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七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七

牛类【附犀牛】

五言古

题竹石牧牛       【宋】黄庭坚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依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鬪残我竹

毛老鬪牛        【宋】文 同

牛牛尔何争于此輙鬪怒长鞭闹儿童大炬走翁妪苍防八九子骇立各四顾何时解角归茅舍江邨暮

七言古【附长短句】

放牛歌         【唐】陆龟蒙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呉牛放江岸邻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十九日出曹门见水牛拽车 【宋】梅尧臣

只见呉牛事水田只见黄犁负车轭今牵大车同一羣又与骡驴走长陌卬头阔歩尘蒙蒙不似绥耕泥洦洦一一夜眠头向南越鸟心肠谁辨白

题牧牛图        【宋】陈与义

千里烟草绿连山雨新足老牛抱朝饥向山影觳觫犊儿狂走先过浦却立长鸣待其母母子为人实仓廪汝饱不慙人愧汝牧童生来日日娯只忧身大当把锄日斜睡足牛背上不信人间有黄舆

游昭牛图        【宋】陆 游

游昭木石师李唐画牛乃是其所长出栏切听一声笛意气已无千顷荒客居京口老益困衣不揜胫须眉苍时时弄笔眼力健蹄角毛骨分毫芒我无沙隄金络马拂拭此幅喜欲狂乞骸幸防优诏许置身忽在烟林傍日落饮牛水满塘夜半饭牛天雨霜俚医灌药羙水草老巫呵禁祓不祥愿我孙子勤农桑愿汝生犊筋脉强碓声惊破五更梦嵗负玉粒输官仓

观小儿戏打春牛     【宋】杨万里

小儿着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緑蓑笠青篛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年乐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麦穂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安乐坊牧童        杨万里

前儿牵牛渡谿水后儿骑牛回问事一儿吹笛笠簪花一牛载儿行引子春谿嫩水清无滓春洲细草碧无瑕五牛逺去莫管他隔谿便是羣儿家忽然头上数防雨三笠四蓑赶将去

春郊牧养圗       【宋】戴复古

我之居元在野平生惯识牛羊者今见蒲江出此圗半日不知渠是画一犍当前转头立一犍渡浦毛犹湿中有一苍骑以牧牯羜相随数十足殿后两枚黄觳觫分眀如活下前坡路转山南春草多耳根只欠牧儿歌

题牧牛圗        【元】呉 澄

树叶醉霜秋草萎童驱觳觫渉浅谿一牛先登防犊背犊毛湿湿犹未晞一牛四蹄俱在水引脰前望喜近隄一牛两脚初下水凥高未举后两蹄前牛已济伺同队回身向后立不移一牛将济一未济直须并济同时归此牛如人有恩义人不如牛多有之人不如牛多有之笑问二童知不知

题牧牛渡水圗      【元】贡师泰

儿骑牛儿骑牛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牛背欹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圗忽落东海头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饭牛歌         【元】洪希文

牛咤咤蹄趵趵枯萁齧尽芳草緑自晡薄夜不满腹撷菜作糜豆作粥饲饥饮渴两已足脱纼解衔就茅屋不愁饥肠雷辘辘风檐独抱牛衣宿丁男长大牛有犊眀年添种南山曲

牧牛圗         【元】贡性之

谿童饮牛渡谿水牛遇水深行复止人知水深牛不行谁识回头顾其子桃林之野春雨晴烧防回緑春草青太守劝农当二月土膏肥暖牛可耕邯郸城头征战息寗戚徒劳吟白石一声笛里太平歌牛背谿童自朝夕

牧牛词         【明】高 啓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垄东冈去相逐日斜草逺牛行迟牛劳牛饥惟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邉卧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题牧牛圗        【明】张以宁

返照在高树归牛度层坡一犊牟然赴其母老牸返顾情何多牧儿见之亦心恻人间母子当如何日暮倚门乌尾讹

牛圗          【明】僧清濋

春光寂寂烟晕晴春风水水波防明谿南谿北小坡平我却骑牛向谿曲谿曲嫩草嫩如玉记得当时农事足倒指数来三十年今观此圗犹宛然只多防犊双崖邉

五言律

牛           【唐】李 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中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铁牛庙         【元】纳 延

燕人重东作镕铁象牛形角断苔花碧蹄穿土锈腥遗踪传野老古庙托山灵一酹壶中酒穰穰黍麦青

七言律

牧牛圗         【金】王良臣

三摩不受一尘侵本分工夫日念深杖履得廻游子脚葛藤灰尽老婆心颠狂不作风头絮出入谁伤井底金回首人牛在何许一江明月夜沉沉

白牛为日本纯上人赋   【明】僧来复

畊云不住海门东牧向楞伽小朶峰露地已忘调服力雪山谁识去来踪放归只树随羊鹿种就昙花伴象龙一色天阑头角别水晶池沼玉芙蓉

五言絶句

田园言懐        【唐】李 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将牛何处去       【唐】元 结

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

代牛言         【唐】刘 乂

渴饮颍川水饿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

情           【唐】曹 邺

东西是长江南北是官道牛羊不恋山只恋山中草

山中吟疉韵       【唐】皮日休

穿烟泉潺湲触竹犊觳觫荒篁香墙匡熟鹿伏屋曲

牧童          【宋】葛长庚

杨栁隂初合邨童睡正迷一牛贪草嫩吃过断桥西

画牛          【元】僧大防

草暖犊子肥牧闲牛耳湿谁知荷蓑翁风雨租税急

牧牛圗         【明】钱 宰

野老春耕歇谿儿晚牧过夕阳牛背笛强似饭牛歌栖云楼晏坐效寒山偈   【明】殷 迈

对雨千峰静看山百虑轻昨宵眀月夜露地白牛生

雨涧牛         【明】僧如兰

谿岸野桥横乌犍带犊行无人挂书读雨外候春耕

七言絶句

小游仙         【唐】曹 唐

绛树彤云户半开守花童子怪人来青牛卧地吃琼草知道先生朝未回

升平词         【宋】王禹偁

细草烟深暮雨收牧童归去倒骑牛笛中一曲升平乐再得生来未解愁

絶句          【宋】张 耒

天高列岫出林外霜落大江流地中晚日桥邉数归牧牛羊部分听儿童

春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骑吹东西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邉

冬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干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牯牸无瘟犊儿长眀年添种越城东

农舍          【宋】陆 游

万钱近县买黄犊袯襫行当东作时堪笑江东王谢軰唾壶麈尾事儿嬉

其二

杜门虽与世相违未许人嘲作计非长绠云邉牵犊过小舟月下载犁归

春晚即事         陆 游

龙骨车鸣水入塘雨来犹可望丰穣老农爱犊行泥缓防妇忧蚕采叶忙

买牛           陆 游

老子倾囊得万钱石帆山下买乌犍牧童避雨归来晩一笛春风草满川

过百家渡        【宋】杨万里

一晴一雨路干湿半淡半浓山疉重逺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疎处有人踪

过大臯渡         杨万里

隔岸横洲十里青黄牛无数放春晴船行非与牛相背何事黄牛却倒行

桑茶坑道中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隄水满谿童子栁隂眠正着一牛吃过栁阴西

次韵程弟        【宋】方 岳

草堂四壁一瓢空举世无人与我同黄犊山南又山北犁春犹有古人风

和元卿郊行       【金】党懐英

马駃车驱起路尘傍山隂翳作春温东风欲放萌芽动已有疲牛齧烧防

题江贯道百牛圗     【元】白 珽

防年散放桃林后余四百蹄犹可骑揽镜挂书多事在能骑惟有一凝之

老牛          【元】宋 无

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春雨一犁鞭不动夕阳空送牧儿归

牧牛圗         【元】贡性之

郊原春草绿茸茸牛背如舟卧牧童自是太平新气象错将画意属良工

题野老醉骑牛圗     【眀】钱 宰

邨田乐事老来稀记得江南春社时儿女醉扶黄犊背防檐颠倒挿花枝

衡岳杂兴        【眀】胡 安

幽泉自注石厓销度壑寒云去未遥松畔茯苓无处劚倒骑黄犊自吹箫

过水下口        【明】刘 侃

山树参差石径斜雨余飞瀑过桑麻山翁放罢邨前犊倚杖谿头防稻花

题画牛         【明】僧普慈

林下逍遥饱则眠何人能似尔安然因思昔日陶?景金作笼头不易牵

附犀牛

五言古

述韦昭应画犀牛     【唐】储光羲

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大邦柔逺人以之居山林食棘无秋冬絶流无浅深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骎骎朝贤壮其容未能辨其音有我衰凤郎新邑长鸣琴陛阁飞嘉声丘甸盈仁心闲居命国工作绘北堂隂眈眈若有神庶比来仪禽昔有舞天庭为君奏龙吟

七言古

驯犀          【唐】元 稹

建中之初放驯象逺归林邑近交广兽返深山鸟搆巢鹰雕鹞鹘无羁鞅贞元之嵗贡驯犀上林置圈官司养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啖狴牢鱼食网渡江之橘逾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腊月北风霜雪深踡局鳞身遂长徃行地无疆费传驿通天异物罹幽枉乃知养兽如养人不必人人自敦奬不扰则得之于理不夺有以多于赏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纺尧民不自知有尧但见安闲聊击壤前观驯象后观犀理国其如指诸掌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七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一·彭定求
  卷二百七十八·彭定求
  锦溪·唐圭璋
  王居安·唐圭璋
  ●第三十八出 荣晤·孟称舜
  卷四戊子·孙元衡
  第一折·秦简夫
  邵元长·隋树森
  昼梦·周作人
  卷五 五十首·赵崇祚
  晞发集补钞·吴之振
  卷二·杨基
  卷二十八·胡文学
  诗女史纂卷之十二·田艺蘅
  来鹄诗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十四·彭定求

        卷664_1 【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罗隐   欲询往事奈无言,六十年来托此根。香暖几飘袁虎扇,   格高长对孔融樽。曾忧世乱阴难合,且喜春残色上存。   莫背阑干便相笑,与君俱受主人恩。   卷6

  • 第十五出 进果·洪昇

    【过曲·柳穿鱼】〔末扮使臣持竿、挑荔枝蓝,作鞭马急上〕一身万里跨征鞍,为进离支受艰难。上命遣差不由己,算来名利怎如闲!巴得个、到长安,只图贵妃看一看。 自家西州道使臣,为因贵妃杨娘娘。爱吃鲜荔枝,奉敕涪州,年年

  • 复古诗集巻六·杨维桢

    元 杨维桢 撰续奁集陶元亮赋闲情出御之辞不害其为处士节也余赋韩偓续奁亦作娟丽语又何损吾铁石心肠也哉法云道人劝鲁直勿作艳歌小辞鲁直曰空中语耳不致坐此堕落恶道余于续奁亦曰空中语耳不料为万口播传兵火后龙洲

  • 卷十·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十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寄张学士【舜民】 湖海三年别谯徐一日间【谯郡亳州也】经时犹未见凡事信多难【退之诗曰关山远别固其理寸步难见始知命】理极那须说【世说何晏闻王弼名因条胜理

  • 卷三百二十七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起神宗元豐五年六月盡其月   六月辛亥朔,蕃官皇城使李德明領資州團練使,賞功也。   詔鄜延路轉運司:「葭蘆寨瀕河東路尅胡寨對岸【一】,既城葭蘆,即尅胡、天渾、定羌等寨皆可省去,合其兵力,專事葭蘆,委蔡燁相度施行。

  • 卷三百七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六月盡其月   八月辛卯朔,陝西轉運使、權管勾鄜延路經略司李稷言:「前經略使呂惠卿親奉聖訓,措置邊計,已見成效,講頌聖德,刻之樂石,將以傳示無窮。石工未畢,惠卿以憂去位,緣未經進御,不敢題額。臣今摹墨本

  • 卷之七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纪昀

    后妃传五代○五代梁后唐晋汉周△梁太祖母文惠王皇后太祖元贞张皇后陈昭仪 李昭容末帝张德妃 郭妃 太祖母文惠王皇后梁太祖母曰文惠皇后王氏单州单父人生三子长广王全昱次朗王存次太祖后少寡携三子佣食萧县人刘崇家

  • 张正见传·姚思廉

    张正见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祖父张盖之,是魏散骑常侍、渤海与长乐二郡太守。父亲张..礼,是魏散骑侍郎,归顺梁朝后,仍授予原来职务,升任怀方太守。张正见幼年时好学,有优秀的才能。梁简文帝为皇太子时,张正见十三岁,献上颂一篇

  • 卷十七·杨士勋

    ◎昭公起元年,尽十三年[疏]《鲁世家》:昭公名稠,襄公之子,以周景王四年即位。《谥法》:“容仪恭明曰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正即位,正也。[疏]“继正即位正也”。○释曰:重发传者,嫌继子野非正,故明之。叔孙豹会晋赵武、

  • ●十、经学复盛时代·皮锡瑞

    经学自两汉后,越千余年,至国朝而复盛。两汉经学所以盛者,由其上能尊崇经学、稽古右文故也。国朝稽古右文,超轶前代。康熙五十四年,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乾降二十年,御纂《周易述义》十卷;康熙六十五年,钦定《书经传说汇纂

  • 卷一百七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卷卷一百七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四学礼汉书武帝纪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三辅黄图太学在长安西北七里有市有狱董仲舒传仲舒对策曰养士之大者莫大

  • 卷十·僧祐

    道地经序第一道安法师沙弥十慧章句序第二严佛调作十法句义经序第三道安法师三十七品经序第四昙无兰作舍利弗阿毗昙序第五道标法师僧伽罗刹经序第六道安法师僧伽罗刹集经后记第七未详作者婆须蜜集序第八未详作者阿毗昙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一·自融

    紫箨山沙门自融撰门人性磊补辑闽莆林友王较 订佛灯珣禅师禅师名守珣。号佛灯。出吉安州施姓巨族。早岁弃家。得道于太平佛鉴勤公。珣初参广鉴瑛不契。竟谒佛鉴。佛鉴孤硬难入。珣乃封其衾而矢曰。此生不悟。不展此也

  • 佛教应办之教育与僧教育·太虚

    ──二十年七月在北平作──一我们对于利用一部分──十分之五──寺屋僧产来办教育,不但不反对,而且是向来极力提倡的。不过、不是一般学阀所谓兴学的教育,乃是与佛教宗旨相关的教育,和作育“主持佛教僧才”的教育而已。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五·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住杭州龍門悟空禪寺語錄崇禎十五年冬受請,至甲申二月入新方丈。屺瞻葛太常請上堂。拈香祝 聖竟,師以拂子打一圓相,曰:「者片田地,本是平常、本無高下,不煩造作,不用階梯。若便爾休去,即是大言不慚的漢,未透龍門

  •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佚名

    一卷,秦罗什译。佛在只陀林中,淫女弃一小儿于路边,众皆往观,佛诣其所作种种问答,次使现通,诸天蒙光皆来集,因名不思议光。佛为波斯匿王说其往因,并授记。

  •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佚名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即《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