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复次妙吉祥。譬如炎夏向残雨际初月时景方来。以诸众生宿业报故。此大地中一切种禾稼药草树林而悉成长。时虚空中大风吹击大水流注。是时大地而悉滋养。阎浮提中一切众。见是相已咸生欢喜。其心適悦想此世间有大雲起。妙吉祥。而此空中有大水蕴流注大是时阎浮提中一切人众。即作是念。今此大地大水流注。岂非此中有大雲起。作是念已咸是言:奇哉大雲降注大水充满大地。妙吉祥。而彼大水非雲所有非雲施设。但以大风吹击故有大水充满大地。即彼水蕴以其众生宿业报力。随时隐没。风所摄持风所破散。如雲注妙吉祥。但由众生宿业报故。乃於空中大水流注。非雲所有非雲施设。雲无所生非从心入离於来去彼善根成熟。诸菩萨摩诃萨及声闻缘觉诸异生等亦复如是,谓由彼等随智所乐。集胜行种善根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为诸众生示涅槃道对现无碍。如来处於天众中。诸有所说名字建立悉无别异。妙吉祥应知。如来於天人众中所出音声。而无其实都所有。妙吉祥。如来无相离诸相故。无方处不离方处。无实所成无生无灭。如来为诸天人间。随宜对现广说正法悉充足已,而彼新发意菩萨及诸愚夫异生。以宿善业报乐涅槃法而度者,不见如来有所对现。皆谓如来入大涅槃。妙吉祥。如来若生若灭悉无所有。以佛如不生灭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本来寂静。如来无实如其大水。所缘无实雲亦无实。无生无雲无实故。乃於世间假施设有。如来诸有说法所缘。亦复如是而无其实。不生不灭本来如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於是无生法中。为诸世间假名安立。妙吉祥。又如大梵天王胜中最胜於十三千大千世界。百三千大千世界中。而得自在。日日观察一切天众。下至四大王天乃边际。以其大梵天王,遍於诸天常观察故。彼彼一切诸天子众。各各天中五欲娱乐。彼娱已鼓吹歌音。复止息已舍诸乐事。各各合掌尊重恭敬。瞻仰梵王目不暂舍。诸天子众各各求大梵王出现世间成熟善根。是时大梵天王,於须臾顷即为出现。若此大梵天王天报灭时别有大梵天王安立宫殿。若十若百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以宿愿力故而得自在。彼诸天子亦宿世善根成熟故。感彼大梵天王日日观察一切天众。乃至大梵天王於须臾顷即为出现。妙祥。彼大梵天王都无所有无处所。无动转悉空无实。无文字无音声。无说无性无思无相。心意识无生无灭。为彼诸天子众随宜对现。以其大梵天王宿世善根愿力所建立故。诸天子宿世善根亦成熟故。然彼诸天子众。亦不作是念。今此大梵天王诸所化现於空自在。无有无文字。无音声无说。无性无相状。非思惟离心意识。无生无灭。妙吉祥。如来应供正等觉亦复如是,於空自在。无有实无文字。无音声无说。无性无相状。非思惟离心意识。无无灭。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但以宿昔菩萨行愿力等所建立故。又以彼诸新发意菩萨。及一声闻缘觉诸愚夫异生等。宿昔善根成熟建立故。如来乃以百千种相。而为庄严出现世间。如影像。无处所无动转。亦无新发意菩萨。无一切声闻缘觉愚夫异生。亦无如来於空自在无有实无文字。无音声无说。无性无相状。非思惟离心意识。无生无灭。妙吉祥。以诸法故。如来身相乃有百千种相而为庄严。现起如来诸威仪道设诸法用。随诸众生种种信解说大法。其所说法令诸众生一切尧乱随烦恼等皆得寂止。如来平等於一切处住平等舍。离疑惑亦无差别。妙吉祥。以是缘故当知不生不灭。皆是如来方便增语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如来无生法本常,一切法与善逝等。有所执相乃愚痴,无实法於世间转。如来所成如影像,一切善法皆无漏。一切皆遍佛真如,三种影像世间现。

复次妙吉祥。如日光明行阎浮提。从东方出。先照须弥山王。次照铁围山大铁围山。照馀诸大山。次照黑山。次照一切高显地方。次照一切此阎浮提低下地方。然彼日光悉无别不离分别。非思惟非不思惟。离心意识。又日光明无生无灭。无诸相状以离相故。复无意离作意故。无诸戏论离戏论故。无诸损恼离损恼故。非此非彼。非高非下。非缚非解。有智非无智。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真实语非虚妄语。非此岸非彼岸。非平非不平。非水陆。非寻伺非离寻伺。非色非非色。妙吉祥。为由大地有高下中容故。光明照亦下中上影差别。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无生无灭。无诸相状以离相故。复无作意离作意故。诸戏论离戏论故。无诸损恼离损恼故。非此非彼。非高非下。非缚非解。非有智非无智。有烦恼非离烦恼。非真实语非虚妄语。非此岸非彼岸。非平非不平。非水非陆。非一切智非一切智。非寻伺非离寻伺。非积集非不积集。非有念非无念。非思惟非离思惟。非意生非意生。非名非非名。非色非非色。非说非非说。非表了非无表了。非见非无见。非眼境非眼境。非开导非不开导。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分别非不分别。非离分别非不离分别。妙祥。如来日轮光明。於三界中普遍照曜。所照亦无中边障碍。如来所放智日光明。先照菩深固大山。次照住缘觉乘诸众生等。次照住声闻乘诸众生等。次照善根深固信解众生。次著边执者,及邪定聚众生。如来所放智日光明。但为成熟长养诸众生故。出生未来因故。长善法语故。如来平等於一切处住平等舍。离诸疑惑亦无差别。妙吉祥。如来智日光明不是念。此众生类具大信解。我当为说广大之法。此众生类不为说法亦不分别。此类众生具萨信解。此类众生具缘觉信解。此类众生具声闻信解。此类众生有善意乐。此类众生下劣意。又复不作如是思惟。此大信解众生。我当为说菩萨之法。此中信解众生。我当为说缘之法。此下信解众生。我当为说声闻之法。此善意乐及正见众生。我当为彼清净意乐。乃住邪定聚诸众生等。随其所乐当为说法。如来智日光明不生如是种种分别。何以故?如来日光明照破一切分别遍计及分别所起。妙吉祥。当知为诸众生种种意乐有差别故。如来智光明所照亦复差别。

复次妙吉祥。又如大海之中。有能圆满一切意乐大摩尼宝。置高幢上。随诸众生所有乐。自然有声令其知觉随意皆得。然彼大摩尼宝。都无分别不离分别。非心非离心。非思非不思惟。离心意识。妙吉祥。如来亦复如是,无分别不离分别。非心非离心。非思惟非思惟。离心意识。无能取无所龋无当得无已得。无差别谛。无贪无瞋无痴。无实无虚。常非无常。无光明非无光明。非世间非非世间。无寻无伺。无生无灭。非思惟非离思惟。自性无自性空。无出无入。无性可龋无言说言说断故。无喜爱无离喜爱喜爱断故。无数离数量故。无趣类无趣类所向诸趣断故。一切所行而悉断故。无见无观无所龋非容受非容受。非和合非不和合。无分别无计度。无障碍无表示。非染非净。无名无色相。无业无报。无过去无未来无现在。无少法可得。无文字无音声。离诸音声故。无相状离诸相故。内非外亦非中间。而有所得。妙吉祥。如来智宝深心清净。安置大悲最上胜幢。随诸众生乐信解。出妙音声随宜说法。令诸众生咸得解了。如来平等於一切处住平等舍。离诸疑惑无差别。

复次妙吉祥。如响应声。随彼响声众生知觉。是声无实。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内外亦非中间。而有所得。无生无灭非断非常。非有智非无智。非有慧非无慧。非明非非明非解脱非不解脱。非有罪非无罪。非念非无念。非有住非无祝非坐非不坐。非地界非水风界。非有为非无为。非戏论非离戏论。非有造作非无造作。非见非无见。无文字无音声超越音声故。非称量出过称量故。无相状离诸相故。非寂静非不寂静。非长非短。非思非思。非状貌非无状貌。非世间非非世间。诸见自性空。无念无作意。无寻无伺。离心意识切处平等。离诸分别出过三世。妙吉祥。如来所出种种音声。皆如响应。但随一切众生种意乐。乃出音声随宜施设。令诸众生皆得解了。如来亦然。非过去未来现在。非内非外亦中间。而有所得。不生不灭不断不常。非有智非无智。非有慧非无慧。非明非非明。非解非不解脱。非有罪非无罪。非念非无念。非有住非无祝非坐非不坐。非地界非水火风界非有为非无为。非戏论非离戏论。非见非无见。无文字无音声。超越音声故。非称量出过量故。无相状离诸相故。非寂静非不寂静。非长非短。非思非无思。非状貌非无状貌。非间非非世间。诸见自性空。无念无作意。无寻无伺。离心意识。一切处平等离诸分别出过世。妙吉祥。如来随诸众生种种信解种种意乐。出妙音声随宜说法。令诸众生咸得解了。如世间依止於地由地安立一切树林药草悉得生成广多增长。然彼大地都无分别不离分别。切处平等无差别分别离心意识。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依止如来皆由如来之所安立。一切善悉得生成广多增长。所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及馀外道梵志尼乾陀等。一切邪外总略。至邪定聚众生。彼彼所有善根。皆悉依止如来安立。悉得生成广多增长。然佛如来都无分不离分别。一切分别非分别所缘。作意皆悉断故。妙吉祥。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离心意识无寻伺无观示。无思惟无作意。於一切处住平等舍悉无差别。譬如虚空於一切处。无高无亦无差别无生无灭。非过去未来现在。无色相无戏论。无表示无系著无称量无比喻。无安无所龋超眼境界离心意识。乃至超越诸语言道。於一切处悉无所祝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六·居顶
  梦中行品第五十九·佚名
  历代编年释氏通鉴采摭经传录·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佚名
  致铁禅法师书·太虚
  见闻利益·佚名
  思惟略要法·佚名
  八大菩萨经正文·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一卷·灌顶
  卷九十·道世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五·佚名
  说无垢称经卷第五·佚名
  “佛教性质之确定”征文·太虚
  摩诃止观卷第四上·智顗
  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跋·周权

    ●跋栝苍周此山诗若干首故翰林侍读学士袁公伯长谓其意度闲远议论雄深今翰林直学士欧阳君原功则谓其无险劲之辞而有深长之味无轻靡之习而有舂容之风江浙提举陈君衆仲又谓其简淡和平语多奇隽三君子之言皆信於世则君之诗

  • 沈雄·龙榆生

    沈雄字偶僧,江苏吴江人。著有《古今词话》、《柳塘词》。○金明池〔秣陵怀古〕山上围棋,渡头麾扇,那怯寒潮夜雨?重借问繁华六代,又荒堞断碑如许!愿官家世世生来,莫应似衰草斜阳垂暮。欢幕府频移,銮舆潜幸,一任

  • 卷二百六十七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起神宗熙寧八年八月盡其月   八月庚寅朔,司天監言日當食,雲陰微雨不見。   詔:「聞嘉、雅、威、茂州頃者雖時有寇略,然不至大患者,蓋以山川險阻足恃故也。今提舉戎、黎等州買馬司,乃役兵匠開隘通道,甚非守圉之利,又增

  • 卷八·辛文房

      ○李郢   郢,字楚望,大中十年崔铏榜进士及第。初居余杭,出有山水之兴,人有琴书之娱,疏于驰竞。历为藩镇従事,后拜侍御史。郢工诗,理密辞闲,个个珠玉。其清丽极能写景状怀,每使人竟日不能释卷。与清塞、贾岛最相善。时塞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弘治八年二月乙卯朔日食○丁巳释奠先师孔子遣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刘健行礼○是日晓刻木星犯进贤星○戊午祀 太社 太稷○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岐王将之国诣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行辞礼○少保兼太子

  •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民国五年十一月六日至六年(1917)三月廿日·胡适

    一、欧阳修《易童子问》--三卷,载于《宋元学案》卷四(十一月六日)此书下卷论《系辞》《文言》《说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而众说淆乱,亦非一人之言。昔之学《易》者杂取以资其讲说。而说非一家,是以或同或异,或是或

  • 王戎传·房玄龄

    王戎字浚冲,琅王牙临沂人。祖父王雄,是幽州刺史。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贞陵亭侯。王戎幼年聪明伶俐,神彩秀美。能视日而目不眩,裴楷见了他仔细审视一番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戏,猛兽在槛笼中怒吼震地

  • 宣宗本纪·刘昫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名忱,宪宗第十三个儿子,母亲是孝明皇后郑氏。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出生在大明宫。长庆元年(821)三月,封为光王,名为怡。会昌六年(846)三月一日,武宗病危,遗诏立李忱为皇太叔,暂且主管军国政事。第二

  • 庞籍传·脱脱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为黄州司理参军,知州夏竦认为庞籍有宰相的才能,调任开封府兵曹参军,知府薛奎推荐庞籍为法曹。升任大理寺丞、知襄邑县。朝廷准备编修《天圣编敕》,庞籍任刑部详覆官。升为群牧判官,于是上言

  • 卷九·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九   宋 徐自明 着哲宗元丰八年【乙丑】五月庚戌左仆射王珪卒珪自熙宁九年十月拜相至是年五月以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岐国公薨于

  • 郭登瀚·周诒春

    郭登瀚 年四十岁。生于天津。兄秀生。业盐商。已婚。子一女三。初学于北洋大学。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大学。习经济学。宣统二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国。任津浦铁路英文书记。民国三年。任该路会计科科

  • 卷之五·佚名

    刘子卷之五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托附第二十一夫含气庶品,未有不托附物势,以成其便者也。故霜疡托於秋风,以成轻举之势;腾蛇附於春雾,志希凌霄之游;蹙鼠附於蚤蚤,以攀追日之步;西方有此兽也,其名为之鼠。鼠前而蚤後,趁即顿,走则负

  • [第九品]法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总说分七八善是善法耶?善法是善耶?不善是不善法耶?不善法是不善耶?无记是无记法耶?无记法是无记耶?七九非善是非善法耶?非善法是非善耶?非不善是非不善法耶?非不善法是非不善耶?非无记是非无记法耶?非无记法是非无记耶

  • 太上说九幽拔罪心印妙经·佚名

    元始天尊向救苦真人述一切罪根皆从心起之理,劝人了心无心,以脱轮回。

  • 红风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两卷十五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嘉庆年以后。现存主要版本有清贵文堂刊本,十五卷,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萃文斋石印本,朴在渊藏。199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孤本

  • 大金吊伐录·佚名

    简称《吊伐录》。记金太祖和金太宗用兵克宋之事,故名。为荟萃官府所存案牍编次而成。金、宋虽自海上之盟已通聘问,但因天辅六年(1122)以前的旧牍不存,故仅于卷首简述金太祖起事以来诸事梗概。自天辅七年(1123)交割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