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诸行有为经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言。苾刍。一切行迁流。如幻不实。不得久住。无有定相。是颠倒法。苾刍乃至一切行。垢尽无染。离一切垢。一切众生。乃至蠕动。及部多等。至寿命尽。决定殒灭。若彼无生。即当无灭。若彼长者婆罗门刹帝利种族。殊胜豪贵。自在财富。无量金银珍宝。及诸受用。无所乏少。虽有父母眷属亲姻知识吏民僮仆皆悉具足。至寿命尽。亦无能免。又复刹帝利。授灌顶已。为大国王。得大自在。有大力势。人民无量。大地国土。皆悉降伏。至寿命尽。亦复无免。又彼仙人林中。诸修行者。不贪于味。食诸果实。又复远离果实。修诸苦行。至寿命尽。亦复无免。又彼修诸十善。得生四大王天。忉利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又复修行禅定。得梵身天。梵辅天。大梵天。得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得少净天。无量净天。及遍净天。得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有情天。又彼阿那含。得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又彼厌碍色身。修无边虚空三昧等。得生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彼等诸天。虽复殊胜。非彼不生。亦复殒灭。若彼三界漏尽。已作所作。远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得阿罗汉。虽复此身亦当弃舍。又彼刀兵劫。自修一身。处于寂静。悟诸因缘。得中乘证。号辟支佛。虽复此身亦当弃舍。乃至如来应正等觉。十力广大。四智圆明。说法无畏。正师子吼。历无数勤劳。得那罗延身。亦复弃舍。诸苾刍。所谓如彼窑师造作坏器盆瓮之类。虽复有成。定从破坏。又如果熟。自当堕落。生灭之法。亦复如是。诸苾刍。一切有情。乃至部多。一切含识。至寿命尽。无免斯者。如无有生。即当无灭。复说偈言。

  如来天中天  说是无常法

  如坏器不坚  终趣于破坏

  同果熟自落  有情命如是

  苾刍今当知  生灭宜应怖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诸苾刍众。一心信受。欢喜奉行。

    佛说诸行有为经

猜你喜欢
  十七、国师三唤·慧开
  佛说佛医经·佚名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如惺
  卷第三十七·志磐
  又·佚名
  佛说如幻三昧经卷下·佚名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序·妙叶
  卷第一百六十五·佚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佚名
  智相品第十五·佚名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第十二 谛相应·佚名
  卷第七·函昰
  卷十八·佚名
  法华经传记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圭塘欵乃集原序·许有壬

    圭塘欵乃者御史中丞安阳许公与其季氏都司君可行其客马君明初及公之冢嗣国子上舍生桢闲居倡和之什也公谢事归相城于其第之西二里得康氏废园薙灌莽刬椔翳廓然一新既又凿池其中袤广以步计者千余深八尺形如桓圭双洲右枕孤

  • 卷一·胡文学

    钦定四库全书甬上耆旧诗卷一监察御史胡文学编吴越春秋称越地东至於鄞即所谓甬上也自後迁置不常一时人物与句章余姚各相引重今録其定为鄞人者四家以冠此集之首文大夫种字会鄞人【见吕览高氏注】越灭吴其谋居多见越絶诸

  • 卷二百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十三饮具类四言古樽铭          【汉】崔 骃惟岁之元朝防奉樽金罍牺象嘉礼具陈献酬交错万国咸欢樽铭          【汉】李 尤樽设在堂以俟俊乂三山共承雕琢

  • 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七储光羲田家即事蒲叶日已长杏【一作荇】花日已滋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蚯蚓土中出田鸟随我飞羣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拨食与田鸟日暮空筐归亲

  • 卷三十三 前秦録一·崔鸿

    苻洪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也其先葢有扈氏之苖裔子孙强盛世居武都为西戎酋长始其家池中生蒲长五丈五节状如竹时咸异之谓之蒲家因以氏焉父怀归为部落小帅母姜氏因寝产洪惊觉而寤先是陇右大雨霖百姓苦之謡曰雨若不止洪

  • 卷之六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一·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九月。壬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辛卯皆如之。外记  ○热河都统德福奏、蒙员嘎卜带兵越界缉贼致毙多命。案情讯有端倪。应解回奉省集讯。以期速结。得旨、

  • 古今列女传原序·解缙

    朕闻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大经者五品之人伦也大哉经纶之道乎而以人伦为本人之大伦有五而男女夫妇为先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君臣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经训之作皆载之首篇

  • 外集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吕祖谦 东莱先生成公 字伯恭先河东人後徙夀春六世祖申国文靖公自夀春徙开封今为开封人以祖致仕恩补将仕郎登隆兴元年

  • 唐纪三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己卯 、619)·司马光

    唐纪三唐高祖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 [1]春、正月,壬寅,王世充悉取隋朝显官、名士为太尉府官属,杜淹、戴胄皆预焉。胄,安阳人也。隋将军王隆帅屯卫将军张镇周、都水少监苏世长等以山南兵始至东都。王世充专总朝政,事无大小,

  • 渚宫旧事补遗·余知古

    (唐)余知古 撰○宋代司马休之为荆州宋公遣使围之休之未觉常所乘马养于床前忽连鸣不食注目视鞍休之试鞴之即不动鞴讫还坐马又惊跳如此者数四骑马即骤出门奔驰数里休之頋望已有使至矣遂去而获免刘甲居江陵元嘉中女年十四

  • 尧问篇第三十二·荀况

    尧问于舜曰:“我欲致天下,为之奈何?”对曰:“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执一如天地,行微如日月,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天下其在一隅邪!夫有何足致也!”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喜色。吴起进曰:“亦尝有

  • 势胜学原文·薛居正

    不知势,无以为人也。势易而未觉,必败焉。察其智,莫如观其势。信其言,莫如审其心。人无识,难明也。君子之势,滞而不坠。小人之势,强而必衰。心不生恶,道未绝也。未明之势,不可臆也。彰显之势,不可逆耳。无势不尊,无智非达。迫人匪

  • 卷八·王元杰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谳义卷八    元 王元杰 撰成公公名黑肱宣公子定王十七年即位谥法安民立政曰成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程子曰作兴建之名甲甸赋也成公初易旧制使丘出甲故书作朱子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四·圆晖

      从此第三。广明表无表。一明三无表。二依三别解。且初明三无表者。论云。傍论已了。复应辨前表无表相。颂曰。  无表三律仪  不律仪非二  释曰。无表有三者。一者律仪。二者不律仪三者非律仪。非不律仪。颂

  • 沈故·杨同桂

    地理考证著作。清杨同桂 (?—1896)撰。四卷。同桂字伯馨,通州(今北京通县)人。官至长春知府。曾任《吉林通志》分纂。有《盛京疆域考》已著录。同桂少时从官奉天,后宦游东北多年。是书成于光绪前期,约三万八千字。正文以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无著

    梵名Maha^ya^na^bhidharma -samuccaya 。凡七卷。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略称集论。乃集解大乘阿毗达磨诸要项而成。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分为本事分与决择分,前者有三法、摄、相应、成就等四品,后者有谛、法、得

  • 翻译名义集·法云

    宋姑苏景德寺僧法云编,共二十卷,六十四目。以经典所用之语,分类编列。如系梵语,则释以华言,并详得名之由及其沿革。诚读内典者不可少之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