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刻护法论题辞
苏州开元住持焕翁禅师端文。不远千里而来请曰。吾宗有护法论。凡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言。宋观文殿大学士。丞相张商英所撰。其弘宗扶教之意。至矣尽矣。昔者闽僧慧钦。尝刻诸梓。翰林侍讲学士虞集。实为之序。兵燹之余。其版久不存。端文以此书不可不传也。复令印生刻之。今功已告完。愿为序其首简。序曰。妙明真性。有若太空。不拘方所。初无形段。冲澹而静。寥漠而清。出焉而不知其所终。入焉而不知其所穷。与物无际。圆妙而通。当是时无生佛之名。无自他之相。种种含摄。种种无碍。尚何一法之可言哉。奈太朴既散诞圣真漓营营逐物唯尘缘业识之趋。正如迷人身陷大泽。烟雾晦冥。蛇虎纵横。竞来迫人。欲加毒害。被发狂奔。不辨四维。西方大圣人。以慈悯故。三乘十二分教。不得不说。此法之所由建立也。众生闻此法者。遵而行之。又如得见日光。逢善胜友。为驱诸恶。引登康衢。即离怖畏。而就安隐。其愿幸孰加焉。不深德之。反从而诋之斥之。是犹挟利剑以自伤。初何损于大法乎。人心颠隮莫此为甚。有识者忧之。复体如来慈悯之心。而护法论。亦不容弗作也。呜呼。三皇治天下也善用时。五帝则易以仁信。三王又更以智勇。盖风气随世而迁故。为治者亦因时而驭变焉。成周以降。昏嚚邪僻。翕然并作。缧绁不足以为囚。斧锧不足以为威。西方圣人历陈因果轮回之说。使暴强闻之。赤颈汗背。逡巡畏缩。虽蝼蚁不敢践履。岂不有补治化之不足。柳宗元所谓。阴翊王度者是已。此犹言其粗也。其上焉者炯然内观。匪即匪离。可以脱卑浊而极高明。超三界而跻妙觉。诚不可诬也。奈何诋之。奈何斥之。世之人观此论者。可以悚然而思。惕然而省矣。虽然。予有一说并为释氏之徒告焉。栋宇坚者。风雨不能漂摇。荣卫充者。疾病不能侵凌。缁衣之士。盍亦自反其本乎。予窃怪夫诵佛陀言。行外道行者。是自坏法也。毗尼不守。驰骛外缘者。是自坏法也。增长无明。嗔恚不息者。是自坏法也。传曰。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尚谁尤哉。今因禅师之请。乃恳切为缁素通言之。知我罪我。予皆不能辞矣。禅师豫章人知宝大法。如护眼目。然身服纸衣。躬行苦行。遇川病涉者梁之。途龃龉者甓之。枯[骨*比]暴露者掩之。由衢之天宁。迁住今刹。首新戒坛授人以戒。俾母犯国宪。其应机设化。导民为善。致力于佛法者。非言辞可尽也。今又刻此论以传。诚无愧于有道沙门者矣。
洪武七年秋九月九日。翰林侍讲学士。中顺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太子赞善大夫。金华宋濂撰。
猜你喜欢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科判·宗喀巴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十·智旭 三三 等诵经·佚名 卷六十一·道世 评朱执信君覆林直勉李南溟二君书·太虚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一卷·佚名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六·智旭 卷第二十四·永觉元贤 华严经决疑论序·李通玄 卷第四十八·佚名 卷第十二·佚名 问僧那品第十六·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敘·石雨明方 卷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