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如禪師語錄卷第十
嗣法門人行猷等編
佛事
金栗石車和尚,掩龕生,擒猛虎,活捉獰龍杖頭斷衲子命根,喝下了。當機大事者,是我法兄石車和尚尋常用底茶飯,而今末後提持,直使人人徹骨徹髓,且把住要津一句作麼生道?遂掩龕云:巍巍坐斷十方界,誰敢當陽正眼窺?
淨菴禪人入塔,西風急葉歸根,皮膚煉盡真實存,紅塵鬧市無心入,險峻高峰亦不停。淨禪人須惺惺,家山莫向外邊尋,直向此中明落處,大地山河一片銀(時值雪)。
道助維那火,腳跟著實底頂門上,自然眼活胸次安貼者,生死岸不用挨排。所以道:助維那雖未利生,自信不從人得。臨行撒手卻也,絕後光前。山僧固是無法與人,不免鋪花錦上。攛下火炬云:與汝一把火,遍體悉光明。
耆舊玄猷師火來時不挂一絲頭。撒手縣崖得自由。箇裏了無生死相。馳求心念悉皆休。恭惟玄猷。師於綠陰濃處抽身。紅焰光中進步。直得瑞氣騰空。煙雲匝地。且道畢竟向甚麼處安身立命。踏破化城歸寶所。蓮花國土任遨遊。
耆舊幻空師火,四大都來總一空,幻生幻滅了無蹤,但恁去絕羅籠,佛國天堂觸處通。
謙光禪人火太湖水龍池山,此事從來無覆藏,不向他方求的旨,管教步步是家鄉,只者是絕商量子,規啼處落花香。
普照禪人火,妄念頓息,雲散長天,虛空迸裂。日湧山巔,普照普照。欲識末後句,烈焰了生緣。
覺然上人入塔,真覺光明煥靈然,無間斷,撒手忽西歸。遺下者公案付與丙丁公露出本來面,欲識本來面,且向塔中須自看。
續燈師入塔,師舉靈骨云:半世苦奔馳,輔弼先師無二念,一生能事畢。武林精舍即歸真,彌勒內院卻參勝熱門庭,皮膚煉盡,堅實皆存。遂放下靈骨云:此處安身妙?雲霞四面生。
拙生禪人火,舉炬云:拙生拙生,觸處圓成。信腳行去,步步皆親。三途成解脫,佛國不留情。古今當念了,剎境一毫明。汝若信得及,我不再叮嚀。脫或未然,烈焰光中休放過,無位真人露面門。遂下火。
徐無隱居士火舉炬云:道人行履無留戀,浙水閩山成一片,猛然覷破死生關,不妨是處作禪苑。恭惟無隱居士時中清淨,護衣珠而嘗在;隨流得妙了,當處以湛然囊橐蕭蕭,視世相若空花,道心切切操真常之不變。及乎臨末稍頭,內無所累,外無所牽,結趺長往,了一生案。雖然,恐其見處未圓,行處不到,更聽一偈:無位真人無背面,直下薦得猶隔線,一炬紅光相助公,管教觸處自成現。遂攛炬。
祖權維那火執火炬云:虛空既迸裂,火裏急翻身,去去原無去,是處樂天真。
梅谷侍者火,觸目是家鄉,腳跟紅線斷,箇中既不昧,豈復有變遷?飄然恁麼去,處處無餘欠。火光從地發,獨露春風面。
成唯寮元火,生來死去原一貫,亙古亙今無間斷。放下許多閒念頭,全身證入空王殿成唯寮元還會麼?如其未能,大火炬中煆一番管,教脫體風流現。
雜著
梅谿庵序
道無貴賤,無男女,無老幼,無智愚、無僧俗,惟不明道者,起種種情計,如道已明,自然忘彼我,融萬物廓如也。朝聞夕死,豈我欺哉?昔龐公棄家私於湘水,參石頭和尚問云: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頭遂掩其口。公有省,即述偈日用事,無別云云。又參馬祖如前問,祖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公大悟,遂述心空及第歸之句,遍謁諸方日益智證腳跟未點地者,莫敢當其鋒是真在家訪道參禪樣子若善財,一生取辦龍女八歲獻珠,憍梵波提念苕帚而徹悟,廣額屠兒,放下屠刀,千佛一數,安有貴賤男女、老幼智、愚僧俗哉?長水冶堂居士,生華屋,植善果,參名宿,訪古梅谿,而結庵兀坐蒲團,研窮向上不遜。前代諸公雖然覷破一念,未生前消息,方知插一莖草,建梵剎竟,那時誰敢向居士面前,撒沙撒土也?
跋楚文上人血書華嚴經
有大經卷在一微塵中,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惟過量人能剖而出之。緣一切含靈,迷而不覺。故遮那世尊共諸菩薩,忉忉怛怛打了一部華嚴葛藤。今上人深體佛意,刺血書成,使無量法門無邊法界,悉皆血滴滴地。且道。遮那未動。舌根已前。喚甚麼作經。向者裏下得一轉語。不移寸步。不勞彈指。已見五十三員善知識矣。
祭貳公吳孝廉
於戲!先生清標玉立,川嶽鍾靈。樹駿騰芳,南國之傑士;翊宗崇教,西方之偉人。緬昔禹門,牆塹者寡。惟我石翁,弘其檀護。先師道契,龍池聿振。哲人云逝,伊誰其蔭。所幸先生,遹追厥志。剪荊棘以衛我籓籬,值桑滄而禪林安戢。方祝遐社於將來,謂九如其罔斁。胡年逾強仕,遽乃奄忽。兀坐空山,驚聞易簀。先生生兮,如大海之波揚;先生蛻兮,如碧天之雲散。有生死兮無生死,不變常兮有變常。我固知先生瞑目兮玉樹森森。且先生不死兮滿篋瑤琨。山蒼蒼兮雲悠悠,挽杖履兮不少留。謹供伊蒲,載焚柏子。為寫憂心,聊申道素。信猶不昧,靈其來格。於戲尚饗。
偈
題拈花社
拈花微笑有來繇,只為癡狂向外求。幸得社中無此輩,人人鐵額與銅頭。
春日寄空林禪師
春日桃花爛熳開,吳山越地兩徘徊,清宵頻掬鴛湖水,自有天童月到來。
辭禾中檀越赴閩
拙守鴛湖已有年,因風垂釣閩江淵。屢蒙赤手為牆塹,幾賴真心結勝緣。不是多生熏般若,豈能末世信單傳?無私一句酬檀度,影落谿流月在天。
舟中作
野性從來懶去留,臨谿輕泛一扁舟,尋常最怕低低睡,卻把青山作枕頭。
示法旨禪人
無影枝頭一點春,鳥啼花笑泄天真。頂門若具超方眼,南北東西罷問津。
示天詠禪人居山
世上紅塵劈面來,居山松竹不須栽,钁頭邊事能端的,歷劫無明當下灰。
禮幻有傳祖塔
靈山法脈到師翁,一滴龍池太白弘,閩地遠來瞻禮畢,抬眸松柏葉藂藂。
示湯居士(號起雲)
八十七年只者箇,回光直下須擔荷,黃鶯深處一聲聲,佛祖本懷俱說破。
初入龍池
一入龍池憩此身,萬山羅列作嘉賓,聲聲黃鳥啼清晝,不必山僧更指陳。
路僻林深人跡稀,青山唯見白雲歸,閒攜拄杖三橋步,驚起幽禽遶樹飛。
贈道助知浴掩關
黃檗棒頭出臨濟,龍池滴下有知音,天然沾著通身快,雖未興雲罷問津。
示陸侍川居士
欲識真常理最玄,山河大地熾然宣,薰風陣陣吹毛孔,薦得方知有別傳。
示陶淵盛居士
覿面堂堂復是誰?老梅斜放映清池。馨香撲鼻無多子,泄漏春光一段奇。
示吳國佐居士
無位真人赤肉團,面門出入好生看。碧天雲散孤蟾耀,遍界流光影自寒。
示蔣奉明居士
西來祖意庭前柏,驀把家私當面擲,頂眼豁開笑不禁,方知趙老白拈賊。
輓問卿吳孝廉
儒門宗主佛金湯,清淨心田洵是剛,富貴不能籠鐵漢,塵緣安得繫檀郎?纔聞西土青蓮放,忽見東方白玉藏,陽燄波翻空世夢,禪林千古逗餘芳。
示蔣西來居士
大地都來不二門,黃鶯啼在綠陰村,豁開正眼無餘事,天上人間我獨尊。
示楊光甫居士
龐公棄卻家財後,一見石頭便知有,再叩江西馬大師,吸盡西江絕所守。金沙有箇楊居士,苦志參禪日已久,把此因緣說與渠,他日相逢須哮吼。若還擬議意丹青,一條拄杖劈脊摟。
示毛德卿居士
綠暗紅稀景自幽,薰風拂動釣魚舟。一歸何處親知得,始與龐公把臂遊。
示陸萃林居士
參禪須是猛烈漢,如一人與萬人戰,掃盡煙塵見太平,看取三門騎佛殿。
司寇朱廣原居士喪子求偈
人人具有真常道,悟徹方為長壽仙,大福德公可擔荷,小根莖輩豈能肩?前來眷屬曾無面,現世親姻亦暫緣,揮動金剛王寶劍,塵勞截斷復先天。
秋日酬黃老居士見寄佳什之韻(即闇齋)
情忘何處覓親冤?大地都來作一軒,足下條條皆覺路,目前物物總家園。明心豈用尋章句?見性方知沒半言。寄與毘耶黃居士,秋風庭際葉偏反。
題錢爾赤居士南詢手卷
童子南參五十三,家家有路透長安,雖然不出門庭去,自信毫端法界寬。
贈鹿苑道人(并引即諱可程史公也)
鹿苑道人者,昔晤瀨水,今幸又同寓龍興院,因山野上堂領意,遂呈偈故書為贈。
從門入者非家珍,一著明明日用親,大地撮來栗米粒,此中惟證獨惺人。
夙植靈苗大有因,腳頭纔舉便通津,目前萬象難窮數,信手拈來不是塵。
示聲遠金邑侯
道在當人扣己參,心花頓發絕言詮,圓明光照三千界,縱處塵緣不受纏。
吳萃凡居士薦母性安羅氏乞偈
日前一著離名相,無証無修無死生,全憑者段真消息,能與冥途作慧燈。
憑虛閣
數椽小閣架虛空,四面群峰盻莫窮,不是歇心人到此,焉能把住嶺頭風?
輓許振侯春元
儒釋殊形道自同,因耽言句背圓通,臨行指汝書中旨,不昧虛靈生死空。
春日偶吟
村中住無一事,窮年竟日閒閒地。人來相喚喫盃茶,鮮能知味空垂餌。有人問,直指示,攔胸搊住難迴避。擬議還他劈面拳,要伊識取自家底。衲僧家心無累,孤雲野鶴堪同髏,佛祖洪名不喜聞,誰能更著貪嗔使?柳舒青桃放熾,分明泄盡天機秘,杜宇聲聲叫蚤歸,時人正被無明醉。日用間原不異,縱橫遊戲無不備。曾將的旨向人拈,蟭螟吞卻嘉州驥。
先和尚全錄存日自訂共十卷為上下部計。乙百陸拾參葉序文三葉目錄二葉并附行實,三葉行狀,尾連塔銘九葉共計乙百捌拾葉于順治。丁酉冬日,起梓于龍池禹門寺,至戊戌孟夏工竣,遂送入嘉興府楞嚴寺藏經房,永遠印行。
嗣法門人行舟較正監梓
萬如禪師語錄卷十終
猜你喜欢 增集续传灯录目录·南石文琇 以诸譬喻付嘱正法品第十二·佚名 卷第四十·佚名 佛说观经·佚名 卷中(二)·道宣 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四·佚名 菩萨行与新生活运动·太虚 清净品第八(此品摄第九叹品)·佚名 偶阅理想与文化的随感·太虚 卷四十七·性音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神宝记序·善月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佚名 大明高僧传卷第五·如惺 目次·其白德富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