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行与新生活运动
──二十九年四月在星洲中正中学讲──
中国平常人的观念,以为菩萨就是偶像的代名词,其实偶像很多不是菩苈,菩萨也不一定有偶像;立像不过表示恭敬的意义。菩萨是略语,正云菩提萨埵。菩提、是对宇宙万有的最高觉悟,萨埵、是有情的意思。有情比人的范围还宽,佛学上译为众生,所以菩萨即是求觉悟的众生。譬如人类有能达到最高知觉的可能性,倘有大的志愿而去求佛的最高觉悟,这个人就是菩萨。中国古书上,讲君子、贤人、圣人,就是指有特殊仁智勇的人;菩萨的意义,也是如此。菩萨的行为,首先是不存心自私自利,能牺牲自己,为社会服务,替公众谋幸福。现在我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正须要牺牲自己,为国家民族求生存自由的菩萨行了。所谓菩萨行,即六度行:第一、布施:如金钱、生命、全都可供献国家民族,及为世界人类乃至宇宙一切众生而牺牲。我国古代的伊尹,被称为圣之任者。谓如一民未免饥溺,如已罹于沟壑,就是菩萨行的第一行。等二、持戒:就是应守的轨律,这不但恶的消极不做,而尤在善的方面积极必做,故有积集一切善法戒。将不应做的事不去做,应做的事业行起来,这是圣贤行为,与普通豪杰行为不同。因为豪杰所作的事业,未必尽是善的,而圣贤所做的无往而不是善。所谓:“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虽得天下不为也”;也即是夷齐的圣之清者。第三、忍辱:这并不是含冤受辱,而是一种宽容大度。从大觉大悟的胸襟,见到普通人很多易犯幼稚病。譬如我们为大众谋利益,或有人不谅解的,应以精诚感服,而自己仍孜孜不息的行善,丝毫不动于心,由此得到其心悦诚服,就是孟子所谓柳下惠的圣之和者。第四、精进:这是精纯无杂的进行不息,认定真理即孜孜不倦,为正义和大众利益去进行。无论遇到怎样大的困难,都能克服而不为所阻。古来禹王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又如墨子为普利天下,摩顶放踵,这就是菩萨的精进行。第五、禅定:不限静坐,大学中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因为精神力量很大,我们不能集中,随外境散漫,故力量小了。譬如我们中国偌大地人民,就因为不能团结一致,所以受倭寇的侵略;但近来中国能精诚团结,全国统一了,也就能够抵抗他了。我们常由物欲的引诱,精神不能集中。古书中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又颜回三月不违仁,这都是定的修养。这样、方可担当大事,作济世利人的事业。第六、智慧:对事理要有头绪,并有明切的经验,然后方少有错误。有此大智大慧,就成为人哲,像孔子、孟子、都是有超人的智慧,所作事业才没有不好的。平常所谓学佛菩萨行,与其他的宗教不同,因为其他的宗教,只系信仰万能的神,而学佛是以佛的觉悟为标准,由人或众生依菩萨行去渐渐达到佛的最高觉悟。
新生活运动,就是把从前谓为个人私德的礼义廉耻,社会化、国民化了,成为中国民族必有的行为准标,乃成为国民公共的道德。管子说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新生活就是要在我们日常的公众生活,高张著四维,变成我们崭新的道德,由此使国民的道德提高增进,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活都合于礼、义、廉、耻了,一切越轨的事件都没有了。中国有五千年的光荣历史,现在受人侵略,古人所谓“知耻近乎勇”。把过的耻辱除去,将光荣恢复光大起来。有礼、义、廉、耻,则自然会奋发成功的。再进为廉洁的政治,则民权平均发达,各得其义,而民生充实,彬彬有礼也。菩萨行既然就是我们古圣先贤的道德综合,而礼、义、廉、耻,也是先民道德的结晶,把他贯澈到个人、家庭、社会和整个民族,便是达到了新生活运动的目的。(苇舫记)(见访问日记)
猜你喜欢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一卷·世友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下·欧阳竟无 卷第九·居顶 弘一大师行谊大事年表·李叔同 占海南岛之威胁与对佛教国之诱略·太虚 卷第六·祖琇 佛说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佚名 卷第七·普瑞 大智度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卷第三·函昰 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卷下·佚名 卷第十(译经宋)·费长房 解诸法品第四·佚名 萬如禪師語錄目錄·佚名 卷第十二·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