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镡津文集

宋 契嵩撰

镡津文集目录

卷首 行业记(此即序)(陈舜俞撰)

卷一 辅教篇上

原教

劝书(并序共四篇)

卷二 辅教篇中

广原教(并序共二十六篇)

卷三 辅教篇下

孝论(并序共一十三篇)

坛经赞

真谛无圣论

卷四 皇极论 中庸解(五篇)

卷五 论原(共四十篇)

礼乐

大政

至政

赏罚

教化

刑法

公私

论信

说命

皇问

卷六 论原

问兵

评让

问霸

巽说

人文

·性德  ·存心

福解

评隐

喻用

·物宜  ·善恶

性情

九流

四端

卷七

论原

中正

明分

察势

刑势

君子

·知人  ·品论

解讥

风俗

仁孝

·问经  ·问交

师道

道德

治心(论原毕)

杂著(六篇)

记复古

文说

议旱对

夷惠辩

·唐太宗述  ·易术解

卷八

杂著(六篇)

逍遥篇

西山移文

哀屠龙文

·记龙鸣  ·寂子解

寂子解傲

·万言书上仁宗皇帝

卷九 书

·再上仁宗皇帝 书启(共十三封)  ·上韩相公(四封)

上富相公

上张端明

上田枢密

上曾参政

上赵内翰

·上吕内翰  ·上欧阳侍郎

上曾相公

·谢李太尉

卷十 书启状

与关彦长秘书

答茹秘校书

·与章表民秘书  ·与章潘二秘书

·与马著作书  ·与周感之员外

答王正仲秘书

·受佛日山请先状上蔡君谟侍郎

·与通判而下众官  ·与诸山尊宿僧官

·与诸檀越书  ·赴佛日山请起程申状

·接杭州知府观文胡侍郎先状

·接钱塘知县先状  ·接大觉禅师先书

·谢王侍读侍郎  ·谢沈司封提刑

·谢王密谏知府惠诗  ·与瀛州李给事

与广西王提刑

·与陈令举贤良  ·与润州王给事

·与王提刑学士  ·与陆推官

·与张国博知县  ·谢钱塘方少府

谢仁和赵少府

·谢沈少卿见访  ·与祖龙图罢任杭州

·送诗与杨公济  ·还章监簿门状

·与石门月禅师  ·与黄龙南禅师(别幅)

·答黄龙山南禅师(次幅)  ·与圆通禅师

又与圆通禅师

答圆通禅师让院

答万寿长老

·与万寿长老  ·谢杭州宝月僧正

·退金山茶筵回答  ·与东林知事

与楚上人

·发供养主与檀那

卷十一 叙(共二十三篇)

传法正宗定祖图叙(与祖图上进)

·六祖法宝记叙  ·明州良和尚语录叙

·武陵集叙  ·原宗集叙

移石诗叙

·法云十咏叙  ·法喜堂诗叙

山茨堂叙

趣轩叙

·山游唱和诗集叙  ·山游诗后序

·与月上人更字叙  ·周感之更字叙

·送浔阳姚驾部叙  ·送郭公甫朝奉诗叙

·送王仲宁歌叙  ·送周感之诗叙

·送周公济诗叙  ·送周感之秘书南还叙

·送林野夫秀才归潮阳叙

·送梵才吉师还天台歌叙  ·送真法师归庐山叙

卷十二 志记铭碑(共一十二篇)

武林山志

游南屏记

解独秀石名

无为军崇寿禅院转轮大藏记

·漳州崇福院千佛阁记  ·[泳-永+防]潭双阁铭

清轩铭

南轩铭

旧研铭

题荷香亭壁

·文中子碑  ·天竺慈云法师曲记

卷十三

碑记铭表辞(七篇)

秀州资圣勤禅师塔志铭

·秀州资圣暹和尚影堂记

·故杭州灵隐普慈大师塔铭  ·石壁山保圣寺故绍大德塔表

·致政侍郎中山公哀辞  ·李晦叔推官哀辞

周叔智哀辞

述题书赞传评(共十二篇)

秀州精严寺行道舍利述

·庐山远公影堂  ·题梅福传后

书文中子传后

·书李翰林集后  ·书诸葛武候传

·书范睢传后  ·段太尉传赞

好善赞

陆蟾传

韩旷传

评北山清公书

卷十四 非韩上 第一(并叙)

卷十五 非韩中 第二至第十三

卷十六 非韩下 第十四之三十

卷十七 古律诗(共六十首)

卷十八 与杨公济晤冲晦山游唱和诗(共六十九首)

卷十九 附录诸师著述

御溪东郊草堂释怀悟序

·又序莹道温作  ·石门惠洪礼嵩禅师塔诗(三十一韵)

·楞伽山守端吊嵩禅师诗(一百韵又引)

·龙舒天柱山修静赞(并引)

·灵源臾题明教大师手帖后(二首)  ·天台松雨斋原旭撰(并叙)

疏语

·嘉兴都纲天宁弘宗指南序

·杭州径山住持文琇序

镡津文集目录毕

猜你喜欢
  法海观澜序·智旭
  上二·元照
  卷四十一·佚名
  卷第二·佚名
  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佚名
  浮石禪師語錄卷八·通贤
  第三卷·佚名
  卷第三·函昰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三·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一[宋铭]·惟白
  兜率龟镜集缘起·弘赞
  卷之三·佚名
  卷第三十八·霁仑超永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八卷·宝亮
  卷第二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历代诗话考索 全文·何文焕

      钟常侍评鲍参军云:「嗟其才秀人微,取湮当代。」夫明远之才,爵位微矣。犹然未彰,矧下此者哉!然而其诗其名,故不磨也。人微乎哉!勉之。  齐诸暨令袁嘏,自诧「诗有生气,须捉着,不尔便飞去」。此语隽甚!坡仙云:「作诗火急追亡逋

  • 第十三出至第二十四出·柯丹邱

    第十三出 遣仆 【出队子】[外上]追思前事,追思前事,心下如同理乱丝。虽然颇颇有家私,争奈年高无后嗣,怎不教人日夕怨咨!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当初本欲招赘王十朋为婿,谁知我那婆子嫌贫爱富,定要嫁在孙家。我女不从,因此变作

  • 唐储光羲诗集卷一·储光羲

    五言古诗述韦昭应画犀牛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大邦柔逺人以之居山林食棘无秋冬絶流无浅深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骎骎朝贤壮其容未能辨其音有我衰鸟郎新邑长鸣琴陛阁飞嘉声丘甸盈仁心闲居命国工作绘北堂隂耽耽若有神庶比来仪

  • 越绝卷第十三·袁康

      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   昔者,越王句践问范子曰:“古之贤主、圣王之治,何左何右?何去何取?”范子对曰:“臣闻圣主之治,左道右术,去末取实。”越王曰:“何谓道?何谓术?何谓末?何谓实?”范子对曰:“道者,天地先生,不知老;曲成万物,不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癸酉朔上驻大同是日钦天监进正德十三年大统历如例给赐群臣颁行天下浙江杭州府雷鸣 丁丑坐虏入甘州甘峻等堡都指挥王杲等守备不设发充军总兵官王勋以去任夺俸三月 太监温传旨以南京内官监太监刘璟守备

  • 稽古録卷十八·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真宗咸平元年【正月辛酉朔改元 三月壬申初令饥民刼窖者减强盗法 五月戊午朔日食 七月丙戌初令恶民再犯徒三犯杖送军头司十月丙戌朔日食 十二月丁酉初令大辟疑者具狱以闻行新编敕】 二【二月催欠司

  • 一百八十五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八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自七月初四日后,雨水稀少,年景花搭。幸湖广丰熟,客船云集,米价虽低昂不时,不出一两一钱之外,百姓太平无事。所有七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

  • 卷五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史记五十八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汉书胜作楫又云诸姬

  • 张仲轲传·脱脱

    张仲轲年幼的时候名叫牛儿,是市井无赖,以演说传奇小说,中间穿插乐舞谐戏艺人的诙谐语言,作为自己谋生的职业。海陵让他跟随自己左右,供自己取笑。海陵被封为岐国王,以为书表,到即位,张仲轲是秘书郎。海陵曾经当着仲轲的面和妃

  • 卷三十四·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三十四书籍十三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圣祖仁皇帝以载籍极博浩如渊海爰命廷臣仿古人左图右史之义统为一书卷帙繁富久而未就世宗宪皇帝继承先志特命详加编校列为六

  • 第十章 后汉衰乱·吕思勉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后汉外戚之祸,始自章帝时。帝后窦氏,融之曾孙。父勋,尚东海恭王女沘阳公主。永平中,融年老,子孙纵诞,多不法,勋坐事死洛阳狱。建初二年,后与女弟俱入掖庭。明年,立为皇后。妹为贵人。后宠幸殊特,专固

  • 卷十五·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十五安溪 李光坡 撰特牲馈食礼第十五郑目录云诸侯之士祭祖祢非天子之士○疏曰曲礼曰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彼天子大夫士此仪礼特牲少牢诸侯大夫士也经直云适其皇祖某子不云考郑云祖祢者祭法云适

  •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佚名

    失译人名在后汉录  一切一其心  皆听美言训  佛所从得道  且听我彼经  彼空亦不断  有行皆非常  夫行不败坏  佛以讲授经  深微难见事  非章原之句  通彼能敷演  是以故为师  从本以存本 

  • 第九十一章 婆罗兹加玛普奢等四王·佚名

    此[王]殁后,于此婆罗兹加玛普奢(普罗加玛婆夫第五世)与贤明之奇玛婆夫(奇玛婆夫第四世或三世)有此等二人之王。(一)由此于摩诃提河畔,美乐名高之倍罗睹尼都,于奇加玛婆夫王之时代,称为阿罗伽库那罗,于义利族出身,于威光信仰之所饰,愿

  • 蛟峰文集·方逢辰

    诗文集。南宋方逢辰撰。8卷,外集4卷。一本正集11卷,外集4卷。逢辰于宋亡后隐居蛟峰,学者称蛟峰先生,因以名集。其正集为其五世从孙渊等辑,前7卷为诗文,凡诗1卷,文6卷。末附《山房遗文》1卷,为其弟逢振所作。外集为七

  • 三皇文·佚名

    道家符箓书。又称《三皇内文》、《三皇经》,全称《洞神三皇经》。系《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称。是“劾召万神”之书。传出自黄帝,有道之士得之于山中石壁,原书“作字似符文又似篆文”。陶弘景将此书

  • 婴童百问·鲁伯嗣

    儿科著作。10卷。明·鲁伯嗣学著。刊于1542年。其内容卷一载初生儿护养、小儿脉法、变蒸、脐风、五脏病证;卷二载抽搐、急慢惊风、惊痫;卷三载五硬、五软、夜啼证; 卷四载胎疾、解颅及五官科诸病; 卷五载五迟、腹胀、

  • 鸦片事略·李圭

    清李圭撰。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海宁州署刊本和1931年北京图书馆排印本。本书就闻见所及,博采旁书,并录诸邮报,芸萃而成。专述鸦片毒害中国的经过,乃清廷对于鸦片政策的转变。上卷自英国贩运鸦片来华写至1842年(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