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灵鹫山。与大苾刍众及大菩萨摩诃萨九十九俱胝众俱。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众会从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我欲显说普贤陀罗尼。世尊此陀罗尼。我于月上光如来所受得。若菩萨乘者。才闻此陀罗尼。即得不退转。速疾承事一切如来应供正遍知者。能销灭一切业障获得安乐富饶。身得清净语业清净意得清净。通达一切大秘密海。能满一切大愿海。即见一切如来。我由闻此陀罗尼。便证无生法忍。获得首楞严三摩地。证得宝印三摩地焰炬三摩地海印三摩地普遍虚空三摩地。证得如是等恒河沙数三摩地门。复证得开无尽箧等八万四千陀罗尼门。由此证得具慧具行。得如是智慧。成就所闻之法。于诸佛所闻法无间承事供养。唯愿世尊许我为四部众说。佛言听汝宣说。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入金刚曼荼罗三摩地。即说陀罗尼曰。

曩莫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野耶(一)曩莫阿(引)哩耶(二合)嚩卢枳帝湿嚩(二合)啰(引)耶冒地萨怛嚩(二合引)野摩诃萨怛嚩(二合引)野(三)摩诃(引)迦(引)噜抳迦(引)野怛你也(二合引)他佉(上)誐吠佉(上)誐吠佉(上)我吠斫屈刍(二合)佉吠秫噜(二合)怛啰(二合)佉吠伽啰(二合引)拏佉吠尔贺嚩(二合引)佉吠迦(引)野佉吠么娜佉吠娑啰佉吠吠么佉吠戍穰(上)佉吠你弭多(上)佉吠钵啰(二合)抳驮曩佉吠三摩(引)他佉吠播(引)啰弭多(去引)佉吠冒地佉吠娑啰娑啰娑啰萨嚩没驮(引)地瑟耻(二合)帝婆啰婆啰婆啰达磨地瑟耻(二合)帝迦啰迦啰迦啰僧(去)伽(引)地瑟耻(二合)帝曩莫阿哩野(二合)嚩噜枳帝湿嚩(二合)啰(引)野冒地萨怛嚩(二合)野摩诃萨怛嚩(二合)野摩诃迦噜抳迦(引)野曩慕捺嚩(二合)曩嚩底(丁以反引)南冒(引)地萨怛嚩(二合)句(引)胝(引)南(引)阿地瑟耻(二合)帝睹[牟*含](引)阿(引)聿[口*栗]么(二合)懒者娜难(上)睹怛你也(二合)他苏啰鼻苏啰鼻母你母你摩诃母你么底么底摩诃么底曩莫阿(引)哩野(二合引)嚩卢枳帝湿嚩(二合)啰(引)野冒地萨怛嚩(二合引)野摩诃(引)萨怛嚩(二合引)野摩诃(引)迦(引)噜抳迦(引)野悉殿睹三满多跋捺啰(二合)驮(引)啰抳娑嚩(二合引)诃(引)

尔时观自在菩萨。说此陀罗尼时。九十二俱胝菩萨。证得首楞严三摩地。恒河沙数菩萨。证得微妙陀罗尼三摩地。我今说此陀罗尼功德。每于晨朝。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满二十一日。观自在菩萨即现其身。所求一切愿皆得满足。

若人囚禁枷锁。七日诵持即得解脱。若人患疟。于左耳边诵患者即愈。若人患风邪魅病。酥油相和加持二十一遍。令服即得除差。若患齿痛。加持齿木二十一遍。令嚼即愈。若患耳痛。取叠花子油。并置于熟铜器中加持七遍。滴于耳中即愈。若患头痛肚痛。加持手摩扪即愈。若患鬼魅。结咒索加持一百八遍。令带即愈。若被拏吉你魅。加持油七遍。摩涂支节即愈。若患一切病。加持或手或柳枝摩拂即愈。如上诸法即未置功业随诵即效。若欲求见佛菩萨。证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神通隐形安膳那。药雄黄成就者。行者于舍利塔或佛像前。涂拭曼荼罗悬缯幡盖。散种种花烧檀香沉香薰陆香。燃灯一百盏广大供养。念诵者清净澡浴。著净衣服身持梵行。即诵此陀罗尼结方隅界陀罗尼曰。

曩谟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引)野耶曩莫阿(引)哩野(二合引)嚩卢枳帝湿嚩(二合)啰(引)野冒地萨怛嚩(二合)野摩诃萨怛嚩(二合)野摩诃迦噜抳迦(引)野怛你也(二合)他止里满驮(引)铭(上)弭里满驮(引)弭止里弭里满驮(引)弭枲(引)摩满驮(引)弭枲(引)摩(引)铭羯室旨(二合)娜底讫啰(二合)么睹娑嚩(二合引)诃(引)

以此陀罗尼加持水二十一遍。于道场中散洒十方即成结界。

我今说迎请陀罗尼。真言行者先诵此陀罗尼迎请已。然后念诵。陀罗尼曰。

曩谟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野(引)耶曩莫阿(引)哩野(二合引)嚩嚧枳帝湿嚩(二合)啰(引)野冒地萨怛嚩(二合引)野摩诃(引)萨怛嚩(二合引)野摩诃迦(引)噜抳迦(引)野怛你也(二合)他止里止里弭里弭里止里隶(引)翳呬婆誐挽曩(引)哩野(二引合)嚩卢枳帝湿嚩(二合)啰娑嚩(二合)诃(引)

此陀罗尼是我心真言。诵真言即成请召。行者从白月八日起首。乃至十五日。日三时时别诵一百八遍。三时澡浴三时换衣。其十五日作广大供养无限念诵。其日中夜观自在菩萨。来至道场现金色身。相好端严放百千光明。持诵者不应恐怖生勇健心。才见观自在菩萨。即得地位证得陀罗尼三摩地。即见东方阿閦如来南方宝幢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北方天鼓音王如来。见四如来十方无量如来身广大威德。承于诸佛大悲愿力。久住世间。从此命终当生净妙佛刹。于一切处。供养承事诸佛如来。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菩萨摩诃萨并天龙药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

猜你喜欢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大般若經第二會序·欧阳竟无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三卷·佚名
  卷第十一·函昰
  答善因问(九则)·太虚
  第二十九卷·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卷七·佚名
  贤愚经卷第四·佚名
  佛教与吾人之现在未来·太虚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佚名
  卷之二十五·别庵性统
  碧岩录卷第五·圆悟克勤
  思惟略要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二·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二十二 唐 释贯休 撰 七言律诗 中秋十五夜月 噀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翫相呼从来天匠为轮足自是人心此夜余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衆象叫鸿孤坐来惟觉情无极何况三湘与五湖 鹭鸶有怀【前东阳王慥

  • 寒山诗序·寒山

    粤自严沧浪以禅言诗遂为千古玄论彼以为诗之神理似禅而情非近禅者诗终不工尔乃天台寒山子以禅入圣据其小传所载谓神能入石为文殊应世者则其为诗岂非本色人语耶故其集中之清幽冷淡则如万仞岩崖风吹月照其深永隐奥则如洪

  • 附录·高奕

    古人傅奇总目 《琵琶》高则诚作。〔托蔡邕事。〕 《红拂》张灵墟作。〔李药师事。〕 《鸣凤》王凤洲作。(杨继盛事。) 《百顺》(无名氏作。王曾丁寇事。) 《荆钗》丹邱生作〔王十朋事。) 《水浒》梅

  • 本纪第九 懿宗 僖宗·欧阳修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漼,宣宗长子也。母曰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宣宗爱夔王滋,欲立为皇太子,而郓王长,故久不决。 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疾大渐,以夔王属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等。而左神策护军中尉

  • ●黄龙·吴廷燮

    知黄龙府事统黄龙一府益 【 观察】 安远威清雍五州 【 皆刺史】开泰九年 大康乂 地理志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保宁七年军将燕颇叛府废开泰九年迁城于东北以宗州檀州汉户一千复置本传开泰

  • 八六五 大学士英廉奏复核各省应行抽毁各书情形并开单行知各省遵办折·佚名

    八六五 大学士英廉奏复核各省应行抽毁各书情形并开单行知各省遵办折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大学士 四库馆正总裁 管翰林院事臣英廉谨奏:前经臣遵旨将各省遗书内查出之应行抽毁各片,同原书一并进呈,奉旨将抽出应毁篇页

  • 四五四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遵旨派员访查王锡侯所作《字贯》一书折·佚名

    四五四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遵旨派员访查王锡侯所作《字贯》一书折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臣巴延三跪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奉上谕,海成奏据新昌县民王泷南呈首举人王锡侯删改字典,另刻《字贯》。等

  • 继晓传·张廷玉

    继晓,江夏僧人。宪宗时期,他以秘术通过梁芳得以进用,被授予僧录司左觉义。后升为右善世,被任命为通元翊教广善国师。他每天引诱皇上做佛事,在西市建大永昌寺,逼迁民居数百家,耗费国库钱财数十万。员外郎林俊请求斩梁芳、继晓

  • 卷一·吴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战国策校注卷一    宋 鲍彪 原注 元 吴师道补正 西周【汉志河南洛阳谷城平隂偃师巩缑氏皆周地也正曰按大事记周贞定王二十八年考王初立封其弟掲於河南是为河南桓公河南即郏鄏武王迁九鼎周公营以

  • 五、爱好人生者:陶渊明·林语堂

    所以我们已经晓得,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合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

  • 卷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六存旧尚书卷第三古文尚书禹贡第一夏书孔氏传【古本】尚书正义第六【宋板】禹贡考异古本序任土作贡下有作禹贡三字经北过降水至于大陆蔡沈集传本降作

  • (二)为政篇·钱穆

    温故而知新章。 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之说。朱子曰:“若徒温故而不能知新,则闻见虽富,诵说虽勤,而口耳文字之外,略无毫发意见。譬若无源之水,其出有穷,亦将何以待学者无已之求哉。”今按:学问以求知,知贵有源,其源则在心。而所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法界品第三尔时,胜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甚深法界?”尔时,佛赞胜天王言:“善哉,大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rd

  • 麦克白·莎士比亚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情节源于贺林歇德的《英格兰、苏格兰编年史》,三女巫的故事来自斯科特的《巫术的发现》(1584)。麦克白是苏格兰的大将,他和班柯平定叛乱以后,班师归来。途中遇见三个女巫,预言麦克白本人

  • 广成子解·苏轼

    《广成子》取自《庄子·在宥篇》之黄帝问广成子一章。北宋苏轼为之解。一卷。“广成子”,中国神话中的仙人。后为道教所尊奉。相传为轩辕时人,隐居崆峒山石室中。黄帝曾前往问修身至道之要。该书借托广成子答黄帝之问

  • 鬼恋·徐訏

    现代中篇小说。徐訏著。初载《宇宙风》1937年1、2月号。上海夜窗书屋1947年3月出版单行本,列入“三思楼月书”。《鬼恋》以神秘和朦胧的色调,写“我”于一个“月光凄艳清绝”的严冬之夜,在上海南京路与一位身着黑衣、

  • 复斋日记·许浩

    笔记。此书又名《两湖麈谈录》明许浩著。二卷。卷首有作者于弘治八年(1495)自序一篇,谓此书为 “随笔记录”而成,与叶盛《水东日记》“事多相 同”。唯《四库全书总目》则谓“此书皆纪叙明初 以来朝野事迹,与叶盛《水东

  •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佚名

    1卷,编者佚名。进士题名录是科举时代十分盛行的一种书籍,它的出现早在北宋,但留存于世的宋代进士题名录,仅有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的王佐榜和理宗宝祐四年(1256)的文天祥榜两种。宋代进士考试3年一取,放榜唱名后,先谒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