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受菩提心戒仪一卷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

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

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弟子某甲等  稽首归命礼

  遍虚空法界  十方诸如来

  瑜伽总持教  诸大菩萨众

  及礼菩提心  能满福智聚

  令得无上觉  是故稽首礼

  礼佛真言曰。

  唵萨嚩怛他孽多(引)跛娜满那喃迦嚧弥

  次应运心供养。

  弟子某甲等  十方一切刹

  所有诸供养  花鬘灯涂香

  饮食幢幡盖  诚心我奉献

  诸佛大菩萨  及诸贤圣等

  我今至心礼

  普供养虚空藏真言曰。

  唵誐誐曩(引)三婆嚩嚩日啰(二合)斛

  次应忏悔。

  弟子某甲等  今对一切佛

  诸大菩萨众  自从过去世

  无始流转中  乃至于今日

  愚迷真如性  起虚妄分别

  贪嗔痴不善  三业诸烦恼

  及以随烦恼  违犯他胜罪

  及余罪愆等  毁谤佛法僧

  侵夺三宝物  广作无间罪

  无量无边劫  不可忆知数

  自作教他作  见闻及随喜

  复依胜义谛  真实微妙理

  圣慧眼观察  前后中三际

  彼皆无所得  自心造分别

  虚妄不实故  以为慧方便

  平等如虚空  我悉皆忏悔

  誓不敢覆藏  从今忏已后

  永断不复作  乃至成正觉

  终更不违犯  唯愿十方佛

  一切菩萨众  哀愍加护我

  令我罪障灭  是故至心礼

  忏悔灭罪真言曰。

  唵萨嚩跛波捺贺(引)曩嚩日啰(二合)野(引)娑嚩(二合引)贺(引)

  次当受三归依。

  弟子某甲等  从今日以往

  归依诸如来  五智三身佛

  归依金刚乘  自性真如法

  归依不退转  大悲菩萨僧

  归依三宝竟  终不更归依

  自利邪见道  我今至心礼

  三归依真言曰。

  唵步(引)欠

  次应受菩提心戒。

  弟子某甲等  一切佛菩萨

  从今日以往  乃至成正觉

  誓发菩提心

  有情无边誓愿度 福智无边誓愿集。

  佛法无边誓愿学 如来无边誓愿事。

  无上菩提誓愿成。

  今所发觉心  远离诸性相

  蕴界及处等  能取所取执

  诸法悉无我  平等如虚空

  自心本不生  空性圆寂故

  如诸佛菩萨  发大菩提心

  我今如是发  是故至心礼

  次诵受菩提心戒真言曰。

  唵冒地唧多母怚波(二合)那野(引)弥

  最上乘教受发菩提心戒忏悔文

  弟子某甲等。归命十方一切诸佛诸大菩萨大菩提心为大导师。能令我等离诸恶趣。能示人天入大涅槃。是故我今至心顶礼。

  弟子某甲等。十方世界所有一切最胜上妙。香花幡盖种种供养。奉献一切诸佛菩萨。至心顶礼。

  弟子某甲等。自从过去无始已来。乃至今日。贪嗔痴等种种烦恼。及忿恨等诸随烦恼。恼乱身心。广作一切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业不善贪嗔邪见。种种烦恼。无始相续缠染其心。令身口意造罪无量。或杀父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毁谤三宝打缚众生。破斋破戒饮酒食肉。及食五辛。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不可忆知。今日诚心发露忏悔。一忏已后。永断相续更不敢造。唯愿十方一切诸佛诸大菩萨。加持护念。能令我等罪障销灭。

  弟子某甲等。自从今身乃至当坐菩提道场。于其中间。归依如来无上三身。归依方广大乘法藏。归依一切不退菩萨僧。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从今已后更不归依二乘外道。唯愿十方一切诸佛。证知我等。至心顶礼。

  弟子某甲等。始从今身。乃至当坐菩提道场。于其中间。誓发无上菩提心。

  众生无边誓愿度  福智无边誓愿集

  法门无边誓愿学  如来无边誓愿事

  无上菩提誓愿成

  今所发心。复当远离我法二相。显明本觉。真如平等镜智现前。得善巧智。具足圆满普贤之心。唯愿十方一切诸佛诸大菩萨证知我等。至心顶礼。

   南无东方阿閦佛 南无南方宝生佛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南无北方不空成就佛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受菩提心戒仪一卷

猜你喜欢
  俱舍论疏 第二十卷·法宝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八·海明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二·佚名
  卷十五·佚名
  序品第一·佚名
  枯崖和尚漫录卷中·枯崖圆悟
  净名即是古佛·太虚
  菩薩戒本·欧阳竟无
  卷第二·佚名
  善事太子入海品第三十三·佚名
  说无垢称经疏第一(末)·窥基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三〈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卷第一·佚名
  南普陀寺重建大悲殿记·太虚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孙仁孺

    第二十一齣 徧国中【出队子】〔田大夫僕从上〕春秋合涣。春秋合涣。日月双轮疾似丸。素冠聊拟棘人栾。萧索西风墓木盘。慢荐蒸尝。凄凄夜漫。下官田戴。今日乃淸秋节届。陨霜杀草。爲子孙者有先祖之思。先茔却在东郭

  • 第四折·郑光祖

    (外扮李尚书引祗从上,诗云)捧持日月受皇恩,掌握经纶四十春。海内尽皆知姓字,昔年龙虎榜中人。老夫姓李名绛,字深之,自进士及第,累蒙擢用,随朝数载,因老夫廉能清干,谢圣恩可怜,官封监察御史,正授吏部尚书之职。今有一人,乃是白参军

  •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

  • 卷二十五·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二十五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广德元年作】臣某言伏自陛下平山东收燕蓟泊【一作自】海隅万里百姓感动喜王业再康【一作造】疮痏苏息陛下明圣社稷之灵以至于此然河南河

  • 卷一百六十九·徐世昌

    王荫祜王荫祜,字子受,正定人。有《觉华龛诗存》。枯树浪说三株绕砌罗,连枝憔悴感寒柯。皴霜皮黯冬心在,媚雨条稀老幹多。至竟成材关阅历,独怜生意渐婆娑。杜陵诗句兰成赋,一例霜毫忍泪呵。读史高文侈美新,何

  • 卷十五·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十五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六十三首【起熙宁十年丁巳正月自密州至京师四月後赴徐州任尽一年作】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除

  • 卷二百二十八·表第十九·脱脱

        宗室世系十四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四十八·谷应泰

      ○平南赣盗武宗正德六年夏四月,江西盗起,命右都御史陈金总制军务,右副都御史俞谏提督军务讨之。先是,江西诸郡盗贼蜂起,赣贼犯新淦,执参政赵士贤。靖安贼胡雷二等据越王岭玛瑙寨,华林贼陈   福一破瑞州,既而抚州东乡、

  • ●卷二百四十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四十八。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戊午,尽二十八日丙寅。   二十日戊午车驾到镇江。   上未入丹阳馆乘骑径往江下观看战船。   二十一日己未入行宫驻跸。   时和州鸡笼山金人尚未退也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尚史卷八十·李锴

    列传五十八説客传陈轸 【子应附】陈轸者游説之士去楚之秦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秦攻陉韩使人驰南阳之地【驰反走示服也】秦已驰【驰进也韩避而秦进也】又攻陉韩因割南阳之地秦受地又攻陉陈轸谓秦王曰国形不便故驰交不亲

  • 附录二·陈乃干

    交行摘稿交行摘稿华亭徐孚远闇公着同黄臣以、张衡宇行交海交州南去是长安,雾重风轻道路漫。回首沧浪为客久,龙神款款别离难。入交港,同行者或云:此中有似三吴,感赋曲曲溪流面面田,海涛尽处好牵船。江南风土浑相似,吴会、交州

  • 卷二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二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律书第三        史记二十五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於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其於兵械尤所重【内成曰器外成曰械械谓弓天殳矛戈戟刘伯庄云吹律审声听乐观政

  • 向子韶传·脱脱

    向子韶字和卿,开封人,是神宗向皇后的曾从侄。他十五岁进入太学,登元符三年(1100)进士第。因皇帝特恩改为承事郎,被任为荆南府节度判官,累官至京东转运副使。所属郡郭奉世进献万缗羡余钱,户部聂昌请求朝廷奖赏他用以劝告天下

  • 卷69·陈邦瞻

    ○吴玠兄弟保蜀高宗绍兴元年冬十月癸酉,金兀术寇和尚原,吴玠及其弟璘大败之。玠自富平之败,收散卒,保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或谓玠宜退保汉中,扼蜀口,以安人心。玠曰:“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是所以保蜀也。”玠在原

  • 散不足第二十九·桓宽

    大夫曰:“吾以贤良为少愈,乃反其幽明,若胡车相随而鸣。诸生独不见季夏之?奚乎?音声入耳,秋至而声无。者生无易由言,不顾其患,患至而后默,晚矣。”贤良曰:“孔子读《史记》,喟然而叹,伤正德之废,君臣之危也。夫贤人君子,以天下为任

  • 《诗经》·皮锡瑞

    论诗比他经尤难明其难明者有八诗为人人童而习之之经,而诗比他经尤难明,其所以难明者,诗本讽谕,非同质言,前人既不质言,后人何从推测,就诗而论,有作诗之意,有赋诗之意,郑君云,赋者或造篇,或述古,故诗有正义,有旁义,有断章取义,以旁义为

  • 玄怪录·牛僧孺

    唐代传奇小说集。又称《幽怪录》。牛僧儒撰。原书十卷,《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等书著录,但已散佚。现今传本是明刻本《幽怪录》四卷本,题唐陇西牛僧儒编,附李复言《续幽怪录》。此书是一部以传奇为主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