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章 大莲华王时代

北方边地的婆那由(林地)出了一个阿耆尼达多王供养法胜阿罗汉等约三千圣众前后三十多年。中印度有圣者摩诃底耶伽护持佛教。华氏城中难陀王的儿子大莲华供养一切僧伽。追随上座那伽的坚意比丘广宣五事,争论加剧,因而四部开始分裂为十八部。

大莲华王有婆罗门跋陀罗和婆罗门婆罗流支两个朋友,这两个人对僧伽盛大供养。婆罗门跋陀罗借着明咒的力量,在他听到的各个国土从非人中摄取一切受用。每天对一千八百婆罗门、二千比丘,此外遍行者和乞丐等各一万人供给一切物资,使之满足。

婆罗流支有一双用明咒修成的树叶鞋,穿上就可以从天和龙的住处取得良好资具,使乞求者欢喜。但是有一次与国王不和,国王想是否对自己使用恶咒,派人去杀他。他穿树叶鞋逃到邬阇衍那城。终于受国王的欺骗,被一个女人偷去了他的鞋,无法逃走,被刑吏杀害。国王也为了净除杀害婆罗门的罪恶,建立二十四所寺庙,所有寺庙都设置物资丰富的法产。

有些人以为此时发生第三结集,但显然不是。据说婆罗流支曾抄写毗婆沙多卷,付与诸说法者。但若干佛语的函卷,本师住世时也有。疏释意旨的论典著之函卷可说以此为始。毗婆沙的意义就是详细解释,在以前解说本师的教语所有的词句以后,宣示其中的教诫,即在此中显露教语的含义,并没有另外的造出比经部更容易了解的论。后来为了利益未来的众生而造《毗婆沙论》。有些人认为在优婆崛多时代请阿罗汉共同编著,有些人认为耶舍和萨婆逸摩等所造。西藏人说是萨婆迦摩和鸠浮阇等五百阿罗汉在北方宾陀山那咤婆咤罗寺所造,乃是将以上二说揉合之谈。无论如何,乃是把一些阿罗汉的说教编排为一,上座口耳相传,最后著录成文。

若依照毗婆沙师的说法,七部对法许为佛语,解释意旨的论典以《毗婆沙论》为创始。经部师则以为《毗婆沙论》以前所出的七部对法也是异生声闻所造,而妄说是舍利弗等所结集的佛语,因此解释意旨的论典开端是七部。有一些阿阇梨以为“七部本身原来是佛语,但在中间可能掺入了异生声闻们所作的词句,有如异部中的某些经。所以凡是违反三量的错误当是后来掺入的词句。如同大乘别有对法藏,声闻应该也有。三藏的意义诚然是互相关连,但其他二藏既已出生各别的函帙,本母就没有不这样出生的理由。

后面的这种说法虽然好象是要妥当当,但大阿阇梨世亲似乎是打算顺应经部师的意见而暂时如此承认。有人说:”不是佛语。因为有很多错误,所以是舍利弗等人造的。”这是非常愚蠢的话。第一双在本师之前入涅槃,本师住世时也没有人造过解释意旨的论典,若是本师住世时而对佛语的意义就产生背理的解释,非常不合。若是以佛的教法为依据,就必需安立佛语和疏释意旨的论典的差别在本师住世时发生,后者在入涅槃之后才发生的原故,若第一双等颠倒解释佛语的意义,”“堪为证者多散灭”(用《俱舍论》二九卷奘译颂文)中所谓‘证者”的证人都无法辨认的原故,并且若以为一些阿罗汉不能看到真实性,那么声闻教中见到真实性的补特伽罗就不存在,这是不合理的原故。因此应该知道居心毁谤本师自身所化现的诸大阿罗汉,这是魔所加持。

与大莲华王同时而稍后,有欧提毗舍国的月护王出现,文殊菩萨以比丘形相到他的家里,说了若干大乘的教法,并留下一部经函。显教师认为是《八千般若》,真言师则说是《摄真实经》,虽然那一说都没有不对,但想来依前说可能比较妥当。这是本师涅槃以后在人间发生大乘的开端。

猜你喜欢
  弘明集卷第十一·僧祐
  百法明门论的宇宙观·太虚
  遗教品第一·佚名
  不可著外境相·印光
  卷第三十四·李通玄
  卷二十·赞宁
  目次·佚名
  佛说内身观章句经·佚名
  净土论卷中·迦才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上·佚名
  佛说佛印三昧经·佚名
  天台四教仪科解卷下(会永嘉记入於观师本文)·从义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如惺
  修行道地经卷第六·佚名
  佛地經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才调集卷三·韦縠

    (唐)韦縠 撰○韦庄【六十三首】岀关【或刻关山】马嘶烟岸柳阴斜回首关山路转賖到处因循縁嗜酒一生惆怅为判花危时秪合身无主白日■〈冉阝〉堪事有涯正是灞陵春酎绿仲宣何事独辞家长安旧里满目墙垣春草深伤时伤事更伤心

  • 卷四百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七牛类【附犀牛】五言古题竹石牧牛       【宋】黄庭坚野次小峥嵘幽篁相依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鬪残我竹毛老鬪牛        【

  • 卷三百二十二·列传第二百十·外国三·张廷玉

        ◎外国三   ○日本   日本,古倭奴国。唐咸亨初,改日本,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地环海,惟东北限大山,有五畿、七道、三岛,共一百十五州,统五百八十七郡。其小国数十,皆服属焉。国小者百里,大不过五百里。户小

  • 第四十四回 易幼主诸吕加封 得悍妇两王枉死·蔡东藩

      却说吕太后欲封诸吕为王,示意廷臣,当时有一位大臣,首先反对道:“高皇帝尝召集众臣,宰杀白马,歃血为盟,谓非刘氏为王,当天下共击,不使蔓延。今口血未干,奈何背约!”吕太后瞋目视着,乃是右丞相王陵,一时欲想驳诘,却是说不出理由,

  • 第二十五回 留遗恨王旦病终 坐株连寇准遭贬·蔡东藩

      却说真宗欲立刘氏为后,有一大臣出班奏道:“刘妃出身微贱,不足母仪天下。”观此言,益知刘妃履历,不足取信。真宗视之,乃是翰林学士李迪,便不觉变色道:“妃父刘通,曾任都指挥使,怎得说是微贱?”言甫毕,又有参知政事赵安仁出奏

  • 卷二十四·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二十四宋 张九成 撰万章章句下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濵以待天下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七·佚名

      顺治三年。丙戌秋。七月。乙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诣盛京祭四祖庙。  ○以牛录章京孙定辽为都督同知、充湖广提督总兵官。蓟镇三屯营总兵官孔希贵、为都督同知、充河南怀庆总兵官。山西宁武关副

  • 二百九十三 内务府总管允禄等奏请补放正白旗护军参领缺摺·佚名

    雍正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正白旗护军参领噶尔明、鄂英辉病故,为补放此等缺额,将侍卫委署护军参领那勤、福勒敦,鸟枪护军参领曹宜、鄂勒吉拜等名,各缮一绿头牌,由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内务府总管兼委署领侍卫内大臣.散

  • 八一、子莫考·钱穆

    孟子称杨、墨,因及子莫,曰:“子莫执中,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赵岐注:“子莫,鲁之贤人也。”金仁山曰:“庄子谓儒、墨、杨、秉四,疑即子莫。”黄鹤《四书异同商》辨之云:“《纪闻注》以秉为

  • 卷一百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四雍正十年正月上谕五道初九日奉谕八旗操演兵丁自古圣贤有云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是以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明武备为先务者而兵丁之演习武艺亦未有不勤加训练而能有成者从

  • 卷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五凶礼周官凶礼有五丧居其首昭慎终也唐显庆礼删国恤之条后世遂末由详考厥制下逮臣庶罕得遵循或泥古而失其情或从俗而违于义者有之我朝孝治光昭与成周嫓美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其间称

  • 卷第三·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三 神日本磐余彦天皇 神武天皇神日本磐余彦天皇。諱彦火火出見。彦波瀲武鸕鷀草葺不合尊第四子也。母曰玉依姫。海童之小女也。天皇生而明達。意礭如也。年十五立爲太子。長而娶日向國吾田邑吾平津媛。

  • 读书管见目録·王充耘

    卷上尧典 舜典大禹谟臯陶谟益稷 禹贡甘誓 征仲虺之诰 汤诰伊训 太甲咸有一徳 盘庚说命卷下泰誓 武成洪范 旅金縢 大诰微子之命 康诰酒诰 梓材召诰 洛诰多士 无逸君奭 蔡仲之命多方 立政周官 君陈

  • 后汉书儒林传纠谬第九说文序纠谬附·康有为

    伪经传于通学,发于校书之人,自余习者盖寡。以《后汉书儒林传》考之,十四博士皆今学,诸大师张兴、楼望、蔡元教授万人者皆今学。精庐之启,赢粮之从,家法之试,禄利之得,天下莫非今学,至强盛也。传古学者,《书》则杜林,《诗》则卫宏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五·明佺

    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大乘重译经目卷之四(一百六十八部三百六十五卷)·首楞严经一部二卷(初出)右汉灵帝中平三年支楼迦谶于洛阳译。出长房录。·首楞严经一部二卷(第二译)右曹魏甘露年帛延于洛

  • 第十五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丑二 观音广陈 分四  寅初 陈白古佛授法  二 次第解结修证  三 详演称体起用  四 结答所证圆通  今初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 二南密旨·贾岛

    五代时期诗论著作。1卷。旧题唐贾岛撰。此书《崇文总目》文史类、《新唐书·艺文志》四及《通志·艺文略》八录为贾岛《诗格》一卷,《宋史·艺文志》八作贾岛《诗格密旨》,《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作《二南密旨》,当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