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会元合五为一。连珠编贝。良工心苦。今犹见之。是书旁搜博采。去似存真。未敢以千金募诸咸阳。亦将举苦心商之天下。是书罗辑多年。而载笔从事则始崇祯壬午至甲申冬季。烂然成编。会四方多故。藏之石室。未敢通行。更历四载。遘先师石雨和尚示寂。乃叹曰。是书之出其有待乎。爰是举先师末后数语附入。亦续经而书孔丘卒之意也。会元所载曹洞终於十四卷。临济终於二十卷。先尽者宜先续。后竟者宜后书。故以洞宗置第一卷。不敢紊绝续之次也。又会元载圜悟法嗣。首大慧。次虎丘。是书亦以大慧法裔居先。虎丘法裔居次。俱循旧典。匪有异闻。至若黄龙忠育王裕护国元等一二传灯。则附于大慧法裔之列。临济宗自宋季稍盛於江南。阅元而明人宗大匠所在都有。而韬光敛瑞民莫得传。惟是天童磬山车溪三派鼎峙支那。学者依为出世梯航。第诸家语录不翅充栋。是用芟繁选要。使一滴水味全具江河。至于联珠颂古诸师。未详其住持何剎。谨录颂古一则跗入法嗣。使稽灯者易於览观。曹洞宗至宋季尤盛於河北。所以元世祖大集沙门。惟雪庭裕祖高贤鳞附。如黄钟为八十四调之首。如车毂为三十六辐所归。洵至盛矣。谁与京焉。独惜明兴以前。金辽以后。河北为战争之所。名剎兵秽。格言燹加。如洛之白马天庆。嵩之少室龙潭。熊耳之空相。磁之大明。泰之灵岩。燕之报恩万寿。灯灯不绝班班可纪。而人罕被其光。至今仅存云门寿昌少室三叶颇称蕃衍。但清凉已上间有一二宗支无从考核。余登少室探求行实遗言。得抄本语略於敝簏。首尾简蠧不可意推。其可句读者尚存二十余篇。迹其上下师承。按之道行塔铭。诸刻绿会不爽亦合璧之。最奇者谨备录。以质明鉴。弁山一花现瑞。所载洞宗一支及崆峒传灯。世谱俱以鹿门觉为石林秀。王山体为玉山体。淳拙文才为拙才淳。中间又少青原下二十九世。俱空契斌禅师误也。所以弁山相传拈香传达磨正宗四十二世瑞老和尚。职此之故耳。其中详辩载在洞宗源流正派图。兹不复举。云门宗自宋迄元代不乏人。如圆通善王山济。俱明眼宗哲。法席甚盛。但嗣法莫可考。岂深藏其德而不求着耶。抑末流闻见之不广也。阙所不知。冀有后获。近代同门昆季并以嘱付后先循序编列。先得法者居前。次得法者居后。迩有不遵古训。欲以先开堂者为长。於义未洽矣。以物情譬之人。有二丈夫子者。贵显相等仕籍殊年。弟以丑荣。兄以辰进。而旁观者议欲伯仲。而仲伯非独其弟羞之。厥父亦将操棰而击之矣。观是书者。僭慢之愆。躐等之俑。殆知免夫。海内名宿各化一方。听采风声未窥全豹。然登堂法语谛观一二。亦足仞积玉於蓝田。量藏金於南国矣。傥遇巨手鸿裁。举所睹闻益加详备。何以酬之。为赋昂须。南岳下三十四世。青原下三十六世。二枝竞秀承嗣已满天下。其出世有语录者易於纂合。今悉已存之草创矣。其在水边林下潜行密用。无从得其机语。若剞出得无有缺陷乎。或曰止止。将有后师而为续略者。中书君将不惮烦。师何速为。
戊子仲春 远门道人 漫书
猜你喜欢 有情生命的竖穷横遍·太虚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佚名 天心月圆·李叔同 内典字义译注·周梦颜 观总相论颂一卷·陈那 宏智禅师广录 第四卷·正觉 进呈奏疏·纪荫 省庵法师传(附录)·宝贤 第九十三章 玛耶达奴等二王·佚名 净名玄论卷第七(会处上)·吉藏 分别布施经全文·佚名 关于佛教会之谈话·太虚 卷四百三十六·佚名 卷第五·通云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一·圆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