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问花楼词话

◎自序

词虽小道,范文正、欧阳文忠尝乐为之。考亭大儒,亦间有作。盖古人流连光景,物起兴,有宜诗者,有宜词者。蓥早承庭训,未娴声律,粗识径途。顷者长夏无事,偶阅花间、草堂诸刻,追忆旧闻,久遂成帙,聊以备遗忘,耗岁时耳。道光戊申夏六月陆蓥。

○原始

王阮亭云:唐无词,所歌皆诗也。宋无曲,所歌皆词也。余闻之先广文曰:梁武帝江南弄云:“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采垂轻阴。连手蹀躞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此真绝妙好辞。又曰:陶隐居寒夜怨,後世填词梅花引格调似之。简文帝春情曲,唐词瑞鹧鸪格调似之。李太白应制清平乐词,吕鹏遏云集载四首,或以为赝作,非太白笔。愚见词虽小道,滥觞乐府,具体齐梁,历三唐五季,至宋乃集其大成。

○命题

词家命题,多本古人诗句,非臆讠巽也。如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点绛唇则取江文通“明珠点绛唇”。青玉案则取张平子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西江月则取卫万诗“只今惟有西江月”。菩萨,西域妇髻。苏幕遮,西域妇帽。踏莎行则韩诗句。粉蝶儿则毛泽民词句。六州歌头,则唐之西边伊州、梁州、甘州、石州、渭州、氏州也。本歌吹曲,宋代衍之为词,大祀大血阝,皆用此调。其他不及更仆数也。儿时闻之先广文,今者老渐遗忘,因备书之。

○寄调

调有定名,即有定格,如黄钟仙吕诸宫,与越调过曲小桃红正宫过曲小桃红之类是也。其间字数多少,音韵高下,亦皆有一定之规。古人晓畅声律,因题成调,如李後主捣练子,即咏捣练。刘太保乾荷叶,即咏荷叶。後人依样葫芦,借调命题,如宋人贺新郎之咏石榴,卜算子之咏孤鸿,不一而足。且同一调,作者字数多寡,句注参差,各有不同。词学之芜甚矣,安得知音者起而正之。

○换头

词有换头,换头者,第二阕脱卸另起处也。唐人小令只一首,故无换头。南唐人张泌江城子二首,其一:“碧阑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又一首起句云:“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结云:“和笑道、莫多情。”黄叔云:“唐词多无换头。”先广文曰:“黄氏误矣。此词自是两首。两情字、两明字,不嫌重押。”古词人无重韵者。换头阳吃紧,高手於此,殊费经营。

○小令

诗有绝句,词有小令,二者视之若易,为之甚难。绝句之工,唐则供奉龙标为冠。虽杜陵不能兼美也。小令之工,词家推唐庄宗、李後主、周晴川为巨擘。余往见先广文手抄五代诸词,有唐庄宗如梦令云:“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此庄宗自度曲,欧史所谓庄宗知音,能度曲,汾晋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也。唐庄宗、李後主,皆亡国之君,然庄宗大伟略,其词清丽乃尔。坊刻误为吕洞宾词,非也。晴川词有片玉集。[案片玉乃周邦彦词集,非周晴川。]

○长调

词有长调,犹诗有歌行。昔人状歌行之妙云:昂昂若千里之驹,泛泛若水中之凫,是真善言歌行之妙者矣。余谓歌行以驰骋变化为奇,若施之长调,终非正格。王元美云:歌行如骏马蓦坡,一往称快。长调如娇女弄花,百媚横生。二语真词家秘密藏。

○南北曲

天有两戒,以判南北,而音韵殊焉。白太傅诗云:“吴越声邪无法曲,莫教声入管弦中。”髯苏亦云:“好把鸾黄记宫样,莫教弦管作蛮声。”南史,五音本在中土,东南土气偏讠皮,不能感动木石。余窃怪近世北曲,皆郑卫之遗,唐代梨园教坊之所传习,乌足以为正声邪。善乎毛稚黄与沈去矜论填词书曰:南曲将开,填词先之。北曲将开,弦索调先之。声律之原,关乎风气。今南北九宫音多鼙铎。古人创制,初无定画。善学者何抑彼南辕,同归北辙哉。解此可以息南北之争。

○古今韵

韵书非古也,汉魏以来,韵无专书,韵以通而甚宽。宋元以下,韵有成例,韵以繁而易舛。杨升庵谓沈韵为舌之书,诚有激乎其言之也。沈韵未必尽合,以李杜尝用之,故至今沿袭不改。词家自可变通,如朋字与蒸同押,打字与等同押,卦画与怪坏同押,岂可为法耶。东坡一斛珠、蒋捷女冠子、吕圣求惜分钗、高季迪石州慢诸词,用韵酌古准今,以正沈韵之失,学者所当隅反。

○苏辛周柳

词家言苏、辛、周、柳,犹诗歌称李、杜,骈体举庾、徐,以为标帜云尔。无论三唐五季,佳词林立。即论两宋,卢陵翠树,元献清商,秦少游山抹微云,张子野楼头画角,竹屋之幽,花影之生新,其见於草堂、花间,不下数百家。虽藻采孤骞,而源流攸别。安得有综博之士,权舆三李,断代南渡,为唐宋词派图。爰黜淫哇,以崇雅制,词学其日昌矣乎。

○唐宋元明

人有恒言,唐诗、宋词、元曲三者,就其极盛言之。风气所开,遂成绝诣。明以时文取士,作者辈出,诗学殊逊唐、宋。即如填词,虽刘诚意之雄略,夏少师之警悟,坊间所传二公开元乐、浣溪沙诸阕,犹恒人耳。王元美艺苑卮言,辨晰词旨,而所为小令,颇近琢。长调亦多芜杂。尤可笑者,小诺皋二阕,信手涂抹,真是盲女弹词,醉汉骂街。升庵论词,时有妙会,摹写处,亦伤尖薄。不独花犯、个侬诸小令也。先广文谓有明无词人,信然信然。

○叠字

叠子之法最古,义山尤喜用之。然如菊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转成笑柄。宋人中易安居士,善用此法。其声声慢一词,顿挫姜绝。词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二阕,共十馀个叠字,而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後无来者,可为词家叠字之法。

○录要

段安节琵琶录,绿腰即绿要也。乐工进曲,上令录其要者以进。一名六么,香山杨柳枝词“六么水调家家唱”,元微之“管儿还为弹绿腰,绿腰依旧声迢迢”,是唐人又以腰作私也。或云此曲拍不过六字,故曰六么。今六么行于世者四,曰黄钟羽、曰夹钟羽、曰林钟羽、曰夷则羽。又此曲共二十二拍。中四花抑扬顿挫,舞者亦随之而舞,欧阳公所谓“负看六么花十八”是也。

○诙嘲宜戒

文人轻薄,动以文字为戏。其流也,揭帖扌污,艳词宣秽,词曲一道,风雅扫地矣。王彦龄元副枢之弟,官太原作望江南十馀首,狎侮同寮,并及府帅。帅怒,将劾治之,彦龄执手版顿首谢曰:“居下位,只恐被人谗。昨日只吟青玉案,几时曾作望江南。试问马都监。”帅为失笑,众亦绝倒。後以醉骂妇翁,与妇离婚。彦龄名流贵介,早擅才誉,虽脱弹章,卒弃嘉耦。他如山谷绮语,被呵于老僧。元相梦游,含酸于末路。大雅君子,所当切鉴者矣。

○传闻须慎

欧阳公,宋代大儒,诗文外,喜为长短调。凡小词多同时人作,公手辑以存者,与公无涉。一时忌公者,藉口以兴大狱。司马温公,儿童走卒,咸共尊仰。轻薄子捏造艳词,以为公作,转相传诵,小人之无忌惮如此。至乃赵明诚妻易安居士,黄尚书妻惠斋居士,皆以人才藻蒙污。易安文词,具在其全集中,雅雨堂金石绿序,曾为之辨。近世俞君理初,就易安全集考证年月,引据旧闻,力为昭雪。易安获谤之由,始白於世。惠斋居十胡氏,始以尚书与赵师[B164]有隙,继以指摘碑文。师[B164]守临安,惠斋前卒,遂坐罪其门客,斥罢尚书。先广文云:南渡风气,每借端闺阃,陷人于罪。流传至今。耳食者引为故实,可慨之尤甚者也。

○べ斐轩

べ斐轩词韵,见於厉太鸿论词绝句云:“欲呼南渡诸公起,韵本重雕べ斐轩。”芸台先生家藏是本,秦敦复为刊行之。跋曰:此书旧题宋本,然考其分韵,无入声,疑为北曲而设,或元明时好事者伪作耳。坊刻词韵如林,如沈谦之词韵略,吴良之学宋斋词韵,郑春波之绿漪轩词韵,皆其最著者。然讹谬百端,去取寡当。渔洋谓毛氏曲韵,与宋词暗合,可以据为词韵。毛名先舒,字稚黄,著有填词图谱行世。

○草堂本

词之选本,以蜀人赵崇祚花间集为最古。唐末佳词,赖以不没者,此也。草堂本,不著编者姓氏,大抵宋庆元以前人辑耳。其间去取,虽逊花间,而词家小令、中调、长调之分,要皆权舆此书。诸词後各系当时词话,亦今本所无也。先广文云:曾见杭州顾氏家藏原本,较今毛氏汲古阁本多七十馀调。後来坊刻,附以黄花庵词选、周密绝妙好辞。草堂本已非旧制矣。前明陈耀文,合花间、草堂二刻,类为一书。国朝朱彝尊又附以金元诸家之词,采掇尤富,今其书具在。古书多是写本,借读最难,今者载籍大备也。学者未读花间、草堂,辄姗笑苏、辛,指斥秦、柳,骋其胸臆,瞽说明兴。噫,填词特其一事耳。

问花楼诗钞一卷,诗话三卷,词话一卷,封大夫所著。题曰问花楼者,仍旧志也。先方伯故第,在苏州吴江县北门之下塘街。旧有楼十馀楹,其下杂植榆柳桃李之属。春夏交,繁英绚发,先方伯婆娑其上。而封大夫甫胜衣,受经於先大父处也。封大夫早承家学,读书务淹博,不求闻誉,有名庠序间。尝语回普曰:吾家贫,冀博禄养,久而无成。古人有言,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非虚谭也。汝其志之。诗钞本二卷,词钞一卷,兵火佚去。今存诗钞一卷,诗话词话,则封大夫家居手定者。同治辛未冬孟回普敬跋。

余刊词徵垂竟,友人陆仲英元鼎以其曾祖艺香先生问花楼词话见贻。余观其叙述源流,辨晰雅近,卓然自具特识,不觉称善者再。艺香词既散佚,不可复得,则是书也,宁可听其湮没耶。因重锓之,以广其传。四年五月去病记。

猜你喜欢
  歴代诗话卷三十四·吴景旭
  桐江诗话全文·佚名
  卷六·刘克庄
  才调集卷五·韦縠
  不寐·戴望舒
  二集卷四十八·乾隆
  卷二十九·王奕清
  卷十六·陈起
  卷三百八·陈思
  卷九十一·徐倬
  补诗品·顾翰
  卷四十九·查慎行
  赵昂词作鉴赏·佚名
  第三十二场·田汉
  云松巢集巻三·朱希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总管果(西庵集)·顾嗣立

    果字正卿,祈州蒲阴人。金正大初登进士第,元初为河南课税及经略司幕官。中统元年,拜北京宣抚使。明年,入拜参知政事。至元六年,出为怀孟路总官。其年薨,年七十三,谥文献。正卿美风姿,善谐谑,文采风流,照映一世。工为文章,诗尤长于

  • 卷七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八苏拯苏拯光化中人诗一卷颂鲁【并序】昔谓孔宣父絶粮於陈蔡历国七十二不遇其一君咸云命不通也愚谓圣人删诗定礼出没行藏承天之意非由命焉不然论语不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又曰

  • 81.温庭筠:菩萨蛮·施蜇存

    贺黄公《载酒园诗话》曾把李商隐、温庭筠二人生平的长短得失做过比较。他说:诗歌笺启,二人都不相上下。李商隐有文集流传,温庭筠却没有。温庭筠有词,李商隐没有。李商隐进士及笫,有科名;温庭筠没有。温庭筠有一个挣气的儿子

  • 第二十四场·田汉

    [金将银珠上。银珠 (上唱)我与李成赌赛定,明朝争入汉阳城。小校掌灯后帐进,夜半何来战鼓声?[报子上。报子甲 报!左先锋李成将江中船只抢去,他有投宋之意。银珠 再探![报子甲下。报子乙上。报子乙 报!左先锋李成领兵烧我草

  • 至德第八·陆贾

    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故据万乘之国,持百姓之命,苞山泽之饶,主士众之力,而功不存乎身,名不显于世者,乃统理之非也。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

  • 卷一百二十二·毕沅

      ◎宋纪一百二十二 ∷起屠维协洽六月,尽上章涒滩四月,凡十一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九年金天眷二年   六月,己酉朔,金主初御冠服。   签书枢密院事楼炤,与东京留守王伦同检

  • 东都事略卷十五·王称

    世家三  乌乎论封建者何其纷纷哉世徒见春秋齐晋之彊汉室呉楚之乱遂一切归咎于三代之良制是大不然周建亲贤汉王同姓以蕃王室故诗所称懐徳惟寜宗子维城者封建之谓也周享过厯之期而汉载祀四百兹非其效与周徳虽衰齐晋尚

  • 第八十二回 弃越疆中法修和 平韩乱清日协约·蔡东藩

      却说孤拔入袭浙境,浙江提督欧阳利,已先机预防,飞檄海口炮台守将,严行堵御。守将静候数天,未见动静,未免懈怠起来。也是孤拔命运该绝,闯入三门湾的时候,遥望岸上刁斗无声,未知有备无备,因此猱升桅竿,窥探内容。适值炮台上面,

  • 金佗续编卷二十五·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二十五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録卷九鼎澧逸民叙述杨么事迹一常德府旧是鼎州昨於建炎三年有北来溃兵孔彦舟贼马侵犯府城其时府民为时有土人妖巫锺相久以幻怪鼓惑本土乡村愚民连络澧峡无知之俗悉来

  • 卷一百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四 唐 张守节 撰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史记一百四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叔喜劒学黄老术於乐巨公所叔为人刻亷自喜喜游诸公【喜许记反诸公谓丈人行也】赵人举之赵相赵

  • 阮之钿传·张廷玉

    阮之钿,字实甫,桐城生员。崇祯年间,下诏举人才。同郡谕德刘若宰举荐之钿,中选,授谷城县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正月,之钿还未到任,张献忠已攻陷谷城,请求招安。总理熊文灿准许了,将献忠部下数万置于谷城四郊,居民纷纷不安,都想逃

  • 卷二·刘逢禄

    时月日例第四隐六年传:《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注:历一时无事则书。其始月也,明王者当奉顺四时之正也。有事不月者,人道正则天道定矣。十一年传:隐无正月,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定元年:春

  •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八章 水·林语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语译合于道体的人,好比水,水是善利万物却又最不会与物相争的。他们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

  • 卷五十三·佚名

    △优陀夷因缘品下尔时输头檀王。将自宫内诸眷属等。前後围绕。复将悉达太子宫内一切眷属。及将其馀外眷属等。并释童子及诸左右。复将四兵百官大臣将帅僚佐。及诸居士城邑聚落长者耆年。以显大王威势之力。并显大王神

  • 四、胡子无须·慧开

      或庵曰:“西天胡子因甚无须?”   无门曰:“参须实参,悟须实悟。者个胡子,直须亲见一回始得,说亲见,早成两个!   颂曰:疑人面前,不可说梦。胡子无须,惺惺添懵。

  •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入因果修差别胜相第五之一对治章第一释曰。此义有五章。一对治二立名三得相四修相五修时论曰。如此已说入因果胜相。云何应知入因果修差别释曰。前已总说六度因

  • 老处女·伊迪丝·华顿

    《老处女》反映的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纽约生活,围绕着一个私生女蒂娜,展现了夏洛蒂和迪莉娅两个堂姐妹之间的争斗。礼俗对个性尤其对女性的压抑在这篇小说中揭示得淋漓尽致,深入细腻的心理描写充分展示了伊迪丝•华顿的

  • 脸·松本清张

    《春雪》开拍了。如果是话剧的话,可以满不在乎地演下来,可一拍电影,竟是这样沉不住气。原因我自己明白;《白杨座》演出的对象只是市内的为数不多的观众,而电影却是面向全国范围内无数的观众。不知道谁要看。我一想到电影拍