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七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

上堂七

啟期上堂,僧問:「垂鉤四海,意在鯤鯨,撒縵天網,希擒鸞鳳。和尚即今豎拂拈椎圖個什麼?」師云:「且喜蝦蟆跳上來。」進云:「對面不相識,全承此恩力。」師云:「瞞老僧不得。」問:「古人道,一微塵中轉大法輪。即今徑山堂上者一轉又作麼生?」師云:「八面玲瓏。」進云:「人人鼻孔遼天,個個腳跟著地,到者裏為什麼不肯住?」師云:「未解轉身吐氣在。」問:「千花亂發開香院,尊尊都是泥菩薩,請問那一尊不是泥菩薩?」師云:「縱目所觀。」乃云:「今日徑山啟期底意,與諸方常例不同,蓋者裏天空地闊、山高水長,如鵬搏萬里扶搖自在。朝陽峰下祥光滿目,晏坐當軒八面玲瓏,缽盂峰頂香積成堆,更有大人擁護其間(係五峰名)。頭頭彰寶所,一一顯真機,心目所知,手足所到,無非是格外乾坤,古佛家風。從緣薦得,匝地優曇,就體消停,荊棘橫生,所以學道人貴乎緣境會心、從心了境,心境一如方名解脫。始信古人謂,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忽然灑落時又作麼生?山月如銀牽我興,閒行不覺到峰西。」卓拄杖下座。

圓通殿請上堂,僧問:「獨踞寶華弘祖道,五家宗旨請師分。」師云:「逐一問將來。」進云:「驅耕奪食,玄要齊施,如何是臨濟宗?」師云:「擊塗毒鼓。」進云:「上下和平,針來線去,如何是曹洞宗?」師云:「斷碑橫古路。」進云:「關山嶮巇,劍刃施為,如何是雲門宗?」師云:「紅旗閃爍。」進云:「暗合機輪,不留朕跡,如何是溈仰宗?」師云:「把芥投針。」進云:「山色溪聲,全身獨露,如何是法眼宗?」師云:「凌霄峰頂,不是人間。」乃云:「觀音大士悟圓通,聲色堆頭不用聾,今日主人忽覿面,卻來請我演宗風。且宗風又作麼生演?」遂豎拂子云:「此不是色。」又擊香几云:「斯亦不是聲。既不是聲,又不是色,且道是個什麼?透得那些關竅子,普門示現剎塵中。忽有人問:『如何是普門示現一句?』但答云:『後園驢喫草。』」便下座。

冬至上堂,師登座云:「今日應時及節,大眾道一句看。」眾下語不恰,師云:「山僧自道去也。」乃云:「今日冬至,慶無不利,衲僧門下多增意氣,日添少許,長梅將鋪,梵字不是東魯書,亦非西祖意,律筒灰裏煖些兒,靈焰融通三昧地。且道者一氣從何處發來?參!」復舉:「當時雪峰禪師在洞山會下做飯頭,一日因淘米次,洞山問云:『淘沙去米?淘米去沙?』雪峰答云:『沙米一齊去。』洞山云:『大眾喫個甚麼?』雪峰遂覆卻盆,洞山云:『據子因緣不在此,當往德山。』後雪峰果嗣德山。據雪峰等閒答一語轉一機,不契洞山宗旨,過後遂參德山,投契得承嗣焉。可見雪峰與德山,龍潭一派人,非石頭後裔,不辨可知。蓋德山、臨濟,施大機,發大用,掀天揭地,不存窠臼,人人所共知。而在洞山,則正中妙挾、偏正回互、理事兼到、針去線來,宗旨綿密,人亦須曉。今人不向語脈中定宗旨,只承差誤裏為憑據,多謂雪峰、德山、龍潭係石頭派下,其實不是。今更別兩轉語,以見殊異,如洞山問:『淘沙去米?淘米去沙?』但答云:『鳳闕垂簾蹤不見。』如云:『大眾喫個什麼?』但答云:『潭移月影照幽人。』據此兩轉語,雖非洞山全旨,亦見彼宗梗概。是汝諸人還知麼?」便下座。

上堂,舉:「臨濟祖師云:『若第一句中薦得,堪與佛祖為師;若第二句中薦得,堪與人天為師;若第三句中薦得,自救不了。』徑山者裏則不然,若向第三句薦得,則石筍抽條;若向第二句薦得,則種麻得豆;若向第一句薦得,漆桶不快。笑看臨濟強分節目,將刀割水,無事望江亭上立,山河無限座中圓。」喝一喝,復舉:「當時越州乾峰禪師示眾云:『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落在第二。』時雲門文偃禪師在座,云:『昨日有人從天台來,今日卻往徑山去。』乾峰云:『分付典座,今日不得普請。』據乾峰,雖則東頭賣貴、西頭買賤,只因物價不等。而雲門等閒答一語,如箭拄鋒、似函合蓋,雖則信口道出,不妨用得恰好。只如:『昨日有僧從天台來,今日卻往徑山去。』既到徑山,又作麼生?披蓑側立凌霄外,引水澆蔬妙喜前。」卓拄杖下座。

臘八,眾請上堂,師登座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劍去久矣,爾方刻舟。古人恁麼提持,只要人向石火電光中識得,透見得徹,則二六時中豁落見聞,超方獨脫,等閒念一聲佛,則漱口三日,更有佛之一字吾不喜聞,此皆老成人之所造詣,非尋常浮泛者所能臻到。現前耆舊多是遍參諸方、久親知識,契得自己、不向他求,豈非見月休觀指,歸家罷問程。況近日更發無上大志,增進最勝妙行,不遠數百里外,堅請山僧到者裏,舉揚個事,續佛慧命,以見佛祖標格、叢林典型,可謂各出一隻手,共掇破沙盆。喚什麼作破沙盆便是?數千年前釋迦老子在雪山修道六年,於臘月八夜明星現時,忽然大悟,便耀古騰今,普天匝地,至今七花八裂,收拾不得,便是此個消息也。且道釋迦老子即今在什麼處?來也,在山僧拂子頭上說道:南天台,北五臺,與雙徑峰頭共轉法輪。不知法輪又作麼生轉?」遂以拄杖卓一卓,云:「莫行心處路,休挂本來衣,何須正恁麼,切忌未生時。直得御愛峰起舞,南山塔

猜你喜欢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佚名
  灵鹫语录原序·通云
  佛说出家缘经·佚名
  四分律卷第五十(第四分之一)·佚名
  祖师道影传赞记(附)·德清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增壹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卷十·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八·佚名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三(末)·窥基
  光赞经卷第二·佚名
  宗教对于现代人类的贡献·太虚
  第八十一章 一王章·佚名
  卷第一·佚名
  佛说护国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赵执信

    【臣】等谨案声调谱三卷国朝赵执信撰执信字仲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益都人康熙己未进士官右春坊右赞善执信尝问声调于王士祯士祯靳不肯言执信乃发唐人诸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因着为此书其例古体诗五言重第三字七言重第五

  • ●卷七·陈廷焯

    ○作词应究心词律词有平仄可以通融者,有必不可以通融者。一字偶乖,便不合拍。究心于词律,自无不协之弊。○词律先在分别去声词之音律,先在分别去声。不知去声之为重,虽观词律,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犹不知也。[斯编之作

  •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一·荀悦

      皇帝癸未即位。年二十六。初宣帝寝疾。引外属侍中乐陵侯史高。太傅萧望之。少府周堪。至京中。拜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堪为光禄大夫。皆受遗诏辅政。领尚书事。望之荐谏议大夫刘向。以博

  • 卷一百二十 宋紀二·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甲子),盡強圉單閼,(丁卯)凡四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元年(甲子、四二四年)   春,正月,魏改元始光。   丙寅,魏安定殤王彌卒。   營陽王居喪無禮,好與左右狎暱,遊戲無度。特進致仕范泰上封事曰:「伏聞陛下時在

  • 卷四·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四 乙未商王成汤十有八祀 大纪论曰古史不载汤改元独刘道原载之非其实也夫人君即位之一年谓之元年一定而不可易也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天顺二年三月戊子朔给宜川王公鋺食盐益阳王豪土□几菜户安宁王成镡煤户俱从其请也○给锦衣卫及永宁等卫官军马四百匹○巡按浙江监察御史伍骥奏佥事和维擅执赦前罪人枷号宜治其罪从之○己丑赐新昌王女南康县主仪宾沈棥

  • 卷十·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   宋 萧常 撰 列传五 龎统字士元襄阳人少未知名颍川司马徽有 知人之鉴统往见之徽采桑於树上坐统树下 共语终日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从父德公雅重之常

  • 康王友孜传·欧阳修

    康王友孜,太祖第七子,眼是双眼皮,自认为很了不起,以为应当做天子。贞明元年(915),末帝德妃死,将要下葬,友孜派刺客夜入帝寝室中。末帝正睡觉,梦见有人害自己,惊醒,听见榻上宝剑有响声,一跃而起,抽剑说:“有情况呀!”立即搜索寝室,捉

  • 晋纪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四年(戊申、348)·司马光

    晋纪二十 晋穆帝永和四年(戊申,公元348年) [1]夏,四月,林邑寇九真,杀士民什八九。 [1]夏季,四月,林邑国的军队进犯九真郡,当地的士兵百姓十之八九被杀。 [2]赵秦公韬有宠于赵王虎,欲立之,以太子宣长,犹豫未决。宣尝忤旨,虎怒曰:“悔

  • 云南买马记·佚名

    宋 杨佐撰嘉州峩眉县西十里有铜山寨,与西南生蕃相接界,户不满千,俗呼为小道虚恨姓。县尉例以十月一日上寨守护,谓之防秋,至四月一日罢归。意者以水潦方溢,而蕞尔虚恨无能为也。虚恨固无能为,仅六七百里有束密,束密之西百五十

  • 君臣第二十三·商鞅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 别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 ,故分五官而守之。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是故有 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不可不慎也。处君位而令不行,

  • 反因·方以智

    吾尝言天地间之至理,凡相因者皆极相反。何其颠倒古今而臆说乎?此非我之臆,天地之臆也。佛言三因,得此反因,横竖八觚皆明矣。天地惟有阴阳、动静耳,非可以善恶、是非言也。圣人体道尊德以立法,故名字之。一不住一,故用因二之一

  • 卷四十【起襄公三十年尽三十一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四十【起襄公三十年尽三十一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经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薳罢来聘【音义】【罢音皮】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

  • 卷十三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三目録书经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给事中【臣】刘方蔼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彛伦攸叙监察御史【臣】包祚永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

  • 卷十五·僧祐

    法祖法师传第一(法祚卫士度)道安法师传第二(法和)慧远法师传第三道生法师传第四佛念法师传第五法显法师传第六智严法师传第七宝云法师传第八智猛法师传第九法勇法师传第十○法祖法师传第一(法祚卫士度)帛远,字法祖,本姓万氏,河

  • 卷二·佚名

    复次妙吉祥。譬如炎夏向残雨际初月时景方来。以诸众生宿业报故。此大地中一切种禾稼药草树林而悉成长。时虚空中大风吹击大水流注。是时大地而悉滋养。阎浮提中一切众。见是相已咸生欢喜。其心適悦想此世间有大雲起。

  • 異部宗輪論〈不分品〉·欧阳竟无

      部執分裂.具三大緣.非率爾事。一依據大乘乃無所畏.煌煌聖言誰敢作異.然摩訶   衍有其異門.聖自異聖非吾異聖.吾等從聖.是故大勇昌言復何忌憚。二富於思想   乃有堪任.有情根性法爾有信行有法行.信行所至法爾泥跡尺寸不

  •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六·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随喜功德品第十七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  世尊灭度后  其有闻是经  若能随喜者  为得几所福  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