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回向轮经一卷

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事一切如来。欲广积集诸大菩萨福德资粮。欲证佛智。欲以无碍等持总持诸解脱门神通游戏。欲令虚空成大库藏。欲令自手似如意宝作是奉施。唯愿一切诸佛世尊。已住十地诸大菩萨。持金刚者。当忆念我。弟子某甲已发菩提心未安住正道。今持身心。于一切时。以一切种奉施三世诸佛菩萨。愿大自在诸佛如来。已证大地一切菩萨。当摄受我。令我大福德智慧资粮。猛利精进广大心量。寂静调伏神通自在。波罗蜜多速得圆满。

复作是言。唯大悲者当忆念我。弟子某甲堕在生死系以大缚。闭居牢狱离正道法。逼以强力烦恼怨敌。无怙无救无目无依。无将无导游行僻路。趣向生死背大涅槃。顺诸恶趣将堕险路。临仆恶道常遇恶友。离善知识迷于邪正。有利无利有义无义。远离诸善成就不善。常背贤圣诸佛菩萨。生老病死忧恼所迫。不得安隐无怖无畏。心常散乱阙修寂静调伏施戒及不放逸。远离等持总持二门十地法忍。不能安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及平等性。不修无量慈悲喜舍。不具菩萨三聚戒蕴。远离无障无碍大智。不能安住于寂灭因善成立法。远离神通力无所畏。不住正念不能成就随行趣入无忘失法。匮诸功德。见取疑惑障于通达七等觉支。阙修如实八圣道支。无量百千苦恼所逼。而常炽然众苦逼迫。心常下劣忿恨散乱。常顺烦恼。唯愿一切诸佛菩萨。依大悲愍为我救护。为我归依为我导师。唯愿令我速得圆满大正觉路。大菩提道菩提资粮。又愿令我速得圆满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如来法。无碍辩才等持解脱陀罗尼门。功德神通波罗蜜多。又愿与我一切成就一切功德。

复次为转广大供养应作是言。又愿一切诸佛世尊。已得大势诸菩萨众。当忆念我。弟子某甲。今于一切佛菩萨所转大恭敬。承事供养以身奉献。所有十方诸世界中大庄严具。所谓种种宝宫。诸宝庄严宝树宝山。宝座宝坛珍宝行列。宝盖宝幢宝饰璎珞。真珠罗网宝器宝聚积宝光焰。诸宝洲中大末尼宝。清净灯树宝铃和鸣。末尼光曜真金缨拂。垂覆连接妙金莲花。阎浮檀金以为其须。金树行列种种宝宫。宝云叆叇雨众宝渧。诸宝藏殿众妙末尼。闲错墙壁宝珠栏楯。大持明者可乐圆苑。屋宅宝宫殿堂树林皆可爱乐。以如是等无摄无受。回向一切诸佛菩萨。于赡部洲所有妙药长寿药类。诸末尼宝能与有情所求众药。自然成美殊胜饮食。并诸香树种种异类。旃檀妙树阿伽卢树。沉水赤檀大叶恒花。能醉香等诸树种类。可乐妙香无摄无受诸如意树。于大海中种种异类。诸末尼宝如意宝珠。及须弥山鸡娑啰山。香山摩尼耶山。尹地(二合)耶大山。曼陀罗山金刚山等。诸大山中种种宝峰。宝台宝石宝窟宝宫。宝饰宝片众宝阶道。诸末尼柱诸宝灯轮。诸琉璃等末尼种类。所有天上无主天宫。天诸名花悦意乐见。天诸乐具微风吹动。空宫行伍和鸣美声。天诸音乐不鼓自然出美妙声。天诸众鸟住空宫中。鸣妙音声并诸宝云出大美声。天诸末尼歌咏音乐。并诸妙香花树鬘树涂香烧香树。灯树幢树幡树宝树。此等一切无所摄受。奉施一切诸佛菩萨。所有一切佛眼所睹。诸佛刹中大供养云。花云香云鬘云烧香云。涂香云宝盖云宝幢云宝幡云。宝衣云宝聚云宝器云大末尼聚云。种种微妙大宝珠云。又以香油满大灯器。量等千界燃以灯炷。量百须弥。奉施一切诸佛世尊诸大菩萨。由是供养所生胜福。并将回向无上菩提。如过去佛所修诸善。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回向菩提。我亦如是持此功德。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劝请诸佛。唯愿往赴菩提道场。降伏魔怨证大菩提转大法轮。欲灭度者为诸有情。劝请愿住满一大劫。随喜一切诸佛菩萨一切有情所修诸福。发露忏悔一切诸罪。犹如三世诸佛菩萨忏悔罪障。我亦如是愿罪销灭。奉施乃至忏悔已毕。即以净心忆念一切诸佛菩萨。对佛像前诵此密言满足八遍密言曰。

唵娑颇(二合)罗裟颇(二合)罗微摩那娑(去引)啰摩诃(引)若缚吽

诵密言已。即便随欲。成就天妙大供养云。一切佛所而得现前。若善男子或善女人。系念于佛或昼或夜。转诵如是大回向轮。此善男子或善女人。诸罪销灭一切烦恼渐得微薄。能获如前所说功德。若转一遍得百梵福。梦常见佛。命终之后得生净土。佛说是经已诸菩萨众欢喜奉行。

佛说回向轮经

猜你喜欢
  摄大乘论释 第一卷·世亲
  卷第二·佚名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中·佚名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十九卷·蕴闻
  卷二十三·佚名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卷第一·佚名
  灌顶喻品第四·佚名
  宗镜录卷第九十八·延寿
  第二品 狮子吼品·佚名
  卷十六·普济
  天台四教义与中国佛学·太虚
  一切相应仪轨分第二十三·佚名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四上·远门净柱
  诸佛菩萨殊胜因缘序·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许左之·唐圭璋

      左之,绍兴间天台人。   失调名   谁知花有主。误入花深入。放直下、酒杯干、便归去。   又   忆你当初,惜我不去。伤我如今,留你不住。

  • 卷之三庙祀--上·梁章钜

    庙中楹联,宋元时绝无传句,大约起于明代,至本朝而始盛。文昌殿、关帝庙两处,撰者尤多,几于雅、郑混杂。惟文庙则未之闻。良由著笔甚难,故无人不知藏拙。忆在京师,曾游国学,得恭阅圣制大成殿联,云:“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

  • ◆许山长恕(北郭集)·顾嗣立

    恕字如心,江阴人。性沉静,博学能文。至正中,部使者荐授澄江书院山长,不乐,即弃去。会天下多故,因之海上,慕韩伯休之为人,旁通其术,善自匿,与山僧野子相往还,人莫识也。洪武甲寅卒,年五十二,家北郭,故号北郭生。所著有《北郭集》十卷

  • ◆霅川翁钱选(习懒斋稿)·顾嗣立

    选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人。宋景定间乡贡进士。年少时,嗜酒,好音声,善画。山水师赵令穰,人物师李伯时,花木翎毛师赵昌,皆称具体,用笔高者,至与古人无辨。尝借人《白鹰图》,夜临摹装池,翼日以所临本归之,主人弗觉也。赵文敏公孟俯早岁

  • 卷四十八·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八韩愈【三】古体诗【三】城南聨句竹影金琐碎【郊】泉音玉淙琤瑠璃翦木叶【愈】翡翠开园英流滑随仄步【郊】搜寻得深行遥岑出寸碧【愈】逺目増双明干穟纷拄地【郊】化虫枯挶茎木腐或垂

  • 第八章荆公与神宗·梁启超

    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孟子皆称其学焉然后臣之。盖在**政体之下,其政治家苟非得君之专,而能有所建树者,未之闻也。是故非秦孝公不能用商君,非汉昭烈不能用诸葛武侯,非苻坚不能用王景略,非英玛努埃不能用加富尔,非维廉不能用

  • 通鉴续编卷九·陈桱

    【壬子】五年【辽咸雍八年】春正月置卒察谤时政者【置京城逻卒察谤议时政者收罪之】二月以蔡挺为枢密副使【挺知渭州甲兵整习常若冦至故多立功效然谲智深险在渭嵗乆欝欝不得志寓意词曲有玉关人老之句中使至则使优伶歌

  •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和士开传·李百药

    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氏。其祖先是西域的胡商,本姓素和氏。父安,恭敬机敏善于侍奉人,慢慢迁官为中书舍人。魏孝静帝曾在半夜与朝臣聚会,命令安看北斗的斗柄指向何方,安答:“我不认识北斗。”高祖听了他的回答,认为这个人淳

  • 李骥传·张廷玉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科举乡试中举。入国学学习三年后,授户科给事中。市场管理部门盘查商贩旅客,搜查极细极严,因骥奏请而停止。不久被告发违纪而免职。建文时,被荐举任新乡知县。他在该县招抚流民,给他们农

  • 卷二·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二    元 程端学 撰隐公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杞音起牟亡侯切】孔氏曰杞姒姓公爵夏禹之苗裔武王克殷求禹之后得东楼公而封之扵杞九世成公迁陵此年杞国未知定

  • 定公·定公十年·左丘明

    【经】十年春王三月,乃齐平。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公至自夹谷。晋赵鞅帅师围卫。齐人来归郓、欢、龟阴田。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宋乐大心出奔曹。宋公子地出奔陈。冬,齐侯、卫侯、

  •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甚深秘密中秘密诸佛大集会一切曼拏罗成就金刚现证菩提分第十六之余  尔时世尊大执金刚者大金刚无畏大毗卢遮那如来。即入金刚

  • 卷第二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二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四圣谛品第八 【论】於此一品之中义分为三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一释品名目者谛者

  • 卷第十六·宗密

    圆觉道场修证礼忏广文卷第十六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二十四上 叹佛 如来应正等觉。以心自在力。无起无转。而转法轮。知一切法无起故。乃至如来法轮。普入一切处。一切众生。一切法。一切业。一切报中。而

  • 集验方·姚僧垣

    方书。据《北史》、《周书》姚僧垣传俱为12卷,或云10卷。北周姚僧垣(法卫)撰。本书久佚,原卷目已无从考详。据《外台秘要》,各卷方治大略如下:卷1,治卒心腹痛、中恶、蛊注等病;卷2,治伤寒、天行、温病、黄疸;卷3,治风

  • 樊山政书·樊增祥

    清樊增祥著,樊的门生夏午诒辑刊,共20卷。作者樊增祥号樊山,清末光绪宣统两朝历任陕西渭南知县,陕西按察使,江宁布政使著职。此书收辑了作者自光绪二十七年至宣统二年间,有关公牍、批判著文稿,其中包括较多的地方司法

  • 朝鲜王朝实录[成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