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僧史略序

赞宁姓高氏。其先渤海人。出家杭之祥符。习南山律。著述毗尼。时谓律虎。赐号明义宗文。太平兴国三年。太宗闻其名。召对滋福殿。延问弥日。更赐通慧。敕住右街天寿寺。命修僧史。又诏修大宋高传三十卷。及三教圣贤事迹一百卷。又著内典集一百五十卷。外学集四十九卷。内翰王禹你作文集序极其赞美。至道中示寂。崇宁四年。加谥圆明。如僧传排韵第二十四引释闻正统第三佛祖通载第十八稽古略第三。惟夫作者以博达之资列事物兴废者凡五十九条。以示诸新学。可谓千载赵璧矣。从事佛乘者。谁得不仰余光乎。然而本书但有庆长旧板一本而已。流行亦甚寡矣。颁典教社诸士窃慨叹之。将改刻弘于世。嘱予以校订。予也拙陋岂能得尽之乎哉。苟有不可者则待后鉴。适为寒乡乏书者。揭作者略传。并为此之序。 时治治十六年四月佛生日沙门行诫识于三缘山山房

重开僧史略序

佛书所载。地狱鬼畜.北俱卢州.长寿天.佛前佛后生.便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不信毁谤佛法僧者。名八难处。又曰八无暇。盖生其处者。障难深重无暇修心。不知正法。长劫驱驱轮回不息故也。是知世聪俗慧不达佛书。则理昧正真事同盲聩。矜伐炫耀自为已能。沮善诋僧佛所不救。生遭贬谪死入阿鼻。违逆皇天招延世乱。皆此辈也。致乱皆因蠹善。具载佛书 本朝王内翰(禹你)。生平著述排诋释氏。虽唐韩退之吾宋欧永叔佛书所谓天魔波旬阐提外道。无以加也。间遇英杰之僧。亦心重之。余尝读王公(偊你)文集。有赠僧录通慧学公诗曰。诏修僧史浙江滨。万卷书中老一身。赴阙尚骑支遁马。援毫应待仲尼麟。溟蒙雪彩松窗晓。狼籍苔花竹院春。还许幽斋暂相访。便令陶令满衣尘。其意窃比陶彭泽谒远法师故事。而自高之也。欧阳文忠公亦录王内翰宁僧录元夜观灯嘲谑之言。有秦郑不爱未坑之语。王又述宁之墓志。则有心慕诚服之意。叙宁有文集一百七十卷。见行于世。王之毁僧破佛。蜂虿枭獍吠尧弹凤。天下皆知矣。独于通慧友爱相师。赋诗述铭以褒美之何也。盖通慧学行才识兼类。相求自相友爱耳。且世谛文章未知其高下。其于学佛明心博通大教。王必不及也。且夫释氏横阔胜大之言。包罗法界洞彻邻虚。断惑出缠冥真会圣。永抛轮转长挹爱河。出万劫之迷津。脱四魔之见网。历劫灾而不坏。与虚空而并存。与夫世文寔霄壤矣。佛之利见也。应大机则重重华藏刹刹分形。接小凡则丈六化身三千界主。所以宣尼推为至圣。老氏尊之竺干吾师号佛觉一切民也。溥天慈父覆育群伦。超出世间之大圣人也。孔老二圣岂妄推之。盖见善不及守雌保弱。不敢为天下先之志也。本朝驸马都尉李度题寺咏佛诗曰。仲尼推至圣。老氏称古皇。天上及天下。应更无比量。勒碑于相国寺之东庑别院。盖佛者流光于混元之前。列影向太虚之始。慈云法雨润泽群生。千圣乐推万灵欣奉。宜乎宣尼伯阳闻风而悦。慕德而归命焉。唐李商隐赞曰。吾儒之师曰鲁仲尼。仲尼师聃龙。吾不知聃师竺干。善入无为。稽首正觉吾师师师懿哉儒言知佛者也。经不云乎。除摩利支山。不产栴檀木。好语皆生佛法中。佛未出时。世谛幻法皆无名字。佛之设教。统应群机。撮要而言。不出乎真俗二谛。其真也。诠妙理之格言。究死生之出要。其济俗也。奖善罚恶。罪福报应。至于治世之书。亦诸佛之遗化也。故经曰。一切世间安民济物。皆是诸佛。法灭尽后。有婆罗门。采什佛书。安置己典。传于后世。大千国土各有典彝。在天竺则四韦陀。此土则五经三史之书也。故曰。一切法者皆是佛法。岂徒言哉。如今黄冠剽窃佛经。撰成己教。外道经书半偷佛法。识者尽知矣。唯宁师内外博通真俗双究。观师所集。物类相感。志至于微术小伎。亦尽取之。盖欲学佛遍知一切法也。崇宁四年。敕加命号。曰东京左街僧录史馆编修圆明通慧大师。以旌其学行。师之所著。唯大宋高僧传三十卷与僧史略三卷。奉敕入藏颁行。外余多湮没。兵火之中得斯藏本。佛法事理来历纪纲。舍此书而弗知也。苟斯文之坠地。顾大法之将沈。由是敢率同袍。兴心内护。爰有两街僧录鉴义临安府前后政僧官禅讲。同出长财。命工镂板。附藏流通。因写王诗欧公之录。以示方来。使知世智辩聪之流有时而信焉。三教之贤圣。理归一揆。则八无暇之沉沦尚可救也。故为序之。

绍兴十四年甲子四月己巳。如来诞圣日。传西天三藏法特赐宝觉圆通法济大师法道 序。

猜你喜欢
  维摩经略疏卷第二·智顗
  宗门十规论自叙·文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佚名
  附录·雪峰义存
  大林寺募修佛殿法堂序·太虚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纪梦悼印光大师·印光
  二部僧授戒仪式卷下·书玉
  留锡和尚语录跋·虚舟普度
  卷之四·别庵性统
  佛说回向轮经一卷·佚名
  第六 目犍连相应·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圆晖
  弘明集卷第十二·僧祐
  不思议品第十三·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九·玄奘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僧儿·唐圭璋

      僧儿,广汉营妓。   满庭芳   团菊苞金,丛兰减翠,画成秋暮风烟。使君归去,千里倍潸然。两度朱幡雁水,全胜得、陶侃当年。如何见,一时盛事,都在送行篇。   愁烦。梳洗濑,寻思陪宴,把月湖边。有多少、风流往事萦牵。闻

  • 卷三百三十九·列传第九十八·脱脱

        苏辙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曰:   陛下即位三十余年矣,平居静虑,亦尝有忧于此乎,无忧于此乎?臣伏读制策,陛下既有忧

  • 第二卷·况周颐

    光绪初元,以曾惠敏言,选派部员傅云龙、缪佑孙等出洋游历。丁丑归国,云龙、佑孙各着有日记,可资考镜。佑孙阶主事,游历俄国。甫抵俄境,谒某总督,已出见矣,忽返身入,遣侍者语翻译曰:“此人戴白顶,官太小,我见之何为?曩吾在中国,见金将

  • 通志卷六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后汉纪第六上光武 明帝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髙祖九世之孙也岀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回回生南顿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一·佚名

    肃宗二房管【东坡 范祖禹 桞子厚 张唐英】李光弼【孙之翰 范祖禹 子由】张廵许逺【李翰 昌黎 栁子厚】韦应物【白乐天】房管东坡论陈涛斜之败曰房次律败于陈涛斜杀四万人悲哉古之言兵者或取通典通典虽杜佑所集

  • 卷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二选举考方伎宋宁宗嘉定四年诏太史局生必俟试中方得转补【臣】等谨按自大观四年以算学士归之太史局淳元年春聚局生子弟试历算崇天宣明太衍三经取其通习者五年以纪元历试九年以统元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高晋

    天章【辛未 浙江 江南 山东 直隶】诗入浙江境午临于越晓勾呉一水何曽易舳舻尔界此疆人纵别民胞物与我宁殊敢忘求莫心常切且喜行程春与俱万姓尊亲盈跸路岂辞膏泽以时敷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春云欲泮旋蒙蒙百顷南湖一

  • 纲鉴易知录卷二三·吴楚材

    东汉纪孝安皇帝纲 庚申,永宁元年,夏四月,立子保为皇太子。以杨震为司徒。纲 辛酉,建光元年,春三月,皇太后邓氏崩。封邓骘为上蔡侯。目 太后自临朝以来,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民饥,或达旦不寐,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

  • 思顺第九·佚名

    七纬顺度,以光天象;五性顺理,以成人行。行象为美,美于顺也;夫人为失,失在于逆。故七纬逆则天象变,五性逆则人道败。变而不生灾,败而不伤行者,未之有也。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蹇利西南,就土顺也;不利东北,登山逆也。

  • 卷六十三 中庸二·黎靖德

      ◎第二章   或问"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曰:"君子只是说个好人,时中只是说做得个恰好底事。"〔义刚〕   问"时中"。曰:"自古来圣贤讲学,只是要寻讨这个物事。"语讫,若有所思然。他日又问,先生曰:"从来也只有六七

  • 第十二 符言 2·王诩

    【原文】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①。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凑并进②,则明不可塞。右主明③。【注释】①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陶弘景注:“目明则视无不见,耳聪则听无不闻,心智

  • 宾退录·赵与时

    笔记。南宋赵与时撰。10卷。与时字行之,一字德行,宋太祖七世孙,宝庆进士,官丽水丞。平日见闻所及,喜为客诵之,宾退或书于牍,集为是编,故有是名。赵与时熟于两宋典章制度及遗文轶事,所记人物、掌故,翔实可靠。考证经史,辨析典故,大

  • 坐忘论·司马承祯

    古代养生术书。唐司马承祯著。分总论和信教、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七条。吸收了佛释的正心和止观学说,阐发道教修仙理论。主张修仙时要收心、守静、简事、真观、去知识、绝欲望,应物而不为物累,“与

  • 本草崇原·张志聪

    本草著作。3卷。清张志聪(隐庵)撰,高世栻(士宗)订补。约成书于17世纪末。此书收药289种,其中《本经》药233种,附品56种。每卷按上、中、下三品排列。每药又分正文、小字注文、阐释三部分。其正文大多摘自《本草纲目》所

  • 房中补益·孙思邈

    道家功法性保健养生。《修真秘要·房中补益》:“彭祖曰: 使丁壮不老,房室不劳损气力,颜色不衰者,莫过麋甬也。括之为末十两,用生附子一枚合之,服方寸匕,日三服,大良。”此为服食药物补益。

  • 金光王童子经·佚名

    佛说金光王童子经,一卷,宋法贤译。说金光童子过去之因缘。

  • 大方广曼殊室利童真菩萨华严本教赞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阿毗遮噜迦仪轨品·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说忿怒王真言,成就有情,治罚难调伏者法。阎曼德迦忿怒王品第三十二。答寂静慧菩萨问,复说诸调伏法。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顿证毗卢舍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四十二字之字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