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储光羲诗集卷一

五言古诗

述韦昭应画犀牛

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大邦柔逺人以之居山林食棘无秋冬絶流无浅深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骎骎朝贤壮其容未能辨其音有我衰鸟郎新邑长鸣琴陛阁飞嘉声丘甸盈仁心闲居命国工作绘北堂隂耽耽若有神庶比来仪禽昔有舞天庭为君奏龙吟

献王威仪

入与眞主言有骑天马来但有华清宫不用神明台肃肃长自闲门静无人开

野田黄雀行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防闲穿深丛里争食复争飞穷老一頽舍枣多桑树稀无枣犹可食无桑何以衣萧条空仓暮相引时来归斜路岂不捷渚田岂不肥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

樵父词

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枯枝作采薪防室私自知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先雪隠薜荔迎暄卧茅茨清涧日濯足乔林时曝衣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荡与神游莫知是与非

渔父词

泽鱼好鸣水溪鱼好上流渔梁不得意下渚潜垂钩乱荇时碍楫新芦复隠舟静言念终始安坐看沉浮素髪随风逺心与云游逆浪还极浦信潮下沧洲非为徇形役所乐在行休

牧童词

不言牧田逺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隂大牛隠层坂小牛穿近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取乐须臾间宁闻声与音

采莲词

浅渚荇花繁深潭菱叶踈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广江无术阡大泽絶方隅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春雁时隠舟新萍复满湖采采乗日暮不思贤与愚

采菱词

浊水菱叶肥清水菱叶鲜义不游浊水志士多苦言潮没具区薮潦深云梦田朝随北风去暮逐南风旋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饭稻以终日莼羮将永年方冬水物穷又欲休山樊尽室相随从所贵无忧患

射雉词

曝暄理新翳迎春射鸣雉原田遥一色臯陆旷千里遥闻吚喔声时见双飞起羃防踈蒿下毰毸深丛里顾敌已忘生争雄方决死仁心贵勇义岂能复伤此超遥下故墟迢逓囬髙畤大夫昔何苦取笑欢妻子

猛虎词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防马一何威浮江亦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髙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余勇日夕长相亲

渭桥北亭作

停车渭阳暮望望入秦京不见鹓鸾道如闻歌吹声乡魂渉江水客路指蒲城独有故楼月今来亭上明

述华清宫【五首】

上在蓬莱宫莫若居华清朝朝礼阁日日闻体轻大圣不私已精禋为羣氓

上出蓬莱时六龙俨齐首长道舒羽仪彤云映前后天声殷宇宙眞气到林薮

昔在轩辕朝五城十二楼今我神泉宫独在骊山陬羣方趋顺动百辟随天游

正月开阳和通门缉元化穆穆睟容归岂为明灯夜髙山大风起肃肃随龙驾

上林神君宫此地即明庭山开鸿蒙色天转招揺星三雪报大有孰谓非我灵

杂咏五首

石子松

盘石青岩下松生盘石中冬春无异色朝暮有清风五鬛何人采西山旧两童

架檐藤

得从轩墀下殊胜松柏林生枝逐架逺吐叶向门深何许答君子檐间朝暝隂

池边鹤

舞鹤傍池边水清毛羽鲜立如依岸雪飞似向池泉江海虽言旷无如君子前

钓鱼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幽人居

幽人下山径去去来青林滑处莓苔湿暗中萝薜深春朝烟雨散犹帯浮云隂

题太观

门外车马喧门里宫殿清行即翳若木坐即吹玉笙所喧既非我眞道其防防

至嵩阳观观即天皇故宫

眞人上清室乃在中峰前花雾生玉井霓裳画列仙念兹宫故宇多此地新泉松柏有清隂薜萝亦自妍一闻歩虚子又话逍遥篇忽若在云汉风中意泠然

贻韦链师

精思莫知日意静如空虚三鸟自来去九光遥卷舒新池近天井玉宇停云车余亦苦山路洗心祈道书

霁后贻马十二巽

髙天风雨散清气在园林况我夜初静当轩鸣绿琴云开北堂月庭满南山隂不见长裾者空歌游子吟

题陆山人楼

暮声杂初鴈夜色涵早秋独见海中月照君池上楼山云拂髙栋天汉入云流不惜朝光满其如千里游

献八舅东归

髙位莫能舍舍之世所贤云车游日华岂比龙楼前寝疾乃就枕情感唯灵仙帝鸿师道宗臣彭亦长年天书加羽服又许归东川镜水涵太清禹山朝上诚亡眞混沌玉立方婵娟素业作仙居子孙当自传门多松柏树箧有逍遥篇独往不可羣沧海成桑田

泛茅山东溪

清晨登仙峰峰逺行未极江海霁初景草木含新色而我任天和此时聊动息望乡白云里发棹清溪侧松柏生深山无心自贞直

吃茗粥作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髙梧隂复解山中衣数片逺云度曽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逺日暮徐徐归

游茅山【五首】

十年别乡县西去入皇州此意在观国不言空逺游九衢平若水利往来轻舟北洛反初路东江还故丘青山多秀木碧涧尽清流不见子桑扈当从方外求

世业传儒行行成非不荣其如怀独善况以闻长生家近华阳洞早年深此情巾车云路入理棹瑶溪行天地朝光满江山春色明王廷有轩冕此日方知轻

平生非作者望古怀清芬心以道为际行将时不羣兹山在人境灵贶久传闻逺势一峰幽近形千嶂分冬春有茂草朝暮多鲜云此去亦何极但言西日曛

昔贤居柱下今我去人间良以直心旷兼之外视闲垂纶非钓国好学异希顔落日豋髙屿悠然望逺山溪流碧水去云帯清隂还想见中林士岩扉长不闗

名岳徴仙事清都访道书山门入松柏天路涵空虚南极见朝爽西潭闻夜渔逺心尚云宿浪迹出林居为已存实际忘形同化初此行良已矣不乐复何如

述降圣观

一山尽天苑一峰开道宫道花飞羽卫天鸟游云空玉殿俯水春旗揺素风夹门小松柏覆井新梧桐自昔大仙下乃知元化功神皇作桂馆此意与天通

题眄上人禅居

眞王清净子燕居复行心结宇隣居邑寤言非逺寻丹青丈室满草树一庭深秀色冬发交枝白日隂江流映朱户山鸟鸣香林独住已寂寂安知浮与沉

过新丰道中

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太隂蔽臯陆莫知晚与早雷杳冥冥川谷漫浩浩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隂老

夜到洛口入黄河

河洲多青草朝暮增客愁客愁惜朝暮枉渚蹔停舟中宵大川静解防逐归流浦溆既清旷防洄非阻修登舻望落月击汰悲新秋倘遇乗槎客永言星汉游

使过弹筝峡作

鸟雀知天雪羣飞复羣鸣原田无遗粟日暮满空城达士忧世务鄙夫念王程晨过弹筝峡马足凌竞行双壁隠灵曜莫能知晦明皑皑坚氷白漫漫隂云平始信古人言苦节不可贞

泊舟贻潘少府

行子苦风潮维舟未能发宵分卷前幔卧视清秋月四泽蒹葭深中洲烟火絶苍苍水雾起落落疎星没所遇尽渔商与言多楚越其如念极浦又以思明哲常若千里余况之异乡别

仲夏入园中东陂

方塘深且广伊昔俯吾庐环岸垂绿栁盈泽发红蕖上延北原秀下属幽人居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虚此乡多隠逸水陆见樵渔废赏亦何贵为欢良易摅且言重观国当此赋归欤

效古【二首】

晨登凉风台暮走邯郸道曜灵何赫烈四野无青草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妇人役州县丁男事征讨老幼相别离哭泣无昏早稼穑既殄絶川泽复枯槁旷哉逺此忧冥冥商山皓

东风吹大河河水如倒流河洲尘沙起有若黄云浮頳霞烧广泽洪曜赫髙丘野老泣相语无地可防休翰林有客卿独负苍生忧中夜起踯躅思欲献厥谋君门峻且深踠足空夷犹

杂诗【二首】

混沌本无象末路多是非达士志寥廓所在能忘机畊凿时未至还山聊采薇虎豹对我蹲鸑鷟傍我飞仙人空中来谓我勿复归格泽为君驾虹蜺为君衣西游昆仑墟可与世人违

秋气肃天地太行髙崔嵬猨鼬清夜吟其声一何哀寂寞掩圭荜梦寐游蓬莱琪树逺亭亭玉堂云中开洪崖吹箫管玉女飘飖来雨师既洗道后路无纎埃鄙哉楚襄王独好阳云台

陆著作挽歌【五首】

世业江湖侧郊原休沐处独言五日归未道千秋去乡亭春水緑昌阁寒光暮昔为昼锦游今成逝川路

归路秦城下寒云惨平田故园沧海边緑栁覆平川送客异他日还舟殊昔年华亭有明月长向陇头悬

剑水千人石荆江万里流英英有君子才德满中州明道俟良佐惟贤初薄游山涯一朝尽寂寞夜台幽

金堂防令名仙掖居清位鸣玉朝双阙垂缨游两地朝夕既论思春秋仍书事何言鲁声伯忽下琼珠泪

令德弃人世明朝降宠章起居存有位著作没为郎寒水落南浦月华虚北堂松门一长想彷佛见清

山居贻裴十二迪

落叶满山砌苍烟埋竹扉逺怀青冥士书剑常相依霜卧眇兹地琴言纷已违衡阳今万里南雁将何归出径惜松引入舟怜钓矶西林有明月夜久空防防

秦中嵗晏马舍人宅宴集

冬暮久无乐西行至长安故人处东第清夜多新欢广庭竹隂静华池月色寒知音尽词客方见交情难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八十八·彭定求
  三槐·唐圭璋
  刘镇·唐圭璋
  ●卷五·袁嘉谷
  ●卷一·徐陵
  第一折·朱凯
  沈和·隋树森
  卷二百八十·陈思
  提要·乾隆
  御定千叟宴诗巻二·康熙
  卷二百八十五·陈廷敬
  卷三百十九·佚名
  卷一百·徐倬
  卷三十三 【道流】·陈衍
  第六纲 忌病·刘坡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陵阳集巻三·韩驹

    宋 韩驹 撰近体诗上泰州使君陈莹中当年贤路杂薫莸叹息诸公善自谋今日在前皆鼎镬后来知我独春秋海边已击师襄磬湖上新逢范蠡舟惟有书生最无事不妨挟册更西游闻富郑公少时随侍至此读书景徳寺后人为作祠堂因防余旧诗后

  •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司马迁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

  • 卷九十八 乾興元年(壬戌,1022)·李焘

      起真宗乾興元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辛未朔,詔改元,移今年南郊恩賞就二月朔頒行。   始命道士建道場於天安殿,輔臣遞齋宿焚香,上疾浸愈也。   丁丑,權度支判官、祠部郎中、直史館章得象為梓州路轉運使。得象

  • 卷五十三·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五十三乾隆二十三年夏四月丁巳命陞叙擒贼珲齐之効力岀众官兵上谕军机大臣曰据兆等奏称擒贼珲齐并收其游牧在事官兵俱为岀力此内有索伦披甲达

  •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 第五十六·班固

    (何武,王嘉,师丹)【原文】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之间屡蒙瑞应。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

  • 杜淹传·刘昫

    杜淹是杜如晦的同高祖叔父,字执礼。祖父名业,北周时官至豫州刺史。父亲名征,北周时官至河内太守。杜淹聪慧,能言善辩,多才多艺。他年纪轻轻时就广泛受到赞扬,跟同郡的韦福嗣结为知心朋友,一起商议说:“皇上喜欢任用隐退的人,苏

  • 工部·佚名

    连越用水相连或越河而连壤也滩价沙滩种植芦苇所交之租价也摊价(摊满汉本作滩)河工所用物料估价用工分征于民也风埽遮风之埽也坚实地面地皮坚厚土性结实之处也地势高洼地之形势或高或低也工料工价料值也土方每土一立方

  • 三十一年·佚名

    (丙申)三十一年大明嘉靖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丁巳朔,世子率百官陳賀。○賜酒樂,宴饗宗宰、侍臣及侍衛諸將于勤政殿庭。○夜,流星出翼星,入星星下,狀如鉢,尾長五六尺許,色赤。又出攝提星,入氐星,狀如大梨,尾長三四尺許,色白。1月2日

  • □□第六十(阙)·墨子

    (阙)

  • 卷八·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八宋 叶梦得 撰闵公二冬齐仲孙来仲孙者何齐大夫仲孙湫也何以不名贬也何以不言使不与其使也外大夫不徒出盟当言盟聘当言聘未有非盟聘而来者也齐侯既与公为落姑之盟矣谓鲁难为未息则问罪伐之

  • 第49章&nbsp;丧服四制·戴圣

    制定礼的总的原则是,取法天地,效法四时,顺乎阴阳,体乎人情,本着这样的原则去制定才叫做礼。那些低毁礼的人,压根儿就不知道礼是怎样制定出来的。礼有吉礼、凶礼,二者的做法大不相同,不可混为一谈,就是取法于阴阳。丧服有四条原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佛说鹦鹉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世尊晨起著衣服。与衣钵俱诣舍卫城分卫。游舍卫分卫时。到鹦鹉摩牢兜罗子家。彼时鹦鹉摩牢兜罗子。出行不在少有所为。彼时鹦鹉摩牢兜罗子家有

  • 观经玄义分卷第一·善导

    沙门善导集记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志  横超断四流  愿入弥陀界  归依合掌礼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法性真如海  报化等

  • 妇科玉尺·沈金鳌

    成书于1775年。清代沈金鳌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年铅印本。本书系妇科专著,全书共6卷,分月经、胎前、临产、小产、产后、带下、崩漏、妇女杂病8篇。炮制多在方药的脚注下。有关炮制药物80余种,记述较简单,但对妇科主

  • 醉思乡王粲登楼·郑光祖

    元杂剧剧本。简名《王粲登楼》。郑光祖撰。末本。剧情梗概为:汉末,书生王粲父卒于官。父执丞相蔡邕数次来信叫他进京,王粲于是辞别母亲去长安。蔡邕曾与王粲之父指腹为婚,准备将女儿桂花嫁与王粲。因见王粲满腹文章,只是胸

  •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佚名

    二十卷。作者不详。是书卷首载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等四家序言。书中所采之注不过百家,但为了夸耀繁富,故虚称千家,与事实大不相符。其诗句、篇后之评论,皆为刘辰翁之语。《四库全书》编辑者怀疑此书为高楚芳

  • 俱舍论疏·法宝

    凡三十卷。唐代法宝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一册。略称宝疏。此书与光记皆为俱舍论学者所必修。共分五门:第一初转法轮时,第二学行之次第,第三教起之因缘,第四部执之先后,第五依文解释。日本十八世纪学僧快道评本疏之特点,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