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4.结论

有慧人住戒,修习心与慧,

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

我提出了此偈之后又说:

大仙所说之偈的戒等种种义,

现在我要如实的解释;

对于那在胜者教中已得而难得的(那些)出家(的人们),

如果不得如实认识到包摄戒等安稳正直的清净道,

虽然欲求清净而精进,

可是不会到达清净的瑜伽者,

我今依照大寺住者所示的理法,

为说能使他们喜悦极净抉择的清净道;

是故一切欲求清净者,

应当谛听我的恭敬说。

这些我在前所许的,也都说过了;然而在这里:

那些戒等诸义的决定说,

也是根据五部尼迦耶的义疏的理法,

取自一切所说的决定说,

可说脱离一切复杂的过失;

欲求清净而有净慧的瑜伽者,

应该尊重于此清净道。

我因受了属于有名的上座(部)

最胜分别说(部)的大寺住者系

具有智辨生活严净律行与行道相契的

并以忍辱柔和慈悲等德庄严其心的

大德——僧伽波罗的恳请,

并且为欲正法久住造此论;

我愿将此一切所得的功德,

回向一切众生受利乐。

今以五十又八诵分的圣典(量),

造完清净道论无障碍。

并愿一切善巧世人的意欲,

都得迅速成就无障碍。

(清净道论毕)

这是饰以最清净信、觉慧、精进、集诸戒行正直柔软等德,深入自宗义及其他宗义、具足聪慧、对于三藏及诸义疏等的世尊教法而有权威的智力、大文法家、文字学者、天赋词章优美的雄辩家、合理的演说家、优胜的理论者、大诗人、为那些对于饰以六神通及种种无碍解之德的上人法而有权威觉慧的上座部的明灯的大寺住者的诸长老系中的庄严者、有广大清净的觉慧、由其尊师授与觉音之名而称为摩楞陀笈多迦的长老造,定名为清净道论。

直至那净心者如如者世间的最胜者

大仙佛陀的名字的住世,

对于那些欲求出世的善男子,

此论亦得存续而示净戒的方法。

由我写成此论的功德,

以及其他福业所感的来世,

愿于三十三天而乐于戒德,

不着五欲证初果;

愿以最后之身得见世间第一的救主、

利乐一切有情的弥勒牟尼的牛王,

听了智者宣示的正法,

证得最高之果光扬胜者的言教。

——清净道论毕——

猜你喜欢
  诸法妙化品第八十七·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下·道宣
  集大乘相论卷上·佚名
  传戒正范序·读体
  卷下·佚名
  华严经传记卷第一·法藏
  第十卷·佚名
  菩提资粮论卷第五·龙树
  第五十九卷·佚名
  僧宝正续传卷第五·祖琇
  访问南方佛教国的临别赠言·太虚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佚名
  ○发愿文第十·玄觉
  佛说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佚名
  护国言论集跋·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问花楼词话·陆蓥

    ◎自序词虽小道,范文正、欧阳文忠尝乐为之。考亭大儒,亦间有作。盖古人流连光景,物起兴,有宜诗者,有宜词者。蓥早承庭训,未娴声律,粗识径途。顷者长夏无事,偶阅花间、草堂诸刻,追忆旧闻,久遂成帙,聊以备遗忘,耗岁时耳。道光戊申

  • 楔子·高文秀

    (曹仁曹章领卒子上,云)某乃曹仁是也。兄弟曹章。俺奉丞相将令,擒拿刘、关、张,来到这新野、樊城。远远的尘土起处,必然是刘备家军来也。(张飞上,云)某乃张飞是也。领着三千军马,与曹兵相持厮杀走一遭去。来者何人?(曹仁云)某

  • 卷一百八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十七 朱 松 题芦雁屏 征鸿坐何事天遣南北飞萧然如旅人无情自相依孤苇吹欲折秋风不胜威冥冥一高雁空费弋者机寒声落烟渚相应不我违嗟余识此情纳手空叹欷

  • 卷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相和歌辞前苦寒行二首【杜甫 以後竝清调曲其器有笙笛下声弄高弄游弄箎节琴瑟筝琵琶八种歌弦四弦】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蝟楚江巫峡冰入怀虎豹哀号又堪记

  • 王玄诗中旨格·佚名

    诗中旨格 五代 王玄王玄,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仅知其曾官正字。罗根泽考其为五代时人,宋初或犹在世。 《诗中旨格》一卷,王玄撰。《直斋书录解题》录有《拟皎然十九字》一卷,并称&ldquo;正字王元撰,不知何人。&rdquo;疑即此

  • 庞统法正传第七·陈寿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

  • 卷第一百六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二十〔起重光协洽(辛未),尽玄黓涒滩(壬申),凡

  • 卷之一百二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二十 传第一百四 公品级噶岱默特列传【居新疆之回爵】 噶岱默特乌什人初为拜城阿奇木伯克隶凖噶尔乾隆二十一年闻大军定凖噶尔弃拜城来归道遇逆贼阿睦尔撒纳使胁附不

  • 十国春秋卷六十九·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三废王世家废王名希广字德丕文昭王同母弟也【武穆王第三十五子】性谨顺文昭王絶怜爱之文昭王生平恶拓防恒切谏常令阍人止恒不得入谒及卧病始思恒召之属以希广文昭王既薨将佐未知所立都指挥使张少敌都押

  • 識劫(左女右冤)案·佚名

    原文:【敢讞】之:十八年八月丙戌,大女子(左女右冤)自告曰:[七月爲子小走馬羛(義)占家訾(貲)。羛(義)當□大夫建、公卒昌、士五(伍)積、喜、遺錢六萬八千三百,有券,(左女右冤)匿不占吏爲訾(貲)。(左女右冤)有市布肆一、舍客

  • 卷九(庄十一年,尽二十二年)·孔颖达

    【经】十有一年,春,王正月。(无传。)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晋阝。(晋阝,鲁地。传例曰:“敌未陈曰败某师。”○晋阝,子斯反。)[疏]十一年“公败宋师于晋阝”。○正义曰:往年公败宋师于乘丘,今为乘丘之役侵我,则是报复前怨,鲁当无辞。

  • 卷第二十二下·朱熹

    伊川先生语八下附杂录后问:「郑伯以壁假许田,左氏以谓易祊田,黎淳以隐十一年入许之事破左氏,谓许田是许之田,如何?」曰:「左氏说是也。既是许之田,如何却假之于鲁?十一年虽入许,许未尝灭,许叔已奉祀也。」问:「桓四年无秋冬,如何?」

  • 卷三十六·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六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儒行衣逢掖之衣集说郑氏云逢犹大也大掖之衣疏曰谓肘掖之所寛大故郑云大袂襌衣窃案此引注疏是矣然犹未详明也案疏庶人襌衣袂二尺二寸袪尺二寸礼大夫以上其服侈

  • 忆先品第二十二·佚名

    於是天中天,诸天世人师。在於大王境,摩竭之国土。游止竹林园,思忆往古世。光明益显好,犹如盛火祠。佛弟性慈仁,厥名曰阿难。见佛光明盛,即行诣佛所。叉手下右膝,敬意白佛言:唯愿天中天,决心之所疑。未曾见光明,如今之晖耀。唯愿

  • 卷第九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九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三十六世随录泉州府永春瑞云借山映禅师漳州林氏子。世业儒。年二十二。投礼南山弥于广严薙染。後受金粟

  • 两兄弟·莫泊桑

    《两兄弟》是法国作家居伊·德·莫泊桑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87年。《两兄弟》是内容严肃的心理小说,讲述皮埃尔和若望是两兄弟,一天,若望忽然得到了一笔遗产,一夜暴富。嫉妒的皮埃尔却发现,自己的弟弟原来是母亲与遗

  •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刘君锡

    明代杂剧。简名《来生债》。刘君锡撰。《录鬼簿续编》著录。写襄阳富人庞蕴,知友人李孝光欠己债不能偿还而致病,于是当面烧掉借契,又赠以银子,进而将家中所有券契尽焚毁。一夕过马槽,闻驴马作人语,皆言前世少欠庞债,无力归还

  • 燕都日记·冯梦龙

    《燕都日记》系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三月以后冯梦龙的日记。日记环绕李自成进攻燕都,明王朝灭亡之故实,带及许多方面有关实况,其中若干细节,为一般正史所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