上向。是焰摩但茶印。

  慧手向下。犹如健吒。是焰摩妃铎印。

  以三昧手为拳。舒风火轮。是暗夜天印。

  即以此印。又屈风轮。是噜达罗戟印。

  如前印作持莲华形。是梵天明妃印。

  如前印屈其风轮。加火轮背第三节。是娇末离烁底印。

  即以此印。令风轮加虚空上。是那罗延后轮印。

  三昧手为拳。令虚空轮直上。是焰魔七母锤印。

  仰其定手。如持劫钵罗相。是遮文茶印。

  如前朅伽印。是涅哩底刀印。

  如前轮印。以三昧手为之。是那罗延轮印。

  以转定慧手。左右相加。是难徒拔难陀二云印。

  如前申三昧手。虚空地轮相加。是商羯罗三戟印。

  如前伸三昧手。虚空地轮相持。是商羯罗后印。

  即以此印。直舒三轮。是商羯罗妃印。

  以三昧手。作莲华相。是梵天印。

  因作洁白观。是月天印。

  以定慧手。显现合掌。屈虚空轮。置水轮侧。是日天舆辂印。

  合般若三昧手。地轮风轮内向。其水火轮。相持如弓。是社耶毗社耶印。

  如前幢印。是风天印。

  仰三昧手在于脐轮。智慧手。空风相持。向身运动。如奏音乐。是妙音天费拏印。

  如前罥索印。是诸龙印。

  如前妙音天印。而屈风轮。交空轮上。是一切阿修罗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蘖啰逻延(二)莎诃(三)

  内向为拳。而舒水轮。是乾闼婆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微输驮萨嚩(二合)啰嚩(引)系你(平二)莎诃(三)

  即以此印。而屈风轮。是一切药叉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药乞钗(二合)湿嚩(二合)啰(二合)莎诃(三)

  又以此印。虚空轮地轮相持。而申火风。是药叉女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药乞叉(二合)尾你耶(二合)达[口*履](二)莎诃(三)

  内向为拳。而舒火轮。是诸毗舍遮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比舍(引)遮蘖底(丁以反)(二)莎诃(三)

  改屈火轮。是诸毗舍支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比旨比旨(二)莎诃(三)

  如前以定慧手相合。并虚空轮。而建立之。是一切执曜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蘖啰(二合)醯湿靺(二合)[口*履]耶(二合)钵啰(引二合)钵多(二合二)孺底(丁以反)么耶(三)莎诃(四)

  复以此印。虚空火轮相交。是一切宿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娜吃洒(二合)怛啰(二合二)你(入)囊捺你(平)曳(三)莎诃(四)

  即以此印。屈二水轮。入于掌中。是诸罗刹娑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啰(引)吃洒(二合)娑(引)地钵多曳(二)莎诃(三)

  申三昧手。以覆面门。尔贺嚩触之。是诸荼吉尼印。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一)颉[口*履](二合)莎诃(急呼二)

  秘密主如是上首诸如来印。从如来信解生。即同菩萨之幖帜。其数无量。又秘密主乃至身分举动住止。应知皆是密印。舌相所转众多言说。应知皆是真言。是故秘密主。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已发菩提心。应当住如来地。画漫荼罗。若异此者。同谤诸佛菩萨。越三昧耶。决定堕于恶趣。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四

猜你喜欢
  降胎品第三·佚名
  卷第八·佚名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佚名
  佛地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纪念佛诞的意义·太虚
  肇论疏卷下·元康
  缁门警训卷第八·如卺
  卷第十四·佚名
  卷第三十五·佚名
  卷之七·佚名
  卷第十八·佚名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佚名
  卷之二十六·别庵性统
   第九十七則 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胡兰成
  卷四百九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九十九·彭定求

        卷899_1 【木兰花】庾传素   木兰红艳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移来孔雀槛边栽,   折向凤凰钗上戴。   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若教为女嫁东风,   除却黄莺难匹配。   卷899_2 【生查子】刘

  • 卷九·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九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彦辅曰拾遗唐陈子昂也少读书於金华山程曰子昂梓州射洪在州东南六十里子昂未达时在金华读书有书堂存焉甫游金华因得子昂

  • 襄阳诗钞·吴之振

    米黻垂虹亭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好作新诗继桑宁,垂虹秋色满东南。题多景楼欲雨气不透,庭梧有栖烟。回首望北固,云藏净名天。呼童速具舆,凭高览山川。隐见岂不好,开霁景固全。须臾刚风流,湛湛清露圆。归途知有伴,华

  • 御选明诗卷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十四乐府歌行十一米云卿杨栁歌送唐仲秩江南二月时杨栁緑华滋高台不知数台边千万树萦隄夹岸相映新摇曳朱门翳美人翠楼丝丝争媚日黄鹂树树学啼春啼春不住高下飞金梭乱掷流黄机又如织女机初防千丝

  • 卷六十三 南燕录一·崔鸿

    慕容德 慕容德字玄明皝之少子也皝每对诸宫人言妇人怀孕梦日入怀必生贵子德母公孙夫人方姙梦日入其脐中独喜而不敢言咸康二年昼寝而生德左右以告方寤而起皝曰此儿易生似郑庄公长必有大德遂以德

  • 八○三 两广总督巴延三等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八○三 两广总督巴延三等奏遵旨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两广总督臣觉罗巴延三、广东巡抚臣李湖跪奏,为奏明事。窃照办理违碍书籍一案,节奉谕旨饬查。广东省前后查出应禁书本,节经奏缴,其有连板片起出

  •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上·袁枢

    宋 袁枢 撰马氏据湖南唐僖宗光啓二年 初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与龙骧指挥使朗山刘建锋戍蔡州拒黄巢扶沟马殷军中以材勇闻及秦宗权叛儒等皆属焉三年秦宗权与杨行密争扬州以孙儒为副张佶刘建锋马殷皆从昭宗景福元年夏

  • 南平王元浑传·李延寿

    广平王连,天赐四年(407)所封。去世后没有儿子,太武帝将阳平王熙的二儿子浑封为南平王,以继承连。  浑喜欢拉弓骑马,射鸟能在鸟飞起来的时候射中它,每天可射得兔子五十只。太武帝曾经让左右两边人分开比射箭,得胜的一方筹

  • 冯道传·薛居正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他的祖先或种田或读书,没有固定的职业。冯道小时善良淳厚,爱学习会写文章,不厌恶粗衣薄食,除备办饭食奉养双亲外,就只以读书为乐事,虽在大雪拥门的寒天,尘垢满席的陋室,也快乐自如。天..年间,刘守光任他

  • 卷三十五·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三十五明 黄训 编兵部【车驾中】朝觐官领马对【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十二月兵部尚书李庆言于上曰今嵗北方之民畜马颇蕃皆送至京已散军伍操用尚余数千欲散民间畜则民甚不可重困之今逺近方

  • 救亡决论·严复

    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变将何先?曰:莫亟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害曰:锢智慧。今夫生人之计虑智识,其开也,必由粗以入精,由显

  •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司马迁

    项籍者,下相人也,【集解】:地理志临淮有下相县。【索隐】:县名,属临淮。案:应劭云“相,水名,出沛国。沛国有相县,其水下流,又因置县,故名下相也”。【正义】:括地志云:“相故城在泗州宿豫县西北七十里,秦县。”

  • 宪问篇·孔子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

  • 卷三·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宋 夏僎 撰大禹谟林少頴谓虞史既述二典而其所载义有所未备者于是又叙其君臣之间嘉言善政二典之所不载者以为大禹臯陶谟益稷三篇此葢备二典之所未备者非如舜典之初上接尧典之末也葢舜典巳载

  • 卷十·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十 明 梁寅 撰 小雅二 彤弓之什 彤弓 天子燕有功诸侯而锡以弓矢也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锺鼓既设一朝飨之 三章皆赋也晋文侯有功於平王王赉之以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彤者朱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正念思惟。彼大願精進力守護一切眾生光明夜神。以解脫力。現等一切眾生心所見身。現等一切眾生形像身。現等無邊色相海身。現等一切處方俗威

  • 古城集·张吉

    诗文集。明张吉(1451-1518)撰。六卷,补遗一卷。吉字克修,号翼斋、默庵、怡窝,晚自号古城,余干(今属江西)人。成化进士。官至贵州布政使。学诸经及宋儒,以陆象山为正宗。有《陆学订疑》。是集约十一万字,卷首有《御题张吉古城

  • 龙施女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述佛陀游维耶离奈氏树园,须福长者之女龙施,遥见佛之相好,因发菩提心,修菩萨行。魔遂化形其父,诱修小乘罗汉,龙施不为所动。魔复教云:菩萨行者,当不贪世间、不惜寿命,若能从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