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四八四柱细册光绪八年五月一一六○四--二

抄发台北府属各县光绪六年分额征供栗收支四柱册式

抄发台北府属各县光绪六年分,额征供栗收支四柱细册(注一)

印 台北府印

台北府总

光绪六年分

旧管

额征台湾府属,划归管理,应征正供,并奇武■〈老〉庄谷共粟二万二千三百九石四斗九斗(注二)六合四勺九抄五撮。

又应接征光绪五年分,粟一千七百八十石五斗七升六勺一抄五撮。

又应接征光绪四年分,粟三千二百五石七斗三升一合四勺五抄七撮。

又应接征光绪三年分,粟三千三百五石二斗六升九合九抄九撮。

又应接征光绪二年分,粟三千四十六石一斗六升六合四勺四抄二撮。

又应接征光绪元年分,粟三千三百八十二石三斗七升二合九勺七撮。

又应撮(接)征同治十三年分,粟三千四百一十六石七斗一升八合三勺四抄二撮。

又应接征同治十二年分,粟三千二百五十八石七斗六升五合一勺二抄二撮。

又应接征同治十一年分,粟三千一百二十石三斗五升五合三勺八抄六撮。

以上额征、接征共粟四万六千八百二十五石四斗四升五合八勺六抄五撮。

新收

一、收征完光绪六年分,粟二万三百七十二石八斗六合六勺一抄四撮。

一、收续完光绪五年分,粟四十九石五升一合八勺三抄一撮。

一、收续完光绪四年分,粟四石六斗二升三合九勺九抄一撮。

一、收续完光绪三年分,粟三石九斗六合六勺一抄。

一、收续完光绪二年分,粟二石八升七合八勺二抄。

一、收续完光绪元年分,粟四石一斗八升一合一勺七抄三撮。

一、收续完同治十三年分粟,四石一斗三升七合一勺二抄。

一、收续完同治十二年分粟,一十石八斗一升五合七抄三撮。

一、收续完同治十一年分粟,二十一石二升七合六勺四抄。

以上共收粟二万四百七十一石九斗一升七合八勺七抄二撮。

开除

一、拨北路、中右、艋、沪等营光绪六年分,兵米粟四千四百六十一石五斗六升。

一、拨给噶玛兰营光绪六年分,兵米粟一千六百七十九石八斗二升。

一、拨宜兰县光绪六年分粟,变价拨收,余租项下,凑给兵饷经费银,合粟三千二百一十八石七斗四升八勺七抄。

一、拨淡水县光绪六年分截兵余粟,变价凑给不敷,留支各款,先拨银,合粟一百二十七石四斗二升九合四勺。

一、拨征完光绪五年分粟,归还光绪五年分,应存正供粟四十九石五升一分八勺三抄一撮。

一、拨征完光绪四年分粟,归还宜兰县光绪四年分,应截未给噶玛兰营兵米粟四石六斗二升三合九勺九抄一撮。

一、拨征完光绪三年分粟,归还宜兰县光绪三年分,应截未给噶玛兰营兵米粟三石九斗六合六勺一抄。

一、拨征完光绪二年分粟,归还宜兰县光绪二年分,应截未给噶玛兰营兵米粟二石八升七合八勺二抄。

一、拨征完光绪元年分粟,归还光绪元年分,应存供粟四石一斗八升一合一勺七抄三撮。

一、拨征完同治十三年分粟,归还宜兰县同治十三年分,应戳未给噶玛兰营兵米粟四石一斗三升七合一勺二抄。

一、拨征完同治十二年分粟,归还宜兰县同治十二年分,应给米给噶玛兰营兵米粟一十石八斗一升五合零七抄三撮。

一、拨征完同治十一年分粟,归还宜兰县同治十一年分,应截未给噶玛兰营兵米粟一十八石一斗八升九合四勺一抄。

一、拨征完同治十一年分粟,归还同治十一年分,应存正供粟二石八斗三升八合二勺三抄。

以上共除粟九千五百八十七石三斗八升一合五勺二抄八撮。

实在

应存粟一万八百八十四石五斗三升六合三勺四抄四撮内:

存北路、中右、艋舺、沪尾、噶玛兰营,光绪六年分,兵米粟五千九百一十六石八斗二升。

前件应存兵粟,原系应扣各营缺截建旷项下,缘各营兵米奏册,逾限尚未造报,无凭核计,俯俟严催造报,再行拨归建旷报存。如有应支米扣粟石,归于次年

奏销动支四柱册内,分别补收补除,以昭核实。理合登明。

存光绪六年分正供粟四千九百六十七石七斗一升六合三勺四抄四撮。

尚未完光绪六年分,正供粟一千九百三十七石四斗九合八勺八抄一撮。

尚未完光绪五年分,正供粟一千七百三十一石五斗一升八合七勺八抄四撮。

尚未完光绪四年分,粟三千二百一石一斗七合四勺六抄六撮内,应补未给噶玛兰营兵米粟二百六十六石三斗二升八合八勺九抄九撮,应征正供粟二千九百三十四石七斗七升八合五勺六抄七撮。

尚未完光绪三年分,粟三千三百一石三斗六升二合四勺八抄九撮内,应补米给噶玛兰营兵米粟五百三十五石三斗六升六合四抄六撮,应征正供粟二千七百六十五石九斗九升六合四勺四抄三撮。

尚未完光绪二年分,粟三千四十四石七升八合六勺二抄二撮内,应补未给噶玛兰营兵米粟五十六石三斗五升七合四勺九抄,应征正供粟二千九百八十七石七斗二升一合一勺三抄二撮。

尚未完光绪元年分,正供粟三千三百七十八石一斗九升一合七勺三抄四撮。

尚未完同治十三年分,粟三千四百一十二石五斗八升一合二勺二抄二撮内,应补未给噶玛兰营兵米粟七石七斗二升八合七勺,应征正供粟三千四百四石八斗五升二合五勺二抄五撮。

尚未完同治十二年分,粟三千二百四十七石九斗五升四抄九撮内,应补未给噶玛兰营兵米粟七十七石九斗七升四合七勺一抄七撮,应征正供粟三千一百六十九石九斗七升五合三勺三抄二撮。

尚未完同治十一年分正供粟三千九十九石三斗二分七合七勺四抄六撮。以上节年共未完粟二万六千三百五十三石五斗二升七合九勺九抄三撮内,该府属应督征之淡水、新竹二县各应分匀,带征淡水厅原报未完同治十一年起,至光绪四年止,民欠供粟若干,因甫经分界,尚未厘定,俯俟饬催册报。如有续完粟石,统归下届奏销,一并分别造报。理合登明。

光绪八年五月日册

印 台北府印

(注一)本册系册式,封面一叶,本文五叶。此行系封面叶。

(注二)斗字系「升」之误。

猜你喜欢
  卷下·佚名
  自序·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二·徐乾学
  十四 曹寅奏谢天恩普惠江南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七 天文略一·纪昀
  二七四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行查解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王颁传·李延寿
  魏观传·张廷玉
  唐纪七十六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895)·司马光
  四九 一个“难妹”·邹韬奋
  第十六章 拒唐和讨沈·李宗仁
  210.虞允文书生退敌·林汉达
  卷之三·黄景昉
  同治元年四月十一日·曾国藩
  卷第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三·馀编一·冯金伯

    温庭筠菩萨蛮唐宣宗爱唱菩萨蛮,令狐丞相温飞卿撰进,宣宗使宫嫔歌之。词云:“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朝花。秋波浸晚霞。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比痕。”又云:“南

  • 第三十四出 代选·周履靖

    〔末上〕破船风猛。漏室雨淋。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自家乃柳府院子。如何说此数言。只为我家老爷方纔战死。小姐又値选宫。你看这几日大家小户。谁不嫁女婚男。惟独我家小姐。虽有东床。随父在任。远水不救近火。一

  • 卷四百二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二十三孔雀类七言古孔雀图         【明】胡 俨有鸟有鸟名孔雀文采光华动挥霍修颈昻昻翠羽翘大尾斑斑金错落由来丽质产南方丹山碧水多翺翔芭蕉花开风正软桄榔叶暗日初

  • ●齐东绝倒·沈泰

    (秣陵竹痴居士编西湖竹笑居士评) 〔末上〕【西江月】(瞎汉总然犯法,乖儿却会藏亲。齐东野语古来闻,邹孟揣摩虞舜。女向琴床自倮,身逃滨海谁寻。分明往牒曲中真,听取诙谐可信。) 皋陶拿不着杀人的贼, 商均赶不转朝子的翁。 傲象

  • 第七十九回 目断乡关伟人又殁 衅开府院政客交争·蔡东藩

      却说日本福岗医院,突有一人病逝,电讣到京,这人为谁?就是再造民国的蔡松坡。蔡本为四川督军,为什么东往日本呢?说来也觉话长,由小子撮要叙述:自蔡督四川后,川民渐安,但署中一切文件,已棼如乱丝,不得不认真料理,虽有罗佩金帮办,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纪昀

    列传宋 【三十】○宋三十吴育 宋绶【敏求昌言】 李若谷【淑 寿朋复圭】王博文【畴】 王鬷 李谘程戡 夏侯峤 盛度丁度 张观 郑戬明镐吴育宋绶李若谷王博文王鬷李谘程戡夏侯峤盛度丁度张观郑戬明镐△吴育吴育字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四十四·纪昀

    列传唐 【四十四】○唐四十四元载王缙【黎干】杨炎【庾准】严郢窦参【吴通元】元载王缙杨炎严郢窦参△元载元载字公辅凤翔岐山人父升本景氏曹玉明妃元氏赐田在扶风升主其租入有劳请于妃冒为元氏 【旧书载母携载适景升

  • 光绪三年·佚名

    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奏筹议台湾事宜折(正月十六日)福建巡抚丁日昌奏巡查台湾南路凤山恒春等处折(正月二十八日)闽浙总督何璟等奏据情陈奏琉球职贡日本梗阻折(五月十四日)军机处寄闽浙总督何璟等上谕(五月十四日)大学士直隶总

  • 中州人物考卷四·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清直孙尚书显显信阳人父丧庐墓乡里称其孝洪武二十年以乡举授工科给事中峻洁明敏遇事能断后累官至工部尚书坐事谪戍云南遣人没其家止得水牛一只草屋数间使者旋报上嘉叹即召还复职显至中途卒衡知府岳岳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二 洪武二十年五月庚戌朔,革四川成都府之保宁县,以其地属威州。 癸丑,置龙山千户所。 庚申,遣使赍敕谕西平侯沐英、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安侯俞通源、四川都指挥使甯正、楚雄卫指

  • 提要·袁燮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絜斋家塾书钞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絜斋家塾书钞十二卷宋袁燮撰燮字和叔絜斋其自号也鄞县人淳熙辛丑进士官至显谟阁学士諡正献事迹具宋史本燮之学出陆九渊是编大防在于发明本

  • 卷四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四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四十三社稷汉书高祖本纪二年二月癸未令民除秦社稷立汉社稷郊祀志高祖初起祷丰枌榆社【郑氏曰枌榆乡名晋灼曰枌白榆也社在丰东北十五里

  • 护 法·太虚

    ──十六年三月在福州功德林欢迎会讲──此来,为佛法际此危急存亡之秋,有以谋团结而图救护,已经贵林代表宣告于先。且诸林友既信行佛法,则于佛理必多研究了解,而能真实修行矣,毋容赘述。但佛法处此危难之空气中,谋如何救护佛

  • 佛教与护国·太虚

    ──二十二年五月在上海永生无线电台播音演讲──常人闻以佛教救国,多怀怪异。余今将世人误会之处,略为解释。其一、世人多以佛教为迷信鬼神,不切人生实际,不知佛教宗旨,正以解除众生苦难为唯一责任!佛教说一切众生,人为最要

  • 入定不定印经·佚名

      唐 义净译  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    御制  盖闻。大乘奥典。光秘赜于琼编。三藏玄枢。著灵文于宝偈。斯乃牢笼系象。演畅幽深。虽第一义空。名言之路双绝。诸法无相。听说之理兼忘。然则。发启善根。寔资

  • 转识论(从无相论出)·佚名

    陈代真谛译识转有二种。一转为众生。二转为法。一切所缘不出此二。此二实无。但是识转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缘有三种。一果报识。即是阿梨耶识。二执识。即阿陀那识。三尘识。即是六识。果报识者为烦恼业所引故名果报。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佛事慧祖忌日拈香:问着牯牛几个,今日亲见相公,说道东山水行,四十九转不通,为甚参成黄杨木,相随来也始跳出,血溅梵天妙如何,八地文开真面目,此是大慧老祖家丑,无奈殃及儿孙,不免彻底吐来,权作供养,且道老祖还来鉴临也

  • 大清著作权律·佚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1910年(宣统二年)清政府颁布。共5章55条。其主要内容是:凡称著作物而专有重制之利益者,曰著作权。称着作物者,文艺、图画、帖本、照片、雕刻、模型皆是。著作人应用本人姓名;凡以学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