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冯玉祥之倒戈

民国以来,军人中之最反复无常者,当推冯玉祥,其首显身手,则在奉直第二次战争时。当时直系势力如日中天,调兵遣将,讨伐奉张,计下十道命令,声威显赫,大有一举踏平东北之概,讵为时仅三十五日(十三年九月十八日下令,至十月二十三日晨二时,冯军即已入京,包围总统府),竟至全部瓦解,一蹶不可复振,则冯一人为之也。

冯在直系中,以善治军称。远在冯国璋任总统时,彼尚不过一旅长,即拟派调驻闽,以分闽督李厚基之势,以李反对而止。直皖战后,冯以历着功绩,地位渐高,终继阎相文督陕。及吴佩孚攻击梁士诒内阁,冯与取同一态度,联合赣陈(光远)、苏齐(燮元)、鄂萧(耀南)、鲁田(中玉)、豫赵(倜)、皖马(联甲)等,先后通电响应,其后直奉战机(第一次)愈迫。吴以在豫之赵氏兄弟(赵倜、赵杰)颇有附奉倾向,恐己之军队一旦抽调,则心腹患成,乃商之冯,令其放弃陕督地位,率部东出潼关,巩固郑洛后防,冯慨然从命,亦足见吴、冯之关系矣。冯既以利于战局布置,弃陕入豫,迨战事胜利,自宜畀以豫督,藉补其失而酬其勋。讵因此而吴、冯感情,乃渐形隔阂,盖冯虽督豫,而吴固仍驻洛阳也。物莫能两大,况吴素性又颇傲慢,以冯久隶属下,遇事多自主裁,不加咨商,冯亦不愿一味仰承意旨,久之,彼此之间自难免各不愉快。姑举一事为证,冯本好以俭朴自炫,一日忽令禁民间穿着绸缎,店铺亦不准售卖,否则严惩不贷,绸缎业以积货未销,耗损过大,联请缓行,不许,乃转而哭诉于吴,吴认冯为不谙大体,且干涉营业自由,遽下令撤销之,冯虽无如何,然于体面上则甚难堪也。未几冯即不安于位,而易以张福来,初尚许以热、察、绥三特区巡阅使,但亦口惠而已,终仅畀一陆军检阅使,有虚职而无实权,其不能满冯之意可知。然冯素深沉,时机未至,绝不少露词色,故逼宫夺印一出,冯仍任一重要角色,迨大选告成,禄仍弗及,识者早知冯之不复为曹、吴用矣。闻吴事前曾许冯于破奉后,畀以东三省巡阅使,冯怒其又将绐己,愈决叛离。夫以画饼饵虎豹,欲求其惟命是听,吴之疏愚固极可哂。

然谓因此一语,乃适激冯之变,则殊不然,盖冯之叛意,早已决定于在京时,故反直派乃得乘机而入,至任冯为第三军总司令,担任热河方面军事,此不过使冯处于更有利地位,实则当时即令不使其独当一面,而依然留镇京师,又岂能安然无事?有谓吴于饷械分配不均,亦为激怒冯军之一端,但观冯在前线曾电京索饷,语多愤慨,即可证明。此又不然,闻当时冯军行至密云,即已逡巡不前,其索饷者,无非藉此掩饰其稽留之故,岂真足给饷械,便能消其离异之心,而增其敌忾之气?冯于十月九日(距出师不及二十日)即有一电致曹锟及直系将领,痛斥曹英、李彦青、王毓芝、王克敏,谓欲靖国事,非将此辈小人驱逐不可。尤可怪者,此电且分致段祺瑞、卢永祥诸人,而独不及吴佩孚,则其态度已不难窥见。以冯平日之阴猜沉鸷,使非布置周详,绰具把握,岂肯有此显露表示?只此可知其早怀决心,预有联络,绝非一时有激使然也。

又据接近冯系人言,冯当时之逗留不进,不过意存观望,尚未至痛下决心,使其时第一军在榆关方面,果能一鼓歼敌,则冯或仍效忠于直。此言不但不足为冯之人格辩护,且于冯之倒戈妙谛,似亦知之未深。冯不倒戈则已,果欲倒戈,则必行之于双方胜负未见之前,绝不能行之于双方胜负既判之后。盖局定而后动,奉胜则冯不足以见重,直胜则冯更难免于被疑,惟于战事正在剧烈之际,突出此举,直既无术反救,奉可藉此进攻,而冯乃自处有成无败之地位。冯已筹之至熟,故直奉开战后数日,即发十月九日一电,对各方微示其意,迨十九日双方战事愈烈,即秘密开拔,兼程回京,因北京警备司令孙岳,冯事前已与接洽,故能直入无阻,于二十三日晨二时,占领北京各要地,旋即进围总统府。

余时在北京,于前一小时由晨报馆回寓时,尚未闻此项消息,黎明有报:沿街军警林立,似京城有重大变故者。急以电话向各方探问,则屡呼不通,知果有异。出视,纷言冯军附奉已返京,总统失自由矣。吴方在前线督师,闻冯倒戈入京,直如晴天霹雳,惊皇失措,乃—面分军御敌,一面回师靖内,终以前后受击,归于失败。十一月二日曹锟宣告退职,三日吴率残部由大沽浮海南下,掀天动地之第二次直奉战争至是遂告结束,微倒戈将军之力,曷克臻此。独怪冯既失欢于吴,何以竟能使之不疑而重用之,及稍被疑矣,何以又能使之,不加防范而纵任之,且由前线返京,全师移动,历时四日,曹、吴岂无耳目?何以能一手障天,漫无人觉,则冯之倒戈伎俩,亦可谓出神入化矣。又闻吴于疑冯后,曾命王承斌赴热河,代冯行使总司令职权,而王因夙不满吴专横,早已与冯暗通声气,大敌当前而内部离异如此,然则即无冯之倒戈,而直系亦岂能免于覆灭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 顾荣 纪瞻 贺循 杨方 薛兼·房玄龄
  卷四十八·志第十七下·百官志四·脱脱
  卷五百二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卷三十二 前燕録十·崔鸿
  东都事略卷七十九·王称
  卷八 徽宗·王夫之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纪昀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九·杜大珪
  三国史记卷第四。·金富轼
  卷四十二·徐一夔
  卷二十四·佚名
  261.大贪官和珅·林汉达
  梁敦彦·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陈廷敬

    目  录 二十二调五十一体,起九十五字至九十六字扫地游三体又名扫花游 满庭芳七体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话桐乡、江南好、满庭花、转调满庭芳 白 雪一体 徵 招三体 双瑞莲一体 玉京秋

  • {送琴书}·佚名

    『净』★有福样人,伏事;无福样人,伏事人。事久是我,今旦阮官人卜送祝官人返去。甲我收拾琴书,卜寄祝官人先返去。今收拾便,听候官人起身。『生』【鸶凤和鸣】 兄弟恰是鸟同飞,思量*282甘分二处;意厚情深人恶比,相邀结义,

  • 巻二十三·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三明 李攀龙 编明五言古诗郊游【刘基】草根蝼蝈鸣湖上蒹葭靡繁林溺深緑清池散圎紫离居昧节序陶情赖佳士泛舟出郊甸缓步信所履壶觞展倡酬及此晴日美啸歌望山川慷慨集悲喜归云入禹穴返照射

  • 卷五十四·毕沅

      ◎宋纪五十四 ∷起昭阳大荒落八月,尽阏逢敦牂十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皇祐五年辽重熙二十二年   八月,丁酉朔,诏:“民诉灾伤而监司不受者,听州军以状闻。”   丁未,

  • 第二十六回 辨冤狱寒朗力谏 送友丧范式全交·蔡东藩

      却说广陵王荆,自奉诏还国后,仍然怀着异图,应二十四回。暗中引入术士,屡与谋议,且日望西羌有变,可借防边为名,称兵构乱。事为明帝所闻,特将他徙封荆地。荆越加恚恨,至年已三十,复召相工入语道:“我貌类先帝,先帝三十得天下,我

  • 第七十回 段合肥重组内阁 冯河间会议南京·蔡东藩

      却说龙济光既联络桂军,应该遵约北伐,当委段尔源为广东护国军第一军司令,马存发、李鸿祥为广东护国第二第三两军司令,扬言北伐。其实他的本心,仍然拥护中央,不过为陆、梁所迫,没奈何反抗老袁,虚张声势哩。实是舍不掉郡王

  •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徐学聚

    自嘉靖元年罢市舶司,番货至邦时□□商□□□□□□不肯偿,番人泊近岛遣人生索不得,番人泠□□汶海上为盗久之,百余艘舰据海洋,日□□□□不肯去,小民好乱者相率入海从倭,凶徒、逸囚、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

  • 三九七 寄谕山西巡抚巴延三并各省督抚盐政所缴之书分别开单奏明·佚名

    三九七 寄谕山西巡抚巴延三并各省督抚盐政所缴之书分别开单奏明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山西巡抚巴<延三>、各省督抚、盐政,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奉上谕:据巴延三奏,晋省所进书籍共八十八种,内自

  • 绎史卷一百五十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地理志尔雅【释地】两河闲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闲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注曰此盖殷制按禹贡有青梁而无幽营是夏制也职方氏有青并而无徐营是周制

  • 潘美传·脱脱

    潘美字仲询,大名人。其父潘王..,任军校戍守常山。潘美年轻时风流倜傥,附属于府中典谒。曾经对家乡人王密说“:汉代将要结束了,奸臣恣肆行虐,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这个时候建立功名,谋取富贵,碌碌无为与万物一并灭

  • 郭英传·张廷玉

    郭英是巩昌侯郭兴的弟弟。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和哥哥郭兴一起为太祖服务。太祖十分赏识他,命他在军帐里值宿,亲昵地称呼他为“郭四”。郭英跟从太祖攻克滁州、和州、采石、太平,征讨陈友谅,激战鄱阳湖,均立下战功。郭英随大军

  • 卷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七圣治二康熙二十四年乙丑三月辛酉朔上谕大学士等曰服色久经定例禁止近见习俗奢靡服用僭滥皆由所司各官视为具文竝未实心稽察以致不遵

  • 卷四十四 论语二十六·黎靖德

      ◎宪问篇   △宪问耻章   问:"集注云:'宪之狷介,其於"邦无道穀"之可耻,固知之;至於"邦有道穀"之可耻,恐未必知。'何也?"曰:"邦有道之时,不能有为,只小廉曲谨,济得甚事。且如旧日秦丞相当国,有人壁立万仞,和宫观也不请,此莫

  • 卷十人物篇·杨时

    子曰:万物之始,气化而已。既形,气相禅,则形化长而气化消。子曰:人以累物为患,必以忘物为贤,其失一也。子曰:物固有是理,因而充长之,不俟乎造为。故曰:益长裕而不设,设则伪矣。子曰:观物理于察己之理明,则无往而不识矣。子曰:君子循理

  • 卷二十六·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二十六理气一总论程子曰有形总是气无形只是道○离隂阳则无道隂阳气也形而下也道太虚也形而上也朱子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

  • 第十一章 禁淫书·佚名

    上古圣人造字,从大处说:用来阐明自然演变的精微,传播圣贤的大道心法。从小处讲:宣布科条文教,记录复杂事物。被世人利用,功劳十分伟大。不知罪魁是谁,竟敢亵渎六书的大义,用来编造淫书,形容淫秽之事。污浊见闻,败坏风纪。

  • 十、清税孤贫·慧开

      曹山和尚,因僧问:“清税孤贫,乞师赈济!”   山云:“税阇梨!”   税应:“诺!”   山曰:“青原白家酒,三盏吃了,犹道未沾唇。”   无门曰:清税输机,是何心行?曹山具眼,深辨来机。然虽如是,且道:“那里是税阇梨吃酒处?”   

  • 五行精纪·廖中

    《五行精纪》“是南宋朝代算命学的一部集大成作,它引用了当时流行的50多种算命文献,并且具有确切的撰写年代,内容相当重要。我们可以此书为基础,清理算命学说的‘源’(往前追溯)和‘流’(往后延伸),探讨八字算命理论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