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偶阅理想与文化的随感

颓朽的闲心,得一书以放观,有如鱼徐游水中之乐。卫立民送来理想与文化的创刊号和第二期,展阅竟不忍释手,乃把随阅随感到的写一些。

唐君毅创刊上的“道德之实践”,和第二期上的“世界之肯定”,当是其“人生之路”一书中一贯的理论,真算是把持要点,引人入胜的好思辩,是从儒书、佛经的闻慧已进入思慧的阶段,所以可依文字亦可不依文字,而运用自己的想言来讲,讲得细微曲折,入情入理,纵未服人以心,而已足御人以口,可谓极思辩的能事了!李澄源“论春秋战国之转变”,是一篇好史论!没有儒者偏袒春秋时代的习气,把战国的出生,推见在春秋胎里,句句都有来历。

牟宗三“论阴阳家与科学”,可算巨眼!我昔年与在汉口办东方文化学院的唐祖培,曾说可改办中国学院,特别注重名、墨、阴阳、医、法、象数等分析研究,在中国学术思想渊源上引生出科学,颇为偶合。

程兆熊的“儒家思想与国际社会”,于西洋的人生与宗教不无偏抑,也有道著病症处。唯对儒家难免过分夸扬,虽可举出几个代表人物,忘了在事实上的二三千年中国社会,也并未成为儒家理想人物般的社会;数千年的一部血腥污辱史,是不能用几个人遮却的。然儒理亦未尝不可为贡献西人作为今后构成世界文化一因素而已。王恩洋的“论中国文教精神”,也只翘承著儒家的一些特殊思想,未看彻整个中国人生社会。

梁漱溟的“理性与宗教”,可以成问题的很多。谓中国的儒教不统一,人民信仰混杂,动机低近则可,谓缺乏宗教则不可。历来黄巾以至红羊多起于宗教,则中国是否缺乏宗教成问题。儒家注重人事和教育、政治是事实,若据罗素、桑戴克等片面观,谓非宗教,则另举西洋、日本人指孔子的天同于一神教所奉的神,如“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天未欲丧斯文欤”,“天厌之,天厌之”,“朝闻道,夕死可也”,“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等,岂不能又谓孔子是宗教。则孔儒是否宗教也成问题。谓孔子专重理性,则“天何言哉”,“余欲无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等,亦未尝非超理的神权!又儒以理解释古祭礼等,亦如佛教密宗以理说明仪轨等,可谓提高宗教,不可谓非宗教。故周公亦以多才、多艺、善事鬼神称。至谓独少欲以西洋宗教代替中国无宗教运动,则因中国原有之儒、释、道三教的理论已较高;且洪杨不已欲以天教代替过吗?康有为不曾大作过孔教运动吗?

李长之“从孔子到孟轲”,比之康德到黑格尔,是一种较好的史论。然康德的正统派,认黑格尔只为康德一支派,则孟轲于孔子亦然。

其他零碎的不多写了。(见海刊二十四卷七期)

(附注) 本文自“杂忆和杂感”中别出。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二·佚名
  摄大乘论本卷中·无著
  十地经论 第十一卷·佚名
  卷三百六十四·佚名
  缘引·朱时恩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一卷·佚名
  卷九·佚名
  妙法莲华经纶贯·智旭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七·佚名
  卷第二·佚名
  第六 优波私婆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慈悲水忏法卷上·知玄
  现代僧教育的危亡与佛教的前途·太虚
  维摩经玄疏卷第二·智顗
  卷一百一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何安中·唐圭璋

      安中字得之。见墨庄漫录卷七。南宋初人。据词中“中兴”云云。   天香   南国蜚声,三鳌孕粹,中兴循吏称首。官在中都,斑参玉笋,妙简帝心应久。长材已试,名字向、金瓯先覆。貂冕冠蝉载服,鸾台风池荣簉。   年年桂

  • 御定千叟宴诗巻三·康熙

    【计诗三百二十首】夙领朝行第一班今朝重得觐天顔醉来矍铄谁知老旧赐雕弓尚可弯【其一】茶奉使到西秦歴陟秋卿播帝仁退老葵忱长捧日赐酺萧露更如春【其二】每从七校引貔貅三殿今防瑞霭浮既饱琼筵齐舞蹈扶携皓首拜宸

  • 卷十三·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卷宋元诗会卷十三兵部主事陈焯编蔡 襄【字君谟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远近传诵进知谏院规切

  • 卷九·邓雅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九(明)邓雅 撰○朝京纪行应制赋锺山云气沍寒诗首句乃御制也沍寒云鸿蒙维时届严冬乾坤既定位造化乃有功圣人昌国运父老歌年丰鳌足立四极锺山蟠一龙风云常变化草木自葱茏帝德迈三五君门深九重金陵

  • 卷三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脱脱

        孙觉李常 孔文仲 李周 鲜于侁 顾临李之纯 王觌 马默   孙觉,字莘老,高邮人。甫冠,从胡瑗受学。瑗之弟子千数,别其老成者为经社,觉年最少,俨然居其间,众皆推服。登进士第,调合肥主簿。岁旱,州课民捕蝗输之官,觉

  • 第六十七回 撤除帝制洪宪销沉 怅断皇恩群姬环泣·蔡东藩

      却说袁世凯展阅来书,看了第一句,即不免惊疑。看官!  道是甚么奇谈?原来是一封信。  慰庭总统老弟大鉴:总统下加入老弟二字,真是奇称。  老袁暗想道:“为何有这般称呼?”正要看下,忽见克定趋入道:“徐伯伯来了!”老袁

  • 三·况周颐

    小说家盛称杨家枪法,盖亦有本。无锡朱氏,相传其先世业农,偶掘地,得一人头,乃金所铸成,不知何代物也。朱氏因居积致富,族姓綦蕃,号为“金头朱家”云。回教之初入中国也,所订教规曰诸肉不食。嗣徒党不能遵守,乃改为猪肉

  • 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征引书目·沈起

    钦定贰臣传、三藩纪事本末(杨陆荣)、逊国纪(郑晓)、杭州府志、扬州府志、海宁蔡志(蔡完)、海宁金志(金鳌)、海宁许志(许三礼)、海昌外志(谈迁)、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吴寿旸)、海昌艺文志(管庭芬)、老父云游始末(闺秀陆莘行)、东山七秩乞言

  • 二三九 军机大臣奏进呈高晋解(缺)·佚名

    二三九 军机大臣奏进呈高晋解(缺)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资政百禄墓志铭范祖禹绍圣元年四月诏以资政殿学士大中大夫知河阳范公知河南府留守西都既拜命闰月壬申以疾薨于河阳府居之正寝年六十有五讣闻上辍视朝一日赙恤有加以右银青光禄大夫告公第其年七月己酉葬

  • 绎史卷九十七·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王朝交鲁【定灵昏齐附】平王【名宜臼幽王之于始都洛邑在位五十一年其四十九年为鲁隐公元年春秋之所托始】左传【隐公元年】十二月祭伯来非王命也谷梁传来者来朝也其弗谓朝何也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

  • 後記·汪越

    記後康熙壬寅五月,余友師退汪君以書來云:有讀史記十表一帙,徧求友人商榷,殊無一人按子長原表通首訖尾,印證鄙說之是非者,不解何故。豈以其文不續,事不接,空格累紙,不耐尋旨趣耶? 然則王荆公譏者秋爲斷爛朝報,無怪也。仰惟細加推

  • 唐年世总释【凡七十二年】·陆游

      唐天祐元年【甲子昭宗天复四年改元朱温弑帝立哀帝蜀仍称天复】二年【乙丑蜀天复五年】三年【丙寅蜀天复六年】四年【丁卯蜀天复七年○朱温簒位称梁开平元年】五年【戊辰晋岐淮南○蜀武成元年】六年【己巳晋岐淮南

  • 慎言第三十·佚名

    日月者,天之文也;山川者,地之文也;言语者,人之文也。天文失,则有谪蚀之变;地文失,则有崩竭之灾;人文失,则有伤身之患。故口者,言语之门户;舌者,门户之关钥。关钥动,则门户开,门户开,则言语出。出言之善,则千里应之;出言之恶,则千里违之。

  • 卷三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陀罗尼品第二之一尔时世尊共频婆娑罗王说是法时。东方过无量无边恒河沙等诸佛国土。有佛世界名无尽德。佛号瞻波迦华色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於今现在常说妙法教化众生。

  • 海东新开印版记·佚名

    已上序文并《祖堂集》一卷,先行此土。尔后一卷齐到。谨依具本,爰欲新开印版,广施流传,分为二十卷。以此先写七佛,次□天竺二十七祖并诸震旦六代,代有傍正。祖位次第,并以录上;随其血脉初无联绵。佋穆之仪,有孙有嫡也。其纂成,所

  • 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与胜军王所问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