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乘二十颂论

    龙树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归命不可思议性  诸佛无著真实智

  诸法非言非无言  佛悲愍故善宣说

  第一义无生  随转而无性

  佛众生一相  如虚空平等

  此彼岸无生  自性缘所生

  彼诸行皆空  一切智智行

  无染真如性  无二等寂静

  诸法性自性  如影像无异

  凡夫分别心  无实我计我

  故起诸烦性  及苦乐舍等

  世间老病死  为苦不可爱

  随诸业坠堕  此实无有乐

  天趣胜妙乐  地狱极大苦

  皆不实境界  六趣常轮转

  众生妄分别  烦恼火烧燃

  堕地狱等趣  如野火烧林

  众生本如幻  复取幻境界

  履幻所成道  不了从缘生

  如世间画师  画作夜叉相

  自画己自怖  此名无智者

  众生自起染  造彼轮回因

  造已怖坠堕  无智不解脱

  众生虚妄心  起疑惑垢染

  无性计有性  受苦中极苦

  佛见彼无救  乃起悲愍意

  故发菩提心  广修菩提行

  得无上智果  即观察世间

  分别所缠缚  故为作利益

  从生及生已  悉示正真义

  后观世间空  离初中后际

  观生死涅盘  是二俱无我

  无染亦无坏  本清净常寂

  梦中诸境界  觉已悉无见

  智者寤痴睡  亦不见生死

  愚痴闇蔽者  坠堕生死海

  无生计有生  起世间分别

  若分别有生  众生不如理

  于生死法中  起常乐我想

  此一切唯心  安立幻化相

  作善不善业  感善不善生

  若灭于心轮  即灭一切法

  是诸法无我  诸法悉清净

  佛广宣说世间法  当知即是无明缘

  若能不起分别心  一切众生何所生

  于彼诸法法性中  实求少法不可得

  如世幻师作幻事  智者应当如是知

  生死轮回大海中  众生烦恼水充满

  若不运载以大乘  毕竟何能到彼岸

  大乘二十颂论

猜你喜欢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三·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二卷·佚名
  佛说迦叶禁戒经·佚名
  佛说鸯崛摩经·佚名
  甄正论卷中·玄嶷
  海幢阿字无禅师行状·佚名
  藏要第二輯校例·欧阳竟无
  赞净土超胜·印光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佚名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欧阳竟无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八·念常
  杂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卷第三·晦翁悟明
  叹法师品第十六·佚名
  卷第五十七·德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窥浴·洪昇

    【仙吕入双调·字字双】〔丑扮宫女上〕自小生来貌天然,花面;宫娥队里我为先,扫殿。忽逢小监在阶前,胡缠;伸手摸他裤儿边,不见。  “我做宫娥第一,标致无人能及。腮边花粉糊涂,嘴上胭脂狼藉。秋波俏似铜铃,弓眉弯得

  • 布袋和尚忍字记·臧懋循

    布袋和尚忍字记杂剧(元)郑廷玉撰●布袋和尚忍字记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乞儿点化看钱奴 正名 布袋和尚忍字记楔子〔冲末扮阿难上诗云〕明性

  • 乐府补题·佚名

    ○天香(宛委山房赋龙涎香) 玉笥 王沂孙圣与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探铅水泛逺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氷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山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窓深闭荀令如今顿

  • 巻七·皇甫冉

    钦定四库全书二皇甫集卷七唐 皇甫冉 撰七言絶句临平道中赠同舟人逺山谁辨江南北长路空随树浅深流荡飘飖此何极唯因行客共知心舟中送李八【得回字】词客金门未有媒游吴适越任舟回逺水迢迢分首去天邉山色待人来少室韦

  • 卷三十九·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九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七十四首【绍圣二年乙亥在惠州作】 寄邓道士【并引】 罗浮山有野人相传葛稚川之隶也邓道士守安山中有道者也尝於

  • 卷七十五·志第四十二·柯劭忞

      ○食货八   △海运   伯颜海运之议,事便而费省,然卒有不虞,则举千百人之命投于不讨之渊,非若近世舟航之利,可以保万全而无覆溺之患也。今考其事故,粮则一岁所损坏者多至十余万石,少亦四五千石,其军人、水手之漂溺者

  • 卷第二百四十七 唐紀六十三·司马光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盡閼逢困敦(甲子)七月,凡一年有奇。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會昌三年(癸亥、八四三年)   春,正月,回鶻烏介可汗帥衆侵逼振武,劉沔遣麟州刺史石雄、都知兵馬使王逢帥沙陀朱邪赤心三部及契苾、拓跋三千騎

  • 卷五百十八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十一月盡其月   十一月己巳朔,詔汴渠內流屍,其間多非正命,其下合屬相度,令比附京西州軍添置鋪屋,差人巡邏。   是日,熙河奏种朴戰歿。(布錄朴事具十月二十一日戰歿時。)   庚午,詔王贍引兵歸邈川。其

  • ◎舆服·徐天麟

    ○天子车旗(皇后太子附)王车黄屋左纛。(高纪李斐曰,天子车以黄绘为盖里,纛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以犛牛尾为之,如斗,或在騑头,或在衡。)文帝初立奉天子法驾迎代邸。(本纪案三辅皇图云,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

  • ◎腊八粥·李定夷

    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为阴历一大节,俗所谓腊八是也。在前清时代,皇室极尊重此节。雍和宫熬腊八粥,且派王公大臣监视,而大官员有拜腊八粥之赐者,又必须以清晨觐见,碰响头谢恩。凡此朝廷跪拜趋跄之节,虽为微故,亦足见一代风尚。据德

  • 第三六九禀同治六年正月初八日一二二○六--四·佚名

    一快总役禀请分府:对李沧玉赏给铜锣湾等处总理谕戳具禀台下一快头役朱忠,禀为获匪出力,保固地方,禀恳恩迅赏给谕戳,以便奉公,以专责成事。缘因铜锣湾等处,迩年来风俗不古,匪徒猖獗,四处截抢、掳掠不休。兼

  • 叱罗协传·令狐德棻

    叱罗协原来的名字与高祖相同,后来改名。他出身寒微,当过州的小吏,待人恭谨。恒州刺史杨钧将他提升为从事。到魏朝末年,各地混战,迁居冀州。冀州被葛荣包围,刺史任命叱罗协为统军,将守城之事委托给他。不久冀州城被攻破,叱罗协

  • 卷六十八·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六十八宋 徐天麟 撰蕃夷上匈奴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单于头曼有太子曰冒顿冒顿杀父自立是时汉初定徙韩王信於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信降

  • 大学衍义卷五·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天理人心之善汤诰【商书篇名成汤作此以告万方】曰惟皇上帝降于下民【皇大也上帝卽天也降下也】若有恒性【若顺也恒常也】克绥厥猷惟后【克能也绥安也厥其也猷道也后君也】臣按成汤此言可谓知君

  • 周书·召诰·佚名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五日

  • 卷第三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贤首品第十二之二 【经】 若常信奉於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

  • 摄 颂·多罗那他

    明示具足吉祥、吉祥所庄严、吉祥生处、正法宝在圣地如何弘扬情况,遍出愿求。敬礼佛佛子及弟子等。自从法界天路来,相好饰以帝释弓,事业如降甘露霖,稽首能仁云自在。于此熟精书史辈,纪述圣域史传时,譬如贫人陈贾货,竭力亦复见

  • 为治一得编·何耿绳

    余自壬午释褐后先后为宰者十馀年凡有关于吏治诸书公馀之暇常时披览藉资考镜每就知交丐其所著如禀牍示谕各条不拘一格但有裨于出洽确为良法简而易行者即择录存弆行箧往往通变见诸施行日久裒集成帙因刊刻以公同好末附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