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致海潮音社书

随机推荐

  • 连妙淑·唐圭璋

      妙淑,宋宫人。   望江南   寒料峭,独立望长城。木落萧萧天远大,□声羌管遏云行。归客若为情。   樽酒尽,勒马问归程。渐近芦沟桥畔路,野墙荒驿夕阳明。长短几邮亭。

  • 第十四出 利逼·李渔

    〖奉时春前〗(旦上)私盟缔就,一对鸳鸯如绣。刻刻相看,只少贴身时候。奴家自与谭郎订约之后,且喜委身得人,将来料无失所。又喜得他改净为生,合着奴家的私愿。别的戏子怕的是上场,喜的是下场;上场要费力,下场好躲懒的缘故。我和他

  • 卷上·杜本

    ○辽东王浍玄佐(六首)浍博学醇行,博州刺史迎为师,教授弟子百余,贞佑中,就拜宣抚辽东,宰相累书请浍之镇,浍不应,浮海遯去。河之坊河之坊矣截截其平,岂曰不力言持其盈。国■〈亻旣〉覆矣视尔梦,梦云,胡昊天不终惠我。生云,胡昊天疾威

  • 卷二 初唐二·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二 初唐二王梵志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去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檎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剖 【撤】 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问曰:「谁人育

  • 卷八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一 曹邺【字邺之桂州人】 风人体 出门行一步形影便相失何况大堤上骢马如箭疾夜夜啼织妇寻思待成疋郎今不在家在家亦如出 杏园即事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

  • 卷八百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四洞庭龙君宴柳毅诗【洞庭龙君女嫁泾川龙君之子不得於夫因遭斥辱路遇儒生柳毅归乡托其寓书於父其叔钱塘龙君性尤暴烈闻而与泾川战迎女归宴毅各为歌劝酬後龙女至人间与毅婚仪凤中事也

  • 困誓第二十二·王肃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困于道矣,愿息于事君,可乎?”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敬也’事君之难也,焉可息哉!”曰:“然则赐愿息而事亲。”孔子曰:“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匮竭也类善也孝子之道不匮竭者能以类相传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正统十三年八月甲寅朔升顺天府通判沙安为本府治中仍理薪炭安任满九载当升属民保安处事勤慎抚下<宀十见>慈乞留复任右侍郎陈恭等以闻故有是命○乙卯直隶凤阳徽州二府各奏五六月阴雨连绵伤害稼穑租税无徵 上命户部覆视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佚名

    万历六年七月庚戌朔 上亲享 太庙○辛亥升协理京营戎政都察院右都御史张学颜为户部尚书户部右侍郎王好问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思问为本院左佥都御史回院管事○壬子 上视朝

  •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五·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卷礼部志稿卷五明 俞汝楫 编圣训宪宗纯皇帝经筵之训天顺八年六月上将开经筵命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会举讲读官以闻且赐勅谕勉励之曰朕恭膺天命继承祖宗鸿业

  • 卷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大金集礼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八皇太子皇统二年诰授仪 大德四年册命仪大定八年册命仪 大定二十七年册皇太孙仪守国仪     杂録皇统二年诰授仪皇统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命皇子名曰济安大赦

  • 卷二百四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九封建考【四】同姓封爵四奉恩将军显祖系奉恩将军讷尔特宜显祖四世孙三等辅国将军德伦子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封五十六年五月卒无袭奉恩将军古禄

  • 四书劄记卷四·杨名时

    礼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杨名时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节 上文说用恩以保百姓此处则自亲亲说到仁民故下文所引诗及推恩善推所为皆言用恩之序徴招角招当时盖取招之音节其清者为徴属事防浊者为角属民皆其音节所属也告子谓

  • 第十 入出息相应·佚名

    第一 一法品[一]第一 一法一舍卫城&hellip;&hellip;园。二&hellip;&hellip;说曰:三&ldquo;诸比丘!修习于一法、多修者,则有大果、大功德。以何为一法耶?入出息念是。诸比丘!于入出息念,云何修习、云何多修者,则有大果、大功

  • 孚远县乡土志·佚名

    作者佚名。 清末奉饬而纂。不分卷,列14目,约2000余字,孚远,今吉木萨尔。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丞,光绪二十九年(1903)升格为县。简明记述了该县的历史、地理、民族、物产等,是志行文虽简,然叙同治、光绪年间该地民团

  • 埋愁室丛话·吴忏情

    万事必先研究而后有预备之方,必先经验而后知受病之源。余虽不称经验之人,然将我生平所得和盘托出,以供读者之前,知社会之万恶、人心之险诈,并知余生之不辰。余吴人也,早失怙恃,又鲜兄弟及姊妹,徧尝人世间之悽凉苦况矣。当在深

  • 伤寒论辨证广注·汪琥

    伤寒类著作。清汪琥撰。十四卷。琥字苓友,号青谷子,吴县(今属江苏)人。撰有《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认为“伤寒之病名虽为寒,其所见之证皆热”。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