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神宝记序

易于通经难于作记。欺佛也。易于作记难于通经。欺祖也。愚于佛祖之道不敢欺。而或有述焉。亦各适其缘尔。先是经疏始播于日本。卒授于海舶。其教法之隆污往来之艰险如此。晁文元公之后景迂先生之序详矣。方今圣君贤相主盟宗教之秋。顾此经法寔为国宝。而独得未记述。为教门缺典。一日昭庆讲者行彬。抱负是书谒余于灵山。宾次作而曰。愿得一记发挥。余谢不敏不得已。挟以东归。暇日馨炉启卷三复其旨。顾谓或者曰。难矣乎。非所敢知也。抑又年运衰矣。学荒志索。于此岂能及哉。或者勉之曰。此亦宗教一盛事。使见义不为恶得为勇乎。余曰诺。姑试图之。未敢以为善也。藁成目之曰神宝记。云惟通人有以订之。庶为他日奉行之张本耳。

绍定庚寅中元日 善月序

猜你喜欢
  卷第五十五·德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二·江味农
  大庄严法门经卷下·佚名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佚名
  本愿药师经古迹上·太贤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佚名
  卷五百一十·佚名
  卷第六十·佚名
  卷第二十·呆翁行悦
  菩萨处胎经 第四卷·佚名
  卷四十三·佚名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序·雪兆果性
  解脫戒經〈出迦葉毗部〉·欧阳竟无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序·佚名
  卷第十九·白岩净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三·彭定求

        卷483_1 【江南暮春寄家】李绅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剑水寺前芳草合,   镜湖亭上野花开。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卷483_2 【奉酬乐天立秋

  • 三集卷五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二古今体九十七首【乙酉十】八月朔日作秋仲每於此朔朝兹复临一天霁景朗万壑晓岚沈荷朶红将褪树隂翠尚森山田观銍艾勒马畅予心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伊犂河北旧有庙曰固尔扎都纲三层缭垣

  • 巻八·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八元 刘履 编选诗补注八齐梁诗谢朓【他雕士了二反】字晖宋仆射景仁之从孙少有美名齐随王子隆镇荆州以为文学未防求还都除新安王记室寻兼尚书殿中郎宣城王鸾辅政以为骠骑谘议掌中书诏诰转中书

  • 提要·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玉楮集        别集类三【宋】提要【臣】等谨按玉楮集八卷宋岳珂撰珂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鄂忠武王飞之孙官敷文阁待制历户部侍郎淮东总领所着桯史宝真斋法书赞诸书俱别着録此集

  • 卷二百七十四·列传第三十三·脱脱

        王赞 张保续 赵玭 卢怀忠 王继勋 丁德裕 张延通 梁迥 史珪田钦祚 侯赟王文宝 翟守素 王侁 刘审琼   王赞,澶州观城人。少为小吏,累迁本州马步军都虞候。周世宗镇澶渊,每旬决囚,赞引律令辨析中理,问之,知其

  • 一一三六 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及挖出字迹数目折·佚名

    一一三六 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及挖出字迹数目折乾隆五十年十二月十八日云南巡抚臣刘秉恬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奉到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

  • 卷之七十八  菽園雜記六(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卷一百八·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茶法上太宗乞罢榷山行放法  张 洎臣伏奉中书宣谕圣意令访闻茶法其榷山通商各有何利害者臣才识鄙陋预闻天旨退就衡泌惶悚实深谨略具榷山放法利害仰对大问惟圣明

  • 卷二十九·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二十九宋 赵汝愚编帝系门嫔御上仁宗乞序正宫掖    龎籍臣前月十一日曾上封奏为内侍韩从礼等传美人尚氏教旨令开封府放免工匠单庆等六人本行差遣事

  • 審大臣第十六·徐干

      帝者昧旦而視朝廷(《治要》無"廷"字),南面而聽天下,將與誰爲之,豈非群(各本皆同,徐本據《百子全書》本改作"辟"。並曰:"辟公,此指諸侯。《詩·周頌·烈文》:'烈文辟公,錫茲祉福。'朱熹《集傳》:'辟公,諸侯也。'"按"羣公卿士"屢

  • 宋儒言性误点·李宗吾

    战国是我国学术最发达时代,其时游说之风最盛,往往立谈而取卿相之荣,其游说各国之君,颇似后世人主临轩策士,不过是口试,不是笔试罢了。一般策士,习于揣摹之术,先用一番工夫,把事理研究透彻了,出而游说,总是把真理蒙着半面,只说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四  宋 李樗黄櫄 撰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 卷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五士相见礼第三正义郑氏康成曰士以职位相亲始承贽相见之礼士相见于五礼属賔礼大小戴及别録皆第三敖氏继公曰此篇主言士相见之礼其他礼则因而及之也 贾氏

  • 续高僧传卷第八·道宣

      义解篇四 正纪十四 附见二。   齐邺东大觉寺释僧范传一。   齐邺中释昙遵传二。   齐邺下总持寺释慧顺传三。   齐邺西宝山寺释道凭传四。   齐并州僧统释灵询传五。   齐大统合水寺释法上传六(法

  • 俱舍论疏 第二十七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二十七卷沙门法宝撰分别智品第七之二论。如是已辨至今当显示。已下当品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德。于中有二。一不共。二共论。于中先辨佛不共德。已下有半行颂。总明十八不共法也论曰至故名不共。释不共

  • 卷六十三·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三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抚州疎山匡仁禅师(洞山价嗣) 因僧问如何是诸佛师。师曰何不问疎山老汉。僧无对。 养子方知在上慈。亲言无味外人疑。欲穷沧海深深处。听取渔家傲莫迷。(投子青) 石龙生翅忽

  • 四书释地·阎若璩

    一卷。四书释地续一卷。四书释地又续二卷。四书释地三续二卷。总称《四书释地》。清阎若璩撰。阎若璩事详《古文尚书疏证》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疏于地理人物考据,亦间有训释经义不当之处,阎氏遂作此书以补其缺、正

  • 六壬论命秘要·佚名

    凡论人富贵贫贱寿夭,只看身命,更以干支用神,相生相合则命吉,如克害则命凶也。如身命旺相遇酃神良将生扶合助而不来刑克害者,必主其人有富贵福寿。若休囚无气,更遇凶神恶将克制,必主其人非夭即贫,无造化之人也。大忌身命空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