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人口头上心头上的阿弥陀佛

我中国有眼耳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也没有一个不曾念过几声阿弥陀佛的;那二万万的妇女们,至少也有一万万的人常念著阿弥陀佛,更不消说得的了。照这样看起来,这一句阿弥陀佛,岂不是我们中国的人连著眼耳口鼻心思同有的一件东西么?我们既然每日同这阿弥陀佛在一起,这阿弥陀佛到底是个什么道理?又岂不可考究考究么?

前几年、有一位学校里做教员的朋友,那日遇著了我,突然向我道:到处看见老太婆们口里喃喃的念著南无阿弥陀佛,恐怕这些老太婆们未必能懂得念这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罢?我当时答他道:这一句阿弥陀佛,原是不很容易懂得的。不曾读书识字明理的老太婆,口里喃喃念著,心里不知道这阿弥陀佛是什么道理,为什么念这阿弥陀佛,又何足为奇呢!即在一般号称读书明理的人,又有几个能懂得呢?足下若知道时,这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到底是什么道理?念这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意思?到要请教请教了!那知这位先生竟找不出一句回答的话,便低著头赸赸的去了!我看同这位先生一般的人,恐还不少呢!

有的说:南无阿弥陀佛,是说这个佛单是西方有的,我们南方是没有的意思。有的说:阿弥陀佛,是人人堂上的阿母,是寺院里的大佛,合拢来便是阿母大佛。把音声稍微读别,又接著把字写错了,遂成了个阿弥陀佛。我有时也曾去问问那念佛的老太婆们!你为什么要念这阿弥陀佛?念了这阿弥陀佛有何用处?他便回答道:念一句阿弥陀佛,是死后做鬼时可当一个钱用的,我们为著死后要钱用,所以念佛的。这种影响模糊的解说,他们也未尝不以为有来有历,很有道理,但未免与南无阿弥陀佛的道理,念阿弥陀佛的意思,相去的太远了!

有人说:你道没有人不念过几声阿弥陀佛,这话恐不对罢!中国人口里头念佛的虽多,也不过斋公斋婆罢了。我答他道:这是因为你没有在我们中国人心头上、口头上、极平常的时节细细体察体察,所以不大觉得;倘能够细细体察,不但能够觉到个个都是念过几声阿弥陀佛的人,而且阿弥陀佛的道理,念阿弥陀佛的意思,也就能够见到几分呢!

有的时候,听见或看见人家杀猪啦,杀羊啦,杀强盗啦,杀鸡、杀鸭啦,杀得怪凶怕的;打贼啦,打丫头啦,打养媳妇啦,打小孩子啦,打得怪凄惨的;骂天啦,骂家里人啦,骂亲眷邻舍啦,骂得怪刻毒的。又见那种种劳苦穷急的人,劳碌辛苦到了不得的时候,饿煞、冻煞的时候,家败人亡的时候,投河、上吊走头没路的时候,救又救弗得,劝又劝弗信,心中一阵难受,堕著洒下几点同情泪,便不知不觉口里念著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种景况,大概在有点天良的人,十有八九是经过了的。就此、可见这阿弥陀佛是慈悲的道理,念这阿弥陀佛是恻隐的意思了。

有的时候,遇著了大水啦,大火啦,兵勇啦,强盗啦,种种的急难;遭著了官司啦,牢狱啦,种种的横祸;又有那身体病痛啦,家产倾败啦,亲爱的生离死别啦,怨憎的对头会面啦,种种的苦恼;兜到心上来躲不脱的时候,心里头便自然不歇气的默念著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岂不是拿阿弥陀佛来当做一个能够救苦救难的人,念阿弥陀佛就是恳求他救度的意思吗?

有的时候,看见或听见十恶、五逆没有法子奈何他的恶人遭报应死了;又看见或听见那指天画地、赌咒罚誓惯冤枉人图赖人的人,这一天忽然统统宣露了出来,当场受万人唾骂;又有时见自己的冤家对头的人,死了或吃了苦,心里头一爽快,又喜又惧,亦往往把一句阿弥陀佛,信口念出。这岂不是把阿弥陀佛当做因果报应?念这阿弥陀佛,就是常常记著因果报应,不敢为非作歹的意思么?

又有那羡慕别人家富贵荣耀有福气的,或者受了人家极重的恩惠自觉今生不能报答的,便也不知不觉在心里头口里头念著阿弥陀佛,岂非阿弥陀佛是个福最大、恩最深的人,所以念著阿弥陀佛求福报恩吗?

又有那一般普通社会的人,与那些吃洋教的人,学堂里的学生,滑头滑脑、油口油腔的人,逢著了和尚啦,尼姑啦,斋公斋婆啦,朝山进香诵经拜忏的善男信女啦,便口中称著阿弥陀佛以代招呼,或为调笑戏弄;或者如叫化子等,有所求乞。无论出于何种,总是认阿弥陀佛是佛教的符号,称念阿弥陀佛是表示佛教的意思了。

照上面所说的种种事情看起来,慈悲恻隐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救苦救难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因果报应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锡福施恩是阿弥陀佛,所以念阿弥陀佛。佛教的符号是阿弥陀佛,为表示是佛教,所以念阿弥陀佛。岂不是个个人皆念过几声阿弥陀佛的么?岂不是阿弥陀佛的道理,念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此也便可以明白了几分么?

但是这阿弥陀佛真正的道理,念这阿弥陀佛真正的意思,究竟还是没有明白呢!我们中国的人,既然个个已经同阿弥陀佛结了深不可解的缘,岂可不快快明白明白他么?若要明白,听我慢慢道来:

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句天竺国里的说话,变成我们中国话:南无就是恭敬、皈依、信仰、服从;阿弥陀、就是没有边际的智光、与没有限量的福寿;佛、就是圣人、神人、天人、全人、至人、有道德的人、觉悟了的人、智慧才能最伟大的人等;合起来就是:“敬从那无边无量智光福寿的圣人”。这阿弥陀佛不是我们这个世界里头的,我们这个世界,唤做忍苦的世界。在二千九百多年前,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为我们说了阿弥陀佛与那个极乐世界的历史状况。我们遂知道阿弥陀佛在未成佛未有极乐世界以前的时候,本是一个皇帝,当时也有佛住世。这皇帝极其信崇,后来也从佛出家作了僧人,修行不久,便成了罗汉。重发大菩萨心,立愿要在将来由他及同著他发愿修行的人,修成一个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到那里便到那里,想有什么便有什么,一切的安宁快乐无不完备,一切的危险苦恼无不离脱,同住的人统是好人,既无恶人,亦无恶事,自然骎骎乎日进于善,直至成佛,更无退转。既修成了这个极乐世界,复要将此极乐世界的名字,十方世界无不闻知,使闻知者皆生欣慕,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便可于转生的时候,由阿弥陀佛前来接引,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到后来,果然成了个极乐世界,这世界在我们这世界的西边。成佛名阿弥陀,与许多的菩萨、罗汉同住其中,常常说法聚会,时时到十方苦恼的世界去接引救度众生,使他们生到极乐世界里头去。那释迦牟尼佛,因为见我们这个世界是极其苦恼的,住在里头又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虽做了个人,能活几年是没有一定的,一口气不来便死了。就在活的时候,病啦,老啦,冷啦,热啦,种种说不尽的苦痛围绕著身心,无法离脱,所以教我们个个人心里头口里头、常常念著阿弥陀佛,使我们到了临终转世的时候,便可由阿弥陀佛救度到极乐世界去,永远享安宁快乐,更没有一点儿危险苦恼。这才是念阿弥陀佛真正的意思了。

这南无阿弥陀佛的道理,念阿弥陀佛的意思,既然完全明白了,而且我们中国的人,先天上已经有了这个阿弥陀佛,念佛的工夫是很容易做的。大家能时常的念阿弥陀佛,便可与阿弥陀佛的心愿互相感应,犹如无线电机一般,自然常常有超出世间的志量,不致埋没在这个忍苦的世界中了。

有的人说:如此说来,这念阿弥陀佛,实在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也想时常念阿弥陀佛了。但是我们为人在世,未免都有家庭的、社会的、国家的关系,不能就抛弃了去当和尚,这又如何是好呢?我答他道:你这又错了!当和尚是一件事,念阿弥陀佛是一件事;做事不做事是一个问题,念佛不念佛是一个问题,都是各不相关的。所以念佛与在世做事毫不相妨,且一念佛便能使世间的人做世间的事更做的好了。何故呢?因为这阿弥陀佛就是慈悲恻隐故,就是救苦救难故,就是因果报应故,就是修福报恩故。所以有父母的不能孝养,必不能念阿弥陀佛,能念阿弥陀佛,必能孝养父母;有子女的不能慈育,必不能念阿弥陀佛,能念阿弥陀佛,必能慈育子女;乃至为国民办事的不能忠其所事,必不能念阿弥陀佛,能念阿弥陀佛,必能忠其所事;所以我们中国人只要把心头上、口头上、本来有的阿弥陀佛时时提醒著,自然不愁不一日日的好起来!(单行本)


猜你喜欢
  虚堂和尚语录 第四卷·智愚
  第十二品·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复 正 果 书·太虚
  序·佚名
  沙弥均提品第五十一·佚名
  佛教与国际反侵略·太虚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六·佚名
  佛教徒应参预中国和世界的新文化建设·太虚
  新刻量处轻重仪序·道宣
  艳诗·佚名
  罗湖野录下·晓莹
  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卷第七·寒松智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丁绍仪

    ○明词综多未录四明人词宁波袁陶轩明经,手辑四明近体乐府,所采明人词,多王氏词综所未录。鄞县则永乐中举人湖广巡抚黄润玉,字孟清,次虞邵庵韵别友,风入松云:“先生和气似春酣。一见盍朋簪。太平无讼霜台静,榕阴里、时与

  • 第一折·佚名

    (冲末扮王安道上,诗云)一叶扁舟系柳梢,酒开新瓮鲊开包。自从江上为渔父,二十年来手不抄。老汉会稽郡人氏,姓王双名安道。别无甚营生买卖,每日在这曹娥江边堤岸左侧,捕鱼为生。我有两个兄弟,一个是朱买臣,一个是杨孝先,他两个每

  • 卷九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山集【上】杨时字中立将乐人熙寜九年进士游二程之门歴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召为秘书郎钦宗朝兼国子祭酒高宗朝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

  • 御选金诗卷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四五言古诗二郦权木犀菊小未堪摘荒池悴芙蕖穷秋不慰眼幽独将焉如殷勤蕊宫子种桂庭之除乗闲弄余花散落荒山隅从兹云月裔飘泊生江湖娟娟耐冻枝便与羣芳殊琉璃剪芳葆蛾黄拂仙裾唾袖花防碧潄金粟生

  • 末帝纪上·薛居正

    末帝,讳从珂,本姓王氏,镇州人也。母宣宪皇后魏氏,以光启元年岁在乙巳正月二十三日,生帝于平山。景福中,明宗为武皇骑将,略地至平山,遇魏氏,掳之,帝时年十余岁,明宗养为己子。小字二十三。帝幼谨重寡言,及壮,长七尺余,方颐大体,材貌雄

  • 卷七十·志第二十三·律历三·脱脱

        ◎律历三   ○应天 乾元 仪天历   步五星   岁星总:七十九万七千九百三十一、秒五。   平合:三百九十八日、八千八百五十七、秒二十八。   变差:空、秒一十六。   荧惑总:一百五十六万一百五

  • 卷五·张预

      41.后汉朱隽   朱隽,字公伟,会稽上虞人也。本县长山阳度尚见而奇之,荐于太守韦毅,稍历郡职。后太守尹端以隽为主簿。后端坐讨贼许昭失利,为州所奏,罪应弃市。隽乃羸服间行,轻赍数百金到京师,赂主章吏,遂得刊定州奏,故端得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正德十一年春正月癸未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命妇朝贺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于宫中○赐文武官假五日○甲申改掌太常寺事礼部右侍郎杨旦为户部右侍郎总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五十五明 俞汝楫 编列传侍郎世家宝世家宝蒙古人姿貌丰整善言论性刚果有谋略读书知兵元末以集贤院学士守胶东登莱等郡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下山东参政傅友德兵至莱阳世家宝以所守城降授大理寺少

  • 江乙说于安陵君·佚名

    【提要】 江乙善谋,安陵君知时。这篇文采飞扬的文章也是千古流传的名篇。里面投射出古人悟透人生的卓越智慧和质朴的情感,令今人钦佩和感慨万千。 【原文】 江乙说于安陵君曰:“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处尊位,受厚禄,一国之

  • 礼五九·徐松

    册命王亲大臣国朝《开宝通礼》载三师、三公、亲王、大臣临轩册命仪。凡降制命宰相、亲王、使相、枢密使、西京留守、节度使及公主制书,皆有备礼册命之文,多上表辞免而未尝行。其制并翰林草词,夜中进入,翌日自内置于箱,二黄

  • 说难第十二·韩非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

  • 卷二十四·王道焜

    <经部,春秋类,左传杜林合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二十四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成公四经【丙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水冰【无传记寒过节水封着树○雨水冰如字公羊传云雨而水冰也传子付反】○夏四月辛未滕

  • 卷八·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衍要道之义父子仪礼【古经十七篇高堂生所】丧服子夏【本经纪丧服之制而子夏作释之】曰父者子之天也【臣】按此本谓天至尊也父至尊也事父当如事天而此句直曰父者子之天也则仁人事天

  • 卷二十·佚名

    △善知识品第二十二之二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若如是行者是为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识。如是行者普令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所共敬伏。不为彼等而能动乱。如是行者不杂声闻缘觉行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七·佚名

      尔时优波摩那比丘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几佛过去。佛告优波摩那比丘。比丘。譬如恒河沙世界。下至水际上尽有顶满中微尘。比丘。有人于中取尔所微尘。过恒河沙世界下一微尘。如是过

  • 华严经关脉义记·法藏

    夫以三乘渐次究之者可测其津涯。一乘圆融寻之者莫知其源底。良以称性之说穷法界而遍十方。无尽之谈周刹海而该九世。重重互现本末异而参差。转转相由主伴分而交映。卷则一言无外。声闻掩视听于中延。展则尘算难知。文

  •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佚名

    三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与罗什译之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同本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