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众经目录卷第四

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

五分疑伪(名虽似正义涉人造)

 合二百九部四百九十一卷

·阿那含经二卷

·定行三昧经一卷(一名佛遗定行品摩诃目连所问经)

·毗罗三昧经一卷

·像法决疑经二卷

·善王皇帝经二卷(一名善王皇帝功德尊经或为一卷)

·随愿往生经一卷(一名普广经)

·唯无三昧经一卷(一名唯务三昧)

·清净法行经一卷

·龙种尊国变化经一卷(与四事解脱经大同)

·四事解脱经一卷(一名四事解脱度人经)

·佛说定慧普遍国土神通菩萨经一卷

·大通方广经三卷

·观世音十大愿经一卷(一名大悲观世音经并有一卷论名为无畏亦是人造)

·观世音三昧经一卷

·大乘莲华马头罗刹经一卷

·阴马藏经一卷(一名阴马藏光明经一名身土王所问治国经)

·空净三昧经一卷(一名空静大感应三昧)

·般若得道经一卷

·初波罗耀经二卷

·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

·真谛比丘慧明经一卷(一名慧明比丘经一名清净真谛经)

·善信神咒经二卷

·善信女经二卷(一名善信经)

·弟子慢为耆域述经一卷

·五苦章句经一卷

·护身主妙经一卷(一名度世护世经)

·五浊经一卷

·大育王经一卷

·胸有万字经一卷(一名胸现万字经)

·法灭尽经一卷

·决罪福经二卷(一名惠法经或一卷)

·华鲜经中说罪福经一卷

·大阿那律经一卷

·贫女人经一卷(一名贫女难陀经)

·摩目连问经一卷(一名定行三昧经)

·五龙悔过经一卷(一名空慧悔过经一名丑龙悔过护法经)

·戒具三昧道门经一卷

·最妙初教经一卷

·最妙胜定经一卷

·天竺沙门经一卷

·相国阿罗呵经一卷(一名相阿罗呵公经)

·救护身命济人病苦厄经一卷

·应行律一卷

·佛说应供法行经一卷(经首题云罗什所出根寻传录全无此经故入疑品)

·让德经一卷

·大那罗经一卷

·惠明正行经一卷

·佛说居士请僧福田经一卷(经首题云昙无识译按谶传无此经故入疑品)

·阿秋那三昧经一卷(一名阿秋那经)

·两部独证经一卷

·铸金像经一卷

·四身经一卷

·遗教法律三昧经二卷

·遗教论一卷

·大空般若论一卷

·大法尊王经三十一卷

·金刚藏经三十卷

·大方佛决狐疑经一卷

·八方根源八十六佛名经一卷

·宝如来经二卷(一名宝如来三昧经旧录或云南海胡作故入伪品)

·普贤菩萨说此证明经一卷

·弥勒成佛本起经一十卷

·弥勒成佛伏魔经一卷

·弥勒下生观世音施珠宝经一卷

·弥勒下教经一卷

·妙法莲华度量天地经一卷

·造天地经一卷

·观世音咏托生经一卷

·灭七部庄严成佛经一卷

·空寂菩萨所问经一卷(一名法灭尽经此经伪妄炳然固非竺法护所译)

·大光明菩萨百四十八愿经一卷

·照明菩萨经一卷

·照明菩萨方便譬喻治病经一卷

·首罗比丘见月光童子经一卷

·观月光菩萨记经一卷

·随叶佛说须菩提经二卷(亦名须菩提经)

·阿难现变经一卷

·般若玄记经一卷

·幽深玄记经一卷

·玄记经二卷

·大契经四卷

·发菩提心经一卷

·菩萨求五眼经一卷

·菩提福藏法化经一卷(药录称齐武帝时沙门道备撰备后改名道欢)

·般泥洹后诸比丘经一卷

·小般泥洹经一卷(一名大法灭尽经)

·佛说法灭尽经一卷

·钵记经一卷

·五浊恶世经一卷

·佛说蒺藜园经一卷

·妙法莲华天地变异经一卷

·五辛经一卷

·华严十恶经一卷

·观世楼炭经一卷

·小楼炭经一卷

·正化内外经二卷(一名老子化胡经传录云晋时祭酒王浮作)

·须弥四域经一卷

·菩萨若陀眷属庄严经一卷(旧录称梁天监九年郢州头陀道人妙光造)

·宝顶经一卷 南齐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净土经七卷 南齐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正顶经一卷 南齐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法华经一卷 南齐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胜鬘经一卷 南齐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药草经一卷 南齐永元二年出时年十岁

·太子经一卷 南齐永元二年出时年十岁

·伽耶婆经一卷 南齐永元二年出时年十岁

·波罗柰经一卷 南齐中兴元年出时年十二岁

·优娄频经一卷 南齐中兴元年出时年十二岁

·益意经二卷 梁天监元年出时年十三岁

·般若得经一卷 梁天监元年出时年十三岁

·华严璎珞经一卷 梁天监元年出时年十三岁

·出乘师子吼经一卷 梁天监三年出时年十五岁

·逾陀卫经一卷 梁天监四年台内华光殿出时年十六岁

·阿那含经二卷(或一卷) 梁天监四年出时年十六岁

·妙音师子吼经一卷 梁天监四年出时年十六岁

·优昙经一卷

·妙庄严经四卷

·维摩经一卷

·序七世经一卷

右自宝顶至此二十一经凡三十五卷。是南齐末年。太学博士江泌女子尼名僧法闭目诵出。

·梵天神策经一卷

·天皇梵摩经一卷

·安墓经一卷

·安冢经一卷

·安宅经一卷

·危脆经一卷

·安宅神咒经一卷

·天公经一卷

·安墓神咒经一卷

·灌顶度星招魂断绝复连经一卷(此更有一小本尽是人作)

·度生死海神船经一卷

·度法护经一卷

·堕落优婆塞经一卷

·救蚁沙弥经一卷

·佛说咒愿经一卷(一名烧香咒愿经)

·北方礼佛咒经一卷

·敬福经一卷

·阿罗诃条国王经一卷

·五百梵志经一卷(一名亦有亦无经)

·修行方便经一卷

·情离有罪经一卷

·偈令经一卷

·度世不死经一卷

·提谓经二卷(旧录称宋孝武时北国沙门昙静撰曰一卷者邪正文乖)

·斋法清静经一卷

·好好宝车经一卷(一名宝车菩萨经旧录称淮州沙门昙辩撰青州道人道侍治)

·无为法道经一卷

·佛说正斋经一卷

·咒媚经一卷

·尸陀林经一卷

·招魂经一卷

·佛说法社经一卷(披寻古录更应别有法社制度但自未见此经无假具显)

·太子赞经一卷

·比丘法藏见地狱变经一卷

·人民求愿经一卷

·阎罗王东太山经一卷

·七宝经一卷

·字论经一卷

·救护众生恶疾经一卷(一名救病经)

·五果譬喻经一卷

·国一切度经一卷(一名萨和萨经一名萨和菩萨)

·尼吒国王经一卷

·银蹄金角犊子经一卷

·孤儿孤女经一卷

·后母经一卷

·灌顶经一卷(旧录称宋孝武时秣陵鹿野寺沙门惠兰撰)

·度人王并庶民受五戒正信除邪经一卷

·九十五种道经二卷(或名九十六种道)

·华严经十四卷

·方等大集经十二卷

·菩萨地经十二卷

·菩萨决定经十卷

·阿差末经四卷

·净度三昧经三卷(异于实云所译者)

·摩诃摩耶经三卷

·为法舍身经六卷

·胎经三卷

·央掘魔罗经二卷

·报恩经三卷

·法华药王经二卷

·维摩经三卷

·菩萨本业愿行经一卷

·法律三昧经一卷

·照相三昧不思议事经一卷

·诸佛要集经一卷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

·乐璎珞庄严方便经一卷

·未曾有因缘经一卷

·诸法无行经一卷

·无为道经一卷

·德光太子经一卷

·净行优婆塞经一卷

·法句譬经三十八卷

·头陀经二卷

·义足经二卷

·安般守意经一卷

·四谛要数经一卷

·遗教子住经一卷

·分别经一卷

·魔化比丘经一卷

·贫女为王夫人经一卷

·异成实论九卷

·异阿毗昙五法经一卷

右自华严下三十五经。并是萧子良造。

·毗跋律一卷 南齐永明年沙门法度于扬州译

·异比丘尼戒本一卷 尸梨蜜弟子觅历所传

·异威仪一卷 宋元嘉世昙摩耶舍弟子法度造

·五明论五卷

·五凡夫论一卷

·佛说三十七品经一卷(一名内三十七品)

·戒果庄严经一卷 南齐永明年常侍庾颉造

众经目录卷第四

猜你喜欢
  指月录卷之三·瞿汝稷
  法华义记卷第三·法云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佚名
  卷第二十二·呆翁行悦
  大宋僧史略卷中·赞宁
  雪關禪師語錄總目·雪关智訚
  卷第二十一·呆翁行悦
  宗门尊祖议·善月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欧阳竟无
  卷之八·牧云通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三·澄观
  卷第二十三·呆翁行悦
  卷九十·佚名
  卷第三十一·志磐
  爱乐品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八·彭定求

        卷818_1 【送梁拾遗肃归朝】皎然   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   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   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   故人荣此

  • 卷一百七十九下·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七十九下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十六下 吕本中 寄临川学者四首 我思临川居欲往意未歉每怀二三子岁月多荏苒後生慎所习譬若丝在染未须极轩昂且欲知收歛举动思古人此志畴不远以视庸俗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隆庆元年五月乙卯朔○改南京礼部右侍郎裴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巡抚应天等处右副都御史谢登之为通政使○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孙植为南京刑部尚书南京大理寺卿吴悌为南京刑部右侍郎○升大理寺卿管国子监祭酒林为礼部右侍

  • ●第二卷 刑案(下)·缪荃孙

    清伪总督黄毓骐案 顺治五年四月,凤阳巡抚陈之龙奏:“自金逆之叛,沿海一带与舟山之寇止隔一水,故密差中军各将稽察奸网,擒到伪总督黄毓麒并家人袁五,搜获铜铸伪关防一颗,反诗一本,供出江北窝党薛继周等,江南王觉生、钱谦

  • 杨义臣传·李延寿

    杨义臣,代人,原姓尉迟。其父尉迟崇,出仕周朝,为仪同大将军,率兵镇守恒山。当时,隋文帝任定州总管,尉迟崇见文帝相貌非同常人,经常主动与之结交,文帝同他非常友好。文帝任丞相时,尉迟迥起兵叛乱,尉迟崇因与尉迟迥有宗族关系,就自我

  • 卷八十一·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一宋 宋敏求 编政事礼乐太常乐人蠲除一同民例诏颁行唐礼及郊庙新乐诏用庆善曲破阵乐诏诏习礼乐诏禁断女乐?内出云韶舞?雅乐名大唐乐制经史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修晋史诏简择史官诏令诸儒

  • 十八年·佚名

    (壬申)十八年清康熙三十一年 二月2月1日○辛巳,前參判李選,卒於機張謫所。選剛厲矯刻,猜人喜事,勇於黨伐,師事宋時烈。庚申後,時烈之附勳戚而抑淸議,多選所慫慂。且於斯文事,導諛作弄,卒致乖張,士流側目,屢被彈論。己巳後,竄極邊,至

  • 东溪日谈録卷三·周琦

    理气谈理气只是一事理不外气气不外理先儒多说成两事却不可晓且阴阳气也一阴一阳理也气固此之阴阳理亦此之阴阳固非气乃此之阴阳而理又出此阴阳之外亦非理乃此之阴阳而气又杂乎阴阳之中如天地之始物成物者气也其所以主

  • 卷六·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六宋 钱时 撰太甲上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太甲三篇始末此序数语提尽太甲之先未有败度败礼等事既立之后病证方出故孔子序书特曰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若未立而已

  • 卷八·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八乡射礼第五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州长春秋以礼防民而射于州序之礼谓之乡者州乡之属乡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礼【贾疏此是州长射法周官大司徒职五州为乡是一乡管

  • 卷六·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解頥正释卷六    明 季本 撰王王者周之国都成王时尚都镐平王时则都王城也周初武王自丰迁镐是为宗周至成王乃即武王定鼎郏鄏之处使召公相宅既成谓之王城以为时防诸侯之所是

  • 后记·朱棣

      自如是我闻起。至信受奉行止。除界分计五千一百七十六字。界分计二百七十三字。集注计七万一千九百一十八字。签目一千八百三十七字。原序四百八十一字。新序三百六十一字。总共计八万零零四十六字。   释迦文

  • 佛学在今后人世之意义·太虚

    ──十九年二月在厦门大学讲──一 佛学的定义  二 佛学对于文化之意义  三 佛学对于哲学之意义  四 佛学对于道德之意义一 佛学的定义要想把整个的佛学加以如实的说明,予一般人以一个完整的概念,那是须费很

  • 跋宝王论后·飞锡

    夫子曰:&ldquo;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rdquo;《汉书》曰:&ldquo;坐则见尧于墙,食则见尧于羹,道之不可须臾离也如此。&rdquo;虽然,此特域中之道尔。《首楞严经》云:&ldquo;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

  • 兵要望江南·易静

    古代占验书。唐易静撰。一卷。中有《望江南》词五百首。分为占星、占梦、占六壬、占厌禳等二十六类。北京图书馆有旧抄本,今收入张璋、黄畬《全唐五代词》。《崇文总目》兵家类著录“《神机武略兵要望江南词》一卷”

  • 楚汉春秋佚文·陆贾

    西汉陆贾撰。记刘邦、项羽初起以及汉惠帝至文帝时事。《汉书·艺文志》著录九篇,《隋书·经籍志》作九卷,《旧唐书·经籍志》作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亦作九卷。唐以后散佚。清人有三种辑本,一,清茆泮林从《艺文类

  • 四书正误·颜元

    共6卷,清初哲学家颜元编,为读南宋朱熹《四书集注》和讲解《四书》所作的笔记。后由门人辑录成册。今有《大学》、《中庸》、《论语上》、《论语下》、《孟子下》各一卷。除注释外,多为批评程朱的内容。《四书正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