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平定台湾纪略序

笨港虽攻败,诸罗仍艰进;幸早续发兵,重臣威名震。勇将选以百,新兵强夙振;渡海虽迟日,以迟翻成迅。齐力遂剪瀛,一日风资顺。进由鹿仔港,三朝倏临阵。大克仑仔顶,一当百以奋。蔗田及草寮,蹂躏率称尽。即解诸罗围,资贼粮胥运;劳军及义民,欢呼逭饥馑。全活数万命,旌功恩不吝。彰善树风声,嘉义名新晋。筹攻斗六门,破竹应解刃;伫剿大里杙,贼首生擒讯。指日以俟之,速递大捷信。

福康安奏大剿诸贼,开通诸罗,并进攻斗六门,贼势溃散。信至,诗以志慰。昨改赐诸罗县名为嘉义;合县士民守城之忠,实堪彰善也。丁未嘉平月之中浣御笔。

斗六门既取,直前抵贼巢。跃溪飞马渡,扫穴短兵交。背垒犯雄阵,乘宵挥遁鞘。渠魁犹待获,盼切捷旌捎!

福康安奏报攻克大里杙贼巢,诗以志事。丁未嘉平下浣御笔。

晓接军营报,攻平小半天。前称获眷属,今复走凶孱。与暇近旬日,聚群至二千。层层涉持重,屡屡戒迟延。将士真宣力,领军可谢愆。并行赏与饬,期速奏功全。

福康安等奏功剿小半天山贼匪并围截贼首情形,诗以志事。戊申新正御笔。

斗六门攻克,今朝至捷音。迟闻因海上,别信递山阴。百战雄皆胜,诸臣嘉不禁。东南望翘企,实报首凶擒。

福康安奏报克斗六门,诗以志事。丁未嘉平御笔。

攻开大里逆潜逃,领众追踪布置牢。齐举健兵涉溪险,别差精骑据峰高。有奔无路贼投水,恩并威行士饮醪。此是内山第一战,首凶将逮釜其膏。(补图)

集集埔之战。己酉新正上浣御笔。

大里灰摧破巢穴,频繁驰谕戒逍遥。抚降辑众日无暇,执讯招番井有条。究得生擒尽美善,不教余孽伏根苗。移师南指如破竹,待捷音惟暮与朝。

福康安折奏生擒逆首林爽文信至,诗以志事。戊申仲春御笔。

首逆已从内山获,次惟南路大田存。当车尚作螳臂计,武垄空传蚁阵屯。攫戾破坚千队奋,駾惊啄窜一时奔。舟师更遣预防海,余狈真成釜底魂。

大武垄之战。己申孟春上浣御笔。

枋寮、武陇比邻接,败后贼人聚守岑;颇解沿山截后路,那防剿队出深林!蜂屯蚁杂都丧胆,倡乱逞奸尔悔心。投海沙虫不计数,大田山窜待生擒。

枋寮之战。戊申新正御笔。

正殷捷信盼连朝,忽接佳音至自遥。鹿耳、鲲身防海逸,柴城、琅峤获山跳。一之为什竟致再,鸱既成擒岂赦鸮。永靖瀛壖扬国武,益深兢业昊恩昭。

福康安奏报生擒庄大田信至,诗以志喜。戊申仲春下浣御笔。

诸罗围解迤南通,斗六门当所必攻。不与暇因操胜计,破其坚乃易成功。路经三埔皆酣战,贼拥千群尚肆讧。大膊大鞣消顷刻,雄风何异卷飞蓬!

大埔林之战。己酉新正御笔。

往征进旅迟成速,回渡登舟危得安。可识臣忠天必佑,益钦神护众胥欢。除凶旋凯事全蒇,旰虑宵萦念始宽。自顾何修叨助顺,持盈惟励慎君难。

福康安奏报抵厦门登岸并巴图鲁侍卫等皆平安渡海,诗以志慰。戊申季夏上浣御笔。

去年此际未登程,蒇绩今朝凯宴迎。来往算仍先一日,驱驰真是赖群英。国威海峤扬维烈,祖德山庄佑实明。回忆旰宵斯擘画,不徒劳耳慰犹诚。

慰中岂不自怀惭,何致愚民蹈法甘?论武边防乃就弛,曰文诸吏率为贪。偾辕方悉诚吾过,伏锧奚辞信彼堪!善后虽云大端定,犹余廑念望东南。

善后详除十六条,用斯两月驻成遥。纾猷山海安万姓,锡宴君臣会一朝。念汝父当惬怀永,视如子合受恩饶。受恩饶处人知否?不嗜杀徼天惠昭。

西域金川宴紫光,台湾凯席值山庄。敢称七德七功就,又报一归一事偿。戒满持盈增惕永,安民和众系怀长。养年归政应非远,益此孜孜励自强。

赐凯旋将军福康安、参赞海兰察等宴,即席成什。乾隆戊申孟秋御笔。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二刘殷许程柴任丘·欧阳修
  ●明朝小史卷六 宣德纪·吕毖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卷之六百六十六·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六·佚名
  一二四一 谕内阁陆费墀王燕绪所得处分俱由自取·佚名
  卷二十二·张守节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司马迁
  邢峦传·魏收
  卷一百三·赵汝愚
  序一·捧花生
  第二节 工 业·吕思勉
  十八·沈从文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792_1 【妓席与杜牧之同咏】张祜   骰子逡巡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杜牧   但知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应露指尖。 --张祜   卷792_2 【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句】杜牧   陶潜官罢酒瓶空,门掩杨花

  • 山谷词 四·黄庭坚

      阮郎归  曾敷文既眄陈湘,歌舞便出其类,学书亦进,来求小楷,作阮郎归词付之①。  盈盈娇女似罗敷②。湘江明月珠。起来绾髻又重梳。弄妆仍学书。  歌调态,舞工夫。湖南都不如。它年未厌白髭须。同舟归五湖③。  

  • 提要·郭豫亨

    【臣】等谨案梅花字字香前集一卷后集一卷元郭豫亨撰豫亨自号梅岩野人里籍未详其自序则至大辛亥作也离骚编撷香艸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自北宋林逋诸人递相矜重暗香踈影半树横枝之句作者始

  • 天台续集别编巻一·李庚

    宋 林表民 编登台州城楼夏 竦【字子乔文庄公】楼压荒城见逺邨倚防衣袂拂苔纹猿啼晚树枝枝雨僧下秋山级级云招客酒旗临岸挂灌田溪水凿渠分洞中应有神僊窟缭乱红霞出紫氛桐栢观鸟道寒藤结洞门苍藓深楼台在山半松桧出

  • 卑微·徐志摩

    卑微,卑微,卑微; 风在吹 无抵抗的残苇; 枯槁它的形容, 心已空, 音调如何吹弄? 它在向风祈祷: “忍心好, 将我一拳推倒;” “也是一宗解化—— 本无家 任飘泊到天涯!”

  • 序·刘琏

    《自怡集》者,中奉大夫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叅政刘君孟藻所著诗也。诗凡九十四首,盖孟藻少临事,而又年三十二以卒,其所著述亦多散亡,故其所见止此。呜呼!为士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业,固不假是以传。然使后之人颂其诗读其书而尚

  • 第十五回 偃武修文君臣论治 易和为战将帅扬镳·蔡东藩

      却说李艺自受封燕王,从征窦建德刘黑闼二寇,积有战功,入朝授左翊卫大将军,甚邀宠眷。见第十一回。艺渐渐骄倨,把朝廷上面的王公大臣,统已看不上眼,凡秦府中的僚佐,与他相遇,他更冷嘲热讽,窘辱多端。高祖恐他在京滋事,且因突

  • ●下篇卷一·陈洪谟

    建昌何公乔新,素有重名。成化末蜀人杜铭欲求为刑书,万阁老预荐何为南京刑书,恐妨铭耳。及太监怀恩起自谪所,一日诣内阁言:“新君即位,如何以何乔新升去南京?”时尹阁老徐对云:“初以其年深,暂且升去。今有此阙,

  • 九八四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将《河源图》黏签进呈片·佚名

    九八四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将《河源图》黏签进呈片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初四日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初四日臣等遵旨取到《河源图》,谨于图内河源黏贴黄签,并将现绘小图一并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二一 袁文薮与蒋抑卮·周作人

    袁文薮与蒋抑卮都是鲁迅的老朋友。鲁迅从仙台医学校退了学,来到东京,决心要做文学运动,先来出一个杂志,定名叫作“新生”,是借用但丁的一本书名的。他拉到了两个同乡友人,给《新生》写文章,一个是许季茀,一个即是袁文薮。许是

  • 武延秀传·刘昫

    武延秀,是武承嗣的次子。武则天在位时,突厥首领默啜上言武则天,自己有个女儿,请求和亲。武则天下令:武延秀与阎知微一同前往突厥。打算由武延秀亲自迎娶默啜的女儿为妻。不久,默啜抓了阎知微,入侵赵、定等州,因而武延秀很长时

  • 卷四十一·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十一生徒七外藩入学外藩就学国子监者有琉球学有俄罗斯学俱不常设或该国王奏请奉防俞允乃令其所遣陪臣子弟入学读书由监臣遴贡生为教习又派博士助教等

  • 提要·韩愈

    臣等謹案論語筆解二巻舊本題唐韓愈李翺同撰中閒所注以韓曰李曰為别考張籍集祭韓愈詩有論語未訖注手跡今微茫句邵博聞見後錄遂引為論語注未成之據而李漢作韓愈集序則稱有論語注十卷與籍詩異王楙野客叢書又引為已成之證

  • 卷第十·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出    菩萨戒弟子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    乌长国沙门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七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七卷辨缚解义 辨前后五阴相续以蜡印为譬 名色系缚众生众生系缚名色 明烦恼与习手为因果 广辨八喻谓逆喻现喻等 广释灯譬圣道义 释须陀洹虽生恶国犹自持戒 引香山师子为譬 广辩戒

  • 俱舍论记 第九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九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世品第三之二当往何趣至形状如何者。此下第三诸门分别。总有十一门。此即第一明其形状问。随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状如何。与所趣生为同。为别或可。分为两问。当往何趣。是一问。所

  • 孙子荆集·孙楚

    诗文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1卷。孙楚撰,张溥辑。收录诗数首,赋、赞等30余篇。诗大多属残篇,少深意,唯《征西官属送于陟阳侯作诗》属于早期玄言诗。其中有“莫大于殇子,彭聃犹为夭”等句子,继承道家而来。所作《

  • 警寤钟·嗤嗤道人

    本书每四回一卷,以仁厚、忠义、孝悌、节烈四个主旨,叙述四则故事。《警寤钟》,清代著名小说(清.嗤嗤道人著,乾隆延南堂本)。骨肉怎可欺心,秃头弟受累,仁义终有报君言听信谗言,老将军蒙冤,忠义世传名……字字敲心,句句震耳,发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