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七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六

存旧尚书卷第三古文尚书禹贡第一夏书孔氏传【古本】尚书正义第六【宋板】

禹贡

考异古本序任土作贡下有作禹贡三字经北过降水至于大陆蔡沈集传本降作洚 东迆北防于汇蔡本于作为注定其贡赋之差定上有以字【补遗古本无之字】 而在夏书之首下有者字 从覃懐致功至横漳下有也字以供天子下错杂下已可耕作下明水害除下碣石海畔山下而入河逆上下所至则可知下色黒而坟起下并同 赋正与九相当九下有州字 与他州同下有也字错杂非一种下同 皆贡之之作也 可以放牧下有也字中琴瑟下南及淮下已可种艺下共同东原致功而平言可耕下有作也二字 包丛生下

有也字赋第五下覆四方下翟雉名下中琴瑟下及美鱼下同 缟白缯缯作缟 明二物皆当细下有也字南距海下于此泽下已布生下地泉湿下杂出第六下瑶琨皆美玉下毛旄牛尾下并同【补遗地泉湿古本湿作温】 木楩梓豫章豫章作櫲樟下有也字 南海岛夷下草服葛越下贝水物下其所包裹而致者下言不常下自淮入泗下衡山之阳下地势之中下皆复其故道下共有也字【补遗自淮入泗下古本有逆也字】 可为东作畎亩之治东作耕宋板正嘉同 人功修下有也字与扬州同下柏叶松身曰栝下丹朱类下天下称善下茅以缩酒下组绶类下并同 锡命而纳之锡上有故字 故越洛而至南河下有也字北距河水下合流而入河下共同 水流溢覆被之之作也 下者坟垆作下者垆垆疏也宋板同但无也字 纩细绵下有也字治磬错下同 东据华山之南南作阳 西距黒水下有也字已可种艺下入荆州下色青黒而沃壤下第九三等下贡四兽之皮下织金罽下桓水下并同【补遗织金罽古本作织皮金罽也】 是西倾山南行正误是当作自【补遗桓水是西倾山南行古本宋板是作自古本水下有也字】浮于潜下汉上曰沔下正絶流曰乱下东据河下在冀州西下至于合黎下入于渭下同之于渭下言治功毕下共有也字 此荆在岐东非荆州之荆在上有一字之荆下有也字 言相望下言皆致功下美禹之功下人功少下共有也字 琅玕石而似珠下有者也二字谨按正嘉万厯珠作玉崇祯本与古本宋板同 河东之西界下逆水西上下山川首尾所在下皆在雍州下太岳上党西下东行下而入沧海下雍州之南山下相首尾而东下互相备下荆山在荆州下汉所经下共有也字 言衡山连延过九江连上有东字 接敷浅原下有也字 言阳从南下有起也二字 豫章界下流沙东下入流沙下入南海下以通流下并有也字 河自龙门南流至华山北至东行华下有隂字下至作而宋板同但无隂字 若柱然下有也字在西虢之界下孟津地名下古今以为津下洛入河处下而北行下大陆泽名下在兖州界下入于渤海下共同 至汉中东流为汉水流作行水下有也字 别流在荆州流下有也字 触山廻南入江入江作入于江也 彭蠡大泽下有也字 而入海作而入于海也 沱东行下有也字 都共北防为彭蠡无为字蠡下有也字谨按共正嘉作其为非 南可知下西北平地下敖仓东南下丘再成下菏泽之水下济与汶合下出冯翊北下合于巩之东下已可居下并有也字【遗菏泽古本菏作荷】 无决溢矣矣作也 防同于京师无于字宋板同 万国共贯下有也字言政化和下谓壤坟垆下不过度下明水害除下并同 面五百里下有内字 近王城者下有也字供饲国马下同 铚刈谓禾穗作所铚刈谓禾穗也麤者多下有也字斥候而服事下侯服内之百里下不主一下任王者事下为一名下并同 安服王者之政教无之字宋板同教下有也字 文教外之二百里下所以安下共有也字 要束以文教以下有安字 要服外之五百里下有也字又简略下不制以法下随其俗下方五千里下而朝见下言天功成下并同释文【一叶】补脱凡九篇五篇亡一云夏书惟四篇谨按当在禹贡第一夏书下 块若对反【五叶】元文若作苦 中竹仲反【六叶】竹作丁 太湖音太湖【十六叶】谨按上太当作大下湖恐胡误臣徃年挍经典释文适失于考也【补遗元文上太作大下湖作胡】 左传及尔雅皆作孟诸【二十三叶】无及字 山秦记云【二十七叶】山作三 伾本或作岯【三十四叶】或作又补脱【同上】处昌虑反谨按当在字或作□下 渤反蒲兀【同上】正误当作渤蒲兀反【补遗元文作渤蒲兀反】 任而针反又而鸩反下同【四十二叶】上作而鸩反下作而针反无下同二字 为于伪反【同上】作同为于伪反谨按此注有二为字当有同字疏深大其川【一叶左二行】宋板作深其大川 诗传云圻疆者【三行】者作也谨按嘉靖万厯二本无者字 漫坏民居【三叶右一行】漫作浸 地里志河东【五叶右一行】志下有云字 此州入谷不贡【五叶左八行】州作则 济河间其气专质性信谦【九叶右三行】质下有体字正嘉二本无质字作体性信谦未必得其本也【六行】其作真 得乘舟径逹也【十二叶右二行】径作经 牙牡齿也【十七叶左四行】牡作壮 当继荆州之无也【十八叶右六行】之作乏 直云水名【十九叶左六行】直上有故字 郑云纁者三入而成【二十二叶左二行】纁上有染字 江水所出【二十四叶左六行】出下有也字正嘉二本同 陇西郡西嶓冡山西汉水所出【同上】嶓上有县字正嘉二本脱嶓字有县字 是二者皆山名沱出于江【同上】名下有也字正嘉二本有也字脱沱出二字 差复益小【二十五叶右七行】小作少传西距至州西【二十六叶右六行】谨按此疏甚有谬误今録

于此当以右行下二字与左行下相接也

雍州 传西距至州西 正义曰禹治豫州乃次梁州自东向西故言梁州之境先以华阳而后黒水从梁适雍自南向北故先黒水而后西河计雍州之境被荒服之外东不越河而西逾黒水王肃云西据黒水东距西河所言得其实也徧检孔本皆云西据黒水东据河必是误也又河在雍州之东而谓之西河者龙门之河在冀州西界故谓之西河王制云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是河相对而为东西也 皆云西据黒水东据河【八行】上据作距 自东河至于西河【九行】于作于 左传称舜云四凶【三十七叶左六行】云作去正嘉同 敦煌郡【七行】敦作炖正嘉同下【八行】并同但嘉靖下敦从土 北近降水也【三十四叶左六行】北作此 释文云鸟鼠同穴【三十七叶左五行】文作鸟 至京兆北船司空县入河【八行】船作沿正嘉二本同谨按汉书地理志作船作沿为非 过郡四行千八百七十里【同上】四作西 沮水出北地直路县【三十八叶右三行】地作池 不复蛮来之也【四十四叶右九行】复作服谨按恐非山川载地古今必同【四十五叶右一行】载作戴正嘉二本同补遗古本注大川四渎下有也字 大岳上党西岳下有在字 沣水名下有也字 鸟鼠共为雌雄雌雄作雄雌宋板同 所同事在下下有也字 已陂障已下有皆字 取之有节之下有也字释文反上时掌反【七叶】上反作逆 字又作蚍【十五叶】蚍作比 长之丈反【十六叶】之作丁后放此 又土可反【二十三叶】土作士疏或仲虺始退【二叶右六行】宋板虺作尼 使之祀礼【左九行】之作知 分布治之也【三叶右五行】无也字 史传者云【四叶右二行】者作皆诸川冀【三行】川作州 其见圗籍【左一行】其作具 壶口

当有【九行】当有作雷首 其气着宻厥性安舒【九叶右五行】作其性安舒厥性寛豫 河是大陆【八行】是作自 三百余里【左九行】三作二 缯是织缯【十一叶左二行】上缯作绮 畎谷畎【十三叶右二行】谷作言 为黏土【十四叶右二行】为作谓 指其泽谓之【十六叶右八行】之下有薮字 旄是旄牛尾【十七叶右八行】上旄作毛 尊宗也【十八叶左七行】作宗尊也 江水海水【九行】海作汉 此泽既土【二十叶左四行】土作大 三茅脊【二十二叶右六行】作三脊茅 毛诗传【二十六叶左五行】作诗毛传 其出昆崘【左八行】出作去 在河东垣县【三十六叶左七行】在作出 释丘丘【三十七叶右四行】下丘作云 相与共治之【四十叶右九行】无相字守平常教【四十三叶左四行】守上有言字 贾逵马融五百里米特有此数去王以为甸服之外百里至城千里【四十四叶左一行】作贾逵马融以为甸服之外百里至五百里米特有此数去玉城千里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十七

猜你喜欢
  哀公(元年~十四年)·公羊高
  四书通旨目録·朱公迁
  孟子集编卷十三·真德秀
  春秋大全卷十五·胡广
  後叙·张大亨
  卷七十六·山井鼎
  卷四十三·鄂尔泰
  卷一百八十五·秦蕙田
  卷十五·朱熹
  卷七·李钟伦
  卷七·姚炳
  管子轻重十六·马非百
  大学之法①·戴圣
  刹利旃陀罗现智相品第六·佚名
  原子时代的佛教·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九李白秋日链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木落识岁秋瓶氷知天寒桂枝日已緑拂雪凌云端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顔入晓镜壮髪凋危冠穷与鲍生贾饥从

  • 九集 二卷·钱德苍

    钗钏记讲书(小生上)【引】笃志寒窗,潜心古典,学诗学礼趋庭。小生皇甫吟,昨日期约到韩兄家讲书,来此已是。韩兄在家么?(付上)【引】朋友偲偲切切,当责善,无玷斯文。皇甫兄来哉?请了。(小生)韩兄请。百岁光阴过??驹,少年不学待何如?(付)今

  • ●史通会要上·陆深

    ○建置第一 史者国家之典法也自君王善恶功过与其百事之废置可以垂劝戒示后世者皆得直书而不隠故自前世有国者莫不以史职为重 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黄帝之世仓颉沮诵实居其职夏则终古商则髙势孔甲尹逸皆其选也周官大备则

  •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十一月辛未朔上驻跸宁远州  ○壬申。上驻跸中后所之东  ○喀喇沁镇国公。善巴喇锡等、进宴。  ○癸酉。上驻跸王保河地方  ○赐锦州、义州、广宁等处官兵、银缎有差。  ○吏部议

  • 卷之三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六疏天运(实则光绪)十五年十月一一一○七-二·佚名

    新竹城绅董林汝梅等,疏请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疏文(注)具疏词,本城绅董林汝梅、郑如兰、李联萼、郑以典、陈廷襄、陈澄波、张、林为栋,暨合属士庶人等,为责无旁贷,循章渎请,佥乞〔亲〕临核转,护卫法坛事。

  • 卷十八·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十八乾隆二十年秋九月壬午谕防赞大臣哈达哈等安抚齐木库尔游牧上谕军机大臣曰额林沁多尔济奏齐木库尔于阿睦尔撒纳未逃之先将伊欲叛情形告知甚属可嘉着传谕哈达哈阿兰泰不必将伊游牧

  • 浙语二(查东山笔、沈仲芳阅)·查继佐

    ●浙语二(查东山笔、沈仲芳阅)高岱、高朗、朱大纲、张鹏翼、周宗彝、马鸣雷、方维新、沈陵(蔡瑛、许定、俞元艮、潘起龙、僧顈石、徐职方、徐汝琦、通城王盛澄)高岱字白浦,世千户,籍居浙之沥海所。性恬淡,不随时好。游学京师

  • 齐之鸾传·张廷玉

    齐之鸾,字瑞卿,桐城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改为庶吉士,授官刑科给事中。十一年(1516)冬天,皇帝准备在京城西边设置店铺。齐之鸾上言说“:近来听说要设立花酒铺,有的说车驾将到来,有的说朝廷收其利息。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

  • 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二羣庙考【四】特祀天聪九年三月甲戍太宗文皇帝亲临楞额礼墓及詹墓奠酒时驾巡盛京北山道经固山额真一等按班章京楞额礼墓下马至墓前以金杯酌酒奠而哭之复至詹墓前奠酒詹本北方蒙古

  • 卷十八·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录卷十八 宋 徐自明 着孝宗淳熙元年【甲午】三月丙申郑闻罢参知政事【除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宣抚使】闻自乾道九年正月除签书枢密院事十月除参知政事是

  • 卷二 二之二·孔颖达

    《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尔。不安其室,欲去嫁也。成其志者,成言孝子自责之意。○凯,开在反。[疏]“《凯风》四章,章四句”至“志尔”。○正义曰:作《

  • 庄公卷七(起八年,尽十七年)·何休

    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次不言俟,此其言俟何?(据次于陉俟屈完不书俟。○屈,居勿反。)[疏]注“据次”至“书俟”。○解云:即僖四年经云“遂伐楚,次于陉”,传云“其言次于陉何?有俟也。孰俟?俟屈完也”是也。然则彼

  • 卷二十五中·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五中宋 杨复 撰宗庙中 祭礼九中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述立也立天神地祗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子

  • 卷之八·张居正

    康诰武王封其同母弟康叔为卫侯,作诰以晓谕之。史臣记其辞,遂以康诰名篇。【原文】王若曰:&ldquo;孟侯!朕其弟,小子封。【直解】王,是武王。孟,是长。封,是康叔名。武王将告康叔以治国之道,遂历呼之以起其听,先称为孟侯,以其为诸

  • 卷八 妻上·司马光

    女子柔顺方才可爱【原文】太史公曰:“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嫄及大任,而幽王之擒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

  • 本草从新·吴仪洛

    药学著作。6卷(或18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57年。作者认为汪昂“不临症而专信前人,杂揉诸说,无所折衷,未免有承误之失”,故将汪氏《本草备要》重新修订,保留其合理部分,增改其不足。并补充了一些《本草纲目》所未

  • 丹溪手镜·朱震亨

    综合性医书。3卷。旧题元朱震亨(丹溪)撰,明吴尚默校辑。全书160篇,以“阳有余,阴不足”学术思想为中心,论述气、血、痰、郁诸般杂病特点。并依据《伤寒》、《金匮》,明辨类证。上卷首载评脉、审视、五脏、汗吐下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