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访问南方佛教国的临别赠言

──二十九年四月在星嘉坡佛教同人欢送会讲──

我们这次到马来亚,本是预备去暹罗的;只预备住三天,即乘国际火车去暹。后来因故迟延,以至决定不去。又到吉隆坡、槟城、马六甲,这样到现在差不多将近一个月。我们来的时候,承侨领、侨胞及佛教同人的欢迎,并予以种种方便,很是感激!本团最初订十一号离星,因为来不及,改十四号,又改至廿号。因为欧战期中,船期没有一定,又改为廿四了。今天再承欢送,并承赠旗,令我们更加兴奋!佛教虽然发达于印度,但一千年来,佛教早已没有,近来始从土中掘出许多古迹。缅甸等国的佛教,更去而建有庙宇,所以印度佛教已渐渐复兴起来。印度与中国同样的宗教复杂,并且国家很少统一的时间。除开印度、中国以外,如缅甸、锡兰、暹罗,他们国土比较小,全国都是佛教,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他们的佛教也很单纯,并没有大乘小乘等许多派别,律仪都是与佛在世一样。在这种信奉三宝的善因中,我觉得他们人民之享受天然的幸福果报,如天产丰富,每年的生活所余,都是去修塔庙供养僧众。这样一看,敬奉三宝,洵为得福报的因,不同印度有些贫穷到连饭都不得一饱。这由佛在世所说奇形怪状的种种外道,至今仍存在著,不能同缅甸等处的人民纯信佛教之故。但暹罗等,或者在天然福报中而不自知──在经上也讲过我们“心”先乱了,发出种种不好的行事,以致国家不安。我在缅甸曾提醒他们,教他们不要歆羡欧美,而把原有的佛教信仰摇动。不过、我到锡兰后,见到他们已能从教育及社会公益将佛教基础稳固,而缅、暹佛教则已伏有许多危机,若不及早觉悟,怕将来也要衰落下去。我在锡兰听到讲锡兰的佛教,在五六十年前,也曾经衰落。后来有几位居士和法师,办教育、医院、工厂等,到现在已经把佛教复兴了。而缅甸、暹罗现在的状况,像中国清季末年,离开了孔子而办学校教育。缅甸、暹罗本来凡是在社会上稍有资望人家的青年子弟,都要出过家,与中国以前拜过孔子一样,但现在则不然了。假定没有适当的挽救办法,将来或会渐渐的衰落,这是缅、暹佛教徒所要警觉的!在座诸位都是佛教徒,所以今天专讲佛教。中国佛教从宋、明以来,高一点是禅宗、净土宗,普通的是应付经忏;不但清末如此,宋、明以来都是如此。所以、我在民国以来,觉得需要把中国佛教徒复兴隋、唐之盛,关于经忏,仅是佛教与民众发生连系的世缘。禅宗、净土宗,需要从整肃律仪和研究教典,把他充实起来。在我国的西藏,对于教理研究很认真,而缅甸、锡兰等是重在律仪。所以我在中国办学院,并送学生到西藏、缅甸、锡兰等留学。这并不是抛弃中国原有佛教,而是要把中国原有佛教充实起来,使中国佛教成民族文化的光辉,发挥出来以增进我们的建国精神。关于这些,我曾发表很多言论,但因本人力量很微,而所得的外来援助也不大,所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实表现。这次、我们访问马来亚,为我们访问的终结。我曾提到过马来亚从前都是佛教盛行的地方,不知甚么时候佛教被毁灭了。近来南洋有佛教,十分之九是我们华侨的关系。中国佛教复兴事业都得南洋帮助,希望南洋的佛教徒,能帮助中国的佛教复兴,使佛教与中国民族能同时复兴起来。

今天承欢送我们,非常感激!决将马来亚华侨对祖国的热情,转达政府和社会,以为致谢!(苇舫记)(出佛教访问团日记)


猜你喜欢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下·佚名
  卷第十七·道原
  卷第三十二·佚名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如惺
  续指月录序·聂先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第一·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八·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一·宗喀巴
  卷第三十二·佚名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佚名
  卷七·赞宁
  八 参禅的入门方便·正果法师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玄奘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無趣老人語錄·无趣如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四齣·孙仁孺

    第三十一齣 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垄断焉〔王驩上〕俺右师王是也。自拜今职之后。权柄独窃。富贵莫伦。举朝皆吾门下。怎耐淳于髠这油嘴。把齐人荐之我主。拜爲大夫。我想此人娬媚入时。机谋善世。若一见用。必夺我权。

  • 楔子·佚名

    (同知同搽旦、王六斤上)(同知云)昨日被后槽闹炒了一会也。(搽旦云)那个弟子孩儿,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罢!(同知云)夫人说的是。六斤,与我唤将那后槽出来。(六斤叫科,云)理会的。后槽安在?(正末上,云)相公唤洒家有甚

  • 卷115 ·佚名

    何梦桂 钱于高士 狙公穷四三,羸马疲钩百。 归来南山南,扫门谢俗客。 有客扣我扃,猿鹤惊褫魄。 行行杖青藜,吹烟照琴册。 双頄凝丹霞,秋水入瞳碧。 极谈造玄玄,对坐忘岸帻。 山巅有老杞,枯槁

  • 卷七百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三喻坦之喻坦之与许棠张乔郑谷张蠙等同时号十哲诗一卷陈情献中丞孤拙竟何营徒希折桂名始终谁肯荐得失自难明贡乏雄文献归无瘠土耕沧江长发梦紫陌久慙行意纵求知切才惟惧鉴精五言非琢玉

  •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陈寿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馀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

  • 列传第十二 江谧荀伯玉·萧子显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城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方,孝武平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弟蒙貌

  •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七·宋濂

        尚文   尚文,字周卿,世为祁州深泽人,后徙保定,遂占籍焉。文幼颖悟,负奇志。张文谦宣抚河东,参政王椅荐其才,遂辟掌书记。未几,西夏行中书省复辟之。至元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言于世祖,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

  •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洪武十六年冬十月辛未朔祭 孝慈皇后陵及几筵殿○诏授武定军民府女知府□胜诰曰朝廷政治遐迩弗殊德在安民宜从旧俗惟尔黔中之地官皆世袭间有妇承夫位者民亦信服焉前武定府上官法叔之妻□胜质虽柔淑志尚刚贞万里来归诚

  • 第一六四催呈光绪十四年五月十四日一一三二三—四二·佚名

    站兵吴瑞启之父吴郑清,呈催讯办其子被陷害事件具呈人吴郑清,住本城南门庄,晋江属经承工总代书 戳记 新竹县正堂方、给发泉籍代、书黄为戳记原差做状自稿具催呈状人吴郑清,年八十岁,住本城内,抱告吴氆郎

  • 卷十一·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一圣德【七  仁德】【臣】等谨案仁者必夀理有不求而得者恭读御制经筵论谓夀非一己之私而有万世之言大哉圣言实万世帝王立德之鸿规矣本年庆介八旬正诞仁夀凝禧固已嘏集福崇鬯浃於太和之

  • 礼一三·徐松

    神御殿南京鸿庆宫。大中祥符七年正月,诏曰:「睢阳奥壤,艺祖旧邦。应命历以天飞,创基图而日盛。朕躬朝涡水,茂集蕃禧;旋幸平台,缅怀积德。想清都之锡类,庆鸿绪之无疆。奉真像以颙昂,建灵宫于曲密。洪惟二圣,敷佑万方。故当陪仙御

  •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

    商君者,【正义】:秦封於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索隐】:公叔,氏;座,名也。座音在戈反。为中庶子。【索隐】:官名也。魏已置之,非自秦也。周礼夏官谓之“诸子”,

  • 卷五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九礼部十六房屋器用等第诸司职掌一凡官员盖造房屋并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栱绘画藻井其楼房不系重檐之例听从自便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两厦九架造中堂七间九架後

  • 续高僧传卷第十·道宣

      义解篇六 正传十七 附见五。   隋彭城崇圣道场释靖嵩传一。   隋西京大禅定道场释靖玄传二(明则)   隋襄阳沙门释智闰传三。   隋吴郡虎丘山释智聚传四。   隋丹阳聂山释慧旷传五。   隋丹阳仁孝道

  • 青年修养与佛教·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华侨联合欢迎会讲──今天承华侨联合会约来作亲切的叙谈,得与我国青年侨胞有接近的机会,很为愉快!现在到了贵会,与到其他的团体,觉得有不同的感想。我这次在仰光对缅甸人、印度人谈话,总要翻译,这不

  • 百年钻故纸·佚名

    唐朝古灵神赞禅师,本来在福州大中寺受业,后来出外行脚,因受百丈禅师的指点而开悟,但之后又回到大中寺。曾经教导他的师父问他:“你离开我这,在外头学了些什么?”   神赞回答:“没有什么特别的

  • 禅林僧宝传·惠洪

    简称《僧宝传》。佛教禅宗史书。北宋惠洪著于宣和二年(1120)。30卷。收入《卍续藏》第137册。记事为主,亦收录机缘语句,体裁介乎僧传和灯录之间。此书据昙颖《五家传》增补,复增添嘉祐以后至政和年间云门、临济二宗的杰

  • 十一面神咒心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慧沼疏,遁论疏,各有一卷。与《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