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

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石刻本在杭灵隐山)

尚书屯田员外郎陈舜俞撰

宋熙宁五年六月初四日。有大沙门明教大师。示化于杭州之灵隐寺。世寿六十有六。僧腊五十有三。是月八日。以其法茶毗。敛其骨得六根之不坏者三。顶骨出舍利。红白晶洁。状若大菽者三及常所持木数珠亦不坏。于是邦人僧士。更相传告。骇叹顶礼。越月四日。合诸不坏者。葬于故居永安院之左。其存也。尝与其交居士陈舜。俞极谈死生之际而已。属其后事。兹用不能无述也。师讳契嵩。字仲灵。自号潜子。藤州镡津人。姓李。母钟氏。七岁而出家。十三得度落发。明年受具戒。十九而游方。下江湘陟衡庐。首常戴观音之像。而诵其号日十万声。于是世间经书章句不学而能。得法于筠州洞山之聪公。庆历间入吴中。至钱塘。乐其湖山。始税驾焉。当是时天下之士学为古文。慕韩退之排佛而尊孔子。东南有章表民。黄聱隅。李泰伯。尤为雄杰。学者宗之。仲灵独居。作原教孝论十余篇。明儒释之道一贯。以抗其说。诸君读之。既爱其文。又畏其理之胜而莫之能夺也。因与之游。遇士大夫之恶佛者。仲灵无不恳恳为言之。由是排者浸止。而后有好之甚者。仲灵唱之也。所居一室。萧然无长物。与人清谈。靡靡至于终日。客非修洁行谊之士。不可造也。时二卿郎公引年谢归。最为物外之友。尝欲同游径山有行色矣公亦风邑豪预焉。冀其见仲灵而有以尊养之。仲灵知之不肯行。使人谢公曰。从吾所好何必求富而执鞭哉。凡其洁清类如此。皇祐间去居越之南衡山。未几罢归。复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仲灵之作是书也。慨然悯禅门之陵迟。因大考经典。以佛后摩诃迦叶独得大法眼藏为初祖。推而下之。至于达磨。为二十八祖。皆密相付嘱。不立文字谓之教外别传者。居无何观察李公谨得其书。且钦其高名。奏赐紫方袍。仲灵复念。幸生天子大臣护道达法之年。乃抱其书以游京师。府尹龙图王仲义果。奏上之。仁宗览之。诏付传法院编次。以示褒宠。仍赐明教之号。仲灵再表辞。不许。朝中自韩丞相而下。莫不延见而尊重之。留居悯贤寺不受请还东南。已而浮图之讲解者。恶其有别传之语而耻其所宗不在。所谓二十八人者。乃相与造说以非之。仲灵闻之攘袂切齿。又益著书。博引圣贤经论古人集录为证几至数万言。士有贤而好佛者。往往诣而诉其冤久之。虽平生厚于仲灵者。犹恨其不能与众人相忘于是非之间。及其亡也。三寸之舌所以论议是是非非者。卒与数物不坏以明之。呜呼使其与夺之不公辩说之不契乎。道则何以臻此哉。虽然仲灵之所以自得而乐诸己者。盖不预于此。岂可为浅见寡闻者道耶。仲灵在东南最后密学。蔡君谟之帅杭也。延置佛日山礼甚厚居数年。然言高而行卓。不少假学者。人莫之能从也。有弟子曰慈愈洞清洞光。所著书自定祖图而下。谓之嘉祐集。又有治平集凡百余卷。总六十有余万言。其甥沙门法灯克奉藏之以信后世云。熙宁八年十二月五日记。

猜你喜欢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正文·佚名
  菩萨善戒经 第八卷·佚名
  正法华经卷第三·佚名
  新刻三观义序·智顗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五·代智旭
  致段执政书·太虚
  法门须量力而修·印光
  修禅不可错认消息·印光
  大乘广五蕴论一卷·安慧
  成唯識論〈不分品〉·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昙心论经卷第三·佚名
  僧宝正续传卷第四·祖琇
  序·虚舟普度
  止观辅行传弘决序·湛然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一·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一第一段 总说 西江月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诗曰:为爱青山日倚楼,白云红树两悠悠

  • 三集卷七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五古今体一百三十九首【戊子七】河南廵抚阿思哈奏报得雨志喜迩日西南云气重庶几豫省被优霖披章果报均沾泽【阿思哈奏五月下旬及六月初一二等日各属节次得雨尚

  • 卷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十一魏徵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有大志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秘书监寻晋捡校侍中封郑国公以疾辞职拜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徵性谅直知无不言太宗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尝以古名臣称

  • 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七十·张廷玉

        王恕 马文升 刘大夏   王恕,字宗贯,三原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大理左评事,进左寺副。尝条刑罚不中者六事,皆议行之。迁扬州知府,发粟振饥不待报,作资政书院以课士。天顺四年以治行最,超迁江西右布

  •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世宗二·张廷玉

        ◎世宗二   二十二年春正月丙午朔,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复遣使采木湖广。是春,俺答屡入塞。秋八月,犯延绥,总兵官吴瑛等击败之。冬十月,朵颜入寇,杀守备陈舜。十二月乙酉,免南畿被灾税粮。是年,占城、土鲁番、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九月丙辰朔礼部进祀册因请明年季秋大享期诏定于九月十一日○淮安府海洲地震有声如雷○丁巳升江西道御史刘仑为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戊午 大享 上帝于 玄极宝殿先期请 皇考配及是日行礼俱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 一二七四 谕内阁着吏部查明朱钤等四员因何未到热河看书分别从重议处·佚名

    一二七四 谕内阁着吏部查明朱钤等四员因何未到热河看书分别从重议处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据纪昀参奏罚往热河看书人员,内朱钤、吕云栋、陈木、石鸿翥四员,至今将满一月,尚俱

  • ●皇朝通典卷四十九·佚名

    禮九 ○禮九 吉九 △吉九 祀歷代帝王【名臣附】 ·祀歷代帝王【名臣附】 (臣)等謹按杜典有祀先代帝王一條於祠廟之外兼及陵寢茲從其例以次彙載伏惟聖朝禮祀歷代帝王既立廟於京師春秋致享聖祖仁皇帝詔定祭典上自伏羲下逮

  • 116.闻鸡起舞·林汉达

    当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王朝面临崩溃的时候,晋朝有一些有志气的将领还坚持在北方战斗。刘琨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刘琨年青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祖逖。在西晋初期,他们一起在司州(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做主簿,晚上,两人睡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二·黄晖

      紀妖篇   衛靈公將之晉,至濮水之上,夜聞鼓新聲者,說之,使人問之,左右皆報弗聞。召師涓而告之,曰:「有鼓新聲者,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其狀似鬼,子為我聽而寫之。」師涓曰:「諾。」因靜坐撫琴而寫之。明日報曰:「臣得之矣!然

  • 卷十二·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十二汉 高诱 注道应训【道之所行物动而应考之祸福以知验符也故曰道应】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弗知也【太清元气之清者也无穷无形也】又问於无为曰子知道乎无为曰吾知道【无为有形

  • 第二章 20·辜鸿铭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辜讲在孔子的祖国,政府中做部长的一位贵族(季康子,姓姬,名肥。鲁哀公时鲁国最有权势的政治人物)问孔子,怎么做才能让百姓产生的对领导尊重

  • 法昌遇禅师·惠洪

    禅师名倚遇。漳州林氏子也。为人奇逸。有大志。自剃发受具。即杖策游方。名著丛林。浮山远禅师。尝指以谓人曰。后学行脚样子也。辞远谒南岳芭蕉庵主谷泉。三至三遭逐。犹谒之。泉揕之曰。我此间。虎狼纵横。尿床鬼子

  • 大明高僧传卷第六·如惺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习禅篇第三之二(正传十七人附见十人)  华亭昭庆寺沙门释法宁传一  释法宁因住沂州马^7□山故号马^7□山。东密州莒县李氏子也。初依沂州天宁妙空明和尚得度。参侍既久尽得云

  • 山庵杂录卷之上·无愠

    天台沙门释 无愠 述定水宝叶和尚。四明人。参径山虚堂。凡宗门话头未能透脱者。必咨扣老成。不透脱不已。一日。造虚堂。问云。德山末后句。若谓之有。德山焉得不会。若谓之无。岩头又道德山未会。望和尚慈悲指示。

  • 厦门志·周凯

    福建地方志。清周凯修,凌翰等纂。十六卷。凯字仲礼,一字芸皋,浙江富阳人。嘉庆进士,历官知府、分巡道员。 凌翰,孝廉,官闽清县教谕。是志始修于道光十年(1830),成于十二年(1832)。首载厦门、御碑亭、朝天宫等八图,及

  • 洞元子内丹诀·佚名

    作者姓名不详,成书年代难于查考。该书应用八卦知识说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阴阳变化,论述气功状态下人体的气化作用。全书共21节,第一节首论玄元,为一书之纲;以下各节分别论述了阴阳互根,阴阳变化及相互关系,用以说明机

  • 朝鲜王朝实录[英祖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