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古人傅奇总目

  《琵琶》高则诚作。〔托蔡邕事。〕     《红拂》张灵墟作。〔李药师事。〕

  《鸣凤》王凤洲作。(杨继盛事。)      《百顺》(无名氏作。王曾丁寇事。)

  《荆钗》丹邱生作〔王十朋事。)       《水浒》梅花墅作。〔粱山泊〕(事)。

  《绣襦》郑虚舟作。〔郑元和事。)      《双珠》沈湼川作。〔王楫父子〕(事)。

  《幽闺》施君美作。〔蒋世隆事。〕     《连环》王雨舟作。(王允、董卓事。)

  《西厢》陆天池作。〔张君瑞事。〕     《鸾钗》(郑国轩作。刘汉卿事。)

  《白兔》(无名氏作。)〔刘知远事。〕  《香囊》邵给谏作。〔张九成事。〕

  《跃鲤》(陈罴斋作。姜诗事。)        《双红》(红绡、红线事。)

  《千金》沈练川作。〔韩信事。)        《节孝》马瑞兰作。(陶潜、李密事。)

  《钗钏》月榭主人作。(皇甫吟事。)   《还带》沈练川作。(裴晋公事。) 

《浣纱》梁伯龙作。〔范蠡事。〕      《金印》苏复之作。〔苏秦事。〕

  《金丸》姚静山作。(抱妆盒事。)    《葛衣》顾道行作。(刘孝标事。)

  《八义》徐叔回作。〔赵氏孤儿事。〕  《桃符》沈宁庵作。(包拯事。)

  《金锁》袁于令作。(窦娥事。)      《鲛绡》沈湼川作。(魏必简事。)

  《西楼》袁于令作。〔于叔夜〕(事)。  《红梨》阳初子作。(〔赵汝洲〕事。)

  《四景》                           《种玉》汪昌期作。(何仲儒事。)

  《寻亲》(周羽事。)                《虎符》张灵虚作。(如姬事。)

《五福》郑虚舟作。(韩忠献事。)   《梦磊》史叔考作。(文景昭事。)

  《金雀》(无名氏作。潘岳事。)       《鹣钗》

  《双孝》  《双雄》冯耳犹作。

  《焚香》王玉峯作。〔王魁、桂英事。〕 《玉环》(无名氏作。〔韦〕皋事。)

  《千祥》                            《罗衫》

  《明珠》陆天池作。〔江采苹事。)      《紫箫》汤海若作。(李十郎事。)

  《彩毫》屠赤水作。(李白事。)       《麒麟》

  《牧羊》马致远作。〔苏武〕‘事’     《异梦》

《宝剑》李开先作。(林冲事。)         《精忠》姚静山作。〔岳〕‘武穆事。’

《七国》(汪昌期作。)〔孙、庞〕        《南柯》汤海若作。〔淳于棼〕(事)。

《义侠》沈寕庵作。〔武松〕‘事’。     《双忠》(姚茂良作。张巡、许远事。)

《玉簪》(高瑞南作。〔潘必正〕(事)。    《西园》吴石渠作。(张继华事。

《合钗》吾邱瑞作。(明皇、太真事。)   《黑鲤》刘司狱事。

《题门》(崔护事。)                   《昙花》屠赤水作。〔木清泰〕(事)。

《杀狗》(徐{■田+臣}作。)            《东郭》(汪道昆作。)〔齐人妻妾事。〕

《投梭》〔谢锟〕事。                   《金花》 

《五伦》邱琼山作。                    《投笔》邱琼山作。

《红梅》周夷玉作。(斐禹事。)         《锦囊》

《情邮》(吴石渠作。刘干初事。)       《银瓶》沈寿卿作。

《瑞玉》(袁韫玉作。周忠介事。)       《狮吼》汪昌期作。(陈慥事。)

《紫钗》汤海若作。〔《紫箫》改本。〕    《怀香》(陆天池作。)〔贾氏韩寿事。〕

《蟠桃》                              《三元》沈寿卿作。冯商(事)。

《吐绒》                              《露绶》单槎仙作。

《衣珠》                          《彩楼》(吕蒙正事。)

《三桂》                          《花园》

《玉玦》郑虚舟作。(郑元和事。)       《惊鸿》吴叔华作。〔江采苹〕(事)。

《锦笺》周螺冠作。(梅玉、淑娘事。)   《龙泉》沈寿卿作。

《玉合》梅禹金作。许俊事。            《灌园》赵心云作。〔法章〕(事)。

《题桥》陈济之作。‘司马’相如事。    《靑楼》

《砗磲》                              《举鼎》邱琼山作。

《埋剑》沈宁庵作。郭飞卿事。          《窃符》张灵墟作。(卽《虎符》事。)

《义乳》顾道行作。李善事。            《罗囊》邱琼山作。

《天书》汪昌期作。孙、庞事。          《扊扅》张灵墟作。百里奚事。

《分柑》沈宁庵作。(弥子瑕事。)       《十孝》沈宁庵作。(每事三折。)

《分书》沈宁庵作。                    《大节》郑虚舟作。

《珠串》沈宁庵作。崔郊事。            《题红》祝金粟作。韩夫人事。

《双鱼》沈宁庵作。符郎事。            《玉麟》叶桐柏作。三苏事。

《博笑》沈宁庵作。(与《十笑》类。)   《四异》沈宁庵作。

《合衫》沈宁庵作。(元剧《公孙合汗衫》事。)《四艳》叶桐柏作。(分春、夏、秋、冬四事。)

《祝髪》张灵墟作。                    《奇节》沈宁庵作。

《鸳衾》沈宁庵作。闻有是事。          《长生》汪昌期作。(吕纯阳事。)

《断髪》李开先作。                    《还魂》汤海若作。〔《牡丹亭》柳生。〕

《凿井》沈宁庵作。                    《同升》汪昌期作。

《娇红》沈寿卿作。(申纯事。)         《红蕖》沈宁庵作。郑德璘事。

《结发》沈宁庵作。                    《旗亭》郑豹先作。董元卿事。

《青莲》戴金蟾作。李白事。            《三祝》汪昌期作。范文正父子事。

《高士》汪昌期作。                    《金莲》陈太乙作。三苏事。

《弹铗》车■{礻+尼}齐作。(冯驩事。)  《芍药》郑豹先作。(卢储文事。)

《二阁》汪昌期作。朱生事。            《忠节》钱海屋作。

《分鞋》沈湼川作。程君事。            《靺鞈》戴金蟾作。

《蓝桥》龙朱陵作。(裴航事。)         《玉香》程叔子作。

《平播》张灵墟作。                    《五鼎》顾茂仁作。(主父偃事。)

《量江》余聿云作。樊若水事。          《双烈》张午山作。韩蕲王事。

《冬青》卜大荒作。(唐玉潜、林景曦事。)《靑琐》沈湼川作。贾午事。

《四梦》车■{礻+尼}齐作。(《高唐》、《南柯》、《邯郸》、《蕉鹿》四事。)《锟铻》两宜居士作。(公子)重耳事。

《双卿》叶桐柏作。                    《靑衫》顾道行作。(元稹、白居易事。)

《椒觞》顾茂俭作。‘陈(元)亮事。’  《春芜》汪剑池作。宋玉事。

《修文》屠赤水作。(李贺事。)         《乞麾》卜大荒作。(杜牧之事。)

《蛟虎》黄伯羽作。‘周孝侯事。’      《金鱼》吴图南作。韩君平事。

《投桃》汪昌期作。潘用中事。          《鸾鎞》叶桐柏作。(杜羔事。)

《存孤》陆无从作。李文姬事。          《纯孝》张同谷作。董黯事。

《龙绡》黄说仲作。柳毅事。            《四喜》谢海门作。二宋事。

《夺解》秋阁居士。郁输袍事。          《丹管》汪宗姬作。

《龙膏》杨夷白作。张无颇事。          《紫环》陈太乙作。

《双环》鹿阳外史‘作’。木兰事。      《狐裘》谢思山作。孟尝君事。

《遇仙》心一子作。董永事。            《符节》章金庭作。汲黯事。

《龙剑》吴长儒作。(平哱贼事。)       《奇货》胡全庵作。吕不韦事。

《纨扇》谢九紫作。申伯湘事。          《呼卢》金逍遥作。刘寄奴事。

《锦带》杨夷白作。余述事。            《蓝田》龙渠翁作。杨雍伯事。

《泰和》许时泉作。(每折一事。)       《歌风》庚生子作。汉高祖事。

《佩印》顾怀琳作。朱买臣事。          《宝钗》金怀玉作。杨大中事。

《望云》程叔子作。狄梁公事。          《玉鱼》杨宾阳作。郭汾阳事。

《杖策》涵阳子作。邓禹事。            《摘星》金怀玉作。霍仲儒事。

《绿绮》杨新吾作。(卓文君事。)       《合璧》王贞伯作。解大绅事。

《玉丸》朱万山作。此君自况。          《桃花》金怀玉作。崔护事。

《禁烟》卢鹤江作。(公子)重耳事。     《练囊》吴长儒作。章台柳事。

《分钗》张濑宾作。伍生,二兰事。      《合剑》泰华山人。李世民事。

《玉镯》李玉田作。王顺卿事。          《四豪》〔战国四君〕(事)。

《妙相》金怀玉作。目连事。            《卧冰》(王祥事。)

《画莺》赵心云作。(辜辂事。)         《玉钗》陆江楼作。李元璧事。

《八更》金怀玉作。匡衡事。            《红丝》

《指腹》沈希福作。贾云华事。          《玉杵》杨星水作。裴航崔护事。

《霞笺》(翠眉娘事。)                 《犀合》(唐伯亨事。)

《靖虏》谢思山作。祖生事。            《觅莲》邹海门作。(刘一春事。)

《赤松》留侯事。                      《镶环》蔺相如事。

《犀佩》胡全庵作。(符基事。)         《护龙》冯易亭作。昙阳子事。

《绨袍》应侯事。                      《蕉帕》(单搓仙作。)

《牡丹》朱春霖作。祝英台事。          《白璧》黄庭俸作。张仪事。

《箜篌》乩仙笔也。(庐、李二生事。)   《四节》沈练川作。

《完福》金怀玉作。王生事。            《三晋》胡全庵作。赵简子事。

《神镜》吕天成作。                    《东墙》

《绣被》金怀玉作。王忳事。            《香裘》金怀玉作。江泌事。

《江流》                          《鸳簪》

《金縢》乔梦符作。                    《五福》徐勉(之)事。

《金台》乐毅事。                      《离魂》倩女事。

《菱花》                              《王焕》古传奇

《张叶》古传奇。                   《南楼》

此书误字累累,文又拙劣,然无名氏《传奇汇考》、江都黄文旸《曲目》,多取材于此。盖著录戏曲之书,除元锺丑斋《录鬼簿》、明寕献王《太和正音谱》外,以此为最古矣。内《曲品》三卷,郁蓝生撰;其《新传奇品》五页,则高奕所续成,此本误编在中卷之下,下卷之上;卷末之《新传奇品》,当入《曲品》下卷。郁蓝生与陈玉阳、叶桐柏同辈,乃明万历间人;奕已入国朝,《新传奇品》序中自云“高奕尔音甫”,《传奇汇考》则云“奕字太初”,则“尔音”其别字也。光绪戊申冬月,假此本手录一过,并为校补码处。海宁王国维书。

郁蓝生《曲品》三卷,搜罗颇富,评骘亦尚详细,知其于此道塙有心得,非苟为雌黄褒贬者。惟词意浅俚,未能精致透达,且讹字晦句,层出迭见,或系钞胥者之误。海寕王君先为补校数处,予亦假钞一过,又为之改正数十字;尚有未能臆揣者,再待考正。至高奕所续之新传奇品五页,则移附于三卷之后。第奕既为小叙矣,而其所著之传奇十四踵,又自加评赞,则又何说?亦须考正,以释其疑。宣统纪元己酉仲夏,吴下陈玉祥三侬识,时馆京邸天禄西堂。*  * 第285页。

《曲品》二卷,前题“东海郁蓝生撰,琅琊方诸生阅”。《传奇品》二卷,署“高奕晋音铨次”,揭阳曾蛰庵参议习经昔见于厂肆,手录藏之,不知其为谁氏本也。余按:沈伯明自晋《南词新谱》载《古今入谱词曲传剧总目》,有吕棘津《神镜记》。下注:“名天成,字勤之,别号郁蓝生,姚江人。着《烟鬟阁传奇》十种。”与所序尾题“烟鬟阁”正合。方诸生乃王伯良骥德之别称。吕序作于明万历庚戌,与伯良为同时人。高奕又字尔音,则已入本朝矣。近海宁王静庵学部国维譔《曲录》,余告以前从曾蛰庵处钞得此本,因假去校补码处,定为三卷,以《传奇品》为中卷,而以误列下卷之上高晋音之《新传奇品》为下卷。郁蓝生自序,明言仿锺嵘《诗品》、庾肩吾《书品》、谢赫《画品》例,各着论评,析为上、下二卷,上卷品作旧传奇及作新传奇者,下卷品各传奇,其未考姓氏者且以传奇附,其不入格者摈不录。上、下卷又各系小序,以神、妙、能且上、中、下诸品次之。今仍作二卷,还其旧观,并以正静庵之失。高晋音所编《古人传奇总目》、《新传奇品》,别为《传奇品》二卷,以《古人传奇总目》为上卷,《新传奇品》为下卷,亦庶与序言“但取现在所见闻者记之”之语合焉。晋音《传奇品》,取之明人及国初作者,盖检笥中所藏传奇数百种,考其姓氏,细加评定,识以一二语,非有心去取也。故于吴梅村仅取《秣陵春》一种,而《通天台》、《临春阁》二种未载。余为补之。至吴石渠之五种,旧知为《绿牡丹》、《疗妬羹》、《画中人》、《情邮记》、《西园记》,今晋音《新传奇品》有石渠之《花筵赚》、《鸳鸯棒》、《倩画图》、《勘皮靴》、《梦花酣》,核其名义,《花筵赚》疑卽《绿牡丹》之一作;以下诸名,两两相比,义无不合。或以此为范文若譔,与静庵*《曲录》直指晋音隶入石渠为误,似未知古人一书两名及两人共譔一书,疑以传疑,因两着姓氏之例,故余一仍其旧,而稍参鄙说于此。静庵谓为晋音续成此品,其说亦非也。晋音复以自着传奇十四种搀入,且加评语,余友元和陈三侬疑之。余谓:此是国初人习气,如王丹麓《今世说》列入己事,言之津津,有似他人称赏之语,了不为怪,其于晋音何尤?二书俱无刻本,文词謇涩,略有讹脱,因稍加諟正,刊之以附余《汇刻传奇》后,使海内达者知静庵《曲录》亦有所自更,冀郁蓝生之姓氏渐箸于士大夫之口,故乐为拥篲迟其遐躅也。宣统二年太岁在庚戌孟夏月朔,贵池刘世珩识于京邸一印一砚庐。

猜你喜欢
  左誉·唐圭璋
  ●卷二·丁绍仪
  卷之七胜迹--下·梁章钜
  伊川击壤集卷之二十·邵雍
  月夜听琴·徐志摩
  七言巻四十三·洪迈
  中州乐府·元好问
  卷五·沈德潜
  卷一百九十六·曹学佺
  卷四十一·曹学佺
  卷四·陈邦彦
  卷四百四十五·佚名
  曲话提要·梁廷枏
  马戴诗鉴赏·佚名
  初集 二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李渔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此有天地来第一义也。君臣朋友,从夫妇中以续以似。笠翁以忠臣信友之志,寄之男女夫妇之间,而更以贞夫烈妇之思,寄之优伶杂伎之流,称名也。小事肆而隐。《老子》曰:“圣人为腹不为目。”旨哉。宋督

  • 第二十七章 誓死不从·屠隆

    〔生上从人随上〕淸都在人境。飞仙不难遇。欲寻匡庐峯西泛九江去。来到此处。已是江边了。从人可叫江船来。〔丑叫介净末外小生扮江船上〕乘舟九江水。不是九江人。结就靑丝网。中原收凤鳞。客官要往那裏去

  • 曹文贞公诗集卷六·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七言律诗中丞敬公九日登真州南城以诗见示爱其闲逸迈徃之气惜不得侍行遂想象和呈二首年华逝水故相临节序循环岂易禁芦叶汀洲迁客梦菊花篱落故园心长笻曳曳风生袖破帽翩翩雪满簮惆怅昔人行乐地剧谈豪饮莫

  • 卷五·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五宋 范成大 撰复自姑苏过宛陵至邓步出陆浆家馈食槿为藩酒市停骖竹庑门红树亭亭栖晚照黄茅杳杳被高原饮溪有迹於莬过掠草如飞朴渥翻车轨如沟平地少饱帆天镜忆江村题南塘客舍闲里方知得此生痴

  • 列传第三十四 齐武帝诸子 文惠诸子 明帝诸子·李延寿

    武帝二十三男:穆皇后生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子良,张淑妃生庐陵王子卿、鱼复侯子响,周淑仪生安陆王子敬、建安王子真,阮淑媛生晋安王子懋、衡阳王子峻,王淑仪生随郡王子隆,蔡婕妤生西阳王子明,乐容华生南海王子罕,傅充华生巴陵

  • 太祖纪五·薛居正

    开平三年九月癸巳朔,御崇勋殿,宴群臣文武百官。赐张宗奭、杨师厚白绫各三百匹,银鞍辔马。丁酉,上幸崇政院宴内臣,赐院使敬翔、直学士李班等缯彩有差。以门下侍郎、平章事薛贻矩判建昌宫事,兼延资库使。制:“内外使臣复命,未见

  • 卷二十七·谷应泰

      ○高煦之叛(释赵王高燧附 )   成祖永乐二年,立郡王高煦为汉王,仁宗同母弟也。初,文皇起兵时,世子居守。高煦狙诈多智,以材武自负,善骑射,从征白   沟、东昌有功。江上之战,文皇兵却,高煦适引骑兵至,文皇抚其背曰:“吾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八·佚名

    万历五年十月甲申朔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 上御皇极殿受之分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升大理卿严清为刑部右侍郎○以畿辅灾伤凡存留税粮照勘灾分数蠲免卫所屯粮照例折徵其带徵之数系被灾七分以上者停之○乙酉 孝洁肃皇后忌

  • 第二四五移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一一六○二--七·佚名

    前任淡水分府宁,将各业户领买未完补谷限缴状,移送于新任分府张前置淡水分府宁为移交催收归补事。窃照敝分府,接受前任流交各业户领买未完补谷,除造册移送,请抵库款外,所有各业户具领谷价限缴状一百一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七·纪昀

    列传元 【十一】○元十一何伯祥【玮】 李守贤何实 赫哈尚巴图赵瑨【秉温】 张荣刘亨安 张子良【懋】齐荣显石天禄刘斌【思敬】何伯祥李守贤何实郝哈尚巴图赵瑨张荣刘亨安张子良齐荣显石天禄刘斌△何伯祥何伯祥

  •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四人物志五十四大臣传四十【满洲镶红旗四 音泰 温达 额伦特 钦拜 德成 常德夀 杭奕禄 温福】音泰音泰满洲镶红旗人姓瓜勒佳初为西安驻防兵康熙十三年随副都统佛尼勒征吴三

  • 第七十二章 纽约就医和华府做客·李宗仁

    一12月8日我由香港飞抵纽约。新闻记者和侨胞在机场欢迎的很多,美国国务院也派专员迎接。我“驻美大使”顾维钧和“驻联合国首席代表”蒋廷黻也在机场迎接,并由“顾大使”担任传译,我即向新闻界宣布此行全系就医

  • 103.马谡失街亭·林汉达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

  • 松阳讲义卷九·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论语子适卫章这一章见圣人胷中有一个完全的仁体有一个完全的王道触着便发庶哉一叹便是老安少怀的心肠富教二字便是老安少怀实际处因卫而发不但卫当如此庶哉内有望之意有忧之意望之者唐虞三代之治当

  • 似顺论第五 分职·吕不韦

    分职原文:四曰:先王用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者也。夫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人主之所惑者则不然。以其智强智,以其能强能,以其为强

  • 凫藻集·高启

    五卷。明高启 (1336—1374)撰。高启,字季迪,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洪武初,召修《元史》,为翰林院国史编修。授户部右侍郎,不受。尝赋诗有所讽

  • 台湾通史·连横

    连横著。两册。写于1908年,成书于1918年,初刊于1920年。体例仿效司马迁《史记》,分纪、志、传、表四类,表附于志类。中国第一部由台湾人撰写的纪传体台湾通史。1920—1921年在台湾分3册刊行,1945年商务印书馆重排出版

  •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又称数珠功德经、校量数珠功德经、曼殊数珠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乃说明持数珠之功德,与唐代宝思惟所译之校量数珠功德经同本。首先曼殊师利依数珠之种类,宣说福分利益之差别,并赞叹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