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四

雍正十年正月

上谕五道

初九日奉

谕八旗操演兵丁自古圣贤有云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是以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明武备为先务者而兵丁之演习武艺亦未有不勤加训练而能有成者从来士农工商各治一业不专心竭力业必不精兵丁则所司者皆战鬭之事弯弓挟矢冒镝冲锋非膂力刚强不能披坚执锐非技艺娴熟不能克敌宣威奈何怠惰苟安虚度岁月不思国家设兵之本意不念自己专司之职业乎况尔兵丁世受国恩朝廷爱养犹如赤子凡八旗将军大臣等多由行伍出身渐登荣显尔等诚能立志向上奋勉自励勤加练习俾技勇可观将来建立功勲驰名行伍不但本身有上进之阶且光耀宗

祖荣及子孙受福曷可限量哉国家承平日久人人耽於安逸武备渐觉废弛今当边陲用兵之际是以降旨令勤操演又念操演之兵若仍轮流值班则其力难以兼顾工夫未免闲断是以不令该班俾得专心训练又复给以饭钱资其食用无非体恤尔等之勤劳也尔等各宜勉力学习如骑射长枪之类必令纯熟精强成国家之劲旅以柔弱怯懦为耻以安逸华丽为戒为男子者其荣耀在於材技之超羣而不在衣饰之鲜美也大凡人之力量用之则日增不用则日减如出城操练之际正可演习步行何必骑马乘车徒多糜费若此等者一经查出必从重治罪天地之间惟人最贵凡人但能自强何事不可成就切勿存自暴自弃之心嗣後尔等果能仰遵朕训努力向前且互相劝勉鼓励锐气朕自必闻知加以格外之恩赏如有不肖之徒苟且怠玩甚至妄生怨言摇惑衆听此等之人不但藐视公事自误功名实为人心风俗之害经朕察出必以军法从事勉

之勉之

八旗该班兵丁目今军兴之际兵丁等训练操演甚为紧要若以操演之兵仍令照旧该班至换班之暇始行操演则训练未有专功技艺难以纯熟是以特加挑选令其每日操演将尔等分作两班轮流当差所以使操演之兵得专心学习也然人果有上进之志何时不可黾勉何地不可学习即如尔等换班之时原可练习技艺虽该班之地不便演放枪礟而拉弓相扑舞棍趋走等技艺在领班之大臣官员未尝不可训练尔等慎勿以未经入选不在操演之列自甘懦弱而不勤加训练也夫该班与操演俱系一体出力且操演兵丁如有缺少自必於该班兵丁内挑补则尔等不更当奋勉乎现今虽将尔等分为两班较前稍为劳苦然较之军前之人则劳苦又相悬絶矣如此行走不过数年仰邀

天眷大兵凯旋之时尔等差使仍得暇豫从容傥目今不思黾勉但偷一时之安以致技艺生踈则日後必为无用之废人试思士农工商各治一业未有不勤而能有成者况於尔等介胄之士尤以奋往学习効力为本业岂宜自甘於暴弃乎国家经制钱粮断无养赡废人之理如有此等无知不肖之徒一经查出除革退钱粮外仍从重治罪

十七日奉

上谕京师自上冬以及新春未得雨雪畿辅地方及近京各省虽有奏报得雪者看来亦未普徧沾足因思上年十一月十五日月食据钦天监观候曾引占书燕赵早禾麦有伤之语陈奏朕前朕心甚为忧惧拟於正月祈谷之期?祷

上帝以迓

天和乃朕躬偶感风寒医家奏请避风静摄是以未曾躬亲祀典此心愈加乾惕维兹数月以来雨雪未降显系

上天垂象以示儆甚可畏也朕?诚修省体察政治之阙失

以期仰格

天心尔大学士九卿等各宜恪慎斋戒至诚祈祷尤当洗心

涤虑殚职奉公以为敬

天祈福之本京师为四方辐辏之地民食浩繁更宜预为筹画至於该督抚等各自敬谨修省外所属地方雨泽之有无播种之迟早务期悉心访察先事图维倘二麦歉收必有思患预防之策不使黎民有乏食之虞方不负朕之委任倘有玩忽隐饰等弊经朕访闻必加严谴内外大臣等领此谕旨务在实心奉行不必以空言覆奏二十一日奉

上谕宁夏为甘省要地渠工乃水利攸关万姓资生之策莫先於此是以朕特遣大臣督率官员等开濬惠农昌润二渠又命修理大清汉唐三渠以溥万民之利年来惠昌二渠及唐渠工程渐次告竣於民田大有裨益其大清渠汉渠虽未竣工然闻连年加谨堵叠极力挑濬已足以资灌溉不过湃岸闸座有应行修补之处可以从

容经理非比唐渠之必应及时速成也目今甘省军兴之际挽运兵粮正需车辆若因修理渠工有钦差官员在彼催趱工程又复雇车运送物料恐小民承应一切力难兼顾有误春耕所当酌量变通以体恤民隐者查宁夏有专司水利之同知着将未竣之渠工交与该员照通智史在甲等所料估之处於每岁春工内分年陆续修理再令宁夏道鄂昌勤加督率不时稽查务期工程坚固利济有资使民田永沾膏泽通智史在甲将各件与鄂昌交代清楚即行囘京其在工効力之文武官弁交与该署督查郎阿计其在工之久暂察其奉职之勤惰量其办事之能否应留陕题补委用者留陕题补委用应咨部请旨者咨部请旨应发囘本地者发囘本地其现任武弁及兵丁等派拨渠工効力者俱令各归营汛在工夫役等交与鄂昌将附近者令归南亩远来者酌量遣囘

二十七日奉

谕礼部孝敬皇后册諡礼成尔部奏请命使敕谕朝鲜国王朕思上年十一月已讣告该国王今因册諡礼成又遣官前往恐外藩不无迎送供应之烦此次不必命使尔部照颁示各省之例一体行文朝鲜将朕此旨传谕该国王知之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四

猜你喜欢
  卷十八·李心传
  卷十四·沈德符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卷之五十五·佚名
  ◎鳊鱼与苔菜·李定夷
  ●瀋館錄卷三·佚名
  卷八十七上上·郝经
  卷七·曾巩
  第四十三册 天聪五年十月至闰十一月·佚名
  别集上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鱼朝恩传·刘昫
  毛澄传·张廷玉
  第二十五节 加里波的再入罗马及再败再被逮·梁启超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处士景奎(药房樵唱)·顾嗣立

    景奎,字文可,婺州兰溪人。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所居去县二十里许,尝独行,夜遇虎,适有持梵具来者,急手取铙若钹槌击之,声震厓谷,虎乃惊逸。归拜其亲,颜色衎衎如平常。年三十,会海道万户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明年贞

  • 雁门集巻四·萨都剌

    (元)萨都拉 撰过洪奔流激长川百折怒未已长年与水争退尺进纔咫艰哉力舟子观可悟至理和韵题石城峭壁离宫长蓬蒿画栋落花彩翠华不复游空余石城在马蹄踏云霞鸟声隔烟霭老僧喜客来山中深似海偕杨善卿丘以敬刘载民游法云寺以

  • 卷二十 本纪二十·赵尔巽

      ◎文宗本纪   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讳奕蟭,宣宗第四子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生。二十六年,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   三十年正月丁未,宣宗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笔

  • 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洪武二十年十一月丁丑朔普安卫军民指挥使周骥奏古州一十二处长官司所统民九千二百一十七户愿纳秋粮八千九百二十九石命户部籍其数○戊寅复置狭西延安府保宁县大盐池盐课司设大使副使各一人其盐利所出令各税课司局从实

  • 皇王大纪卷三十四·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桓王二年冬鲁侯将如棠观鱼公子彄諌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彰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搜夏苗秋狝冬狩

  • 第二十八章 終了·林语堂

    哲宗在元符三年正月去世,享年二十四歲,留在身後的是一代死亡、頹喪、疲憊的文臣學者。他父親神宗有子十四人,他只有一子,乃"劉美人"所生,亦在幼年夭折。他弟弟繼位,是為徽宗。徽宗身後遺有兒子三十一人、幾幅名畫、一個混亂

  • 卷一百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统言礼乐及统言礼】鲁隐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万舞也】公问羽数於衆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

  • 清朝每日的上朝·齐如山

    清朝每日的上朝从前讲究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所以历代每日上朝,都是很早的。清朝虽来自关外,但也是学法历朝的办法,每日的夜间两点钟,就要开始办公的。谈起上朝的情形来,庄严的地方,自是很庄严,但模糊苟且的

  • 二十二年·佚名

    (丙子)二十二年清康熙三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午,上下備忘記,特諭于八道監司曰:獻歲發春,草木皆欣欣有生意,而哀我無罪無辜之億萬生靈,獨罹此罔極之饑饉。仳離道殣之慘,在秋冬而已多,矧今日氣象之岌岌,尤如何哉?今日卽是丙子也

  • ●出版說明·叶子奇

      本書著者葉子奇,字世傑,號靜齋,浙江龍泉人。在元朝末年,他和青田劉基、浦江宋濓同為浙西有名的學者。後來劉基、宋濓都做了明朝的顯宦,而子奇卻沒有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視,只做了巴陵縣主簿的小官。一三七八年(洪武十一

  • 卷十八【起文公五年尽十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八【起文公五年尽十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经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賵注珠玉曰含含口实车马曰賵【音义】【含本亦作

  • 卷六十·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左氏传桓公传元年盟曰节音义渝羊朱切【朱毛本误未】疏自此以后不书郑人来归许田者【自监本误目】经二年宋督节疏与夷是督之君【下言字误主】会于邓疏释例以此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四·念常

      唐。  ⊙(庚戌) 高宗治改永徽(字为善。小名雄奴。太宗第九子。年五十六崩葬乾陵。在位三十四年。一云。三十六年。或云。三十年○复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  (辛亥) 世尊示灭一千六百年矣。  ⊙四祖道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一·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五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种种信解智力。谓佛如来于诸众生诸补特伽罗。所有信解种种差别。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贪爱。于嗔

  • 卷第十三·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三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碑记铭表辞 秀州资圣禅院故和尚勤公塔铭(并叙) 嘉祐壬寅之仲秋。秀人以故大和尚勤公骨身归塔余杭之安乐山。从始也。其禀法弟子省文儒者闻人安远。乃命契嵩书且铭之。和尚

  • 波谢洪尼耶遗风·谢德林

    《波谢洪尼耶遗风》是作者最后一部作品。描绘了农奴制改革前地主生活的广阔画面。迫于80年代的反动局势,这部作品的艺术风格、情节描述和人物刻画不再采取夸张、怪诞、尖刻讽刺的形式,而是运用一般现实主义的手法,但思想

  • 唱论·佚名

    乐学论著。元燕南芝庵撰。不分卷,共三十一节,每节不标题目。内容除简略地列举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作曲家和古典戏曲的主要体制外,大部分是关于宋元两代戏曲声乐理论和歌唱方法。其音乐美学思想,注重歌唱中的抑

  • 大同书·康有为

    康有为撰。1885年(光绪十一年)康有为写成《人类公理》;是年至1892年间写成《实理公法全书》。在此基础上于1901年至1902年旅居印度期间,基本完成《大同书》。此后仍不时修改。共分十部,1913年在《不忍》杂志刊载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