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莲华王时代
北方边地的婆那由(林地)出了一个阿耆尼达多王供养法胜阿罗汉等约三千圣众前后三十多年。中印度有圣者摩诃底耶伽护持佛教。华氏城中难陀王的儿子大莲华供养一切僧伽。追随上座那伽的坚意比丘广宣五事,争论加剧,因而四部开始分裂为十八部。
大莲华王有婆罗门跋陀罗和婆罗门婆罗流支两个朋友,这两个人对僧伽盛大供养。婆罗门跋陀罗借着明咒的力量,在他听到的各个国土从非人中摄取一切受用。每天对一千八百婆罗门、二千比丘,此外遍行者和乞丐等各一万人供给一切物资,使之满足。
婆罗流支有一双用明咒修成的树叶鞋,穿上就可以从天和龙的住处取得良好资具,使乞求者欢喜。但是有一次与国王不和,国王想是否对自己使用恶咒,派人去杀他。他穿树叶鞋逃到邬阇衍那城。终于受国王的欺骗,被一个女人偷去了他的鞋,无法逃走,被刑吏杀害。国王也为了净除杀害婆罗门的罪恶,建立二十四所寺庙,所有寺庙都设置物资丰富的法产。
有些人以为此时发生第三结集,但显然不是。据说婆罗流支曾抄写毗婆沙多卷,付与诸说法者。但若干佛语的函卷,本师住世时也有。疏释意旨的论典著之函卷可说以此为始。毗婆沙的意义就是详细解释,在以前解说本师的教语所有的词句以后,宣示其中的教诫,即在此中显露教语的含义,并没有另外的造出比经部更容易了解的论。后来为了利益未来的众生而造《毗婆沙论》。有些人认为在优婆崛多时代请阿罗汉共同编著,有些人认为耶舍和萨婆逸摩等所造。西藏人说是萨婆迦摩和鸠浮阇等五百阿罗汉在北方宾陀山那咤婆咤罗寺所造,乃是将以上二说揉合之谈。无论如何,乃是把一些阿罗汉的说教编排为一,上座口耳相传,最后著录成文。
若依照毗婆沙师的说法,七部对法许为佛语,解释意旨的论典以《毗婆沙论》为创始。经部师则以为《毗婆沙论》以前所出的七部对法也是异生声闻所造,而妄说是舍利弗等所结集的佛语,因此解释意旨的论典开端是七部。有一些阿阇梨以为“七部本身原来是佛语,但在中间可能掺入了异生声闻们所作的词句,有如异部中的某些经。所以凡是违反三量的错误当是后来掺入的词句。如同大乘别有对法藏,声闻应该也有。三藏的意义诚然是互相关连,但其他二藏既已出生各别的函帙,本母就没有不这样出生的理由。
后面的这种说法虽然好象是要妥当当,但大阿阇梨世亲似乎是打算顺应经部师的意见而暂时如此承认。有人说:”不是佛语。因为有很多错误,所以是舍利弗等人造的。”这是非常愚蠢的话。第一双在本师之前入涅槃,本师住世时也没有人造过解释意旨的论典,若是本师住世时而对佛语的意义就产生背理的解释,非常不合。若是以佛的教法为依据,就必需安立佛语和疏释意旨的论典的差别在本师住世时发生,后者在入涅槃之后才发生的原故,若第一双等颠倒解释佛语的意义,”“堪为证者多散灭”(用《俱舍论》二九卷奘译颂文)中所谓‘证者”的证人都无法辨认的原故,并且若以为一些阿罗汉不能看到真实性,那么声闻教中见到真实性的补特伽罗就不存在,这是不合理的原故。因此应该知道居心毁谤本师自身所化现的诸大阿罗汉,这是魔所加持。
与大莲华王同时而稍后,有欧提毗舍国的月护王出现,文殊菩萨以比丘形相到他的家里,说了若干大乘的教法,并留下一部经函。显教师认为是《八千般若》,真言师则说是《摄真实经》,虽然那一说都没有不对,但想来依前说可能比较妥当。这是本师涅槃以后在人间发生大乘的开端。
猜你喜欢 弘明集卷第十一·僧祐 百法明门论的宇宙观·太虚 遗教品第一·佚名 不可著外境相·印光 卷第三十四·李通玄 卷二十·赞宁 目次·佚名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佚名 净土论卷中·迦才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上·佚名 佛说佛印三昧经·佚名 天台四教仪科解卷下(会永嘉记入於观师本文)·从义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如惺 修行道地经卷第六·佚名 佛地經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