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一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十一

总愿碎语门

总愿全段

上祝 当今皇帝道踰尧舜之君。在位大臣德迈皐夔之列。雾扫胡尘而干戈尽偃。月沉边燧而文轨皆同。有民皆乐於春台。无俗不跻於寿域。次异乡闾宁。谧家室康安。免逢山水之蒙。常遇地天之泰。凿井耕田而各安生业。含哺鼓腹而咸乐天真。商歌廛而物阜财丰。士修学而功成名遂。蚕桑春富家家缫白雪之丝。禾稼秋成处处刈黄云之穗。夜绝覆梁之辈。时闻击壤之童。牛羊茁壮满千山。鸡犬相闻达四境。狱囚永息。疫疠潜消。圆满一切愿心。成就无边福利。

为官者

居官无恙。理事如神。人思召伯之甘棠。世竞郭公之竹马。早锡千锺之禄。荣膺一尺之书。享台筭以绵长。履仕途而迁擢。

修文者

舒卷韩窗之编简。富饶邺架之诗书。禹门三级愿先登。郄桂一枝祈早折。茂延百福。永殄千灾。

习武者

六篇明豹路。三尺抚龙泉。孙吴之事业益精。卫霍之勳名早遂。弯弓驰射功収百步之穿杨。衣锦荣归堂庆双亲之戏彩。

治家者

理家有道。妙筭无遗。产业山崇还如王恺。货财泉溢有若陶朱椿老。桂芳益显窦家之阴德。兰森玉立茂扬谢砌之休声。

事公者

为吏事官多享禄。招财遇贵得安身。结案疑而无错无差。覆官员而允顺允听。常愿保全之美。永无过失之虞。家道荣华。公庭清吉。

务农者

水耨敢辞频。火耕当作苦。春带一犂江上雨。秋収千畒陇头云。大田常获丰登。高廪益充委积。犬无吠夜。吏不登门。

养蚕者

帝释密扶。马鸣默佑。采空五畒无余叶。缲就千机有细丝。缣帛丰盈。货财富衍。

工匠者

性天晓了。心匠玲珑。胸中自有规摹。手内多施巧妙。动止常居吉地。工夫每遇贵人。倍収日至之财。行见天书之诏。

商贾者

贸迁如意。出涂収钜万之财。斡运随心。藏市获倍蓰之利。钱流地上。货衍日中。世业增崇。家声赫奕。

攻医者

传不传之秘方。治难治之笃疾。活人之功为甚愽。济世之道愿益行。福德藏王常密扶於动履。安乐菩萨更茂介於祯祥。

尅择者

水法深明宗妙。山形洞晓玄机。胷包造化之工。数衍星辰之妙。常遇贵人持掣。频蒙富室招延。钱财衣食如愿如心。富贵荣华从谋从望。

渔钓者

数尺丝纶长在手。一蓑烟雨任平生。江鱼美可求。湘水清堪汲。寿比冈陵之久。福如江海之深。

开酒肆者

马相如之涤器。卓文君之当垆。挑钱之客常来。盗饮之人已去。息収万倍。愿应千般。

开店肆者

百神拥护。万圣维持。店舍兴隆长似孟甞门下。资财进入常如王恺藏中。官非口舌逐时消。福禄吉祥随日至。

为屠户者

割肉固殊於方朔。操刀滥学於庖丁。杀生之罪业冰消。润屋之货财山积。

为愽弈者

妙筭随心。取财遂意。但要见机喝采。终须得手盈钱。从教一掷之时。自获百万之利。官非不惹。盗贼无侵。行藏消不测之灾。动止纳新来之福。

为蒿工者

运篙持浆永无波浪之忧。遇险临滩常有龙神之护。凡来往沧波之上。如安行平陆之中。事事亨通。头头利济。

为僧行者

天龙外护。梵行内清。行住坐卧而百福资扶。春夏秋冬而千灾殄灭。

为道士者

星冠离洞府。霞帔下烟霄。六匣风雷藏宝劒。一壶天地养灵丹。茨福骈臻。椿龄有永。

为尼姑者

眉攒柳绿栖身众妙之门。脸映桃红励志自然之教。无为洞达。大道勤行。弘持清净之规。延续神仙之寿。

为师巫者

救四百四病之苦。有百发百中之功。灵符鎻断鬼门关。巾斗飜开人世界。三元尊圣时时大降吉祥。诸部吏兵日日勤加护卫。

相士论命者

术妙高古。艺精动人。论吉凶则究五星五行之奥旨。观贵贱则有百发百中之奇功。何须西蜀问君平。不待江南寻郭璞。笑傲壶中之日月。优淤物外之烟霞。

牙侩者

持心正直。秤物公平。会四远之经商。合两家之交易。居多财货只凭辩口之悬河。辐凑舟车常见满门而成市。

娼妓者

云水之生涯日进。烟花之活计风流。朝陪四海豪奢。暮伴五陵年少。绮罗丛里潜消口舌官非。弦管声中常获金珠璧玉。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十一

猜你喜欢
  卷二·正觉
  略释对于佛教──毕竟空──之疑义·太虚
  第十三 大诤·佚名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卷上·佚名
  一七 大善见王经·佚名
  卷第十二·志磐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三·吹万广真
  卷第五十七·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卷三百六十一·佚名
  卷十八·性音
  华严经传记卷第二·法藏
  卷第十五·智旭
  持信品第二·佚名
   第九十四則 楞嚴經若見不見·胡兰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自序·刘衍文

    诗话者,论诗用笔记体以出之者也。其名称滥觞於宋欧阳公《六一诗话》,同时而起者,有司马温公《续诗话》、刘贡父《中山诗话》。其后流风所扇,大振芳尘,如明之李西涯、清之王渔洋,本以诗为一代宗工,出其心得,自足凌驾一代;而章实

  • 沙门岛张生煑海·臧懋循

    沙门岛张生煑海杂剧(元)李好古撰●沙门岛张生煑海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石佛寺龙女听琴 正名 沙门岛张生煑海第一折〔外扮东华仙上诗云〕海东一片晕红霞。

  • 卷一百二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 文彦博 留守相公宠示东田讌集诗依韵和呈 尝同徐勉构东田花竹成隂雨後天为爱宪台寛白简得随相府赏红莲清樽屡釂吟情逸红袖频翻舞态妍归兴直须三皷尽月

  • 卷三·佚名

    陈德和落梅风【雪中十事】(贫儿翳桑)茶烟细,酒力微,都不索比评风味。翳桑儿悄声私自提,省可里腊前呈瑞。(谢女比絮)骚人谢,女论吟,雪飘时絮飞还恁。七言句儿夸到今,偏梨花比他争甚?(袁安高卧)身贫暴,志趣高,羡袁安那时清操。纵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正统九年秋七月戊申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湖广施州卫木册长官司遣舍人谭朝美等贵州贵州宣慰使司遣把事何澄等贡马赐钞彩叚有差○顺天府昌平顺义二县各奏徭役繁重欲以柴夫与霸州等十三州县均分庶劳逸不偏从之

  • ◎萨镇冰与张作霖·刘以芬

    张作霖雄踞关外,整军经武,无日不思乘瑕抵隙,问鼎中原,然性阴鸷,不轻举妄动。当段派全盛时,张深与结纳,后以徐树铮经略蒙疆,与之利害冲突,而徐又遣姚震侄步瀛入奉,煽动奉军叛张,为张所破获,乃大愤恚,转而与直系联合攻皖。然心仍畏定

  • 绎史卷一百三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列国难周战国防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顔率顔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顔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寳也愿

  • 来护儿传·魏徵

    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人。 幼年就卓越不群,好立奇节。 刚读《诗经》,读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和“羔裘豹饰,孔武有力”的诗句时,放下书感叹说:“大丈夫在世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要为国杀敌,建功立名,怎么能碌碌无为老死田间!”同伴

  • 卷二十三·王溥

    梁开平元年七月敕:“近年举人,当秋荐之时不亲试者,号为拔解。今后且止绝。”四月十一日,兵部尚书姚洎知贡举,奏:“近代设文科,选胄子,所以纲维名教,崇树邦本也。今在公卿亲属,将相子孙,如有文行可取者,请许所在州府荐送,以广毓才之

  • 墨子閒詁卷十二·孙诒让

    貴義第四十七

  • 论语卷九·朱熹

    宋 朱子 集注阳货第十七〈凡二十六章〉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归如字一作馈O阳货季氏家臣名虎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欲令孔子来见己而孔子不往货以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

  • 道迹品第五·佚名

    佛复告阿难。如来何故。谘嗟菩萨为道迹乎。轨能通流至於佛心。菩萨住此诸所兴造。永无所立不进不懈。度一切法逮于佛流。不著仁慧非猗於法。无所著行而弗有处。具足妙行得获圣迹。精进菩萨其力坚强。心慈忍辱未尝懈担

  • 对于学人之训辞·太虚

    ──十三年秋在武昌佛学院讲──本院续办第二班,开学今一月矣。本院之宗旨,虽与诸生言之累累,第限于时间,未罄欲言,今再与诸生作一度之叮咛。本院之建设,与从前之办僧校迥异。彼为抵御侵占计而模仿学校制,余痛学校之恶习、与

  • 百痴元和尚语录序·佚名

    百痴元和尚语录序入门喝蓦头棒滹沱宗祖垂手为人处极直截痛快故正脉流传愈久而愈光大百痴和尚从本师费老入棒下发明便能掀倒禅床赤身担荷历数会开堂语要波澜浩荡机用纵横电激雷轰星移斗换譬彼名藩宿将秉握威权而方城连

  •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山铎真在

    嘉兴大藏经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山铎真在禅师语录目次序住庐山东林兴龙禅院语录住楚黄华桂能仁寺语录住西陵碧云龙兴禅院语录机缘勘辨拈古(附征古代古着语)颂古法语茶话佛事诗偈杂着行略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嗣法门人 机云

  • 马前课·诸葛亮

    《马前课》又叫《马前神课》,相传为诸葛亮著作,诸葛亮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位易学大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通过八阵图阻挡东吴追兵,八阵图就是他年少时根据《易经》创作的。相传,在行军的闲暇,诸葛亮就推算

  • 我的记忆·戴望舒

    戴望舒作。1927年夏作于松江。初收于1929年4月上海水沫书店版诗集《我的记忆》。戴望舒在创作《雨巷》后,对刻意追求诗的音乐美感到厌倦,试验着各种新的形式,努力“为自己制最合自己脚的鞋子”(《诗论零札》)。这首诗就

  • 阿含正行经·佚名

    佛说阿含正行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五根为贼,五根相欺,及说十二因缘,诫持五戒,修四念处,得度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