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宗鉴法林卷十八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四世

赵州问南泉。明头合暗头合。泉便下座归方丈。师曰。者老汉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首座曰。莫道和尚无语好。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掌曰。者一掌合是堂头老汉吃。

五祖戒云。正贼走了。逻赃人吃棒。又云。南泉当断不断。反招其乱。 云居舜云。诸人作么生会。有底便道首座落他圈圚。与么会又争得。山僧道。赵州大似旁若无人。

大事当阳已皎然。十分须是更周圆。堂中上座黑如漆。冷地为谁吃暗拳。(保宁勇)

赵州出外。路逢一婆子。乃问什么处去。婆曰偷赵州笋去。师曰忽遇赵州又作么生。婆便与一掌。师休去。

翠峰显云。好掌。更下两掌也无勘处。 五祖演云。赵州休去作么生商量。白云露个消息。贵要诸人共知。婆子虽行正令。一生不了。赵州被打两掌。齩定牙关。婆子去路。一身轻似叶。赵州高名。千古重如山。 南堂欲云。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龙池传云。赵州休去。是肯伊不肯伊。 古南门云。赵州今日小出大遇。 圆照森云。还识赵州么。云缕缕。风细细。寄言行路儿。莫上山头去。 欧峰承云。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弯弓直射势难当。陷虎之机理最长。虽是贪他一粒米。谁知失却半年粮。(海印信)

虎穴魔宫到者稀。老婆失脚人怀疑。赵州吃掌无人会。直至如今成是非。(俞道婆)

去若丘山重。来如一羽轻。去来无别路。倾盖白头新。(瞎堂远)

一路雄兵犯界河。烟尘塞路绝人过。安邦赖有张良在。画角城头唱楚歌。(雪窦宗)

骤马加鞭上酒楼。何如坐地看扬州。是非长短俱裁了。鼠窃终难似狗偷。(无准范)

何事临场欠作家。祇缘别有好生涯。饶人不是痴男女。最毒於菟无齿牙。(九逵达)

鞭锏交挥力抗奇。星流电卷类难齐。名图麟阁家山旧。芳草笼烟鸟乱啼。(御之龙)

赵州示众。看经也在生死里。不看经也在生死里。诸人且作么生出得去。僧便问祇如俱不留时如何。师曰。实即得。若不实争能出得生死。

看经也在生死里。饭箩里坐无吃底。不看经也在生死里。锦衣堆里无着底。忽然乌鹊叫一声。反身涌跃浑家喜。休拟议。如今抛向众人前。千手大悲提不起。(□□□)

赵州因居士问。和尚年尊有几个牙。师曰祇有一个。士曰祇有一个如何吃饭。师曰。虽然一个。下下齩着。

或庵体云。赵州开口自然下下齩着。功魁佛祖道荫人天。山野重说偈言光扬盛事。

大用全提古佛牙。辉天鉴地别无他。日边乘兴立功业。文彩风流出当家。

赵州因僧问澄清绝点时如何。师曰犹是人家客作汉。

密庵杰云。者僧置个问端不妨崄峻。争奈赵州有起膏肓底手段。虽然如是。总落在天童手里。毕竟如何。喝一喝。

赵州曰。老僧二十年不杂用心。惟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

玉关度了久班师。犹向人前动鼓鼙。祇道马行芳艹地。不知身已陷重围。(无文灿)

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为甚么曾到也吃茶去。不曾到也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保福展云。赵州惯得其便。 开福宁云。赵州门下不拣高低。一椀粗茶普同供养。得其味者方知冷灰里九转透瓶香。如或未辨端倪。不免重下注脚。南北东西万万千。赵州待客岂徒然。莫嫌冷淡无滋味。惯把芝麻一例煎。以拂子击禅床一下。

曾到还将未到同。赵州依旧展家风。近来王令关防紧。从此人情总不容。(佛印元)

宝匣龙泉发夜光。寥寥长挂在虚堂。四来高客如相访。茶罢休劳话短长。(大沩秀)

骊珠绝颣玉无瑕。马载驴驮帝子家。曾到不曾休拟议。与君仝泛一瓯茶。(罗汉南)

赵州老汉热心肠。一盏粗茶验当行。回首路傍桥断处。白苹红蓼映斜阳。(浙翁琰)

吃茶去。夜雨催红上花蕊。队队狂蜂逐影飞。不知几个知归去。去吃茶。千年枯树忽开花。子规夜半犹啼血。金勒东风路转赊。(抱璞琏)

曾闻惯钓任公手。争似西江月一钩。几度鱼龙吞不得。一声羌笛出云楼。任优游。收卷丝纶得自由。咄。(大鼎新)

赵州因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曰我在青州作领布衫重七斤。

昭觉勤云。摩酰三眼。一句洞明。似海朝宗。千途共辙。虽然如是。更有一着在。忽有问蒋山一归何处。但云饥来吃饭困来打眠。 元叟端云。赵州好语。要且不赴来机。中峰则不然。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至大四年西山洪水泛涨。一夜冲倒三座石桥。山门头石狮子作大哮吼。山河大地悉皆震动。你辈贪眠汉子。知甚东西南北。 仰山钦云。大小赵州脚跟下红线不断。等闲问着。便见牵东补西。道林则不然。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劈脊便与三十。虽则太煞伤慈。要且一时庆快。拈拄杖云。祇今莫有与么问底么。乃靠拄杖云。放过一着。 高峰妙云。赵州拖泥带水。不特不能为者僧斩断疑情。亦乃赚天下衲僧死在葛藤窠里。西峰则不然。今日有恁么问。但向他道狗舐热油铛。 天界盛云。要头斫将去。要皮剥将去。要心刳将去。且喜没个法子奈得白拈贼何。 弁山圆云。鹬蚌相持。俱落渔人之手。

编擗曾挨老古锥。七斤衫重几人知。而今抛向西湖里。下载清风付与谁。(翠峰显)

问来亲切布衫酬。指出青州是旧游。皓月当空沉巨浸。鲸鲵无奈不吞钩。(照觉总)

夜半墨漆黑。捉得一个贼。点火照来看。元是王大伯。(鼓山珪)

等闲提起七斤衫。多少禅流着意参。尽向青州作窠窟。不知春色在江南。(运庵岩)

镬汤无冷地。黄河辊底流。金刚难插[此/束]。脑后挂灯球。(或庵体)

四面洪涛万丈深。上天无路地无门。个中有理应难诉。不是愁人也断魂。(高峰妙)

斧烂柯消局未残。天香吹鹤下瑶坛。满盘黑白轻翻转。拂袖苍梧玉佩寒。(中峰本)

周德者可以自守。周利者可以普济。连盘托出有谁相契。鲜花腻艹翠梧丹桂。(天奇瑞)

长江影浸一天秋。霜叶飕飕风骨愁。野老忽歌新水令。浪花惊起月边鸥。(即念现)

赵州因真定帅王公携诸子入院。师坐而问曰大王会么。曰不会。师曰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王愈加礼重。翌日令客将传语。师下禅床受之。侍者曰。和尚见大王来不下禅床。今日将军来为什么却下禅床。师曰。非汝所知。第一等人来禅床上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下等人来三门外接。

跏趺迎上客。曲录对旌幢。不是家风别。他居礼义乡。(西岩惠)

折脚禅床接断薪。犹堪偃首揖高宾。明知列土熏天富。难斗他家彻骨贫。(石溪月)

人王争似法王尊。不下禅床接上根。休说君臣犹有间。入山先要主宾分。(月坡明)

赵州因侍者报大王来也。师曰万福大王。曰未到。师曰又道来也。

黄龙南云。头头漏泄。罕遇仙陀。侍者祇解报客。不知身在帝乡。赵州入草求人。不觉浑身泥水。 白云端云。侍者虽然罔措。争奈王令已行。王令既行。则海晏河清一句作么生道。野老不知尧舜力。冬冬打鼓祭江神。 径山琇云。侍者报客不知客是何人。赵州虾为子屈。不觉打失眼睛。且道径山恁么意在於何。巡人犯夜。 佛日晳云。今日御驾亲临。设有侍者报万岁来也。便与劈面掌云。莫诳山僧好。何故。天威不违颜咫尺。何曾少间至尊前。

报客传言信已通。叉手低头便鞠躬。对面一双青白眼。当头蹉过住山翁。(楚安方)

骥子驽骀满道途。皮毛谁敢辨精粗。若无伯乐当时鉴。失却追风千里驹。(慈受深)

许由临溪洗耳。巢父不饮牛水。侍者亲入帝乡。赵州祇在艹里。(南岩胜)

来也宫殿随身。去也笙歌满路。侍者白头如新。赵州倾盖如故。(别峰印)

春山倒影一江红。莺柳情多恋玉骢。莫恨不工仙子笔。祇缘身在画图中。(白岩符)

赵州到一庵主处问有么有么。主竖起拳头。师曰水浅不是泊舟处。便行。又到一庵主处问有么有么。主亦竖起拳头。师曰。能纵能夺。能杀能活。便作礼。

支提爱云。赵州祇见锥头利。 云居舜云。赵州当时甚生意气。虽然如是。要且鼻孔在二庵主手里。 龙门远云。庵主一等竖拳。赵州因甚肯一个不肯一个。要识赵州么。拍禅床左边一下。要识二庵主么。拍禅床右边一下。良久云。易开终始口。难保岁寒心。 沩山果云。泣露千般艹。吟风一样松。为甚么肯一个不肯一个。者里见得透。释迦不先弥勒不后。坐断要津天长地久。苟或不然。为你下个注脚。良久云。若不如是。争知如是。 昭觉勤云。佛祖命脉。列圣钳锤。换斗移星。惊天动地。有般汉未出窠窟。祇管道舌头在赵州口里。殊不知自己性命已属他人。若能握向上纲宗。与二庵主相见。便可以定龙蛇别缁素。正好着力。还知赵州落处么。切忌颟顸。 理安洸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 莲柎策云。赵州着緉草鞋到处行脚。不怕疑杀人。乃向二庵主手里纳败阙。顾左右云。甚处是伊纳败阙处。两行孤雁扑地高飞。一对鸳鸯池边独立。 云庵悦云。水浅不是泊舟处。言中有响。能纵能夺便礼拜。句里藏锋。如今有般无主孤魂。祇管较得较失。不惟蹉过古人。亦乃埋没自己。还知落处么。大冶精金应无变色。

问答元来总一般。当头一着莫颟顸。将军自有嘉声在。不得封侯也是闲。(佛迹昱)

无星秤子两头平。提起应须见得明。若向个中争分两。知渠错认定盘星。(佛性泰)

虎步龙骧遍九垓。会从平地起风雷。等闲唤出庵中主。便见千江水逆回。(佛心才)

换手搥胸哭老爷。棺材未出死尸斜。不如掘地深埋却。管取来年吃嫩茄。(瞎堂远)

闪烁旌旗骤往来。几人遥望起疑猜。此时若得樊公脚。一蹋鸿门两扇开。(无准范)

江北江南总帝畿。一轮化日照无私。边笳却在东风外。石女听来笑满眉。(无趣空)

短棹轻帆狎怒涛。东行西止得逍遥。去留不出芦花岸。陆地追寻人自劳。(报恩琇)

江南丝柳迎风舞。岭上青松带露寒。世事近来多剥复。人人偏爱紫罗冠。(慧山海)

一样竖拳两样酬。驴唇马[此/束]没来由。巫峡博得丝千丈。四海五湖下钓钩。(法林音二)

单枪疋马立功勋。韬略双全独见君。蓟北荆南齐定了。英名千古镇河汾。

赵州因文远在佛殿礼佛。师见以拄杖打一下曰作么。曰礼佛。师曰用礼作么。曰礼拜也是好事。师曰好事不如无。

中峰本云。文远云礼佛也是好事。不妨顽软。赵州云好事不如无。话堕了也。要知赵州老人话堕处么。待伊磕破脑门即向伊道。

文远修行不落空。时时瞻礼紫金容。赵州拄杖虽然短。分破华山千万重。(径山杲)

祇知瞻礼紫金容。不觉脑门遭霹雳。平生心胆向人倾。相识还同不相识。(蒙庵聪)

赵州因僧问如何是赵州。师曰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径山杲云。者僧问赵州。赵州答赵州。得人一马还人一牛。人平不语。水平不流。会么。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好休。 天宁琦云。尽道者僧神通。跳赵州关不过。大丈夫汉当众决择。未到弓折箭尽。即便拱手归降。何不着一转语。教他纳款去。且道着得个甚么语。 磬山修云。者僧设个问头也甚奇怪。他未会。争敢入虎穴捋虎须。道他会。争肯恁么休去。

句里呈机劈面来。烁迦罗眼绝纤埃。东西南北门相对。无限轮槌击不开。(翠峰显)

四廓关闳镇赵州。几於城下起戈矛。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艹闲花满地愁。(照觉总)

袖里金锤一击开。东西南北绝纤埃。石桥南畔台山路。报你游人归去来。(普融平)

南北东西老赵州。见人骑马也骑牛。清风月下寻归路。夫子门前问孔丘。(瞎堂远)

赵州因僧问。初生孩儿还具六识也无。师曰急水上打球子。后僧却问投子。急水上打球子意旨如何。子曰念念不停留。

法林音云。疋上不足。疋下有余。

六识无功伸一问。作家曾共辨来端。茫茫急水打球子。落处不停谁解看。(翠峰显)

何谓识兮还具六。八万四千殊不足。初生孩子尚喃喃。急水打球拦口筑。(白云端)

朝日茫茫打个球。生来念念不停留。若知落地无踪迹。始会云门六不收。(慈受深)

赵州因僧问和尚姓甚么。师曰常州有。曰甲子多少。师曰苏州有。

苏州有。常州有。须信亲言出亲口。赵州古佛岂徒然。世界坏时渠不朽。若能於此究根源。决定面南看北斗。(翠峰显)

常州有。苏州有。咭嘹舌头狮子吼。寿山高兮福海深。八十一分九个九。若能直下便回光。千古万古名不朽。(佛鉴懃)

苏州有与常州有。三月江南啼鹧鸪。堪笑有年无德汉。被人拶着强分疎。(退耕宁)

赵州问一座主讲什么经。曰讲涅盘经。师曰问一段义得否。曰得。师以脚趯空吹一吹曰是什么义。曰经中无此义。师曰。脱空谩语汉。此是五百力士揭石义也不识。

老宿代云。和尚瞒某甲瞒大众。 翠峰显别云。和尚惯得其便。

一趯方令地轴翻。一吹还又转天关。讲师不识圆陀义。空舍前山过后山。(圭堂居士)

揭石从来义不同。洪波深处逞神通。高标不在芦花岸。队队双双趁晓风。(呆堂定)

赵州因僧问。久向赵州石桥。到来祇见略彴。师曰。汝祇见略彴。且不见石桥。曰如何是石桥。师曰度驴度马。

城山洽云。老汉末后道个度驴度马。是赏伊罚伊。者里勘破。一生参学事毕。不然。吃水也须防噎。

孤危不立道方高。入海还须钓巨鳌。堪笑同时灌溪老。解云劈箭亦徒劳。(翠峰显)

异类渠行履。心真出语亲。随流自得妙。到岸不迷津。(天宁琏)

长鲸已压浪头飞。跛鳖桥边尚碾泥。度马度驴难解会。绿杨影里路东西。(地藏恩)

赵州因一僧曰。某甲从长安来。横一条拄杖。不曾拨着一人。师曰自是大德拄杖短。僧无语。

同安显别州云。老僧者里不曾见恁么人。又代僧云。也不短。 天童悟代云。某甲罪过。不意轻触和尚。

法林音代礼三拜。

赵州因僧问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曰。汝被十二时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时。

使得十二时辰。呼来却教且去。倚官挟势欺人。茫茫无本可据。(径山杲)

钟送黄昏鸡报晓。赵州何用闲烦恼。裂破虚空作两边。古庙香炉出芝艹。(雪庵瑾)

安帖邦乡老赵州。时辰使得最风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野庵璇)

天来龙来。神来鬼来。风来雨来。驴来马来。几乎死了。一去不来。(汉关喻)

赵州在南泉井楼上打水次。见南泉过便抱柱悬却脚曰相救相救。泉上胡梯曰。一二三四五。师少顷却去礼谢曰。适来谢和尚相救。

昭觉勤云。一人将错就错。一人看楼打楼。虽然如是。父为子隐。直在其中。 径山策云。赵州悬羊卖狗。南泉有年无德。作者去就当时。祇好拽翻梯子。教者汉一生蹭蹬。还知么。养子方知父慈。

等闲施设岂徒然。平地波澜欲浸天。更向胡梯敲数下。免教失脚堕黄泉。(佛性泰)

赵州因在殿上过。乃唤侍者。者应诺。师曰好一殿功德。者无对。

殿上唤来先应诺。不知业识太茫茫。虽然功德已成就。怎奈当初不放光。(鼓山珪)

好一殿功德。总是过去佛。百福相严身。不使栴檀刻。日日香烟夜夜灯。看来当甚乾萝卜。(径山杲)

赵州因游方时到临济。才洗脚济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正值山僧洗脚。济乃近前作听势。师曰。会即便会。啖啄作么。济便归方丈。师曰。三十年行脚。今日错为人下注脚。

法云秀云。众中商量道。赵州不识临济作贼却。为他下个注脚。临济当时作听势。何不劈耳便掌。若恁么商量。何曾梦见赵州识得临济。殊不知两个尽是老贼。须知一个好手。敢问诸人那个是好手。 教忠光云。临济有验人眼。赵州又饱丛林。等闲略露风规。自然头正尾正。还会么。若不得。流水还应过别山。

洗脚处更不安排。侧聆时非是啖啄。赵州临济二老人。相见何劳下注脚。(鼓山珪)

一人眼似鼓椎。一人头如木杓。两个老不识羞。至今无处安着。(径山杲)

赵州因僧辞。乃问甚处去。曰雪峰去。师曰。雪峰忽问汝。和尚有何言句。汝作么生道。曰却请和尚道。师曰冬即寒夏即热。又问。忽更问汝毕竟事。又作么生。僧无语。师代曰。某甲亲从赵州来。不是传语汉。其僧后到雪峰。峰问甚处来。曰赵州来。峰问赵州有何言句。僧举前话。峰曰须是我赵州始得。

玄沙备闻乃云。大小赵州。败阙也不知。 云居锡云。甚处是赵州败阙处。若检点得出。是上座眼。

赵州见僧来便面壁书梵字。僧展坐具礼三拜。师转身。僧收坐具出去。师曰苦苦。僧呵呵大笑。

苦苦。向谁语发机。要是千钧弩。三十三天扑帝钟。大地山河俱作舞。(典牛游)

苦中乐。乐中苦。赵州者僧俱欠悟。直饶顿彻根源。也是泥里洗土。(佛照光)

不昧当阳第一筹。临机拳趯不轻酬。焦砖打着连底冻。赤眼撞着火柴头。(掩室开)

赵州在南泉作炉头。值普请摘菜。乃在堂内叫曰。救火救火。大众一齐到僧堂。师乃闭却门。众无语。泉乃抛钥匙从囱入。师便开门。

义山讷云。我不学南泉益油添薪。当时见他闭却门。拈土块就门上书两个封字。要他赵州至今出身无计。

赵州到黄檗。檗见来便闭却方丈门。师乃把火於法堂内。叫曰救火救火。檗开门捉住曰道道。师曰贼过后张弓。

保福展云。黄檗有头无尾。赵州有尾无头。 五祖戒云。黄檗祇会买贱不会卖贵。赵州因祸致福。 翠峰显云。直是好笑。笑须三十年。忽有个衲僧问笑个甚么。笑贼过后张弓。 南堂欲云。重门击柝。黄檗过於堤防。啮镞破关。赵州惯得其便。虽然两不相伤。笑破翠峰鼻孔。 古南门云。雪窦好一笑。祇是不合随赵州语脉走。毕竟如何。贼贼。

一擒一纵二施能。戟去枪来两阵陈。彼此机关谁委悉。至今疑杀李将军。(海舟慈)

贼逢贼手。全无枢纽。百弩千弓一时发。白日青天何处走。乳峰惯得其便。阵后虚张笑口。咄。看狗。(灵岩储)

赵州到云居。居曰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师曰什么处是从谂住处。曰山前有个古寺基。师曰和尚自住取。又到茱萸。萸曰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师曰甚么处是从谂住处。曰老老大大住处也不知。师曰。三十年弄马骑。今日却被驴扑。

云居锡云。甚处是赵州被驴扑处。 沩山喆云。云居茱萸为人犹如为己。争奈赵州不入者圈圚。虽然如是。不得雪霜力。焉知松柏操。 大沩泰云。二老祇解把住不解放行。赵州祇解放行不解把住。检点将来未为全美。且双放双收一句作么生道。毕竟水须朝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

展阵开旗各运谋。箭锋相敌未轻休。等闲露出翻身句。直得千江水逆流。(掩室开)

突出山前古寺基。赵州闻得便攒眉。寥寥今古无人共。一片断云天外飞。(率庵琮)

赵州因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猫儿是一百五十文买底。曰。不问猫儿。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者槖子是大王送底。曰谢师答话。师曰作家作家。

月舟载云。水本无声。受触则响。木本无火。因钻则炎。赵州要成己成人。岂惜隋珠卞璧。然末梢头可惜放过。虽则放过也。却有些诸讹。莫道不利害好。

赵州因僧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师曰老僧祇管看。

翠峰显云。看即不无。争即不得。且道扶者僧扶赵州。 云居庄云。争者不得。得者不争。赵州祇管看。要且不失珠。 古南门云。争即不无。看即不得。且道珠在甚么处。

风云头角黑[粼*ㄑ]皴。苦死交争额上珍。净洗眼来闲地看。老僧未免费精神。(圆悟勤)

珠在浪花深处白。拏云攫雾志悠哉。老僧祇管从边看。得失从渠眼自开。(咦庵鉴)

赵州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栏中失却牛。

栏中失却牛。有问即有酬。更若求玄妙。猢狲筑气球。(慈云照)

赵州上堂。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僧举似洛浦。浦扣齿。又举似云居。居曰何必。僧回举似师。师曰南方大有人丧身失命。曰请和尚举。师才举前话。僧指旁僧曰。者个师僧吃却饭了。作恁么语话。师休去。后僧请益。师曰。坐底见立底。立底见坐底。

坐底见立底。立底见坐底。咄哉老赵州。白日眼见鬼。(无准范)

宗鉴法林卷十八

猜你喜欢
  本愿药师经古迹下·太贤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九卷·宝亮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七·念常
  右绕佛塔功德经·佚名
  浮石禪師語錄目次·通贤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序·宗密
  卷第三十·普瑞
  卷二十五·佚名
  卷第十四·佚名
  卷第三十一·佚名
  宗镜录卷第七十一·延寿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三·澄观
  卷十七·性音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八·介庵悟进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慧之·唐圭璋

      沁园春   寿韦轩八十一岁九月初二   八九十翁,似婴儿戏,汉司马迁。记渭川垂钓,一年之长,龙山吹帽,七日之前。口角春风,襟期秋月,万事从来只任缘。随渠道,更登天富贵,陆地神仙。   儿孙绿绶青编。看鼓舞云霄高刺天。

  • 卷四十·乾隆

    卷四十眉山苏轼诗九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千章杞梓荫云天。樗散谁收老郑虔。喜气到君浮白里。丰年及我挂冠前。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太息何人知帝力。归来金帛看赤贞肩。原

  • 列传第四十 齐宗室诸王下·李延寿

    文襄诸子 文宣诸子 孝昭诸子 武成诸子 后主诸子文襄六男: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河南康献王孝瑜,字正德,文襄长子也。初封河南

  • 卷之一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六      宋 王当 撰僖公 周富辰 富辰周大夫也二十四年郑伐滑王使伯服游孙伯如郑请滑郑伯怨惠王之入不与厉公爵也又怨襄王之与卫滑也故不听王命而执二子王怒将以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胡先生瑗墓表欧阳修先生讳瑗字翼之姓胡氏其上世为陵州人后为泰州如皐人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逹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乆而尊师道废乆矣自景佑明道以来学者有师惟先生暨泰山孙明

  • 世家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三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四。○(甲午)二十年春正月壬子朔王在元王与公主诣阔阔眞妃殿献白马九匹。癸酉世祖皇帝崩王与公主以羊十马一祭于殡殿其文曰: " 

  • 半弓居省墓日记·徐一士

    崇明黄清宪《省墓日记》,在《半弓居文集》卷末,为同治三年甲子五月赴苏州省墓所记。时当苏州等处收复未久,所见战后景象,言之颇详,极有史料价值。《半弓居文集》流传未广,爰摘录之,以供史家之取资。五月初七日:“坐小驳

  • 卷之九十七  馬端肅公三記中 撫安東夷記(明)馬文昇 撰·邓士龙

    (馬端肅公三記,三卷,明馬文升撰。馬文升,字負圖,鈞州(今河南禹縣)人。景泰二年進士,累官至吏部尚書。明史卷一八二有傳。)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膺天眷命,奄有萬方,以西北密邇胡戎,乃設陝西行都司於甘州,山西行都司於大同,萬全都司於

  • 秘书志卷第六·王士点

      秘书库延佑三年三月二十一日,木剌忽怯薛第一日嘉禧殿内有时分,对速古儿赤也奴、院使呀不花与张彦清学士有来,叔固大学士对本监官阔阔出少监传,奉圣旨,秘书监里有的书画,无签贴的教赵子昂都写了者么道。至元十四年正月二

  • 卷十八上·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八上 嘉礼二 中宫 总序 周礼命妇朝女君则中宫之有朝尚矣汉制自二千石夫人以上服蚕衣以朝晋宋皆然唐永徽五年命妇朝於光顺门其後以朝官命妇杂处朝贺诏停开元礼

  • 第五章 唐德宗无力回天·吕思勉

    第一节 德宗初政,壮志雄心大历十四年五月,代宗崩。子德宗立,即雍王适也。代宗为广平王时,正妃曰崔氏。母,杨贵妃姊韩国夫人也。生郑王邈,为代宗次子。长子即德宗。母沈氏,追谥睿真皇后。开元末,以良家子选入东宫,肃宗以赐广平

  • 论语集注大全卷一·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一学而第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朱子曰此一篇都是先说一个根本○胡氏曰此篇首取其切于学者记之故以为多务本之意○新安陈氏曰掲君子务本一句以为首篇之要领此说本于游氏朱子已

  • 春秋説卷二十七·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定公上元年春王先君不得正其终则嗣君不得正其始鲁盖有之矣而首年皆以正书公独无正何哉君位旷也夫正者王之所为天子班之诸侯禀之朝防庙谒出政布令于是乎用之所以谨人时之端严天道之奉也昭公薨太子衍废而

  • 卷三十一·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一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既夕礼第十三之三记敖氏曰此上下二篇之记也郝氏曰士丧既夕本通一篇故记起自始死世儒欲割记附二篇谬也士处适寝寝东首于北墉下注曰将

  • 众经目录卷第五·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大乘毗尼藏录第三(六分)合四十八部八十二卷众律一译一合一十二部三十二卷&middot;菩萨戒经八卷(北凉沮渠蒙逊世沙门昙无谶于姑臧译)&middot;佛藏经四卷(后秦弘始年沙门罗什于长安译)&middot;菩萨藏经一

  • 第三十八章 毗讫罗摩尸罗首座传承·多罗那他

    现在叙述其他单独散见的人物。从过去吉祥护法(即达摩婆罗)王时代到后来遮那迦王未出世之间,经历五代王统,在毗讫罗摩尸罗各由一真言大金刚阿阇梨守护教法。达摩婆罗王时代最初由觉智足阿阇梨,后来由燃灯贤护持教法,他的传记

  •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佚名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集。40卷。又名《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明刊本题“李卓吾先生秘本”,“诸名家汇评写象”。卷首序署“庚辰秋仲磊道人撰于西子湖之萍席”。日本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皆有藏本。北京图书馆藏有一部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