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十二
追荐陈意门(赞灵通用)
总荐亡
百年光景全在刹那。四大幻身岂能长久。自离尘世香魂杳杳未知方。既返泉关逝魄茫茫何所往。音容莫睹。骨肉徒伤。欲伸荐披之功。须假慈悲之力。
又
夫子圣人犹见两楹梦奠。达磨大士尚闻只履西归。法身未免有去来。幻质岂能无生死。冥途既往。逝魄何归。须凭荐拔之功。直指超昇之路。(已下任叙所作佛事)
又
百年梦幻嗟尘世之循环。诸佛慈悲揭真乘而济度。伏念亡(某人)奉身俭约致业勤劳。接物待人本谦和而罔间。事尊抚幻尽孝义以无亏。方期寿岳之崇。俄叹惊波之逝。上遗华发缺温清於萱堂。下弃诸孤极攀号於苫室。欲严昭荐。庸假薰修。(同前)
又
地水火风真个梦中说梦。生老病死谁知身外有身。欲求彼岸超生。须向个中着力。恭惟(某人)之灵。天资长厚。地胄光华。其起家也则有贯朽粟腐之名。其处乡也则有亲仁善隣之美。福在其身则寿考康宁之是享。庆流于後则德行道义之俱全。膺鹗荐而五举不虗。指龙门而一跃在即。方谓椿龄益固。岂期薤露遽曦。百千万事总成空。八十二年浑是梦。三釜之养弗及。九泉之恨徒增。莫驻双轮。俯临首七。
荐祖父母
先祖是皇素积门闾之德。孝孙有庆敢忘骨肉之恩。适际忌辰。仰皈皇觉。伏念(某人)理家勤俭教子诗书。兄弟无间言。朋友责善道。自得田园之乐。共推里閈之仁。生前既有兴家剏业之功。殁後当怀谨终追远之念。(追远忌辰)
荐父
陟岵兴嗟爰起劳思之志。蓼莪托咏难伸哀告之诚。虽殚孝子之心。莫报昊天之德。伏念父(某)生成德重教养恩深。本期尽养於百年。岂谓俄终於一疾。
父五七
劬劳有赖足知生我之恩。酬报未由遽起何怙之叹。唯佛子能伸子道。假圣慈少荐父慈。望埀赦罪之恩。直指往生之路。痛念(某人)向居尘世才登六十二年。今返泉台倐经三十五日。
又
青春向晚痛严君归寿之辰。朱夏俄临当孝子酬恩之日。欲荐灵魂度脱。须凭我佛慈悲。敬念(某人)居人世七十八年。抛幻尘三十五日。欲报生成之德。用凭荐悼之功。
父小祥
无父何怙每怀陟岵之悲。有佛可依甞发济人之愿。重念(某人)存心平等处己温良。既为十善之人。宜享百年之寿。岂期一疾遽返九泉。灵魂渺渺以何归。去路茫茫而不返。欲指小祥云路。须凭大觉风规。
荐母
泣血三年痛念子羔之志。不饮七日重伤曾参之心。动王修辍杜之诚。起隐之感隣之叹。虽古今之事或异。而子母之情不殊。痛念(某人)处阎浮世现女人身。内克尽於姆仪。外允谐於族属。恩深鞠育。德备劬劳。本期椿筭绵绵不忘戏彩。岂谓萱堂寂寂遽起伤心。
母百日
萱堂月冷空余刻木遗踪。兰砌云愁遽起感邻别恨。痛念十旬弗返。庸资九品追修。伏念(母氏)善心有素懿行无亏。检躬温淑而茂着闺仪。应物周旋而曲全妇道。一男终老。二女得贤。孺封方羡於荣观。亲眷俄闻於永别。曩日之断机莫睹。今朝之戏彩无由。不凭净土以超生。曷使亡魂之度脱。
母小祥
母以劬劳生我遽兴不见之思。佛能方便救人敬启少酬之意。伏念(某人)懿行雍容善心纯熟。传嗣幸生四子。享龄宜尽百年。岂谓五旬之余。遽有千秋之别。倐忽痛周星之隔。悲伤泣泪雨之零。无阶酬鞠育之恩。有佛示往生之路。
公百日婆六七
痛念先公历十旬而弗返。翻思祖妣俄六七以偕临。欲荐双魂。宜修九品。首答变成主。兼资平等王。望开方便之门。各指超昇之路。
女荐母夫荐妻
女荐其母徒劳刻木之悲。夫拔其妻空忆鼓盆之恨。欲使双魂俱度脱。须桑三宝为加持。孝女(某)痛念亡妣(某氏)。夫(某)伏为亡室(某氏)。一则义重於生身。一则恩深於结发。本是有家亲之喜。岂期同生死之涂。
荐子六七母四七
曰母曰子相继归终。诵佛诵经用凭救拔。爰倾众志敬荐双魂。阐智者之科仪。礼观音之宝忏。普答三千大千之圣众。兼酬四七六七之冥王。
三孙荐祖母叔母
祖母叔母相先後以归终。长孙次孙同哀号而荐拔。(某)等敬念祖母(某氏)叔母(某氏)。向值一阴之月。方踰两日之期。岂知二位懿魂。共返九泉幽壤。
荐母并妻室首七
云惨萱堂莫遂承颜之志。风悲兰室遽伤结发之情。然老少虽曰殊涂。而生灭同归一路。敬念亡妣(某氏)享世寿七十五载。亡室(某氏)受天数三十二春。未离两日之间。同有千秋之别。大千不返。首七俱临。追修二位之懿魂。须仗三乘之圣教。
荐夫
共伯之妻人钦自誓之志。萃周之妇世闻善哭之声。魂飞湘浦之烟波。梦断楚台之云雨。伏念亡夫齐家雍穆处己温良。将期成君子偕老之欢。岂意发天民无告之叹。虽仰天而何补。徒望石以兴悲。欲酬结发之恩。庸仗燃灯之果。
又
交欢二姓。本期奉箕箒之勤。俄别千秋。难使效苹蘩之托。切念亡夫(某人)。公平处己忠厚待人。内睦宗亲外谐乡党。满谓百年之偕老。岂期中道以分飞。
荐妻
兰台人寂徒兴舞镜之悲。凤阁香锁爰有鼓盆之叹。伏念亡室(某人)。夙勤妇道素秘闺仪。本期偕老百年。岂谓遽终一疾。齐眉莫及。结发徒伤。云归仙岛暮烟寒。花落泉台春昼永。欲超懿魄。须仗妙缘。梵曲高扬韵续断弦之奏。炉烟消散香和愁雾之飞。
又
百年偕老将期结发之亲。四大俄空遽起鼓盆之叹。切念(亡室)素全妇道曲尽闺仪。孝义两全。宗亲俱睦。
兄弟
原上鶺鴒务笃急难之义。云间鸿鴈忽垂次叙之伤。敬念某(亡兄亡弟)道共人伦序连天属。将谐同气俄有归真。竹林游地起伤悲。棠棣阴中空感叹。
荐男
兰凋玉砌沉沉之愁雾迷空。凤入丹霄寂寂之悲风匝地。伏念亡男(某人)。克家令子。干蛊良材。本期兴忠孝之门。全望继箕裘之业。岂知一疾。永诀千秋。
长子溺死
情伤主器岂期失楫於中流。佛愿度人庸指乘槎之仙路。伏念亡子力学龙门而未透。亲看蛟水以俄经。一夜更阑才效渡湘之年少。千秋恨别飜成捉月之谪仙。鸣滩响处助哀声。急浪溅时添暗泪。
荐女
谢庭兰殒到底俱空。楚峡云收未知何在。伏念亡女善心纯熟懿行雍容。岂期一疾之来。遽有百年之别。輙凭佛果。少赞仙游。
伯叔
哀心有感痛伤天属之亲。诚意无依庸仗佛乘之力。伏念(亡伯亡叔)善锺累世庆出一门。为先公胄子之贤(伯称胄子叔称季子)。乃我父连枝之爱。将谓享长年之筭。岂期终百岁之天。
姊妹
天伦共禀莫非同岁连枝。世事归空难免出生入死。伏念(亡姊亡妹)所育虽同於父母。于归各配於室家。棣华将谓於联芳。鴈序遽伤於痛别。
丈人
云愁惨惨空伤太岳之颓。雨泣涟涟滥发东床之叹。虽曰冰清而玉润。难逃死去以生来。伏念丈人某。德禀宽洪。恩均内外。私喜一门之幸。得伸半子之亲。岂期四大之空。遽有千秋之别。
丈母
云愁半夜痛伤岳母之俄倾。雨泣新秋忍对门阑之发叹。千秋遽别。半子何依。欲懿魄之超昇。仗善因而荐拔。敬念丈母某人。生男克孝誉已振於北堂。育女有家爱特崇於东坦。将谓享百年之寿。岂期为一疾之终。晓山黯黯散愁云。夜壑茫茫奔逝水。
女婿
愁结门阑遽尔东床之逝。泪零衣袖痛伤半子之亡。不资物外之善缘。莫荐门中之贵客。伏念亡婿(某人)。贤锺盛世。族出名家。内谐父母之欢。外擅里闾之誉。满谓笃亲之义。常修致敬之仪。岂期天不福谦。遽使身先归土。
又
门阑有托望谐中雀之缘。风火无凭遽失化龙之望。欲伸荐拔。庸仗慈悲。
荐商死
往而不返。仲尼伤逝水之嗟。去而不归。庄叟起失家之叹。死生惟命之极。行止非人所能伏。念某人孤矢铭心盖有四方之志。驹骝命驾能驰千里之念。每运舟车阜通货贿。远取征商之利。将求润屋之资。岂期善愿未圆。那觉天年不永。征魂杳杳九泉冥路去何长。逝魄茫茫万里思亲归不得。虔修净土。资荐去程。
僧荐本师(开华严经)
释迦文佛何妨示寂双林。达磨大师不免西归葱岭。虽法身本无生灭。然乳恩敢後酬偿。欲增般若之妙光。必假华严之大教。恭惟圆寂本师大德。堂堂仪表寂然弥勒下生来。了了禅机俨若玄沙不出岭。龙山尊宿。[鱼*戋]水宗师。戒行共霜月争明。梵音与风雷齐震。忽朝猛省。拂袖便行。衣传已付岭头人。背痛翻为尘外侣。今当三十有五日曷报师资。用开一百二十函少陪云路。
荐亡伏愿门
通用
尘劳蠲净廓尔而云散天清。业障顿除豁然而冰消雪释。识心达本。息意忘缘。於去来中悟无去来。於生灭中悟无生灭。绝离幻妄。正趍真空。破三毒而证三藐三菩提。収六贼而修六度六神用。了知生灭法。方明无我人。不出菩萨林。常居华藏海。
又
数行仙乐迎归紫府之间。三色祥云引出尘寰之外。抛离五障。逈脱六尘。当生慈氏之宫。早入龙华之会。
又
黄金殿内常瞻紫磨之身。红藕花心时听苦空之偈。
又
四生海上卸愚痴帆。三觉岸头断沉迷纲。出娑婆之世界。生兜率之天宫。时时面奉玉毫。日日耳闻妙法。晓了即心即佛。顿明非想非空。得般若波罗蜜多。成无上正遍知觉。
又
无边烦恼海彻底乾枯。无量智慧花廓然开发。
又
上冐七重之网。下乘千叶之莲。飘飘生覩史之天。济济步摩尼之殿。面瞻金相。耳听法音。
又
瑶池万仞。金风动而莲上生花。宝阁千层。珠帘卷而云中见佛。
又
宝坊宝盖乘宝马以优游。香国香城蹑香云而快乐。
又
宝网玲珑之下。天花缥缈之中。礼十号慈尊。悟一乘妙理。
又
须菩提弹指之处认取千圣之门。大迦叶破颜之时顿悟一真之理。
又
普光堂上回凡心而作佛心。菩提殿中转肉眼而为慧眼。步步红莲开足下。翩翩青盖起空中。抛三漏之尘劳。生十严之净地。入宝冠里。坐师子床。一闻大悟之因缘。便证无为之至理。
又
真明明之。法眼登须弥顶而烁破四天。悟了了之。真心向微尘里而坐观三界。
又
真心自在。法性逍遥。不入三乘。便登正觉。悟无所悟之法。证无所证之门。生生披如来忍辱之衣。世世处诸佛慈悲之宝。
又
障云散而菩提月现。业海枯而功德山高。不入邪宗。常生正念。
又
七宝池中尽涤业障报障烦恼障。九莲台上常闻妙音梵音海潮音。
又
摧烦恼之山。裂爱慾之网。心疑顿释若解百叠之花巾。罪垢潜消如散八风之沙聚。
妇人
十恶五逆悉冰消。三毒七情俱雪忏。五漏化为无漏。六根变作善根。仗一乘荐悼之功。指九品往生之路。好随玉女迎埽蓬岛仙山。长伴姮娥直返蟾宫月殿。东海观音亲授记。南方龙女愿同参。速出迷途。早登觉苑。
又
业菓凋零。罪花殒谢。便登海岸礼观音菩萨之容。长向雪山侍摩耶夫人之侧。
双魂
毗卢华藏不妨步步相随。净土莲台如信人人有分。宁拘曰老曰少。从教同号同名。鸾车对对返璇穹。凤辇双双归宝洞。合簪并进共乘般若之舟。携手同行齐到波罗彼岸。
又
俱乘有作之因。各指往生之路。红莲台上不妨步步相随。碧玉堦前管取头头寻着。九品齐登上品。三乘共证上乘。翻身接引上天堂。携手逍遥归佛国。
又
厖眉慈母早随佛母返天宫。鸳帐娇娥好共妲娥归月殿。两片彩云轻衬足。一双宝网为严身。生前既结於家亲。殁後齐登於佛国。
溺死
不凭圣泽。难脱迷津。霈为终七之恩波。洗去大千之罪垢。鹏海化为福海。龙宫变作天宫。云汉逍遥免万劫沉沦之苦。星桥快乐无三途出没之忧。愿假慈舟。早登彼岸。
又
爱河浪阔期彼岸以高登。苦海波深假慈舟而普渡。
又
不滞中流即登彼岸。礼水藏慈悲之相。闻海潮微妙之音。
又
涤除玄览。涵泳圣涯。指佛波罗门。离世浮沉海。骑李白鲸鲲之背。访张骞牛斗之星。两腋清风笑傲三山之蓬岛。一溪流水优游千古之桃源。度达有阿罗圣僧。引接得水藏菩萨。
荐僧
身期成於正道步步蹑於遥天。心冀了於妄源去去乘於翠辇。入四禅地。具一性空。趺猊座高广之间。覩龙树芳菲之相。一明圆觉。顿悟真常。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十二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九·佚名 记心印来历·悟真子 利益存亡品第七·佚名 卷第一百十七·霁仑超永 山庵杂录序·无愠 理门论述记·神泰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降魔品第十二·佚名 卷第六·居顶 降生品第五·佚名 礼忏文之二·佚名 菩提资粮论卷第二·龙树 附錄四分巴利二本衆學法對照表·欧阳竟无 成唯識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