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序

左朝散大夫直龙图阁知荆南军府事主

管荆湖北路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

管兼营田使陶恺撰

大方广佛华严经。具因果行位缘起理事。以不思议为宗。无上乘也。以为同也而横开百千法门其总非同。以为异也而会归实际理地其别非异。即同即异。义极於融。故同中有异。鸟翔空而前后齐彰。异中有同。波生水而泯绝一致。万法各住自位。有如水火陵灭而不相容。至理不隔纤毫。或若尘芥含容而无所碍。此非器界之所能通而思议之所可及也。然而非文字无以明义。非名句无以成文。则错综而华贯。行布而星分。此经之所以为经也。由文字名句以求之。则法法相似。地地有差。其多也百千万亿以为数。乃至不可为数。而未脱於有数也。其大也十方三际以为量。乃至不可为量。而未离於有量也。经之为经。既托於文句。其妙不过如是而已。举世间极大不可穷尽者。则喻以海焉。所谓十海。若世界众生诸佛业报法界根欲法轮愿力神变佛化。皆生佛之极业。同名之海。而七处九会三十九品。悉波澜其间。无有能出者。其源无首。其流无尾。其边无旁。其下无底。则取海以为喻。是亦天下之极称欤。至求之天地之间。若形若器。能体融之义而曲当者。盖亦莫若海也。是经也。行於支那自晋义熙始。其文浩博。其义渊微。其道宏大。志劣者怠於编秩之多。智浅者瞢於旨意之妙。器狭者骇於果德之极。诵其文已难其人。而况通其义且践修是道欤。譬犹海中之一物方为海所涵。讵能置海於度内耶。义熙距今几千岁。训释行於今者。独有枣柏长者论清凉法师疏。其说益侈矣。偃台通老法师。得华严三昧。虽受学於师。而取成其心。以广说之一句。而演之万言。以约说之一品。而摄以数句。万言而详味之。无一增语。数句而旁求之。无一缺义。计不待数而人见其多。度不必量而人识其大。法次地差。不相混滥。盖发挥在文句之表。而游戏於文句之间。卒不系於文字名句者也。取其约说。传於世。凡万数千言。名之曰吞海。海可吞耶。众必以为诞矣。然有可吞之理者。能造海者也。通公约说亦文句耳。奚造海之有。余所谓卒不系於文句者。学者绎其书。而加思焉。当得之矣。噫大千经卷一尘所覆。唯智者能出之。华严法海一嚃而不遗余滴。唯知道者能信之。或出或纳。岂外至哉。在我[唬-儿+丘]吸之间耳。

猜你喜欢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一·代智旭
  第五·宗鉴
  敦煌译本·佚名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七·石雨明方
  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梁启超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佚名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修行方便道不净观退分第九·佚名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印念诵法(千手千眼轨出)·佚名
  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太虚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佚名
  佛说十善业道经·佚名
  卷七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一百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786_1 【题长乐驿壁】无名氏   三十骅骝一烘尘,来时不锁杏园春。   杨花满地如飞雪,应有偷游曲水人。   卷786_2 【绝句】无名氏   传闻天子访沈沦,万里怀书西入秦。   早知不用无媒客,恨别江南杨

  • 目录·吴兢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五 贞观政要目録     杂史类 卷一 论君道第一 论政体第二 卷二 论任贤第三 论求谏第四 论纳谏第五 卷三 论君臣鉴戒第六 论择官第七 论封建第八 卷四 论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论尊敬师傅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二月乙亥朔秘书少监魏矼直龙图阁知泉州以矼引亲年有请也 殿中侍御史张绚言臣仰观陛下自临戎以来累降诏旨约束州县常恐一毫扰民今又申诏监司觉察州县至诚恻怛视民如伤虽三代明王之用心不过是矣然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天启三年二月辛酉朔大学士朱国祚引疾求归

  • 卷之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四十七卷清嘉庆·缪荃孙

    仁宗嘉庆元年正月丁卯,两淮盐政苏楞额以例进贡品加倍,下部议处。二月壬辰,侍郎伊江阿往江苏会同费淳审拟陆锦书家丁呈控一案。四月己丑,布颜病免,李廷敬为江苏按察使。五月乙丑,管干珍降。丙寅,富纲为漕运总督。六月乙亥朔,江

  • 南唐书卷九·陆游

    宋 陆游 撰刘高卢陈李廖列传第六刘彦贞兖州中都人父信初为羣盗战败奔呉事武王数有功王遇之厚尝召信计事醉不能言王嫚骂之信即仗一劒弃去左右请追之王曰信醉耳醒当复来明日果至积功至镇南军节度使宣王建国加征南大

  • 卷一百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七金石略【三】石【二】大内御制斋宫六章章十四句【乾隆七年行书】御制英华殿菩提树诗【乾隆七年五言古一首二十六年七言古一首俱行书】御制建福宫新春诗【乾隆八年七言律三首行书】御书

  • 尚书古文疏证卷八·阎若璩

    第一百十三书古文岀魏晋间距东晋建武元年凡五十三四年始上献于朝立学官建武元年下到宋南渡初八百一十一年有吴棫字才老者岀始以此书为疑真可谓天启其衷矣抑朱子大学序所谓天运循环无往不复者也其言曰伏生传于既耄之时

  • 卷二十一·李廉

    <经部,春秋类,春秋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二十一    元 李廉 撰昭公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左氏【二月丙申齐师至于蒲隧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防齐侯盟于蒲隧赂以甲父之鼎叔孙昭子曰诸侯之无伯害哉齐君之

  • 卷二·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衍至德之义仁太极图【周惇颐所作以授二程】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朱熹曰周子说出太极大段分明指出如恻隐之端从

  • 卷二十六·赞宁

    ◎兴福篇第九之一(正传十四人附见二人)○周京师法成传释法成,本姓王,名守慎,官至监察御史。属天后猜贰,信酷吏罗织,乃避法官,乞出家为僧。苦节勤于化导,声发响随,行高质直。长安中,于京兆西市疏凿大坎,号曰海池焉,支分永安渠以注之

  • 佛说苦阴因事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迦婆。在释羁底(刹帝隶种也)。迦惟罗婆(城名)尼拘蒌园中。于是释摩诃能渠。中后彷徉行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释大力士却坐一面已。白世尊曰。如世尊所说法我悉知。谓三意念著

  •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佚名

    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  佛言欲学菩萨道者。当从此始。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佛言一数。为檀波罗蜜。数息者神得上天。为布施身中神。自致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得作佛。是为内檀波罗蜜。为布施得度

  • 受菩提心戒仪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弟子某甲等  稽首归命礼  遍虚空法界  十方诸如来  瑜伽总持教  诸大菩萨众  及礼菩提心  能满

  • 众经目录卷第四·彦琮

    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五分疑伪(名虽似正义涉人造) 合二百九部四百九十一卷&middot;阿那含经二卷&middot;定行三昧经一卷(一名佛遗定行品摩诃目连所问经)&middot;毗罗三昧经一卷&middot;像法决疑经二卷&middot;善王皇

  • 清代野记·梁溪坐观老人

    书所记为有清一代,尤其是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间朝野轶闻。或为朝廷大事如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或为乡曲巷谈诸如文艺、交游、人物、风俗以及官场百态、社会奇闻等,皆作者亲历亲见或闻于亲历亲见者。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