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十四年

(辛丑)三十四年大明萬曆二十九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庚子,始頒百官祿。亂後國用罄竭,不得頒祿,只給月料,至是有是命。戶曹啓曰:「全給小米,〈天朝運餉米也。〉則非久先乏,請以京倉所儲大米,從略參給。」從之。

○以金尙憲爲吏曹佐郞。尙憲剛方寡合,爲汝諄輩所擠,久滯常調,至是拜是職。

○以具思孟爲吏曹判書。

○四道都體察使李元翼以病遞,以李德馨代之。

二月

2月1日

○朔庚午,上,下敎于備邊司曰:「前日予過慮國勢危急,恐有風塵之警作於意外;土崩之患出於朝夕,再煩卿等,妄有所問,而終不陳備禦之策。若賊變猝起,則其可拱手坐待乎?昔在壬辰,金誠一等倡爲邪說,謂倭不足虞,譏予過慮,相與排斥其以邊備爲意者,至罷遣巡邊使李鎰。及其寇深,柳成龍、金應南受命爲體察使不往,申砬以市井白徒數百,禦行長十萬軍,一敗塗地,國隨而覆,今勿如是幸甚。」

三月

3月1日

○朔己亥,上,下敎于政院曰:「亂前欲以《春秋》依《綱目》之制,以《左傳》爲目以《胡傳》爲發明,方繕寫一二卷,而遭亂中輟,予每恨之。今可依前式寫出,以就予志。但其卷帙頗多,必多書寫人,然後可以速完。又必使邃於《春秋》者,彙分類聚,詳加證正,俾無差謬。」

夏四月

4月1日

○朔戊辰,上,下敎于吏曹曰:「書狀官乃朝天一行御史也。今以朴鼎賢首擬於冬至使書狀官,鼎賢昔在壬辰,棄君焚史而逃亡者。又欲使奉命,而逃亡於中路耶?是將汚辱中土乎?夫臨亂而背君,亂定而做官,其爲搢紳之羞極矣。頃年金善餘累擬淸顯,至於被選玉堂,是率一國朝臣,而效善餘之所爲也,人紀滅矣。豈非朝廷之一變,用人顚倒,勸懲無章?不容不言。雖非一鼎賢,似不至於無人,更爲擇差。」

○海原府院君尹斗壽卒。斗壽少負公輔之望,及爲銓郞,不許李樑子郞薦。時,樑張甚,斗壽遂以此得罪,士論多之。錄光國勳,陞正卿。辛卯年,倭酋有嫚辭,斗壽首請奏文天朝。及壬辰亂作,使中朝,終不疑我。上由是器之,遂至相位。爲時所忌,謝事閑居,至是卒。

○上,下敎于禮曹曰:「恭懷嬪事,予不忍言之。因事變,國家遑遑,尙未立神主。順懷世子亦無神主,予偶思之,淚隨言零。其令有司,立主致祭。」

五月

5月1日

○朔戊戌,錄扈從勳。定以李恒福、鄭崐壽爲元勳。恒福啓曰:「大駕駐寧邊之日,沈忠謙與臣請對,自上張燭而見臣等。忠謙曰:『臣初勸上北幸,今聞恒福之言,亦有理,故請對耳。』當時登對之言,自上必當省記。若非忠謙決策請對,則大駕幾不能向義州矣。是夜自上命臣,出募諸臣之願從者,臣遇洪進於門,問所向,進曰:『當隨駕。』臣故試其意,設數條以難之,進泣曰:『迂拙儒生,縱使東還,有何所爲?不如得死於君父之側。』又見李

猜你喜欢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仁宗一·宋濂
  卷九·佚名
  附录·陈蝶仙
  卷之五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四十五·佚名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徐学聚
  第四四六佥禀光绪十二年二月初八日一二二二八--一·佚名
  李叔同年谱(8)·李叔同
  上元·周绍良
  李讠斤传·魏收
  蒲察思忠传·脱脱
  卷二百三十九·杨士奇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一·董康

      ○奪崑崙   作者未詳。記狄靑奪崑崙關。靑。汾州人。從軍累立戰功。官至樞密副使。廣源川蠻儂智高以其衆叛。乘南方無備。連破邕賓等七州至廣州。所至殺吏縱掠。東南大駭。朝廷遣驍將張忠、蔣偕馳驛討之。甫至

  • 第三折·马致远

    (赵改扮驾引侍臣上,诗云)两手指摩新日月,一番整理旧乾坤。殿廷聚会风云气,华夏沾濡雨露恩。寡人宋太祖是也。数年之前,曾与汝南王兄弟在竹桥边买卦,遇见陈抟先生,被他拨开混沌乾坤,指出太平天子。寡人临御以来,好生想他。昨差

  • 邓廷桢·龙榆生

    邓廷桢字ㄍ筠,江苏江宁人。嘉庆进士,道光间官两广总督。时值禁烟,与英人六接战,英船皆伤退,终其任不得入虎门。后调闽浙。坐事戍伊黎。旋召回,官至陕西巡抚,精吏治,有神明称。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卒。距生乾

  • 列传第二十三 王薛马韦·欧阳修

    王珪,字叔玠。祖僧辩,梁太尉、尚书令。父顗,北齐乐陵郡太守。世居郿。性沉澹,志量隐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隋开皇十三年,召入秘书内省,雠定群书,为太常治礼郎。季父颇,通儒有鉴裁,尤所器许。颇坐汉王谅反,诛,珪亡命南山十余年。高

  • 名山藏卷之八十一·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隆庆臣二)◆臣林记(隆庆臣二)杨博谭纶庞尚鹏葛守礼陆树声郑世威吴岳谭大初杨博谭纶庞尚鹏○杨博杨博字惟约蒲州人父瞻为四川佥事博年十七举乡试旁通诸经二十一登嘉靖八年进士授盩

  • 卷六十二·佚名

    六月初三日(甲午),上命军机大臣传谕福康安、李侍尧、徐嗣曾曰:从前平定伊犁、回部、大小金川,皆于太学立碑,以示武功。台湾不过乱民聚众海岛一隅,虽不值刊碑太学,而此次办理迅速,首伙生擒,亦不可无纪实之作。朕现在驻跸热河,欲将

  • 卷五十一·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五十一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勾践灭呉昭公三十二年夏呉伐越始用师于越也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呉乎越得岁而呉伐之必受其凶 定公五年越入呉呉在楚也 十

  • 卷二百六十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宋神宗熙宁初三司使田况献内帑策曰王者官天下家六合风化普暨孰非王土经产杂出悉为邦赋故守之以至德推之以大公调度所共皆有艺极国计之外不闻私积周礼内府受

  • 纲鉴易知录卷八·吴楚材

    后秦纪始皇帝纲 庚辰,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贲袭齐,王建降,遂灭齐。目 初,齐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五国,五国各自救,以故王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君王后死,后胜相齐,与宾客多受秦间金,劝王朝秦,不修战备,不助

  • 贵言第三十一·佚名

    越剑性锐,必托槌砧以成纯钩;楚柘质劲,必资榜檠以成弴弓;人性虽敏,必藉善言以成德行。故槌砧者,夷不平也;榜檠者,矫不正也;善言者,正不善也。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发拙于自理,必假栉以修束;心暗于自照,则假言以策行。面之所以形

  • 卷十三·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十三宋 李明復 撰莊公九年春齊人殺無知謝湜曰殺於齊故不地齊人討其逆而殺之故不書爵胡安國曰殺無知者雍廪也而曰齊人者討賊之詞也弑君之賊人人之所惡夫人之所得討故稱人人者衆詞也無知不稱君

  • 卷二十二·吕祖谦

    <经部,春秋类,左氏博议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二十二宋 吕祖谦 撰甯嬴从阳处父【文五年冬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甯甯嬴从之及温而还其妻问之嬴曰以刚商书曰沈渐刚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天爲刚德犹不于时况在人乎

  • 净名即是古佛·太虚

    ──十九年冬在净名佛学社讲──净名佛学社,是古佛寺原有的道场。今就“净名即是古佛”之义,与各位一讲:净名、就是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有大神通、大智慧、大辩才、大威力,是助佛教化的在家弟子。梵语维摩诘,此云净名。怎么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四·澄观

    疏。后一望上显同下。明第三尽此句显意标名。言满种智者。释一切智智字。此有二意。一上一切智。是根本智。重言智者。是后得智。此二无碍名一切种智。二依论经意上一切智是佛。下智字是佛智慧。故论云得一切智人智满

  • 菩萨地持经 第四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四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菩萨地持方便处施品第九复次菩萨。次第满足六波罗蜜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 睡美人·川端康成

    《睡美人》(1961)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晚期作品,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人性自我完善,表现了人性升华的美;小说以丑为题材,但能化丑为美,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从丑恶堆中复活出来的人性之花。它叙述一位年近七旬的江口老人先后五次到一

  • 书叙指南·任广

    我国第一部修辞工具专书。系修辞词汇实用手册。宋代任广编著。初刻于靖康年间。共二十卷,每卷十节,共二百节。基本上每一小节为一类,将大量诗文语句分为一百八十三类。按内容分类编排。每类之下收录数十条例句,每条下均注

  • 二妙集·段克己

    金代诗合集。8卷。段克己、段成己作。段克己、段成己兄弟幼时有才名,金朝礼部尚书赵秉文很赏识2人,称之为“二妙”,故其合编诗集即以“二妙”为名。卷1存五言古诗,计段克己12首,段成己18首;卷2存七言古诗,计段克己6首,段成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