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二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年。庚申。九月。己巳朔。上诣永慕寺行礼。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据河南巡抚雅尔图奏称、豫省地土。原有水田旱田二项。而现在旱田之中。可改水田者尚多。祗以旱田赋轻。水田赋重。一经改种。必须题请加赋。小民既费工本。又增粮额。是以因循观望等语。朕思水田收获。倍于旱田。若可改种。则易瘠土而为沃壤。于民间自有裨益。至加增科则。为数无几。且此系现在输粮之田亩。非新垦隐匿者可比。嗣后有情愿将旱田改作水田者。悉从其便。钱粮仍照原定科则徵收。免其呈报有司、改则加赋。但各州县地形不同。土性迥别。其不便改种者。地方官不得勉强抑勒。以致功难成而事滋扰。可传谕雅尔图。令其妥协办理。以副朕体恤闾阎之至意。  

○又谕、此次随往校尉。赏给一月钱粮。  

○兵部议覆、江西南昌镇总兵李君贤奏、江西省城。旧存大炮。共一百二十三位。请于十月中旬。运往城东刘家洲地方。每位施放五六回。定其堪用与否。外属十一营。防城炮位。亦应酌量冲僻多寡。俱令修整演放等语。应如所请。从之。  

○河南巡抚雅尔图奏、豫省现届秋成。杂粮较多。捐监一事。请不论米麦谷石。及各种杂粮。概准交收。得旨。如所请行。该部知道。  

○庚午。平郡王福彭。以父已革郡王讷尔苏。患病垂危。具摺恳免禁锢。并陈设有不幸。恳准以王爵衣冠饰终。得旨、如所请行。事出之时。照王爵办理。  

○署福州将军策楞参奏、福州左翼副都统陈世璠。居心贪鄙。品行卑污。实属有玷官箴。得旨、这所参陈世璠。着解任。该督严审究拟具奏、  

○辛未。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户部议、正白旗汉军副都统石勇奏、该旗都统佟时茂。副都统马元熙。将户下家人蔡荣耀、朦混挑送銮仪卫、补放治仪正。殊属溺职。除佟时茂已另案革职。应将马元熙照例革职。其参佐领等。分别降调。蔡荣耀应革职。作为开户家奴。得旨。依议。马元熙着革职。  

○又议覆、署广东巡抚王謩奏、□(王□曼)□山、文昌、两县。现徵屯米二千一百三十五石零。向系加一收耗。该县等未经分晰开报。致前任督抚照通省之例。以一六计算。多加耗米一百二十八石零。实属错误。请照旧加一徵收。免滋民累等语。应如所请。从之。  

○工部议准、直隶总督孙嘉淦奏、琉璃河石道。系车马往来通衢。石块多有损坏。应速修整。所需工料银。在地粮项下动支。从之。  

○又议准、调任山东巡抚硕色奏、东省河道。自山头店、至军张闸、清沙泊。河身淤塞。应行挑深。堤埝残缺。应行修整。并圈筑月堤。至军张闸、应改为滚水石坝。俾河水正流。由坝滚入支脉沟。以达宽阔梢。支派沟两岸土埝。旧仅盈尺。应各筑大堤一道。下截河道。自湾头至淄河门。尤须分疏支流。以缓水势。乐安县境内。有福民河一道。应加挑深广。又有苍头沟一道。应开通。两岸堤埝。均应培筑。南岸自邱家屋子起。至万儿庄。并宜修筑堤工。又于新开河头。估建石闸一座。春夏闭闸灌溉。伏秋启闸畅流。以上各工。估需工料银五万三千九百四十余两。请动项兴修。从之。  

○又议准、闽浙总督宗室德沛奏、乍浦满洲水师营圈城。赖以区别兵民。从前建设时。以竹篱为障。年久朽烂。请改筑砖城。即动项兴建。从之。  

○壬申。大学士等议覆、直隶总督孙嘉淦等奏、永定河漫溢为患。从前建筑石坝草坝。皆失于高。不能过水。今查金门闸石坝之上。约数十丈。系河流顶冲之所。于此处开一土坝。则全河之水。顷刻即入金门闸之引河。可以顺流畅达。将来汛水涨发。散入田野。民收肥腴之利。经流归漕。安行故道。并无溃决之忧。请乘目下水涸流细之时。于九月初七日兴工。将引河挑浚。十六日开堤放水。以为渐复故道之计。至金门闸之引河。有东西二股。请于分流之处。将东口筑高数尺。平日专走西股。若遇异涨。兼入东股。可资消减等语。均应如所请。再该督奏称、此案原系与尚书公讷亲会奏、请于放水之时。仍令讷亲前来。公同商办。可否允其所请。候旨遵行。得旨。依议速行。讷亲不必前往。其两次建坝。皆失于高。乃顾琮与河员。不能奉行尽善之咎。着该督查参。  

○予故礼部尚书觉罗苏库。祭葬如例。  

○免湖北三帮因风漂没漕米。一千一百六十一石二斗有奇。  

○癸酉。上奉皇太后自南苑还圆明园、皇太后御长春仙馆。  

○调兵部尚书杨超曾、为吏部尚书。仍署两江总督。刑部尚书史贻直、为兵部尚书。工部尚书韩光基、为刑部尚书。以左都御史陈世倌、为工部尚书。  

○甲戌。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乙亥。大学士等议覆。管理理藩院事务怡亲王弘晓条奏应行事宜。一、请修葺律书。查蒙古律书。久未纂辑。且原刻未兼清文。应如所请。交该衙门校阅增改。缮写进呈。交刑部律例馆。兼刻清文蒙古字颁发。此书卷帙无多。不必开馆。惟令该衙门堂官总领其事。应用司员笔帖式。亦令该堂官酌量派拨。一。请蒙古偷盗。分别首从。查蒙古定例。偷盗牲畜者。三人盗。绞二人。三人以上伙盗者。以二人为首。余俱为从等语。是三人与三人以上伙盗。概以二人为首论绞。定例原未允协。应如所请。嗣后口外偷盗牲畜。若系三人。或三人以上者。将起意一人、照为首例论绞。余俱照为从例。发附近旗下为奴。一、请酌改蒙古旧习。查蒙古聘妻之礼。马五匹。牛五头。羊五十只。所费甚多。应酌议减省。嗣后蒙古婚姻之礼。准给马二匹。牛二头。羊二十只。再有力不能者。听从减省。违者照追入官。一。请添铸印信关防。查理藩院柔远司、于康熙四十年间。分作前后两司、并未另铸印信。应如所请。另铸柔远前司后司印信二颗。旧有印信缴销。至驻劄神木理事官。驻劄哈密、瓜州、部员。均无关防。亦应如所请。交理藩院拟定字样。移咨礼部铸给。一、请设立督催。查六部俱设立督催专员。稽查事件。理藩院事同一例。应如所请。设督催所官二员。于衙门司员内派出。铸给关防。一年一次更换。其已未完事件。三月一次奏闻。一。请边地微员。酌量升转。查归化城等处。协办笔帖式人员。原系拣选发往。应如所请。嗣后任事满三年。勤劳供职者。该管上司据实保举。送部带领引见后。仍回原任。其奉旨记名者。应升缺出。吏部与在京人员。一并缮写名单进呈。恭候简用。从之。  

○礼部奏、平郡王福彭之父讷尔苏病故。奉旨着照王爵办理。可否照例传知齐集。并题请赐恤。请旨遵行。得旨。着散秩大臣一员。带领侍卫十员。往奠茶酒。郡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照例齐集。读文致祭二次。余俱不必行。  

○理藩院奏、喀尔喀亲王额驸敦多卜多尔济。请进京请安。得旨。着行文询问额驸敦多卜多尔济。伊素有足疾。此时若已痊愈。可以来京。即令其来京。若犹未愈。即不必来京。  

○丙子。谕、从来安民之要。莫先于弭盗。而诬扳之弊。使盗贼逞其奸。良善受其害。尤不可不严为防也。盖盗贼中狡黠者多。平日之窝伙。不肯实供。每诬扳素封之家。及向有嫌隙之人。以图陷害。而捕役从中播弄。借此索诈。弊端百出。纵有司审出诬扳实情。准予省释。而被拘候审。已不胜扰累矣。朕思各省臬司、为刑名总汇。审理盗案。是其专责。当檄行所属。凡盗贼供扳窝伙。必先详加讯问。得有确据。方可拘拏。随到随审。如系诬扳。立即省释。并将诬良之盗贼。先行重惩。以免再有妄扳。至于是盗是良。虽本人口供。难以尽信。而其人平日行止如何。邻里断无不知之理。虚心传讯。自无遁情。倘有应搜贼赃。务令委员往查。不得专任捕役。以启藉端抄掠之弊。各省督抚转饬臬司、实力奉行。以副朕息盗安良之至意。  

○又谕、楚粤两省。蕞尔苗人。猖獗不靖。半载有余。官兵擒剿。尚未竣事。夫苗之为贼。本非钜冠。利则鹰攫。败则兽散。东攻则西奔。南诛则北窜。今之不能荡平者。在于兵力之不齐。非关贼势之凶猛也。查楚省出征官兵。一万余员名。防护各处者十之七。进剿逆寨者十之三。其零星四布。惟以坐守为事。而提兵对敌。又不能穷追极搜。是以寨频克。而弃寨逃避之贼。犹足以为民害。其报捷之文。不过云斩获数人。割耳记十数人。余则奔入深箐。难于追剿而已。夫苗可以入深箐。官兵独不可以入深箐乎。至于粤省。则以附近省城百里之逆苗。不能早为剿扑。并不奏闻。及至报捷。又多粉饰之语。纵使苟且完结于目前。将来难免后患。此皆两省督抚提镇。办理未善。不知机宜之所致也。张广泗素有干济之才。于苗疆事务。更所熟谙。今既到军前。定能体察情事。调度合宜。但须事权归一。方可以资弹压。用是再颁谕旨。凡在军前文武。无分楚粤。自提督总兵官以下。俱受张广泗节制。一切功罪。听其赏罚。应奏闻者奏闻。应办理者办理。该督抚等、俱不得掣肘。并着该部将钦差大臣关防一颗。遣官驰驿送往。  

○吏部等部议覆、浙江巡抚兼管盐政卢焯奏、新设浦东、龙头、玉泉、三场盐大使。请各照字样给予印记。至西路分设一场。拟以黄湾命名。三江分设一场。拟以东江命名。曹娥分设一场。拟以金山命名。新设崇明巡盐一缺。拟名崇明巡盐大使。以上四员。请一体给予印记。新设各员俸银。于就近县分正项内支给。衙署旧有者。止须修葺。原未建署之黄湾、金山、二场。请确估建造。应如所请。从之。  

○刑部等部议覆、御史永寿奏、佐杂微员。审理事件。如有应行夹讯者。系上司批发。详明改委印官。系印官批发。呈明掣回。违者即行题参等语。应如所请。佐贰官如违例妄动重刑。致被夹之人已死者。照例革职。未经致死。降三级调用。又捕役诬拷。定例綦严。乃藐玩之徒。并无畏忌。亦应如所请。点充番捕。务令该管官查明来历充补。差缉案犯。一人不能拘拏。应回明该管官。另点帮差。如有私带匪徒者。杖一百。革役。至捕役拏获窃盗各犯。擅自关禁锁系。先行取供者。应照私拷例。减一等治罪。该管官纵容徇庇。交部议处。从之。  

○调任兵部尚书署两江总督杨超曾议覆、给事中朱凤英奏、安省庐凤地方。于秋麦小米之外。别无所种。原野萧条。百无一有。宜广植树木、以收山泽园林之利。栽桑种棉。以资纺绩。谷麦之外。兼种杂粮等语。应如所奏、令地方官勤加劝导。就地势之高下。广为种植。宅边陇畔。遍栽蔬果。通衢官路。多植槐柳。务使尺田寸土。皆无闲旷。庶数年之间。民气渐复。得旨。如所议行。该部知道。  

○丁丑。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奉皇太后还畅春园。  

○谕、上年山东有被水歉收之州县。朕屡降谕旨。令地方官加意抚绥。幸今岁雨旸应时。收成丰稔。惟是荒歉之后。元气未复。其被水较重之东平、东阿、嘉祥、汶上、寿张、济宁、金乡、菏泽、单县、曹县、濮州、范县、馆陶、等十三州县。有带徵之漕项等米。三万三千三百余石。改徵之黑豆。二万二千四百余石。俱应于今年徵收还项者。朕嘉惠小民。着将此二项米豆。分作庚申、辛酉、两年。随同各现年应完之项。带徵全完。则民力宽舒。不致竭蹷。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今日大学士等拟写山东宽期带徵米豆。以纾民力之谕旨内。有今岁雨旸应时。收成丰稔。万民乐业之语。朕思山东当荒歉之后。今岁虽获有秋。而元气未复。若遽以为万民乐业。则言过其实。非朕心所敢安也。凡丰亨豫大。万民乐业等语。即臣工见之章奏、朕且谓其过于铺张。在朕谕旨中。亦岂可以告天下。尔等可记朕此旨。嗣后毋得稍忽。盖朕之事天。亦犹臣工之事朕。若朕承上天恩眷。而稍有侈然自足之心。即非永承恩眷之道。亦如臣工受朕恩眷。而侈然自足。亦岂能常承弗替乎。且今吏治未尽循良。风俗未尽淳厚。人材亦尚未振兴。兵民生计亦尚未充裕。此我君臣所当忧勤惕厉。亟为筹画者。况民犹水也。澄之则清。淆之则浊。若示以振作。则才干者或失之乖张。若偏于安静。则委靡者又流于阘茸。此中调剂。实属甚难。固不可欲速。尤不容稍懈。惟有时刻加之意。以期潜移默化。终底于成而已。  

○户部议准闽浙总督宗室德沛奏、新设福鼎县。界连浙省。兵民商贾丛集。倘遇歉岁。米价必致腾贵。请添捐监谷二万石。从之。  

○兵部议准、云南曲寻镇总兵田玉奏、滇省兵丁。生齿日繁。青黄不接之时。未免拮据。经总督庆复奏明。将生息余银。收买谷石。接济兵丁。曲寻一镇。已将银一千两遵照办理。但储米无多。不敷借给。请将公捐亲丁马价银一千五百两零。一并买谷借给。于兵饷中分月扣远。从之。  

○戊寅。谕、民间懋迁有无。官立牙行、以评物价。便商贾。其顶冒把持者。俱有严禁。近闻外省衙门胥役。多有更名捏姓。兼充牙行者。此辈倚势作奸。垄断取利。必致鱼肉商民。被害之人。又因其衙门情熟。莫敢伸诉。其为市廛之蠹。尤非寻常顶冒把持者可比。所当亟为查禁。嗣后胥吏人等。冒充牙行。作何定例严禁。及地方失于查察。作何处分之处。交该部定议具奏、  

○户部议准、河南巡抚雅尔图奏、豫省上年被水州县内。有勘不成灾地亩。未完漕米七万八千八百一石有奇。前经题准。缓至乾隆五年麦熟后。或折徵银两。或折收麦石。临时酌定。今各属二麦俱已收获。似应即行催纳。但折徵银两。恐于漕运有亏。折收麦石。向无成例。请俟秋成后徵米兑运。从之。  

○礼部侍郎吴家骐奏、请给假归葬。并恳开缺。得旨。吴家骐准给假半年。回籍营葬。其礼部侍郎。不必出缺。  

○命兵部尚书史贻直、教习庶吉士。  

○四川松坪土百户韩联甲故。以其弟韩联英袭职。  

○己卯。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吏部议准、护湖北巡抚布政使严瑞龙奏、沔阳州州判。分驻仙桃镇。从前未经颁给钤记。今于乾隆二年。又兼管州北水利。请铸给沔阳州仙桃镇兼管水利州判钤记。从之。  

○户部议覆、大学士等奏、赈恤夏灾秋灾。应分别定议等语。查夏月被灾。除补种秋禾者。应俟秋间勘明分数。另行办理外。或有得雨稍迟。布种较晚者。应令该督抚酌量接济。至秋月被灾。固非夏灾可比。请嗣后凡被灾地方。勘明五分。于春月酌借口粮。六分。极贫者。加赈一个月。七、八、分。极贫者。加赈两个月。次贫者。加赈一个月。九分。极贫者。加赈三个月。次贫者。加赈两个月。十分。极贫者。加赈四个月。次贫者。加赈三个月。其余一切应行赈恤事宜。仍令该督抚因时因地。题明办理。再各省赈给米数。多有参差。请嗣后每大口、日给米五合。小口减半。以归画一。得旨。此奏依议。赈济之事。最关紧要。固不可不先定条例。以便遵行。然临时情形。难以预料。虽定例千百条。亦终不能该括。惟在该督抚因时就事。熟筹妥办而已。夫雨旸不能必其时若。旱潦不能保其全无。即一省一邑之内。亦或参差不齐。如果应行赈济。即于常例之外。多用帑金。朕亦无所吝惜。倘该督抚不留心稽查。以致有司奉行不当。徒饱奸胥猾吏之私橐。小民不沾实惠。则虚糜国帑。究何裨益耶。盖各省遇有水旱。皆系朕与督抚诸臣。平时政事。不能感召天和。潜消灾沴。已应抱愧。若复经理未善使闾阎至于失所。则父母斯民之责。返躬自问。又何忍乎。将此并谕督抚等知之。  

○工部议覆、江苏巡抚徐士林奏、宝山县、杨家嘴建筑石塘。原估黄石七万二千余丈。查黄石出产。仅有金焦二山。每年可采石二万丈。需时甚远。请改用青石一万五千丈。加增银一千二百两。要工可以早竣。应如所请。从之。  

○漕运总督托时覆奏、户部原议。巡视南漕御史钟衡条奏漕运事宜。一、钟衡奏请禁出运头船尖丁。科派银两。户部议准、行令转饬运弁查禁。如有失察徇隐者。酌定处分。查运弁旗丁。朝夕共事。惟运弁徇容。头船始肆行无忌。请嗣后头船尖丁科派。运弁分肥者。照因公科歛律。计赃治罪。知情徇庇者。照纵容衙役犯赃律议处。失于觉察者。照失察衙役犯赃律议处。一、钟衡奏请禁江广粮船多装竹木。户部议令查明酌定。查江广粮船。程途较远。丁舵人等。装带本地竹木。沿途货卖。以供路费。积习相沿。势难禁止。请仍准装带。但不得高过二尺。违者责惩。木料入官。如厅弁徇隐。照例参处。一、钟衡奏请黄河添设救生船二只。保护粮艘。并令州县将傍河小船。编号稽查。户部议准、行令将设立岁修及小船编号之处。酌量定议。查黄河添设救生船二只。每只应需工料银一百八十两。十年拆造。需工料银一百两。请照例令出运渡黄船只。按数捐造。舵水工食。每年岁修银两。应在米折项下支给。至傍河小船。查明船户姓名。取具地邻甘结。给以腰牌。填明水手年貌住址。船身两旁。编刻号数。设遇风起。亦许协救。俟交还粮货。量予雇值。倘有乘机捞抢远遁者。即照名号查拏。下部议行。  

○庚辰。户部议覆、原任湖南巡抚冯光裕奏、巴陵、临湘、华容、武陵、等四县。共丈出芦洲淤地。三十八顷四十六亩有奇。新增民房地基。二十七丈有奇。应增课租。照例徵解。应如所请。从之。  

○辛巳。上御勤政殿听政。  

○大学士等议覆、检讨夏之蓉进呈经史内。称现今乡会试抡才之外。各省学臣。选拔贡生、暨俊秀之士。得升太学者甚多。诚令学官课士。取宋胡瑗经义斋、治事斋、二条。详明规制。分条考校。果有德艺可观者。列诸荐牍以备擢用。诸不率教者罢遣等语。应将该检讨原奏、交国子监定议具奏、报可。  

○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三泰、老病乞休。得旨。卿才品优长。简任秩宗。协赞机务。兼掌太常。正资料理。着照旧供职。不必以老病求罢。  

○吏部等部议覆、御史廖必琦奏、沿海关汛。阳藉稽查之名。阴行勒索之术。凡船只出入。挂号需索银钱。顺其意。即刻放行。拂其情。需时等候。请严行饬禁等语。查关口兵弁。借端留难。虽经着有定例。但恐日久废弛。应如所请。令各督抚提镇。遇有此等情弊。即行查参。将守口官弁。分别议处。书役计赃论罪。如不行查察。别经发觉。守口官弁降二级调用。督抚等罚俸一年。从之。  

○以怡亲王弘晓、为正白旗汉军都统。  

○以署固原提督肃州镇总兵韩良卿、为甘肃提督。宁夏镇总兵周开捷。署固原提督。  

○赈恤福建上杭县本年分被水饥民。  

○壬午。工部等部议覆、稽察理藩院外馆御史伍禄顺奏、蒙古馆南面墙垣。有民人靠墙居往。兵丁不能走筹。请将馆门内收进一丈。筑墙五十四丈。设立栅门。以便巡逻。再看门兵二十名。分作两班。似觉人少。请添派兵丁十名。应如所请。从之。  

○调镶蓝旗汉军副都统庆泰、为正红旗满洲副都统。以正黄旗护军参领宗室尚间保。为镶蓝旗汉军副都统。  

○以镶黄旗汉军参领高文璜、为正白旗汉军副都统。  

○三等子查布故。以其子彻灵敦多布袭职。  

○癸未。户部议覆、调任江苏巡抚张渠奏、江省开局鼓铸青钱应行事宜。一、宝苏局开铸钱文。请仍设炉十六座。一年二十八卯。每文重一钱二分。应用铜铅八十三万八千六百余觔。铸钱十一万一千八百二十余串。一、江省钱价昂贵。民情望铸甚殷。应用铜铅。挽运需时。请先开十二炉。俟铜铅充裕之时。再开四炉以利民用。一、铸出钱文。必用磨锉渣末。请按炉分给铜铅三百斤。永为底火。铸务告竣。如数归还。一、开铸之始。铸作器具。炉头无力垫办。请预先支给银两。陆续扣还。一。宝苏局房屋墙壁。多有倾塌。请动项修葺。均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赈恤浙江余杭、临安、安吉、会稽、诸暨、上虞、临海、黄岩、太平、天台、仙居、兰溪、缙云、等十三州县。并玉环厅、台州卫、湖州所、本年分被水饥民。并予缓徵。  

卷之一百二十六  

猜你喜欢
  志第十 礼乐十·欧阳修
  卷一百十六·国语解·国语解·脱脱
  提要·钱俨
  第三十七回 拒忠谏诏狱滥刑 定密谋夺门复辟·蔡东藩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三十七·乾隆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六·佚名
  附錄·郑晓
  儒林宗派卷十二·万斯同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卷二·吴大廷
  绎史卷三十九·马骕
  木海传·宋濂
  吴山传·张廷玉
  卷三十六·黄训
  卷十三·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跋·朱熹

    跋一楚辞后语者,我宋文公朱先生之所作也。其述作之本意,先生自序之详矣。而其编定此书之时,与夫论著之详略,则又已见于先生之季子通守监簿君之后序。应龙生晚,不及侍先生函丈,独幸与监簿君同朝,及来温陵,乂为僚相好也。暇日因

  • 卷六十五·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十五    宋 陈起 编吴汝式云卧诗集 遣兴 弱龄性淡泊郑圃吾其师及兹拙生事穷窘常经时无方可纡急何以宣中怀柴门蔽残席咏书倦徘徊呼儿促觞至日翫天云飞山鸟送

  • 卷三十八·乾隆

    卷三十八眉山苏轼诗七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其一偶随樵父采都梁。竹屋松扉试乞浆。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谿中乱石墙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其二北望飞尘苦画霾。洗心

  • 卷七十·志第四十六·选举二·张廷玉

        ◎选举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六·叶隆礼

      諸蕃記   奚國   太祖初興,擊奚滅之,復立奚王,而使契丹監其兵,後為中京。詳見前志。   古肅慎國   古肅慎城,方五里,在渤海國三十里[一],遺堞尚在。   室韋國   室或為「失」,蓋契丹之類,其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

  • 卷之三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八十九·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三月。乙巳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丑皆如之。内记  ○丙午。谕内阁。前据御史黄元善奏、各省设局经费浮滥。当降旨谕令各该

  • 五八 在北京一·周作人

    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在庚子事变后的第五年,当时人民创痛犹新,大家有点谈虎色变的样子,我们却是好奇,偏喜欢打听拳匪的事情。我们问客栈的伙计,他们便急忙的分辩说:“我们不是拳匪,不知道拳匪的事。”其实是并没有问他当不当过

  • 卷八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二宋 宋敏求 编政事刑法颁新律令诏糺劾违律行事诏颁行新律诏法司及别勅推事并依律文诏恤刑诏颁行新令制申理寃屈制颁行律令格式制减大理丞废秋官狱勅申寃制诉事人先经州县勅减抵罪人决

  • 卷十四(僖十五年,尽二十一年)·孔颖达

    【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无传。诸侯五年再相朝,礼也。例在文十五年。)[疏]注“诸侯”至“五年”。○正义曰:文十五年,曹伯来朝。传曰:“礼也。诸侯五年再相朝,以?王命,古之制也。”杜云:“十一年,曹伯来朝,虽至此乃来,亦

  • 卷三 公孙丑章句上·朱熹

    凡九章。公孙丑问曰:&ldquo;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rdquo;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桓公,霸诸侯。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孟子曰:&ldquo;子诚齐

  • 问辨録卷五·高拱

    ○论语问敬简之说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与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皆大贤见道之言析理明彻不易得也问冉子请粟原思辞粟其义谓何曰二子之事非一日为也夫子教之亦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林语堂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语译无言才能合

  •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仰惟释迦启运。弘益有缘。教阐随方。并沾法润。亲逢圣化。道悟三乘。福薄因疏。劝归净土。作斯业者。专念弥陀。一切善根。回生彼国。弥陀本愿。誓度娑婆。上尽现生一形。下至临终十念。俱能决定。皆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法語三示秋水西堂老僧過忠南相值之後,經今數年又來高梁,雙桂相從,共守寂寥。一日呈卷,欲老僧法語,老僧只得向義虎弄爪牙,話墻壁邊影響耳。試問:「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且道何為墻壁?何為影響?若向者

  • 序·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序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匪直自了。有大悲大愿焉。悲大故其忧之也深。愿大故其任之也重。昔风穴垂涕告首山曰。不幸临济之道至吾而将坠矣。诚忧之也。其后再传而有汾阳。既放身命。闭关坚卧。郡守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二·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记住苏州邓尉山圣恩禅寺语己巳结夏熊邑侯鱼山同阖郡绅衿请上堂竖起拂子云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山河大地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缚作一团千牢百固掷向诸仁面前还有决烈汉一击粉碎者么问昔年万峰于此大

  • 雁门关存孝打虎·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存孝打虎》。撰人姓名不详(一说为元人陈以仁撰)。末本。剧写唐末沙陀李克用应唐朝皇帝之命带兵去抵御黄巢,行至雁门关,梦见被飞虎所咬。周德威为其圆梦,说李克用将遇应梦将军。李克用行围射猎,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