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与吾人之现在未来

──十四年十一月在名古屋市政会讲──

今天得到有名之名古屋市,又得到市议会来与诸君聚谈,荣幸何似!而见诸君之踊跃欢幸,则又征诸君对于佛法之精进。未讲佛法与吾人之关系以前,且先谈佛法大旨:

佛法是觉悟的而非迷昧的,是平等的而非阶级的,是慈悲的而非暴厉的。以正觉之智慧,与平等之大悲,为佛教根本精神,发而为救世利人之事业,此为学佛者之正当生活。佛法建立于正觉、大悲上,故其施设亦不离正觉、大悲。吾人生于人世,当谋人世幸福,人世的幸福,当于正觉、大悲中求。

夫人之所以为人,即有超过非人之特点,即佛教所谓之大智大悲。故忿争、愚痴之心,非人类所应有。人能本此超非人之特性而行,则不良之行为可以除,人类得以安宁,而人格亦以完备。佛法中首先戒杀,以残杀有失人德,人能不杀,则人世间之战争可弭。然而人生之保持者为衣食住,而人世之攘夺者亦唯衣食住,当知衣食住三,各有分齐,不可以强盗之手段而侵夺之。各安其分,勿事争执,此佛法所以有不盗之戒。以之而行,则人格之安宁,得子孙之继续;盖人伦存于夫妇之道,此我佛之所以戒邪淫也。人各有志、有心、有思想,彼此不知而能表现其志其心其思想者为言论,故所发之言不可虚妄,此佛法谓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此之四戒,为佛法人乘正宗,此吾人之所当注意,盼诸君实行之,而高尚之人格可以养成。但人以食色为性,若不克除其贪心、嗔忿争斗心,则发必扰乱社会。最先尤应戒除痴邪心,而后方可去种种过恶,恶既除,善斯生,此即佛法与吾人做人之标准,亦佛法与吾人之现在关系也。

人格既成矣,而人生不过百年,纵可一生幸福,亦是转眼空花,所谓幸福,等于痴人说梦。能与吾人以究竟幸福者,唯我佛法。立吾人之真生命,非父母所生,亦非现在而有,所谓前前际,后后际,无始无终,而现在生存之色身,殆业力之暂现耳。若能豁通三际,则人生之大可以证,而真正究竟之幸福以之得。然以心若猿猴之人类,更以外境之牵缠,引发业力,以之而变化流动──所谓眼随色转,耳随声转──,傥无主宰于其中,则危险滋生,而真人生之幸福亦不可得。佛法有救脱此危险之方,曰一句弥陀,染念俱净,能行斯坐斯而念到无所念,与弥陀之愿力相接触,引生万善、脱离众苦、而人生之究竟幸福以之永存!

以此观之,佛法能与吾人以道德之标准,永久之幸福,于过去现在未来获福无量;祝诸君精进,获此无量之福!(满智记)(见海刊六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评花草有灵·太虚
  卷之十六·铁壁慧机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十三·雪关智訚
  卷一百一十八(竺法护译)·佚名
  卷第一·佚名
  释氏稽古略卷三·觉岸
  佛说九横经·佚名
  卷之二十·即非如一
  卷第二十三(第四诵之三)·佚名
  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佚名
  佛说人仙经·佚名
  卷第二十七·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五卷·佚名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二十九、非风非幡·慧开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与义·唐圭璋

      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本蜀人,后徙居河南叶县。生于元祐五年(1090)。登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绍兴中,历中书舍人,拜翰林学士,寻参知政事。以病乞祠,提举洞霄宫。绍兴八年(1138)卒,年四十九。有无住词。   法驾导引   世传

  • 第二十五出 埋玉·洪昇

    【南吕过曲·金钱花】〔末扮陈元礼引军士上〕拥旄仗钺前驱,前驱;羽林拥卫銮舆,銮舆。匆匆避贼就征途。人跋涉,路崎岖。知何日,到成都。  下官右龙武将军陈元礼是也。因禄山造反,破了潼关。圣上避兵幸蜀,命俺统领禁军

  • 初集卷二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一古今体九十八首【甲子二】二月二十七日耕耤礼成得诗四首昭苏春气浓千亩正南纵劝穑倡羣辟明禋考秩宗轻云笼旭日殷礼享先农伫望甘膏沛微衷益致恭皇考勤农

  • 卷四百六十三·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十七 林廷? 题桐乡令张文仪甘棠卷 我昔守东吴君时宰桐乡清风逼邻壤制锦夸循良三载如一日百里弘春阳徵书飞彩凤引鹤辞

  • 卷二百八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五十 张易 送许鲁斋归山 语相累累入省闱先生何事独西归心随道隐贫非病老得身闲古亦稀行色一杯燕市酒春风二月楚山薇到家已及蚕

  • 卷五·连横

    疆域志光绪十一年秋七月初八日,钦差大臣左宗棠奏请台湾建省。旨下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六部、九卿会同各省督抚议奏。九月初五日,军机大臣醇亲王奕譞等奏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诏曰可。十二年春三月,又诏曰:『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二 日本人意见分歧·溥仪

    还不等静园里商量出一致意见来,日本驻津总领事馆的后藤副领事,第二天便找上了门。他们对我去日本兵营的事全知道了。总领事馆表示,他们对我的心情和处境是完全理解的,但我最好是慎重从事,现在不要离开天津;他们负有保护的

  • 胡友信传·张廷玉

    胡友信,字诚之,浙江德清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顺德知县。该县每年赋税都由奸吏承输,他们将其所得利益分一点给上级长官,谓之“月钱”,胡友信上任后,与百姓约定,每年赋税分三次交纳,而每次多寡由自己决定,官府不多取,闾里无另

  • 洪范口义卷上·胡瑷

    宋 胡瑗 撰洪范夫武王既胜殷杀受乃立其子武庚为后遂以箕子归武王于是问以天道箕子陈述天地人之常经圣王治国之大法无岀于洪范故作洪范之篇 此篇得入周书者以此篇箕子为武王述大法九类之书故得入周书也惟十有三祀王

  • 第23章·老子

    【原文】希言自然(1)。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2)。孰为此者?天地(3)。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4)?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5)。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

  • 杂篇&middot;渔父第三十一·庄子

    [题解]《渔父》以虚拟人名名篇。本篇的主旨是通过渔父批判了孔子的作为和儒家的仁义、忠贞、慈孝、礼乐的思想。在“孔子游乎缁帷之林”段落中,指出孔子的仁是“苦心劳形以危害其真”的有害的观点,相距

  •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不起法忍品第九  时阿耨达谓软首曰。不起法忍当云何得乎。软首答曰。忍不生色痛想行识。是谓菩萨得不起忍。又复龙王。菩萨所得不起法忍。等见众生以致是忍。等彼众生如其所生。等见众生亦

  •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上·师会

    立斯题者。示无胸臆尔。谓此记文。是皆佛祖之灵蛇夜光赤野丹渊明月亏全者也。第以朱丝金缕贯连成记。有类苍梧之珠丘焉。宋玉峰沙门师会述将释此疏。文二。初题目二。初标疏题。然题目有二种。冠之经首则曰经题。标于

  • 卷第四·佚名

    付法藏因缘传卷第四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阿恕伽王复有一子名曰法增。颜色端政眼甚奇妙。时有一鸟名拘那罗。其目明净状似彼儿。因号此子为拘那罗。长为娉妻字真金鬘。王将子至鸡头末寺。上座耶舍知当失眼。

  • 华严经传记卷第二·法藏

    京兆崇福寺僧沙门法藏集讲解第六上&middot;东晋南林释法业&middot;宋京师中兴寺求那跋陀罗&middot;魏中天竺勒那摩提&middot;魏北台释智炬&middot;齐邺下大觉寺释慧光&middot;齐邺下大觉寺释僧范&middot;齐治州释昙衍

  • 顾曲杂言·沈德符

    曲论。明沈德符(1578—1642)撰。一卷。德符字虎臣,一字景伯,又字景倩,浙江秀水人。万历举人。著有《清权堂集》及《野获编》。此《杂言》系从《野获编》中辑录有关南曲、北曲、乐器、歌舞、小说的条目成编,仅二十三条

  • 精忠旗·冯梦龙

    明代传奇剧本。明李梅实作,冯梦龙改订。二卷三十七出。今存冯梦龙改本,后辑入《墨憨斋定本传奇》。叙岳飞精忠报国事。古典十大悲剧之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岳珂为岳飞之后,忠心爱国,并立志替先祖翻案雪耻

  • 巴林纪程·文祥

    巴林纪程记载咸丰八年赴热河之古巴林部,描述了这一地区的地区地理风貌和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